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徐光年 《浙江气象》2003,24(1):46-48,F003
由电力调度中心大楼雷击危险度《测评报告》,引出电力调度中心信息系统的供电线路、信号传输线路感应雷击防护技术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2005年7月30日乌兰水泥厂遭强雷暴袭击,厂区供电线路大面积跳闸,供电中断,设备停止运转,生产中断,一台355kW窑头引风机遭雷击,定子损坏,其他设备在此次雷击时也有损坏。2005年8月26日乌兰察布市防雷中心和内蒙古自治区防雷中心的专业技术人员对乌兰水泥厂雷击事故现场进行了勘查,询问了雷击现场的工作人员和目击者,详细了解了遭到雷击设备的工作状况、  相似文献   

3.
一次通信光缆雷击事故的原因分析及其防雷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6年4月25日05时27分“京广铁路线”湖北孝昌县境内花园站至卫家店站之间的3条通信光缆意外中断。通过对此次光缆中断事故发生段地质土壤状况、当时天气状况、目击资料、光缆设备损坏情况及其雷击危害特征的综合分析,认为雷击是造成此次事故的根本原因。针对其事故原因,提出了选择安全的光缆敷设路径、避免诱导雷电、设法引雷入地等3条防雷整改措施。  相似文献   

4.
张翠华  张文煜 《干旱气象》2021,39(6):1025-1030
基于1990—2017年河北石家庄输电线路雷击事故资料,结合输电线路雷击发生前6 h的气象要素数据,利用发生概率、发生频率、线性趋势和波动幅度等统计方法,分析该地区输电线路雷击发生规律以及输电线路雷击发生前6 h内的定时风向、气压、相对湿度、气温和地温变化;通过界定输电线路雷击累计发生频率确定其气象指标,并利用EC数值预报和自动站实况对比,检验2018年8月9日石家庄井陉县输电线路雷击事故等级预报的准确性。结果表明:近来年石家庄输电线路雷击事件呈逐年明显增加趋势,呈现出3个高峰期,主要发生在夏季的午后至次日清晨,其中8月03:00—04:00输电线路雷击事故发生概率最大;当出现偏东风,气压和相对湿度上升,或气温和地表温度下降时,输电线路雷击事故发生次数较多;在6 h内当气压上升0.0~2.0 hPa,空气湿度上升0~14%,气温下降0.0~3.0℃,地表温度下降0.0~6.5℃,定时风向在以东风为中心风向的90°范围内时极易发生输电线路雷击事故;输电线路雷击的发生规律和气象指标在2018年8月9日得到较好的预测检验,对防范雷击事故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贾沛 《湖北气象》2005,24(4):35-36
2005年8月29日下午湖北省黄梅县地震台的地震监测信息系统遭受雷击,其地震监测工作一度中断。根据对发生在黄梅县地震台的这次雷击过程的调查,并结合对此次雷击事故原因的分析,同时依照国家和行业的有关规范规定,对该单位的防雷装置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五条整改措施。  相似文献   

6.
周道刚 《贵州气象》1997,21(1):29-31
从电的角度对贵州气象台1995年9月27日雷击事故原因,雷电电磁脉冲入侵路径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完善业务大楼防雷系统应采取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7.
张祎  姜瑜君  童杭伟  李浩 《气象科技》2016,44(3):505-509
利用浙江省电力部门雷击跳闸数据、浙江省气象局闪电定位数据,统计分析了2007—2011年电力雷击跳闸事故与地闪数据之间的时空分布特点、雷击跳闸事故与地闪参数及距离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电力雷击跳闸事故与地闪数据的日分布和月分布均为单峰结构,相关系数分别为0.9905和0.9881;空间分布虽有一定对应,但并非显著相关;导致110kV、220kV及500kV输电线路雷击跳闸的地闪强度主要集中在90kA以下,并且500kV输电线路雷击跳闸对应的电流强度相对较小;地闪与雷击跳闸事故杆塔距离、地闪与雷击跳闸杆塔对应输电线路的距离均主要集中在2km以下。  相似文献   

8.
雷击风险评估业务流程简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嘉兴市防雷中心大量雷击风险评估实践的基础上,对雷击风险评估工作的业务流程进行研究分析,提出了一些推广雷击风险评估业务和加强内部业务运行管理的方法。以此供广大雷击风险评估工作者借鉴,并希望广大雷击风险评估工作者积极的对完善雷击风险评估业务展开讨论,促进雷击风险评估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该文综合考虑地税稽查征管征收中心所在地雷暴活动特点及其内部信息系统的重要性等因素,对建筑物雷电防护等级划分、外部防雷措施和内部防雷措施等技术和方法进行了研究.针对该中心大楼设计了一套综合防雷的方案,在采用完善的直击雷防护措施的前提下,着重考虑雷击电磁脉冲对建筑内部信息系统的影响,提出采用屏蔽、共用接地系统、等电位连接、合理布线、加装SPD等综合技术.实施该方案可使建筑物的雷击损害降到最低程度,为大楼内部的信息系统安全可靠运行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0.
计算机机房雷电防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雷击的种类 电力线和通讯线路是雷电侵入的重要渠道,雷电袭击计算机机房供电电力线、通讯线路主要有四种方式:远点雷击、近点雷击、错相位雷击和感应雷击。  相似文献   

11.
熊晓洪  杨军  林廷友  杨帆 《贵州气象》2006,30(Z1):52-53
防雷理论的DBSGP技术是指在防雷中利用分流(Devid ing)、搭接(Bond ing)、屏蔽(Sh ield ing)、接地(G round-ing)、保护(Protecting)的综合应用技术。通过DBSGP防雷技术在计算机网络及非金属油罐防雷中的应用,阐明DBSGP技术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2.
1 引言 2008年5月15日,刚刚竣工8个月的丹东市交警支队机动车驾驶员适应性检测中心场区,发生雷击事故.雷电击毁监考中心的路考系统设备,使路考系统停止运转.日后,该系统设备又多次发生雷击事故,致使路考系统不能正常工作.  相似文献   

13.
以沈阳电信大楼为例 ,从气象防雷技术出发 ,针对近年由电信设备引起的雷击事故进行分析和勘查 ,并对大楼的外部和内部进行了综合防雷工程改造。  相似文献   

14.
何兵 《湖北气象》2000,(4):34-35
20 0 0年 7月 19日 13时 4 5分华夏证券公司荆州营业部 (以下简称营业部 )发生雷击事故 ,雷击致使营业部 4块显示屏损坏 ,同时造成大厅内行情显示中断一个多小时。事故发生后 ,湖北省防雷中心技术人员及时赶到事故现场 ,对雷击事故原因展开全面调查、分析。通过两次现场调查 ,找出了“7.19”雷击原因 ,并对其提出了相应的防雷措施。1 “7.1 9”事故经过7月 17~ 19日连续 3天荆州市都出现了高温天气 ,19日 12时最高气温达 38~ 4 0℃ ,13时开始从营业部上空可听见雷声 ,并伴有大风降雨。 13时 4 5分 ,随着一连串的雷声响过 ,营业部大屏系统…  相似文献   

15.
随着各级气象台站建(构)筑物的增高和电子等业务设备的增多,其建(构)筑物和设备遭受雷击危害的事故时有发生,这给气象台站正常的业务工作造成了不良影响。在此,根据所收集到的气象台站和其它部门的雷击资料,对全省气象系统雷击形式及其路径进行了分析,并对相应的综合防雷技术进行了探讨。1气象台站雷击形式根据对实地雷击事故的调查,气象台站雷击形式可分为直击雷和感应雷,以感应雷(含雷电波侵入)为主。如1995年夏季,宜昌市气象台测雨雷达和通信系统遭雷击,致使测雨雷达不能正常运行,气象电报、天气预报和气象信息不能按时…  相似文献   

16.
王伟  王悦 《辽宁气象》2004,(1):38-38,46
以沈阳电信大楼为例,从气象防雷技术出发,针对近年由电信设备引起的雷击事故进行分析和勘查,并对大楼的外部和内部进行了综合防雷工程改造。  相似文献   

17.
根据汕头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系统信息接收处理中心的环境因素、信息系统设备的重要性和发生雷击事故的后果严重程度等因素,综合已经设计的防雷装置情况进行雷击风险综合评估,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8.
对广西田东县35KV输电线路进行防雷措施进行设计时,综合考虑当地气候、地形、环境等多种因素,并进行雷击风险评估工作,给出了最佳的防雷保护方案,从而有效地降低输电线路雷击跳闸率,减少雷电对电网安全运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某地面气象观测场一起雷击造成主采集器和温湿分采集器等设备故障的原因分析,确定雷击的原因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整改.通过对温湿分采集器故障部位进行检修分析,结合估计雷电对电子设备损害的可能途径,综合闪电定位资料、天气过程、业务数据中断时间、具体损坏设备部位等资料,以设备损坏部位为导向,运用尽可能的定量分析和有针对性的定性分析,得出值班室备份站光猫和值班电脑RS232接口损坏是由于长距离架空供电线路感应雷电高压脉冲入侵所致;观测场主采集器和温湿分采集器的软损伤是由于雷电在观测场东北接闪塔接闪,强大的雷电电磁脉冲通过空间辐射造成的.采取相应的防雷改进措施后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0.
钦州市某次雷击事故成因分析及防御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2007年5月12日钦州市钦州港某三星级宾馆遭受雷击事故的成因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霓虹灯和计算机系统等的防雷措施.并以此次雷击事故为鉴,提出了搞好防雷工作的两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