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田皓 《湖北气象》2001,(1):33-34
由江苏省无线电研究所研制生产的ZQZ -CⅡ型地面有线综合遥测气象仪 (以下简称Ⅱ型遥测仪 )于 1999年 10月中旬在荆州市基本站投入对比观测。通过一年多 ( 1999年 10月至 2 0 0 0年 11月 )的对比气象观测 ,Ⅱ型遥测仪的各种基本性能已被测报人员所了解。经对比遥测数据和人工观测数据发现 ,两种观测数据差异不大 ,可见Ⅱ型遥测仪能够满足荆州站气象业务的需要。由于Ⅱ型遥测仪同人工观测相比 ,两者采集气象要素数据的原理不同 ,这决定了现行人工站所采用的仪器日常维护方法已经不能适用对Ⅱ型遥测仪的维护。另外 ,Ⅱ型遥测仪运行正常与…  相似文献   

2.
绥化市自动观测与人工观测数据的差异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引言黑龙江省绥化市所辖10个县(市、区),根据省气象局要求,除肇东、庆安因特殊情况外,其它8个气象站都第一批安装了地面有线综合遥测气象仪(Ⅱ型),并陆续于2003年9月21 ̄30日安装调试成功,2004年1月1日正式进行同步对比观测。地面有线综合遥测气象仪(Ⅱ型)自动观测项目有:气压、气温、相对湿度、降雨量、风向风速、地温等。观测中发现自动观测与人工观测数据存在差异,对出现差异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并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对各基本气象要素差值形成,从它们的感应元件和观测原理方面分析原因。差值小的气象要素只进行单站分析,差值大的气象要…  相似文献   

3.
1概述地面有线综合遥测气象仪是以微型计算机技术为核心,集传感器技术、数据采集处理技术及数据资料管理为一体的气象数据采集处理系统。主要用于各有关部门的气象台站、提供地面天气实况、定点自动观测以及气象资料的整理和存储。中国气象局组织有关单位,经过多年的研究,并在我省经过两次共4站次的试验,取得了较为圆满的结果,可望不久在部分台站推广应用,从而使自动遥测代替传统的手工观测,实现地面测报的一次技术革新。现将其工作原理和有关参数介绍给广大读者。2主要功能遥测气象仪主要可以自动观测气温、相对湿度、气压、风速风…  相似文献   

4.
Ⅱ型地面气象综合有线遥测仪 (以下简称Ⅱ型遥测仪 )于 1999年 11月在荆州市气象台投入试运行。从其运行情况来看 ,其仪器性能稳定 ,人机对话界面友好。为进一步了解Ⅱ型遥测仪的观测效果 ,并确保历史气象资料的均一性 ,自 2 0 0 0年 1月起 ,对Ⅱ型遥测仪与常规气象仪器进行为期三年的对比观测。通过对 2 0 0 0年 1~ 12月荆州站对比观测数据所作的分析发现 ,利用两种观测手段所测得的地温、气温、相对湿度、气压、雨量等气象要素均存在一定差异。这里 ,对其差异产生的原因作了分析 ,并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方法。1 地温差异形成的原因及其消除…  相似文献   

5.
AMS-Ⅱ型地面有线综合遥测气象仪(以下简称Ⅱ型遥测仪),已在湖北省16个气象台站正式投入业务运行。综合房县站Ⅱ型遥测仪的运行情况和湖北省局业务处所反馈的其它台站使用该仪器的情况发现,Ⅱ型遥测仪虽在设计及其性能等方面存在某些不足,但其也有明显的优点,如操作简单、维护方便、采集数据基本准确等。为了更好地发挥Ⅱ型遥测仪在基层气象台站的作用,促使基层台站测报人员尽快熟练地操作、运用Ⅱ型遥测仪,该文根据房县站的前期使用情况,并结合省局业务处反馈的有关信息,指出了使用AMS-Ⅱ型地面有线综合遥测仪运行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6.
AMS-Ⅱ型地面有线综合遥测气象仪(以下简称Ⅱ型遥测仪),已在湖北省16个气象台站正式投入业务运行.综合房县站Ⅱ型遥测仪的运行情况和湖北省局业务处所反馈的其它台站使用该仪器的情况发现,Ⅱ型遥测仪虽在设计及其性能等方面存在某些不足,但其也有明显的优点,如操作简单、维护方便、采集数据基本准确等.为了更好地发挥Ⅱ型遥测仪在基层气象台站的作用,促使基层台站测报人员尽快熟练地操作、运用Ⅱ型遥测仪,该文根据房县站的前期使用情况,并结合省局业务处反馈的有关信息,指出了使用AMS-Ⅱ型地面有线综合遥测仪运行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并作了相应的讨论.  相似文献   

7.
地面有线遥测气象仪(Ⅱ)型是黑龙江省气象学院新上的地面测报系统仪器,目前正处于试运行阶段,将投入使用。因此,维护好仪器设备的正常使用目前各级台站的首要任务之一。在仪器安装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和故障,特别是在有关自动站驱动软件应用方面的问题较多,经过查找,出  相似文献   

8.
李锦云 《四川气象》1999,19(2):57-58
我台自一九九七年五月安装使用长春气象仪器研究所生产的综合遥测气象仪Ⅱ型以来,使用效果良好,极大程度地改善了观测工作条件,提高了观测数据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客观性。该系统是以微型计算机为核心的自动化设备,有其特定的工作环境,在使用过程中的正确保养和维护是其正常工作的前提保证  相似文献   

9.
我台自一九九七年五月安装使用长春气象仪器研究所生产的综合遥测气象仪Ⅱ型以来,使用效果良好,极大程度地改善了观测工作条件,提高了观测数据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客观性.该系统是以微型计算机为核心的自动化设备,有其特定的工作环境,在使用过程中的正确保养和维护是其正常工作的前提保证.  相似文献   

10.
2005年夏季,乌海市气象局在全市范围内建立了12个DSD1型自动雨量遥测站。自动雨量站的高密度分布,能够及时、客观、准确地反映全市降雨的情况,弥补了以往单一观测站点在阵性降水中所测雨量代表性差的不足,在汛期的气象服务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DSD1型雨量遥测仪是集智能数据采  相似文献   

11.
基本(准)站气象台站目前采集地面气象资料均采用两套设备。一套是人工观测,通过传统的目测和直接感应的观测方法;另一套是通过地面有线综合遥测仪自动采集每个正点的压、温、湿、风、降水、地温等气象要素。通过对运行一年来自动观测站与人工观测站各气象要素资料的对比分析,找出自动站观测资料与人工观测资料之间的差异,为气象资料的连续使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自动气象站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XYZ06型地面遥测气象仪的基础上,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研制了一套气象要素自动采集与处理系统,替代了该气象仪的数据采集器和数据预处理器的功能,可进行温度、湿度的采集、处理、显示、保存和发送.插入该气象仪终端计算机的数据采集卡ACL-8216能与气象仪的观测业务软件通讯,通讯命令字及其意义可实时显示于屏幕上.该虚拟气象数据采集器可方便地应用于自动气象站的教学实践,并可大大降低实验的设备费用.  相似文献   

13.
高龙 《陕西气象》2009,(5):42-44
1中山气象站 南极中山气象站建于1989年,海拔高度14.9m,是我国在南极开展气象考察的重要站点之一,目前已初具规模,地面观测系统、发报和通讯系统基本实现了遥测和自动化,每天通过澳大利亚戴维斯站将气象资料传人世界天气监视网。气象站利用气象资料无线短波接收系统,接收南极地区的天气图、气象报以及站区附近地区冰情图、NOAA卫星的AVHRR与TOVS数字及图像资料,为站区天气预报和海冰冰情分析提供现场图像和资料服务。  相似文献   

14.
地面综合有线遥测自动站Ⅰ型(即CAWS 600型自动气象站)研制课题是国家科委下达的课题,其目的是研制一套产品化的功能全面的地面综合有线遥测自动站以实现国家基准站地面观测自动化.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Ⅱ型综合遥测气象仪的组成、作用、工作原理进行了分析、论述,着重通过一起典型故障的分析与排除,揭示出对Ⅱ型综合遥测气象仪的维护要点。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地面气象遥测仪所测得的记录能否代替人工观测记录的问题 ,对丹东 1999~2001年遥测记录与人工观测记录进行对比分析 ,得出遥测记录可代替人工记录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利用陕西省99个地面气象观测站2018年1-12月降水现象仪观测记录和人工观测记录的平行资料,从数据完整性、准确性、一致性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评估,结果表明:陕西20站降水现象仪基本能满足业务需求,其余79站均需要延长平行观测时间。建议进一步完善仪器性能,优化相关数据处理软件。  相似文献   

18.
利用中国气象局遥测仪资料质量评估系统,分析了凤翔国家基本气象站2005--2006年自动站和人工站平行观测期间的本站气压、气温、湿度、定时风、自记风资料。认为自动气象观测系统是可靠的,所采集的气象观测数据是可信的。对自动站运行期间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9.
日本气象业务和气象服务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6年11月25日至12月3日,以广东省气象局副局长薛纪善为团长的广东省赴日气象考察团,对日本气象工作进行了为期8天的考察。这次考察的目的是了解日本气象业务现代化建设和气象防灾工作的进展,气象业务管理和专业气象服务的基本情况,重点考察日本的中尺度监测和短时预报。下面从几个方面作一个介绍。1 日本气象的观测体系  日本有161个气象台或测候所进行常规地面观测,观测仪器从1995年更新为95型,除个别目测项目外,均改为自动遥测。AMeDAS于1974~1978年实施,现有四要素自动站840个和自…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地面气象遥测仪所测得的记录能否代替人工观测记录的问题,对丹东1999~2001年遥测记录与人工观测记录进行对比分析,得出遥测记录可代替人工记录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