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螺旋藻是一种微型藻类,其蛋白含量高达58.5—71%,并含有7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营养价值优于一切植物性蛋白。目前,对该种藻类的培养和利用引起了国际生物学界和生物资源开发部门的普遍重视,在日本,印度、泰国、菲律宾以及中国台湾等地均有大  相似文献   

2.
螺旋藻对中老年保健的作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曹吉祥 《海洋科学》1994,18(6):32-34
本文就螺旋藻在中老年医疗保健、防病治病等方面的作用进行阐述。1平衡营养,提高机体免疫力螺旋藻的化学组成[8,19,20]具有以下特点:(1)蛋白质含量比高蛋白代表食品──牛肉、鸡蛋分别高2.3和3.6倍[12];含有18种氨基酸及人体全部必需氨基酸,其组成基本达到FAO/WHO确立的理想标准[20]。(2)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多,其中亚油酸和亚麻酸含量最丰富[22]。(3)矿质成分由多种常量元素(较丰富的有Fe,K,Mg等)和微量元素组成。(4)维生素种类多(十几种),含量丰富;含有植物中少见的B…  相似文献   

3.
甲基磺酸乙酯对螺旋藻的诱变作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70年代以来,螺旋藻(Spirulina sp.)受到高度重视,这是因为螺旋藻的蛋白含量高,氨基酸组成合理,可作为食物及饲料的理想蛋白源,而且在保健食品、医药及控制污染、寻求新的能源方面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1].除此之外,螺旋藻与研究过的一些其他蓝藻一样,对紫外线及各类电离射线有很强的抗性[2-4].甚至还发现螺旋藻有抗癌作用(尹春南等,未发表资料).一般认为,这是由于蓝藻内存在一套完整的DNA修复系统[4-5].  相似文献   

4.
螺旋藻多糖的组成与功能及影响藻类多糖生成的因素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1 螺旋藻多糖的保健功能螺旋藻利用光能经光合作用同化CO2,利用无机氮源合成藻体蛋白质,光能转化率高达18%,光合效率为43%。螺旋藻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尤其是含具有特殊生理作用的螺旋藻多糖。螺旋藻多糖能够促进蛋白质合成,增强免疫功能,抑制和杀伤肿瘤细胞,而且有显著的抗辐射作用,放、化疗病人食用螺旋藻后,能使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及血色素恢复正常并维持稳定,有缓解射线对骨髓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Belay,A.等,Gonzalez,D.R.C.等,Hayashi,K.等及Venkataraman.L.V.等[3]实验表明,螺旋藻多糖可使患NIH急性放射病小鼠…  相似文献   

5.
利用废水!废弃物培养螺旋藻生产单细胞蛋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魏东  郭祀远  李琳 《海洋科学》1998,22(5):30-31
目前螺旋藻的生产中仍存在着高成本和低产率两大问题,致使现今规模的生产远未能达到理论指标50t/(ha·a)。利用废水和废弃物培养螺旋藻,不仅可以变废为宝,净化环境,还将为螺旋藻养殖提供廉价原料,实为一举两得。目前,以色列、美国等国家已进行了小规模的应用,培养的螺旋藻可用作单细胞蛋白(SCP)饲料和化工原料,但国内的研究才刚刚起步。因而,利用废水、废弃物生产微藻单细胞蛋白极有应用潜力。1 废水、废弃物与螺旋藻的养殖在种类众多的废水、废弃物中,农业废水、生活污水、食品工业废水等含有大量的有机碳和有机氮营养物、无机盐和微量…  相似文献   

6.
海藻多糖生物活性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多糖是所有生命有机体的重要组分 ,并在控制细胞分裂和分化、调节细胞生长和衰老以及维持生命有机体的正常代谢等方面有重要作用。因此 ,关于多糖的研究越来越受到研究人员的关注。研究表明 ,海藻中含有丰富的多糖。例如,庞启深等1989年报道 ,从螺旋藻中分离纯化的螺旋藻多糖 (polysaccharideofSpirulina ,PS)其分子量为12590 ,是由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及葡萄糖醛酸等4种不同单糖构成的多糖 ,相对含量分别为31.2 % ,29.7 % ,22.6 %和16.5 %。从钝顶螺旋藻的热水分馏物中提取的一…  相似文献   

7.
螺旋藻及其多糖、多糖蛋白提取物对体外癌细胞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螺旋藻多糖是螺旋藻的重要生物学活性成分,1991年刘力生等证明它对腹水型肝癌细胞及肉瘤180有杀伤抑制作用[1];1996年日本科学家证明它有抗病毒及免疫力提高作用。本研究用热水浸提法提取螺旋藻多糖及多糖蛋白,并测定它对肺癌细胞,人白血病淋巴细胞及胃癌细胞的杀伤抑制作用。1材料及方法1.1样品及试剂来源钝顶螺旋藻(Spirulinaplatensis)、极大螺旋藻(S.maxium)及螺旋藻干粉由云南程海宏源生物技术公司提供,部分藻粉由本实验室自制。昆明种小鼠,重30~40g,由昆明医学院提供。胃癌…  相似文献   

8.
螺旋藻属于蓝藻门、颤藻目、螺旋藻属。在世界上已定名记录的有30余种,目前最有开发价值的螺旋藻有两种,即钝顶螺旋藻和巨大螺旋藻。螺旋藻繁殖快、高光效、适应性强。藻体是单细胞或多细胞丝体,无鞘、圆柱形,呈疏松或紧密的有规则的螺旋状弯曲。细胞或丝体顶部不尖细、横壁常不明显,不收缩或有收缩,顶端细胞圆形,外壁不增厚。多数种的藻丝由短圆柱形细胞组成,丝长50~250微米,宽3~8微米,细胞内有气泡,上浮性好。繁殖方式以细胞不断横分裂增加藻丝长度或藻丝断裂增多数量。3~5  相似文献   

9.
碳源对于进行光合作用的各种藻类是必不可少的。螺旋藻的生 态习性是在高pH环境下生长,因此螺旋藻碳代谢的研究有特殊的意义。文中报道了螺旋藻对 无机碳的吸收利用以及与其生长的关系,结果表明螺旋藻培养基中碳酸氢钠的浓度50~100mm ol/dm3时,不仅可以满足螺旋藻生长的需要,而且有助于保持藻体生长的pH值。结果还表 明适当添加碳酸氢氨有利于螺旋藻的生长。  相似文献   

10.
螺旋藻的研究和开发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前发现的螺旋藻约35种,用于工业化生产的螺旋藻有钝顶螺旋藻(Spirulinaplatensis)和极大螺旋藻(S.maxima),本文重点综述了螺旋藻的形态结构,生物学特性,生产开发现状及发展动态。1 螺旋藻的形态学结构及生物学特性1.1 螺旋藻形态学螺旋藻是一种多细胞型丝状微生物,螺旋形是螺旋藻属的特性,但是螺旋参数(螺距及螺旋直径)随品种不同而异。光学显微镜下,钝顶螺旋藻蓝绿色、多细胞型,细胞近方形,细胞宽6~8μm,长2~6μm,螺旋疏松弯曲,螺旋藻宽26~36μm,螺间距43~57μm,藻丝长200~500μm,末端不尖细或略尖细,末端细胞宽圆形,横壁略收缢,…  相似文献   

11.
螺旋藻(Spirulina Turpin)在分类学上属蓝藻门(Cyanophyta)、蓝藻纲(Cyanophyceae)、藻殖段目(Homogonales)、颤藻科(Oscillatoriaceae)中的一个属。它是一类形似螺旋丝状体的多细胞藻类,在世界范围内已知的有30多种。通常称螺旋藻蛋白质是指非洲乍得湖和墨西哥Sosa Texcoco湖产的两种螺旋藻,即钝顶螺旋藻(Spirulina platensis)和极大螺旋藻(Spirulina maxima)。它是一种具有高光能转化率、  相似文献   

12.
本文叙述了南极大磷虾(Euphausia superba)氨基酸组成的测定结果。大磷虾含有17种氨基酸,其中谷氨酸和天门氨酸的含量最高,分别占氨基酸总量的13.73%和10.35%;半胱氨酸的含量最低,只占总量的1.18%,其次为组氨酸和甲硫氨酸。除色氨酸外,7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43.65%。作者还对氨基酸总量与蛋白质含量之间的关系、个别氨基酸的含量与其他作者所发表的结果作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3.
作者以黄海野生绿鳍马面鲀(Thamnaconusseptentrionalis)为研究对象,按国家标准(GB5009.3-6-2010)进行检测,对其肌肉的一般营养成分和氨基酸、脂肪酸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水分含量75.47%,粗蛋白含量17.88%(湿样),灰分含量6.15%,粗脂肪含量0.55%。肌肉中检测出17种氨基酸,其中含有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平均含量35.70%,与总氨基酸含量平均比值为41.8%;鲜味氨基酸4种,平均含量34.33%,与总氨基酸含量平均比值为38.74%。其必需氨基酸组成符合FAO/WHO理想模式,属于优质蛋白质鱼类。肌肉(干样)中粗脂肪含量较低,含有7种饱和脂肪酸和18种不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含量60.38%,其中EPA、DHA含量分别在8.71%和23.78%。根据氨基酸评分(AAS)、化学评分(CS),第一限制氨基酸和第二限制氨基酸分别为蛋氨酸+半胱氨酸和缬氨酸,必需氨基酸AAS均大于1.0, CS均大于0.8。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为92.20,高于大部分经济鱼类。因此,野生绿鳍马面鲀肌肉各营养成分种类齐全含量较高,是理想的食用鱼类,今后值得继续开发。  相似文献   

14.
利用螺旋藻富集碘的实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研究了碘化钾 (KI)对极大螺旋藻 (Spirulinamaxima)生长的影响以及碘在细胞中的富集作用 .结果表明 :在 0~ 40 0mg/dm3范围内 ,KI对螺旋藻的生长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在较低的含量内甚至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极大螺旋藻的最高KI耐受范围在 40 0 0~ 50 0 0mg/dm3之间 .螺旋藻细胞中的碘含量与培养液中外加的KI含量有一定的关系 ,在KI添加含量为 90 0mg/dm3时 ,螺旋藻的收获量 (2 77.1 7mg/dm3)比对照组 (1 0 4.47mg/dm3)增加 1 65%,藻细胞碘含量[0 .3 3 1× 1 0 -2 (m/m) ]比对照组 [0 .0 2 5× 1 0 -2 (m/m) ]增加约 1 2倍 .  相似文献   

15.
池养黄河鲤鱼含肉率及其肌肉营养成份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就池养黄河鲤鱼的含肉率及其肉肉营养成份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池养黄河鲤鱼的含肉率为71、985%;其肌肉营养成份蛋白质含量为17.58%、脂肪含量为3.97%、灰分含量为1.12%、水分含量为77.33%;肌肉中含有丰富的体全部必需8种氨基酸和4种鲜味氨基酸;肌肉中还含有丰富的人体必需微量元素铜,锌、铁等及大量元素、磷。  相似文献   

16.
从节旋藻属5个品系和螺旋藻属1个品系中克隆了hoxY基因的部分序列.序列长度都是479bp.在节旋藻中该基因GC含量为46.0%~46.6%,螺旋藻中为43.5%.节旋藻各品系间序列的相似性介于93.7%~100%,明显高于节旋藻属和螺旋藻属间的序列相似性(69.5%~72.2%).2个属中镍铁氢化酶小亚基HoxY氨基酸序列的比较也表明螺旋藻和节旋藻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利用MEGA2通过比较核酸序列构建了系统树,表明螺旋藻和节旋藻属处于不同的分枝.  相似文献   

17.
光照时间对螺旋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深入了解和研究螺旋藻的生长环境条件,对提高螺旋藻的产量,改善螺旋藻的品质很有意义。光是影响植物光合作用过程的主要因素,而光照时间的长短直接影响植物生长及其产量。为此,作者采取不同的光照时间长度培养螺旋藻,以期了解螺旋藻的生长、干重及蛋白质含量变化。1 材料与方法螺旋藻培养 钝顶螺旋藻(Spirulinaplatensis)培养采用Zarrouk培养基,pH8.5~9.5,在500ml三角瓶中加入3ml培养液,将旺盛生长的藻种接种于有培养液的三角瓶中,每瓶接种量相同,将接种后的三角瓶置于恒温光照培养箱,光照强度为4000lx,培养温度为28~30℃,各处理光照…  相似文献   

18.
通过研究建立了一种简便、高效提取螺旋藻基因组外DNA(exDNA)的方法——CTAB-蛋白酶K法。该法先以含200μg/ml蛋白酶K的CTAB提取液裂解螺旋藻细胞,并用氯仿/异戊醇抽提得到总DNA粗提物,粗提物再经100μg/ml蛋白酶K酶解及酚/氯仿/异戊醇抽提得到总DNA,再利用凝胶冻融离心法得到高纯度exDNA。利用上述方法,对6株钝顶螺旋藻品系Sp-1、Sp-2、Sp-3、Sp-4、Sp-5和Sp-6所作的研究结果表明,(1)6株品系均含有exDNA,但数目与相对质量不尽相同;(2)Sp-1、Sp-2、Sp-5和Sp-6均只有一种exDNA,依次约为1.15kb、0.75kb、1.15kb和1.1kb;(3)Sp-3和Sp-4均有2条exDNA带,Sp-3的exDNA约为1.55kb和3.0kb,Sp-4的exDNA约为1.8kb和3.6kb;(4)螺旋藻品种(系)间exDNA的异同性及其与生理生态等特性的关系,暗示着exDNA可能与螺旋藻的分类、进化和形态建成等重大生物学课题有关,并有可能担负着某些生物学功能。  相似文献   

19.
螺旋藻多糖对机体免疫功能的提高作用及其机理研究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螺旋藻多糖150~300mg/kg,无论注射或口服,均能提高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指数,增加外周血液中T淋巴细胞的百分数和血清溶血素的含量。说明螺旋藻多糖不但能提高机体非特异性的细胞免疫功能,而且能促进机体特异性的体液免疫功能。它的作用机理似与螺旋藻多糖能增强骨髓细胞增殖能力,促进胸腺、脾脏等免疫器官的生长和促进血清蛋白的生物合成有关;同时还与其能消除免疫拟制剂(环磷酰胺)对机体免疫系统的抑制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20.
廖惠珍  许榕仙 《台湾海峡》1998,17(A12):175-177
本文首次对山东湾海水螺旋藻的营养成份进行较全面检测分析,为其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东山湾海水螺旋藻高蛋白,低脂肪,必需氨基酸模式接近于人体需要,氨基酸评分80分,维生素和矿物质极为丰富。除脂肪外,大部份营养指标远远大于高蛋白食品大豆的含量,尤其突出的是(每100g含量):β-胡萝卜素84.3mg,钙4100mg,镁2900mg,碘11200μg,也明显地优于淡水螺旋藻,是难得的天然营养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