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杨勤业 《地理研究》1983,2(2):110-111
为了把首都建设好,北京市从1979年开始,全面开展了农业自然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工作,土地类型被列为其中一项内容.土地类型调查和制图是在北京市区划办公室领导和各区、县人民政府大力支持下,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负责,会同北京大学地理系、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系和北京师范学院地理系共同完成.1982年12月16日召开了技术鉴定会.鉴定认为:北京市土地类型是自然地理学科为农业生产服务的一项很好的集体科研成果.有关单位作了大量的地面实地调查与制图工作,文字目的明确、重点突出,成图精度可靠.  相似文献   

2.
县级四低(低产耕地、林地、园地、水面)四荒(荒地、荒山、荒水、荒滩)资源调查,是继十年农业区划之后的又一次大规模的农业后备资源调查。这项调查已在全国大部分省、区陆续展开。制图工作是这次调查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工作,它技术性强、工作难度大,必须给予高度重视,认真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才能作出高质量的图件,以满足研究和开发低荒资源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土地一向是地理学的重点研究对象之一。解放以来,我国综合自然地理、经济地理和许多部门地理的工作者曾对土地类型、土地利用、荒地考察、土地类型制图等方面开展广泛而大量的工作,使土地研究成为我国地理学界取得较多的理论和实践成果的一个领域。 近几年来,随着农业自然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工作的普遍开展,土地研究开始了一  相似文献   

4.
机助制图在沙漠化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和计量地理学的发展, 使得地图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制图自动化成了地图学研究的新领域, 并取得很大的成功。在应用方面, 已有了数字资料自动制图和图形资料自动制图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5.
根据中国土壤系统分类的原则和方法,将北京百花山地区的16个土壤剖面分类为10个土系,并将这16个土壤剖面分别按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与地理发生土壤分类系统进行分类参比,结果表明,土系与土种单元在性质上基本一致,以它们为基础进行大比例尺调查制图所得图斑也必然相似;而在土系与土种以上的分类阶层,因为所使用的分类标准不同,两个分类系统划分的分类单元和据此进行的制图图斑则不一样;以土类为基础进行小比例尺制图,使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只能复区制图,而使用地理发生土壤分类系统则可以单区制图.  相似文献   

6.
国家经济地图集的设计和制图可视化的方法技术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刘岳 《地理学报》1995,50(3):193-205
国家经济地图集是第一部全面,系统反映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面貌和空间分布的大型科学参考地图集,它的编制是一项重大的制图系统工程,本文简要地阐述了图集编制研究的主要方面,包括从分析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现状出发,确定图集设计总体目标,为科学和形象地表达我国经济社会特征,而采用的可视化方法技术,以及智能化的计算机制图系统在图集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根据农用地分等省级汇总的要求,提出了四种带有顺序性的分等单元制图综合方法,第一按地类、自然等、利用等、经济等相同合并邻接单元;第二在构建位于分等单元之外约束性Delauney 三角网的基础上,用边长作控制合并邻近地类、自然等、利用等、经济等相同的单元;第三删除零星单元,将面积归并到乡内地类、自然等、利用等、经济等相同的单元中;第四扩充零星单元.对提出的方法进行了编程实现,并在农用地分等省级汇总项目中得到了应用.理论分析及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具有严密的数学逻辑性,同时对地图制图综合这一前沿学术研究议题也具有一定借鉴与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赵振斌  薛亮  张君  卫海燕 《地理科学》2007,27(4):561-566
城市自然保护已成为城市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城市自然保护有赖于相关数据采集、评价方法的建立和规划途径的支持。本文结合西安市典型区域,运用RS和G IS技术,探讨了城市生境制图的一般方法与程序,主要工作包括以下方面的:城市生境分类体系的建立;城市生境制图及数据库的建立;城市生境保护价值评价;城市生境链的规划。主要结论:①城市生境制图是一种多学科结合的综合性研究,为城市生态建设提供了新的数据源;②通过生境单元综合评价,有价值的生境单元及空间格局可被识别出来;③基于生境制图及评价的生境链规划为城市自然保护提供了一条极富操作性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土壤厚度信息对土壤碳储量估算、水文-生态过程模拟等有着重要影响,但我国北方石质山区缺乏现势性好、分辨率高的土壤厚度分布数据及其快速获取方法。基于北方石质山区土壤厚度的分布特点,先将地貌信息和植被类型叠加生成制图单元,再根据每类单元的特征,针对性地选取地形参数和地表覆被参数作为指示土壤厚度空间分布的环境变量,结合少量土壤样点,依据模糊推理模型,构建了基于分层制图策略的土壤厚度空间推测方法。以河北省滦平县虎什哈流域为例,利用从ASTER GDEMs提取的地形变量和从我国环境减灾卫星影像(HJ-A)提取的地表覆被信息对土壤厚度进行了推测。结果表明,该方法精度较高,是利用免费地形和遥感数据进行低成本快速土壤制图的实用途径。  相似文献   

10.
随着科技的发展,一方面,传统的地图制图得到了丰富和发展,另一方面,航空摄影、卫星遥感、电子计算机等新技术和新理论的相继引进,使地图学的内容和地图的图型,不论其理论基础,还是工艺手段,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国际1∶100万地图、专题地图、遥感制图、机助制图等相继产生,并在理论研究方面开拓了许多科学分支的新领域。展示了地图学理论体系的新变革,展示了它的生产与现代科学技术结合的前景,展示出了地图新品种和新内容的迅速增多。  相似文献   

11.
根据中国土壤系统分类的原则和方法,将北京百花山地区的16个土壤剖面分类为10个土系,并将这16个土壤剖面分别按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与地理发生土壤分类系统进行分类参比,结果表明,土系与土种单元在性质上基本一致,以它们为基础进行大比例尺调查制图所得图斑也必然相似;而在土系与土种以上的分类阶层,因为所使用的分类标准不同,两个分类系统划分的分类单元和据此进行的制图图斑则不一样;以土类为基础进行小比例尺制图,使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只能复区制图,而使用地理发生土壤分类系统则可以单区制图。  相似文献   

12.
新疆黄土地貌的遥感判读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新疆的黄土地貌及其遥感判读具有不同于我国黄土高原地区的一些特点。根据参与“中国1∶1 000 000数字地貌制图(新疆片)”项目工作的实践和体会,从黄土地貌区的位置、色调与色彩、大小、形状、阴影、水系和纹理、植被和土壤、相关体、相关资料和野外经验等方面总结了7项关于新疆黄土地貌的遥感判读依据,并归纳了新疆黄土地貌与风沙、干燥、流水、冰缘、雅丹等地貌类型之间以及与部分特殊情况之间的一些鉴别特征。结果可为新疆未来的地貌制图及相关的科研与教学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中国西部干旱区生态景观制图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制图方法是认识和揭示客观现象与过程的重要途径。生态景观制图作为专题制图学的一个重要方向,通过建立分类体系,制定分类方法,编制专题图件,可以反映自然要素和人为作用的特点,揭示生态景观要素的耦合关系。生态景观制图中专题要素的表现方式,制图过程的数据采集,制图单元的划分,制图的模式选择,以及遥感、GIS与数字制图手段的应用,是十旱Ⅸ景观生态制图的关键问题。生态景观制图巾的地图信息理论、地图模式论、地图分析理论、地图要素综合理论、制冈工艺学等的发展,对于开拓资源环境制图学的新领域具有理论价值,并对生态规划与生态建设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国家经济地图集计算机制图系统的技术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启章  刘岳 《地理学报》1994,49(6):517-525
中国国家经济地图集的编辑工作采用了计算机制图技术,其先进性体现在具有地图设计、编辑和制版等多种功能的一体化制图系统中。这个系统选用了合理的软、硬件支撑环境,并自力更生地完成了制图数据库、地图色彩库的设计和建立,以及智能化统计制图软件、地图色彩自动设计软件、电子地图软件等的开发和应用。本文将主要介绍这些实验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5.
赵艳玲 《中国地名》2013,(11):60-63
随着科技的发展,传统的地图制图得到了丰富和发展,航空摄影、卫星遥感、电子计算机等新技术和新理论的相继引进,使地图学的内容和地图的图型,不论其理论基础和工艺手段,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国际1:100万地图、专题地图、遥感制图、机助制图等相继产生,并在理论研究方面开拓了许多科学分支的新领域。展示了地图学理论体系的新变革,展示了它的生产与现代科学技术结合的前景,展示了地图新品种和新内容的迅速增多。  相似文献   

16.
王一谋 《中国沙漠》1991,11(4):42-49
遥感系列制图技术是现代遥感飞速发展的前提下与地理制图学相结合的产物, 具有信息源丰富、地理景观真实、内容能定性定量和快速成图等特点。遥感技术的迅速发展, 将人们的视野从低空引向高空, 从局部引向全球, 把普通黑白和彩色象片改进为多光谱扫描图像、红外图像、合成孔径侧视雷达图像等。丰富了制图信息, 为资源考察和专题研究提供了现势资料。"三北"防护林遥感系列制图是一项大面积、多图种, 向着系列化、标准化、规范化方向探索的制图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山地与山地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山地是我国最重要的地貌类型。近年来,通过调查考察、详细描述、地形测量和地貌制图等的工作,积累了相当丰富的资料,阐明了局部山地的特征,侵蚀与堆积作用及其发展史等。但对全国山地总轮廓的认识仍有待深化。 我国最早记载山地的书籍是《山经》,也叫做《五藏山经》,大约在春秋战国时代写成。书中把我国山地分为五个部分来描述,以今山西省西南隅和河南省西部作为“中  相似文献   

18.
北京地区土壤背景值图的编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北京地区土壤背景值匿的编制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总结。编制土壤背景值图的基础资料有302十样点的无素测定值和运用计算机制图和因素分析法揭露的元素区域分布规律。土壤背景值图是采用分级统计图的形式。其制图单元:山区以母岩,平原地区以成土母质类型和土壤质地作为划分依据;背景值的数量分级采用显著性检验分级法。  相似文献   

19.
前言六十年代以来,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空间摄影技术的进步,为地学研究提供大量的、连续的摄像记录,为进行资源考察或士地利用调查与制图提供极大便利。世界上许多国家在把遥感图象用于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与制图上,取得了一定的经验。近年来我国也开展了这项  相似文献   

20.
人口地图编制方法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永立 《地理科学》1997,7(4):342-345
人口地图的编制应针对不同地域的人口分布特征,确定相应的制图单元和表示方法,并拟定相应的人口资料搜集途径和方法。常州市人口图的编制实践说明,城市人口图以多边形的人口密集小区为制图单元,运用多边形分级比值法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