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以江西新昌火电厂场址稳定性研究为例,阐述了大型工程场址稳定性研究的必要性。场址稳定性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包括:进行区域地质构造背景分析;场址区断裂构造及新构造运动研究,这要根据具体地质构造情况采用地质、地貌、新构造、遥感、地球物理以及钻探等多学科相结合的综合调查分析方法;分析区域地震资料、规律及对场址区的影响;基于上述研究可作出场址稳定性评价。  相似文献   

2.
在深圳抽水蓄能电站区域地质构造背景分析的基础上 ,认为深圳大断裂和横岗—盐田断裂是控制电站场址区域构造稳定性的重要断裂 ,挽近期以来活动较明显 ,但全新世或晚更新世以来趋于稳定 ,对本电站场址构造稳定性没有构成威胁。同时 ,对地震危险性进行了进一步研究分析 ,并综合评价了场址区的构造稳定性问题。根据地震危险性分析结果以及未来 5 0年 10 %概率烈度计算值 ,本场址基本烈度为Ⅶ度 ,本工程场地可按Ⅶ度抗震设防。  相似文献   

3.
甘肃西部地区高放废物处置库场址预选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高放废物处置库场址选择的基本要求,对区域地质及深部构造特征、新构造运动及地震分布规律进行了调查,确定北山南带地区为稳定区。在稳定区内根据处置库有利围岩的出露情况,结合岩体工程地质特征分析,初步选出了4个以花岗岩为主体的场址预选区。经综合分析,认为在4个场址预选区中,以I号预选区的条件最优,其次是Ⅱ号预选区,再次是Ⅲ号和Ⅳ号预选区。场址区的最后确定尚待进一步调查和论证。  相似文献   

4.
研究活动断裂的构造格架,以震源机制解和现今位移测量资料为基础,采用非连续介质有限元法,对信阳地区现今构造应力场进行了数据模拟。结果表明,信阳地区现今区域构造应力场的特征反映出沿北西向游河-赐儿山、龟山-凉亭活动断裂和北东向张湾-平桥、南湾-湾Si河港活动断裂的端部和拐点应力集中;信阳市燃气混气站场址处于构造应力平缓区,构造应力集中区离燃气混气站场址的距离均在7km以上。这一结果为信阳燃气混气气站工程的建设提供了现今构造应力场方面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运用多学科、多手段相结合的方法,从区域构造稳定性、构造岩研究、构造裂隙统计分析、红外相位法位移监测,高密度电阻率法、钻探验证、年代学研究、新构造运动分析、遥感图像解译、地震安全性评价、数值模拟、工程地质条件分析等方面入手,对信阳市燃气混气站的断裂活动性和场地稳定性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论证;指出场区断裂规模小,第四纪无大规模差异升降运动,无活动断裂通过,邻区地震活动小且弱,区域构造稳定性高,应力平缓,工程地质条件良好,是一个稳定的“岛区”,井指出系统而全面的综合研究方法是研究工程稳定性项目行之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6.
喀什河水电站工程区构造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对某大型水电枢纽工程场址的构造稳定性条件进行了研究, 详细分析了区域地质构造背景、断层活动性、构造应力场特征以及地震活动性等问题.分析可知候选水电站坝址处于地壳构造活跃区内的一个相对稳定的地块, 断层活动性较弱, 区域构造地质作用相对较弱, 完全可以通过工程措施予以控制, 适宜于开展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   相似文献   

7.
长江三峡工程坝区及外围地壳稳定性评价与分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长江三峡工程坝区及外围(约31对万km2)和长江三峡工程库首区(约3万km2)两个层次和范围进行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与分区研究,在构造分区及现今地应力地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模糊数学进行地壳稳定性量化综合评价,然后结合地质分析,进行地壳稳定性分区。长江三峡工程坝区及外围地壳稳定性评价与分区结果为:库首区地壳稳定性总体系属相对较稳定一稳定状态,三斗坪坝址区属于相对稳定地块;长江三峡工程库首区地壳稳定性评价与分区结果为:三斗坪坝址位于古老的花岗岩完整块体之上,属于相对稳定(Ⅰ)地块。从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看,  相似文献   

8.
新疆喀什河吉林台水电站地区是地壳现代构造运动仍十分活跃的地区,工程的安全有可能会受到断层新活动的威胁,必须提供有关区域稳定性资料作为建设的依据,本文应用显微构造分析,同位素法测年,石英形貌法研究综合确定可能威胁工程的断层最后一次较强烈活动的时间为中更新世晚期,其活动的下限时间是13-20万年,上限时间为9-15万年。结合模拟实验的结果指出,在继续遭受到区域构造应力的作用下,工程区会作整体的抬升,不会产生新的断裂系统和应力集中区,因此选取的工程场址是优良的。  相似文献   

9.
针对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往往面对区域广阔、数据匮乏、时间紧迫等问题,本文提出基于InSAR技术的区域地壳稳定性要素提取及分析方法,其具有空间覆盖范围大、时间可回溯、观测效率高等优势。以阿拉善地区某重大工程选址为例,选用1996~2010年存档ASAR/ERS合成空间雷达数据,利用D-InSAR技术提取的厘米级非线性变形量识别了地质灾害、浅层地下水变动等信息,利用IPTA-InSAR提取的毫米级变形速率分析了构造活动性,结合地质背景评价了工程场址区域地壳稳定性。本研究为有限条件下快速开展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新疆伊犁吐拉苏地区的线性构造及控矿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肖龙  HaywardNick 《地球科学》2003,28(2):191-195
采用多种数值图像进行线性构造解译,其中DEM和NOAA主要用于区域尺度,TM用于勘探区尺度,地面磁法数据用于靶区范围的解译分析。研究认为该区线性构造与金矿床的空间分布关系密切,表现为:(1)区域尺度的一级控矿构造为NEE、NE和NW向构造的交汇部位;吐拉苏地区的一级控矿构造为WNW和NNW及NE方向构造的交汇部位;(2)吐拉苏地区的次级控矿构造为NNE和环形构造的交汇部位;(3)靶区的一级控矿构造为NE、SN和环形构造。线性构造异常分析结果显示,当线性构造的优益度大于40时,有较大的成矿可能性。  相似文献   

11.
岩体深部结构面是岩体工程质量评价、三维地质建模、钻孔水文地质试验和地下实验室工程设计等研究的重要影响因素。甘肃北山新场花岗岩地段已被确定为中国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地下实验室的推荐场址。基于超声波钻孔电视技术和其他地质资料对场址岩体深部结构面特征开展研究,结果表明:场址内花岗岩体具有很好的完整性,有利于地下实验室的工程建造。场址周边断裂构造纵向延伸范围有限,断裂带规模和横向影响范围随深度增加而逐渐减小。结构面产状特征与区域构造特征相一致,为区域构造特征研究提供了佐证。研究成果为地下实验室工程的开挖设计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并为区域基础地质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2.
围绕着长江三峡库处区狮子口NNW向线性影像带的构造性及其地壳稳定性评价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以区域地质调查为基础,运用构造解析方法,采用多学科,多手段的综合研究,确认该影像带影像特征最明显的地段乃是一个滑褶型多层式得力滑动构造,本文还分析了该系统形成的介质条件,斜坡构造及动力环境。  相似文献   

13.
文章在简要介绍世博会场址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分别分析了场址区流砂、软土和地下水等不良地质现象对工程建设的影响,然后评价了场址区天然地基工程、桩基工程以及地下工程建设的适宜性,为世博会场址区工程建设提供必要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4.
某极低放废物填埋场稳定性初步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研究区开展工作,查明该备选场址地质情况,分析核素迁移介质的渗透性等参数,初步评价某极低放废物填埋场备选场址的稳定性。该备选场址岩性主要有分为三层:①表层为粘土夹碎块;②中部为卵砾石漂砾层;③下部为志留系板岩。该区域内山区为地下水补给区,山前台地为径流区,河流为排泄区;第四系分布厚度大,可达31.5m,是含水层,地下水埋深为4.26m~9.38m,主要为第四系松散堆积物孔隙水,渗透系数总体较小,为0.487m/d~2.05m/d;地下水的化学类型为重碳酸钙型。因此,该地区作为备选场址,属于稳定性地区。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正在勘测设计中的小湾、漫湾大型水电站的区域工程地质问题——区域稳定性作了初步的分析和探讨。文中论述了区内的构造体系的归属,构造体系的复合关系,形变史和各构造体系的成生、发展过程等问题;判定了本区的构造应力场特征。根据区内及外围地区的震中分布特点及其现今构造应力场的方向与活动性断裂的关系,提出了电站区域内存在地震“空白区”的填空条件,并对南汀河断裂的活动规律、发震机制以及发震强度提出了看法;从中得到“断裂的发震位置与作用力的方向有关”、“发震强度则取决于构造应力及岩石介质条件”等认识。同时以地质构造背景为基础,结合地震活动规律、断裂各段的活动差异、介质条件等因素,对本区进行区域稳定性区划。从而对小湾、漫湾两电站的区域稳定性分别作出评价。  相似文献   

16.
辽宁沿海地区区域地质构造复杂,新构造运动强烈,活动断裂发育,地震活动频繁。通过对沿海地区地形地貌及活动构造的调查分析,对辽宁沿海地区区域地壳稳定性进行评价,辽宁沿海地区主要为相对稳定区和相对较稳定区。  相似文献   

17.
中国区域地壳稳定性定量化评价与分区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中国地处环太平洋构造带与地中海构造带交接部位,地质构造复杂,活动性较为强烈,各种内动力地质灾害比较严重,总体看来中国区域地壳稳定性相对较差。为了使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与分区获得定量化认识,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建设和减灾防灾,本文在分析中国现今活动的主要构造体系与内动力地质灾害的分布规律的基础上,首先进行区域地壳稳定性定量化评价待评区的划分;其次进行定量化评价指标的选定、取值、权重分配及评价标准的确定;最后运用模糊数学进行中国区域地壳稳定性定量化评价与分区。   相似文献   

18.
鄂西清江流域中新生代区域构造应力场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在简要分析清江流域区域构造格架及其演化序列的基础上,将清江流域中新生代区域构造应力场划分为:燕山主期、喜马拉雅主期和现今构造应力场。进而利用共轭节理、断层擦痕、显微构造分析、震源机制解和地应力测量资料等定量反演各期构造应力场的主应力方法;同时利用岩石破坏准则、方解石鹅e双晶和变形矿物的位错密度等定量估算其差异应力。并结合有限元模拟计算,探讨清江流域中新生代区域构造应力场的基本特征及其演化规律,为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9.
朱建立 《青海地质》1995,4(1):49-53
叶青-勒那曲引水线路根据地质构造、地貌特征、特理地质现象,共划分六个区段。德曲段:山脊寒冻网化碎石破型,山坡融冻泥流及顺河断层发育;解吾曲下段;冻土沼泽发育,南北构造活动较强烈,区域稳定性及边坡稳定性较差;解吾曲上游段:山区和丘陵区断裂发育,在喜山末期有强烈的活动,滑坡、冰丘等不良地质现明极为发育;玛尕曲-洛曲南段:厚层地下冰发育,近期活动断裂明显,洛曲南岩-多曲东岸段:缓坡区有厚层地下冰,多年冻  相似文献   

20.
豫东平原区勘探手段多样,地质资料丰富,通过对豫东平原区重力场、磁力场、地震反射波等地球物理特征综合分析,并进行联合反演及钻探资料对比一区域地质研究和综合地质解释的成果表明,该区构造型式多样.挤压式、伸展式、走滑式均有表现,但以伸展式断裂为主;构造线可见三组发育方向,近EW向构造形成最早,NNE-NE向构造形成最晚,而NW向构造则介于二者之间,且具有左行平移走滑性质;该区总体恪局为“两坳夹一隆”,即开封坳陷、周口坳陷、通许隆起,其煤炭资源丰富,埋藏深度变化较大;隆、坳中发育很多结构不同的次级凸起和凹陷,正确认识这些隆、坳中的次级构造单元及结构,是预测找矿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