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八五”地震预报理论及方法攻关进展之七─—地震短临前兆标志体系及综合预报方法研究取得新进展我国在地震前兆观测及其预报探索继“六五”地震前兆清理攻关、“七五”地震预报方法实用化攻关以后,选择了实现地震预报的关键难点即地震短临预报阶段的前兆标志体系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1988年5月18—22日在四川省成都市召开了“地震预报地震学方法实用化攻关研究成果交流会”。提交的研究报告41篇,约90万字。内容包括:空间分布方法、地震系列方法、震级序列方法、相关方法、震源参数与介质参数方法及多项集成方法。本文据此介绍了1987年初国家地震局所组织的地震预报地震学方法实用化攻关研究的新进展及其特色。  相似文献   

3.
王桂岭  敖雪明 《地震》1992,(1):67-70
在许绍燮等人工作的基础上,笔者通过对相关地震方法的全国性清理和实用化攻关工作,取得了一些初步结果。将前述结果应用于预报实践,对1988年11月云南澜沧—耿马7.6级地震、青海唐古拉山7.0级地震和1989年4月四川巴塘6.7级地震作出了较成功的中期预报。  相似文献   

4.
地震前兆方法实用化攻关是地震局在七五计划期间的重点任务之一。1987—1988年的攻关研究目的很明确,就是要系统地总结自1966年邢台地震以来所积累的丰富的地震预报理论和实践经验,推进实用化的进程。虽然一些方法仍以经验性的、统计型的为主,制定严格的规范为时尚早,但可以制定预报的程式,就象是打拳的套路,应及时推广那些较为成熟的方法,以满足地震监测预报工作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继地震预报方法的清理工作后,国家地震局组织的攻关研究已经开始。这一工作对于在清理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把近二十年所取得的预报经验系统化、规范化,特别是推进地震预报研究成果的实用化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工作部署;也是切实提高当前地震预报水平,在新的地震活跃期中更好地发挥地震工作作用的一项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详细叙述了山西重点监视区地震短临的决策依据和程式,提出了重点监视区地震三要素的判别方法。这是根据《中国地震分析预报指南》、清理攻关和实用化关成果,结合山西地区近年中强地震震例和多年分析预报工作实践而制定的。  相似文献   

7.
中、短、临地震预报的主要依据是地震前兆。国家地震局组织的地震前兆清理研究的结果肯定了我国大陆地震是有前兆的,前兆是多样的,并有了部分成功预报的震例。这标志着,我国地震预报二十年的探索已取得了明显进展,从科学和实践上都论证了这一工作的可行性,下一步应转入深入的研究及实用化的探索。但是,清理的结果还表明,地震前兆是复杂的,现阶段欲取得任何重大进展都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因此,国家地震局提出了攻关研究的任务。这些都意味着地震前兆和地震预报的探索进入了新的阶段。需要研讨  相似文献   

8.
中国地震预报方法实用化研究以攻关的形式,集中全国800多名科技骨干,组织了地震学、定点形变、大地测量、地下水动态、水文地球化学、地电学、地磁学、重力学、钻孔应变应力及综合预报等10个学科方法的学术攻关小组,历经两年取得了5个方面的突出进展。这是国家地震局继1983—1985年的地震前兆系统清理研究之后的又一重大科研活动。10个学科方法的分析预报指南及其相应的计算机软件程序的研制,不仅是我国20年来地震预报经验的全面总结,也是中国第一代预报工作者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实用化研究的完成标志着我国地震分析预报开始了一个新的起点。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省级的地震分析预报单位的角度,总结了大同地震前如何判定水化前兆异常、进行异常的组合分析、确定地震三要素以及提出预报意见等方面的经验与体会。由于采用了水化地震分析预报方法实用化攻关的成果,在资料有限的情况下,我们在地震前仍提出了较好的短临预报意见。表明实用化攻关是有成效的。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有关地震活动图象的研究进展很快,尤其通过这次地震学预报方法的清理攻关,许多方法形成了一套规范化的,多数有定量判据指标的分析预报程式,有力地推进了地震预报的实用化进程。下一步的工作如何深入,这是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以下就地震活动图象研究谈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在国家地震局组织的各种预报方法全面清理的基础上,我们又进一步加强了全国水化基本台网的建设工作。通过对台站水化观测质量的全面检查、验收,提高了观测点的地震监测能力,为当前开展的地震预报实用化攻关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利用水文地球化学方法预报地震已取得了大量的观测资料和一批较好的震例。在水  相似文献   

12.
《地震》1986,(1)
国家地震局部署的清理攻关任务,经过几年的努力,各个手段特别是综合预报的手段,到今天清理工作已经完成了。总体上来看工作很有成效。说明局党组作出清理攻关的决策是正确的,是符合我国地震科学发展需要的。第二,说明我局各单位对这项工作的组  相似文献   

13.
地震预测和减免地震灾害是国家地震局的主要任务。唐山地震后,地震活动经过近十年的相对平静,1985年开始我国地震活动呈现出增强的趋势,1986年又有进一步发展。面对现实的地震威胁,如何提高地震预测特别是短临预测的水平,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国家地震局科技司为适应地震形势的发展,进一步推动预测工作,决定在前几年对各种预测方法清理工作的基础上,选择有一定预报信息的地震学方法,进行再清理和深入研究,并将其推向实用化阶段,这是十分必要而适时的。  相似文献   

14.
国家地震局曾于1983—1985年组织全国地震系统各预报方法的清理攻关,作为第一个阶段,对各手段观测条件的考查,资料可靠性的论证和震例的鉴别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功,同时对某些预报方法的效果也有了初步的估计。但是此次清理攻关工作应当是一项较长时期的任务。我认为,近一二年以上一阶段清理成果为基础,把制定各项方法预报工作条例作为主要内容,同时对八十年代预报研究现状作深入调研,对某些有可能较早  相似文献   

15.
梅世蓉 《地震》1993,(2):69-71
前言 我国的地震预报工作经过20多年的探索,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尤其是80年代,通过大地震的系统总结;地震前兆与预报方法的系统清理;实用化攻关研究;768工程与837工程项目的建设等几大方面的工作,以下几方面取得了很大进步:观测系统有了明显的改善;对各类地震前兆观测台网进行了凋整和优化;对干扰的识别与排除建立了成套的方法;总结了地震前兆特征、预报判据、指标;编制了  相似文献   

16.
十七、关于地下流体学科“九五”立项的讨论地震地下流体监测、预报研究工作已开展20多年了,这期间经历了多次7级以上强震,积累了大量的丰富的资料和地震监测预报的经验。对这些资料和经验通过“六五”、“七五”、“八五”的资料清理、短临预报实用化攻关和短临预报...  相似文献   

17.
四川省地震局1984年地震科技清理攻关总结交流会,于1984年11月28日至12月3日在成都举行。局领导、局清理攻关领导小组、局学术委员会成员、各手段清理攻关组组长(含部分组员和专题负责人)和局机关各处(室)负责同志,共八十余人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8.
前言     
为了便于在我省各级地震监测预报部门推广本省的地震预报经验,并能更集中地反映我省广大科技人员在地震前兆预报方法实用化攻关研究中取得的成果,经研究决定,以《四川地震》专辑的形式,汇总出版我省承担的地震前兆预报实用化攻关研究的各项(地震学、大地测量、定点形变、地下水动态、水化、地电、重力、地磁、地应力和综合预报)三级课题成果。由于篇幅所限,分两期发表。本期集中反映综合预报方法方面的研究成果,下一期将汇总各单项预报方法及有关预报评分方面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9.
为了有准备地迎接可能出现的我国地震活动的新高潮,国家地震局在组织对各地震前兆手段和综合预报方法进行全面清理研究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推进地震科研成果在震情分析预报中的应用,于1986年底决定组织地震前兆预报方法的攻关研究。地震综合分析预报攻关研究就是这个总的攻关研究计划中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20.
1983—1985年地震局组织了对各类预报方法的清理攻关。根据地震活动前兆清理结果,认为地震活动前兆是具有一定预报能力的,例如几项必做项目(即各地区都必须清理检验的项目:空区、条带、相关地震、地震窗、诱发前震、震群前余震系列)的预报信息在统计检验上是有意义的。 新知识的开拓可以在理论指导下去实现。如马克斯威尔方程预言电磁波的存在,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