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父亲的酒杯     
小的时候,对父亲的酒杯特感兴趣,印象里,父亲酒杯一响,就会蹦出我喜欢的花生米,有时还有朝思暮想的玩具。但我始终不明白,为什么大人们只用那么小的杯子喝,比我们小孩子用的碗还小很多,为什么不用大茶缸喝呢?  相似文献   

2.
父亲是三天前的一个下午来的,当时无人在家,他搁下背兜蹲在门口抽叶子烟。傍晚,楼上的张婆告诉我,她下楼撞见父亲,以为是盲流,呵斥他走开,父亲惶惶不安:“这是我儿的家呢!”我向父亲求证此事时,父亲正在厨房摘菜。他像  相似文献   

3.
我国杰出的结晶学家和矿物学家彭志忠教授离开了我们,永远地离开了我们。我失去了一位亲密的良师益友。三月三日早晨,鄂莫岚老师告诉我:“彭志忠病重,癌症晚期,恐怕不行了”。我感到十分突然。一月廿四日,参加他的研究生论文答辩会后,我还曾在他家吃饭呢!当时他虽颇有倦意,却也看不出有多大毛病来。作为学生,我恳请他停止工作,休息一、两年,使身体彻  相似文献   

4.
那是上世纪70年代初,我父亲单位终于为我们全家办好了农转非手续,我们就要离开安庆去省会城市南昌和父亲朝夕生活在一起了。  相似文献   

5.
连宏志 《河南地质》2012,(11):52-52
记得刚参加工作,我因宣传工作做得不好,被领导批了一顿,回到家就将自己关在屋子里,不是发呆,就是沉睡。 母亲得知情况后,把父亲订的《资源导刊》放到我手边。刚开始,我怎么也不愿碰,当母亲送到第五期的时候,我被一幅图片新闻吸引住了:一位满脸褶皱的母亲双手紧紧地捧着一堆土,像看自己的孩子,老泪横流。  相似文献   

6.
人生与落叶     
曾经读过蔡秀文的一篇散文《花落了,还会开吗》,讲的是一个可爱的小女孩和她年轻的父亲在森林里欢乐地游玩,小女孩看到许多花儿和树叶落了,便天真地问她的父亲:“花儿为什么要落呢,爸爸?”她的父亲豁达的回答说:“花落了还会开的。”可是有一天,小女孩的父亲如一片秋风的落叶一样逝去了。花落了还会再长,可小女孩的父亲一去便再也没有回来。  相似文献   

7.
我是在重庆出生的,后来跟着父亲来到上海,住在常德路恒德里148号。关于隐蔽战线斗争的事,父亲从来不说。比如营救民主党派人士张澜等人的事情,《开国大典》等电影里也有反映,我也是后来才知道和父亲那个系统有关。他嘴巴非常紧,不对我们说,要说也是一些互不关联的小故事。  相似文献   

8.
徐冬 《河南地质》2009,(4):25-25
日前,我接到了白杨镇三区村民杜朝进的一个电话,没想到我们仅仅几分钟的通话,竟然平息了他和东邻老魏长达二十多年的土地之争。他们两家的这事,说起来话长。1986年时,两家就因为20厘米宅基地的归属问题发生了争执,中间人调解过,村委会和乡人民政府也处理过,还上过法庭。  相似文献   

9.
我“家”是个小所,也是个“名”所。有人说,我们这个“家”有“仙气”,来这儿任职的所长日后必将委以重任;也有人说,我们这个“家”特有人气,里里外外都有好口碑;要我自己说,我们能这么融洽,那得归功于家里6个恪尽职守、吃苦耐劳的铁打兵,所里有了他们,谁当所长都是福气。  相似文献   

10.
吴景祯 《地质论评》1942,7(6):291-298
我离开酉阳县城的那天早上,我由邮局取到最後的一封信是杨敬之给我的,自从我们在雨中赶路到酉阳病了这多天,所接到的信中都说朱先生已经能够离开病榻起来散步了;绝没有想到老杨由野外一回到家,就告诉我这样一个消息。在大黄桷  相似文献   

11.
魏剛 《水文》1965,(11)
从部队转业时,我的思想特別乱,那时,我想到工业战线上去,认为工业在国家有地位,还可以学点技术。水文工作在国民經济中不是什么重要部門,干这行沒有什么前途,此外,也认为这个部門艰苦,要啥沒啥,連站房都沒有,整天东跑西顛,风里来雨里去,我身体这样坏,文化水平和理論水平都很低,又  相似文献   

12.
冯业茂 《河南地质》2009,(11):52-52
我作为国土资源宣传战线上的一名老兵,多年来一直受到杂志社领导的关心、支持和帮助,可以说是《资源导刊》杂志给了我们国土资源战线上宣传工作者一个温暖的家,让我们有了展示自我的平台。我体会到了一点,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宣传工作的重要性,充分利用媒介的宣传作用,来展现基层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新形象。  相似文献   

13.
党和政府提出的向科学大进军的号召,正在鼓舞着我国成千科学工作者。作为一个地质工作者,我想说说我的看法和意见。十二年内接近或到达国际水平,对地质科学来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我们有着完成这一任务的一切必要条件,也具备着充分的决心和信心,但我们还必需拿出办法和措施来。这里面有一些要靠国家的计划来支持,另一些则更要靠地质工作者的主观努力。为了完成这一任务,我觉得我们应当向下列的  相似文献   

14.
《湖南地质》2010,(2):71-72
“现我三村村民恳求政府能依法还我们水源地,制止盗采行为,还我们一片明净的天空”  相似文献   

15.
我的老家在河南省南乐县西邵乡,北临河北,东临山东,是个普通的平原小乡村。在这三省交界的地方,十里八村的人一提起我的父亲,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父亲今年58岁,无官无职,但他的“爱管闲事”却是出了名的,大到集体公共利益,  相似文献   

16.
周末接到母亲的电话,说她买了一件蓝色的上衣,想让我回去帮忙看看合不合适,还说就这一天时间可以调换。我一听就明白母亲又在说"谎话"了,肯定是又为我们做了什么事情。  相似文献   

17.
二十六军军事博物馆建成后,我应二十六集团军的邀请,由我的大女婿陪同,回到了阔别几十年的部队,心情特别激动,我感到非常亲切,就像回到了家。集团军首长很亲切地接见了我,并在百忙之中抽空陪我吃饭,政治部还专门派车陪送我到蓬莱参观游玩、合影留念,并给了我很高的评价。  相似文献   

18.
“要不是你们国土所苦口婆心地调解,我们两家的疙瘩怕是一辈子都解不开了。”一上班,谭某和陈某这一对“冤家”,紧紧握着林州市五龙国土资源所所长刘海燕的手,激动地说。 事情还得从头说起。谭某和陈某是五龙镇西蒋村的村民,两家为邻居,谭家居南,陈家居北。2010年冬,谭某开始翻建新居,欲建成两层楼房。2011年3月准备建房顶时,陈某发现谭家房屋高于自家。  相似文献   

19.
《岩土力学》2006,27(12):2098-2098
沈珠江先生是我国著名土力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沈先生是我刊顾问编委,历来对我刊予以大力支持,常把一些重要文章送我刊发表。惊悉沈先生逝世,我刊为失去一位良师益友甚为沉痛,在此,我们对沈先生深表敬意!我们将努力把《岩上力学》杂志办得更好,以慰沈先生在天之灵。  相似文献   

20.
亚洲铜,亚洲铜 祖父死在这里,父亲死在这里,我也会死在这里你是唯一的一块埋人的地方——海子《亚洲铜》父亲之死1989年秋天,我的父亲去世,死于锑尘肺二期,终年79岁。去世前,因为肺部完全坏死,呼吸困难,胸腔如同风箱一般,剧烈起伏,并大口大口吐血。最后,血块堵塞气管,窒息而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