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内蒙古西部狼山以北的测老庙拗陷中主要充填着下白垩统巴音戈壁组陆相碎屑岩。拗陷的西部边缘主要出露灰黑色页岩,偶见巨厚层砂砾岩为主构成的河流相三角洲入湖沉积体。一条近南北向延伸100多米、深达20余米的冲沟切割出一个非常完整的三角洲入湖砂体纵剖面,从下而上依次显示出由灰黑色页岩夹泥灰岩组成的底积层,由砂砾岩组成的前积层和相似组分的顶积层,而在顶积层之上还见上覆旋回的部分前积层下部层序。根据顶积层和前积层产状判断,露头点处古流向为SSW,说明物源区在北侧,而湖泊主体在南部。根据三角洲顶积层和前积层特征判断,该早白垩世入湖三角洲应为辫状河三角洲。完整的三角洲天然露头十分罕见,研究者往往借助于地震或雷达等手段间接地探讨三角洲的结构特征,而本露头为人们野外现场观察三角洲的结构层特征提供了最为直观的例子。  相似文献   

2.
云南东川铜矿滥泥坪矿区辉长岩-闪长岩岩体成矿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东川铜矿滥泥坪矿区新勘探的219、179、139、59号剖面揭露的岩相分带明显的辉长-闪长岩体,其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属于碱性玄武岩系列中的基性岩类,与峨眉山东区高钛玄武岩及同期辉绿岩(侵入相)具有相似特征,在岩浆结晶分异过程中受大陆地壳混染很弱.碱性辉长岩-闪长岩杂岩(墙)体边缘发现有铁铜金矿(化)体,其与辉长岩-闪...  相似文献   

3.
本文描述了内蒙古自治区西部乌拉特后旗测老庙坳陷下白垩统巴音戈壁组的三条实测剖面,分别位于测老庙坳陷南缘西侧、南缘东侧和西北缘。其中,测老庙南缘西侧剖面出露了巴音戈壁组的主要部分,发育了一套完整的洪积扇相—河流相—湖泊相—河流相—洪积扇相的陆相沉积旋回。该剖面底部不整合覆盖在前寒武系变质基底之上,未见顶。南缘东侧发育了洪积扇相—辫状河相—洪积扇相沉积旋回,属于巴音戈壁组上段,其下部可能与南缘西侧剖面存在地层重复,而上部未见顶。测老庙坳陷西北缘剖面则出露了一套湖相页岩为主夹三角洲入湖砂体的地层,代表了巴音戈壁组的上段中部,其下部未见底,上部未见顶。由于该区植被稀少,剖面露头良好,这三条剖面可作为巴音戈壁盆地群陆相沉积体系研究的重要材料和区域地质野外测量实习的良好场所。  相似文献   

4.
位于狼山以北的测老庙地区是内蒙古西部巴音戈壁盆地群东部边缘的次级坳陷,面积850 km~2,沉积主体为白垩纪陆相碎屑岩。在目前能够搜集到的所有资料(包括内部资料)中,前人在该坳陷内的沉积相模式分析以及水文地质研究等工作均认为:测老庙坳陷下白垩统巴音戈壁组的物源区主要是坳陷东南侧的狼山,这意味着狼山在早白垩世就已经隆起。几十年内,这个模式一直作为指导思想影响着该地区找矿勘探方向,但找矿效果均不佳,造成了极大的财力、物力和人力资源的浪费。笔者等认为是这一模型存在问题,因为早白垩世巴音戈壁期狼山尚未隆起,无法充当测老庙坳陷的主要物源区。在沉积盆地分析中,利用古流向判别沉积岩的物源区方位是一种非常简便、有效的研究方法,然而笔者等未找到前人在本研究区进行该项工作的记录。笔者等在测老庙坳陷露头区对巴音戈壁组碎屑岩进行了大规模的古流向测量工作:寻找发育波痕和前积纹层等沉积构造为主的露头48处,并依46组前积纹层和5组波痕测得共计51组数据,利用野外现场恢复和室内赤平投影的方法恢复其原始古流向,最终用玫瑰花图和古流向分布图展示测老庙坳陷早白垩世古流向格局。分析结果表明,测老庙坳陷在早白垩世巴音戈壁期的古流向以自北向南为主,向SE、SW两个方向对称递减,集中分布在140°~210°的范围内,甚至在紧靠狼山的区域,古流向垂直指向狼山山脉延伸方向。据此可以判断:狼山不是巴音戈壁组碎屑岩的主要物源区,狼山最早也应在早白垩世巴音戈壁末期之后才可能隆起。这一研究结果为测老庙地区早白垩世沉积岩相关矿产的勘探开发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为狼山隆起时代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突破点,同时也为沉积岩的古流向测量、恢复与物源区分析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相似文献   

5.
滇中古裂谷带岩浆系列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滇中南北构造带,晋宁运动后出现一套特有的非造山型岩浆系列,即:晋宁-澄江期的碱性玄武岩-碱性次花岗岩-深成花岗岩,海西期的溢流玄武岩-辉绿岩墙群-碱性正长岩,印支-燕山期的环状超基性碱性杂岩-碳酸岩-碱性花岗岩组合;系一套深源富碱的暗色岩建造及其派生物。滇中裂谷作用是紧接着晋宁造山运动后发生的,即在元古代褶皱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裂谷发生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一组南北向基底断裂所影响,在裂谷开始阶段的岩浆活动带有  相似文献   

6.
西天山喀拉达拉基性岩体及其构造背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云孝  李向东  张冀 《新疆地质》2000,18(3):258-263
在中国西天山伊什基里克山一带,发育有一系列橄榄辉长岩、橄长岩、辉长岩、辉绿岩床和岩墙群,同位素年龄为277~297Ma。其中哈拉达拉层状橄榄辉绿长岩-辉绿辉长岩体(又称大桥岩体)规模最大,约25.5km^2。根据近年来的实地研究,认为该岩体形成于伊犁盆地石炭一二叠纪裂谷带发育的构造背景之下,既有大量碱性玄武岩和火山碎屑岩,又有一定数量的基性一超基性杂岩和层状辉长侵入体,经历了稳定-亚稳定-稳定的演  相似文献   

7.
结晶程度较低的基性岩如玄武岩、辉绿岩的岩浆锆石含量一般很低,不利于用锆石原位测年方法确定其成岩时代.但这类岩石可能含有俘获锫石,通过对俘获锫石的详细研究,可以推测基性岩浆通道周围地质体的演化历史,其作用如同穿越岩石圈上部的"探针".玉树混杂岩带为一晚古生代混杂带,由变质-变形陆源碎屑岩、玄武岩、辉绿岩及辉长岩侵入体组成...  相似文献   

8.
庐枞火山盆地深部岩石与成矿过程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张荣华  张雪彤  胡书敏 《岩石学报》2010,26(9):2665-2680
黄铁矿-硬石膏-磁铁矿矿石为典型矿石的金属矿床产于长江中下游中生代火山盆地,庐枞火山岩盆地。丰富的铁矿和黄铁矿床,主要分布在火山岩和潜火山岩里,同时也分布于盆地周边。火山岩石主要是钾玄岩-粗安岩-粗面岩组合。在深部,与它们的成分对应的岩浆岩石是碱性辉长岩-辉石二长岩-正长岩组合,如缺口辉长岩,杨山地区的辉石正长岩。火山岩和深部的辉长岩-二长岩-正长岩都经历了多次水热活动。黄铁矿-硬石膏-磁铁矿矿床主要伴随两套蚀变,即,火山岩石的大面积深色蚀变(硬石膏-辉石-长石蚀变岩)和浅色蚀变(硅化泥化)。在二长-正长岩与火山岩石的接触带,有强烈的类云英岩石(电气石-石英-云母组合)。在缺口辉长岩里,曾经发现大量磁铁矿脉(磁铁矿-方柱石-方钠石-石榴石组合)。在杨山和马口地区,正长岩里的铁矿是辉石钾长石磁铁矿组合及阳起石-磷灰石-磁铁矿组合。二长-正长岩体在盆地里广泛分布,在大范围内是几乎是层状的。调查研究表明:火山盆地底部辉长岩-二长岩-正长岩组合与铁矿有关。盆地里深部岩石和成矿作用存在有垂直分布特性。上面是喷发岩石,及潜火山岩石,下面是深部的碱性辉长岩-二长岩-正长岩杂岩体。中间有过渡带,岩墙岩席带。上面是与钾玄岩-粗安岩层和潜火山岩石里赋存的磁铁矿和黄铁矿床,下面有产于碱性辉长岩-二长岩-正长岩里也有铁矿化。蚀变岩石地质年代的初步研究发现:罗河铁矿的深部钠长石化岩石,与马口铁矿附近的正长岩石的地质年代接近(110~119Ma)。事实说明,在火山岩和潜水火山岩石里成矿作用和深部岩浆岩里成矿作用可能是同时发生的。20~435℃条件下正长岩石与水的反应动力学实验表明,在400℃左右时正长岩最容易被溶解。正长岩与水反应后,也会形成一个携带金属的流体。水岩相互作用实验提供了认识深部岩石性质的依据,有利于理解对深部的地球物理探测结果。  相似文献   

9.
庐枞火山盆地玄武岩与流体相互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庐枞火山盆地的玄武岩大量喷发过程和随后的浅成岩浆活动都伴随大规模流体活动,并引发了大规模的金属成矿活动和蚀变岩带,具有十分清晰的分带性。内带是深色蚀变和外面是浅色蚀变。以庐枞火山盆地的玄武岩为对象,进行高温高压水岩相互作用的化学动力学实验,对于理解火山岩石的水热蚀变和空间的分带性,认识金属来源有很大意义。实验条件是20~400℃和23MPa范围,使用流动反应器进行的。实验结果发现:在多数温度条件下,岩石里的各种金属元素有不同的溶解速率。在300℃时,各种金属元素,Na,Ca,Mg,Al等容易溶解。而在温度300℃时,硅容易溶解。在等于300℃时,硅有最大反应速率。溶解反应动力学过程在300℃发生转变,恰好与火山岩石的深色蚀变和外面的浅色蚀变的分界温度一致。大于300℃时的反应的产物与小于300℃时的反应的产物不同。实验结果有助于理解火山岩石的蚀变和矿石成因。同时,火山岩石的水热蚀变还可以导致含金属流体的出现,可以说明水-岩相互作用导致金属来源。这些实验对于解释火山盆地的深部的地球物理探测的成果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基于110口探井1 100 m岩心、500余口探井总长107 000 m火成岩井段资料,通过岩心观察、岩矿鉴定、物性测试和含油气性分析,研究了辽河坳陷东部凹陷新生界不同层系火成岩岩性、岩相发育特征和储层控制因素。结果显示:本区发育火山岩、侵入岩、沉火山碎屑岩3大类16种岩性,其中玄武岩类占91.0%;发育6相16种亚相,其中溢流相占63.0%;发育4类9种储集空间,次生孔隙和次生裂缝占主体。砾-粒间孔隙和裂缝发育的粗面岩类、玄武质火山碎屑(熔)岩和火山口-近火山口相带的侵出相、火山通道相和爆发相是最有利的储集岩性、岩相带。储层主要受岩性、岩相、断裂等多方面控制,岩性决定储集空间类型和储层微观特征,岩相控制储层宏观分布规律,断裂控制岩体分布范围、火山口位置和储层有效性。近油源、靠断裂的优势岩性、岩相带是火成岩油气勘探最有利目标。  相似文献   

11.
塔里木上奥陶统-志留系沉积地层中广泛发育早二叠世溢流玄武岩的火山通道相岩床-岩墙网络。三维地震数据解释结果显示,这些火山通道以平行围岩地层的岩床和斜切围岩地层的"碟状岩床"为主要特征。在玄武岩喷发过程中,火山通道岩浆的热量可以导致沉积围岩发生热接触变质并将沉积围岩中的有机质转化为"热成因气体"。在塔北英买2井区火山通道烘烤沉积围岩模型基础上,利用有限元热模拟方法确定了该区早二叠世玄武岩喷发时火山通道热烘烤影响范围随时间的变化。基于沉积围岩有机质丰度估算,该区热烘烤成因甲烷释放量可达11.3Gt(即113亿吨)。如果整个塔里木溢流玄武岩省具有与英买2地区相同的释放强度,则塔里木溢流玄武岩省活动期间释放的甲烷总量可达7062.5Gt,必然导致非常显著的环境效应。同时,玄武岩火山通道岩浆引起的热接触变质作用对已存在的油藏具有明显的破坏作用,塔里木盆地古生界总量约8~10Gt的油藏破坏和大量沥青的形成可能与此有关。  相似文献   

12.
新疆西天山巴音布鲁克组火山岩地质特征及构造意义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巴音布鲁克组主要分布于新疆西天山那拉提一带,构造上位于伊犁盆地南缘活动带,岩性主要为一套糜棱岩化、碎裂岩化中基性火山岩、正常沉积碎屑岩夹灰岩.火山岩岩石组合以碱性玄武岩-粗安岩-碱性流纹岩为主.岩石化学、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该组火山岩属碱性玄武岩系列大西洋型(钠质类型),具洋岛特征.说明当时的古南天山洋已拉张到相当规模.  相似文献   

13.
西藏东巧蛇绿岩中玄武质岩石成因和构造背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蛇绿岩记录了大洋裂解、俯冲消减和大陆增生的一系列过程,西藏北部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中的蛇绿岩记录了青藏高原的地体拼合和隆升历史。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中段的东巧蛇绿岩十分发育,地表出露较好,主要由地幔橄榄岩、堆晶杂岩、辉长辉绿岩和玄武岩组成。玄武岩呈多个露头产出,每个露头从十几平方米至数十平方米不等,辉绿岩呈脉状(或岩墙)产在玄武岩中。本文对东巧西出露的玄武岩和辉绿岩开展了详细的野外地质考察和室内岩相学、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分析,探讨了该蛇绿岩的成因以及形成背景。研究表明,辉绿岩和玄武岩属低钾拉斑系列和钙碱性系列。辉绿岩轻稀土含量略高于N-MORB,兼具IAT和N-MORB的特征;玄武岩轻稀土相比重稀土稍富集,具有E-MORB的特征。样品的Nb/U值(30~48)均大于地壳平均值(10)以及(Th/Nb)N值(0.58~0.86)均小于1,表明岩石未遭受地壳混染。辉绿岩和玄武岩3个样品的锆石U-Pb年龄值均显示较大的变化区间,结合前人班怒带蛇绿岩年代学的研究成果,将其分为三组,第一组(156~239Ma)代表蛇绿岩自身的年龄,第二组(37~141Ma)为晚于蛇绿岩形成的年龄段,推测其为后期的岩浆事件成因,第三组(277~2454Ma)为早于蛇绿岩形成的年龄,推测其成因为原始地幔中残留的早期俯冲板片所携带的地壳中的锆石。通过岩石地球化学成分对比研究,认为辉绿岩和玄武岩为弧后盆地玄武岩(BABB)。结合前人地幔橄榄岩的研究,本文认为东巧玄武质岩石形成于俯冲带(SSZ)的弧后盆地扩张时期,并受到俯冲带流体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特提斯喜马拉雅地层中广泛分布早白垩世火山碎屑岩,但对这套火山碎屑岩的源区缺乏有力的约束。在特提斯喜马拉雅中西段仲巴地区白垩系日朗组地层中发现一套玄武岩夹层,该玄武岩为碱性玄武岩,表现为LREE富集的分布型式,与典型的OIB和区域上的板内玄武岩类似。玄武岩Nb含量介于下地壳与上地壳之间,Th含量略低于下地壳,具有较高的Th/Nb比值和较低的Ce/Pb,指示岩浆在演化过程中遭受了一定程度的地壳混染,与雅鲁藏布蛇绿岩混杂岩带中的海山明显不同。构造环境判别图解显示玄武岩形成于大陆板内裂谷环境,结合日朗组地层沉积环境的分析,该玄武岩可能为日朗组火山碎屑岩提供物源。  相似文献   

15.
操应长 《岩石学报》1999,15(1):129-136
惠民凹陷商741块火成岩分布于沙一段、沙三段地层中,并且沙三段中期火成岩与沙一段火成岩非同期形成,沙三段中期火成岩形成于沙三段沉积晚期。岩性主要为辉绿岩、玄武岩和火山碎屑岩。商741火成岩油藏储集空间类型多样,主要有原生的残余气孔、角砾间孔和次生溶孔、构造裂缝和收缩裂缝等,其中沙一段爆发相的火山角砾岩以原生的残余气孔、角砾间孔为主;沙三段侵入相产出的辉绿岩和玄武岩以构造裂缝、收缩裂缝为主。火山通道附近是原生孔隙、构造裂缝和收缩裂缝发育带,是有利勘探领域。  相似文献   

16.
以塔木察格盆地塔南凹陷铜钵庙组-南屯组火山碎屑岩为例,结合岩石学观察、薄片鉴定、扫描电镜分析等技术手段,研究火山碎屑岩储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综合研究认为: 火山碎屑岩岩石类型主要包括凝灰岩( 熔结凝灰岩) 、沉凝灰岩和凝灰质砂( 砾) 岩; 发育有原生孔隙、原生裂缝、次生孔隙、次生裂缝等4 类10 种储集空间,且以次生溶孔为主; 属于中低孔--特低渗型储层,横向上靠近洼陷边缘、接近构造高部位的孔隙度和渗透率较高,纵向上在1 900 ~ 2 100 m、2 600 ~ 2 900 m 处存在两个明显的异常高孔隙带; 储集性能受岩性岩相、构造运动、成岩作用和有机质热演化等因素影响,其中岩性岩相和成岩作用是影响储层储集性能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7.
陈宝双 《地质与资源》1993,2(4):326-331
该矿床产于尚义-赤城深断裂南侧之水泉沟正长岩外接触带中。区内主要地层为桑于群第二岩段,原岩为一套中基一中酸性火山熔岩,含金量平均为46×10-9。矿体主要受控于东西向断裂带中,该带既为导矿构又是容矿构造。矿体具垂直分带特点。即地表为石英脉型,往深部渐变为蚀变岩型。区内赵家沟正长岩属于印支期水泉沟碱性杂岩体东延部分,含金量平均为22.2×10-9;赵家沟金矿床形成与该岩体密切相关,岩体外接触带是本区找矿的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18.
程海艳  李江海  赵星  潘赟 《岩石学报》2010,26(1):283-290
塔北隆起西部发育大面积岩浆岩,岩浆岩发育产状的研究不仅对岩浆岩油气藏勘探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塔北隆起碳酸盐岩油气藏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钻井和地震资料,提出塔北隆起二叠纪岩浆岩岩性主要为玄武岩、流纹岩、辉绿岩、正长岩、花岗岩和凝灰岩。岩浆岩发育模式与构造作用密切相关,在英买力低凸起北部地区,主要发育一条逆冲断层,地层受构造作用扰动较少,岩浆岩主要为玄武岩,通过近于垂直的通道到达地表; 英买2地区,构造挤压作用在盐上形成大量的构造裂缝,岩浆岩侵入其中,形成辉绿岩侵入体; 哈拉哈塘地区构造变形微弱,岩浆岩通过垂直的火山通道到达地表,在地表形成了一层平行分布的喷发岩; 而在塔北隆起的中部,由于受拉张作用的影响,地壳发育一定的减压熔融,形成中酸性岩浆,岩浆侵位产生了大量的中酸性侵入体和喷出岩。  相似文献   

19.
在云南东川滥泥坪铜矿白锡腊铁铜矿段深部找矿预测中,开展了矿山深部工程岩相学填图技术研发与试验,实践证明该新方法在矿山深部隐伏矿找矿预测中具有较强的隐伏矿(新类型铁铜矿和新矿种)找矿预测能力。在构造-岩相学三级单元上,新发现的铁(钛)氧化物铜金型(IOCG)矿床与斜切地层产出的碱性杂岩墙(枝)密切有关。侵入岩岩相学填图表明,分异较好且具有明显岩相学分带的碱性杂岩墙(枝)成矿潜力大,铁(钛)氧化物铜金型(IOCG)矿与碱性铁质辉长岩-闪长岩等岩相学分带及侵入构造关系十分密切;分异较差且缺乏岩相学分带的岩墙成矿潜力低;因此,碱性铁质杂岩墙(枝)岩相学分带完整及侵入构造等是今后找矿勘查的主要标志和对象。对铁氧化物铜金型(IOCG)矿体而言,构造-岩相学的亚相填图证明储矿构造及富含铜磁铁矿矿体一般位于碱性铁质杂岩墙(枝)底部和上部。含铜磁铁富矿体主要由角砾状和块状铁铜矿石组成,这种矿体定位于隐爆角砾岩筒(带)中;构造-流体岩相学填图发现,围绕碱性杂岩墙(枝)分布的糜棱岩化相带和碎裂岩化相带也是主要储矿构造岩相带,赋存铁铜矿脉;脉带型铜银矿赋存在蚀变碳酸盐岩层中发育的裂隙破碎带之中,主要为含铜硅化铁白云石化蚀变带和镜铁矿硅化铁白云石方解石脉。钛矿(新矿种)主要赋存在蚀变闪长岩和蚀变辉长岩两个亚相中,在剖面和平面上,钛矿(化)体位于铁氧化物铜金型(IOCG)矿体两侧,主要由钛磁铁矿-钛铁矿微相和金红石-钛铁矿微相构成,钛赤铁矿和钛磁铁矿微相属于钛矿化蚀变系统。  相似文献   

20.
云南因民铁铜矿区次火山杂岩主要由铁质熔岩、辉绿岩、辉长辉绿岩、火山集块岩、火山角砾岩、热液角砾岩等组成,岩相分带明显,热液蚀变与矿化关系密切。通过对次火山杂岩中不同岩相的黑云母和绿泥石电子探针结果分析得出,黑云母为镁质黑云母,大多数为再平衡黑云母,形成温度为505~590℃,lgf(O2)为-12.4~-5.25,压力为116~226 MPa,推测成岩深度为4.27~8.37 km,属于高温强氧化环境;绿泥石为密绿泥石、蠕绿泥石、透绿泥石、叶绿泥石,形成温度为170~235℃,lgf(O2)为-51.93~-43.70,lgf(S2)为-13.34~-2.50,属于中低温强还原环境。矿物产状、矿物组合与矿物中主要阳离子关系显示,两种矿物均具有多期多源性的特征。黑云母化蚀变代表铁矿的主成矿期,绿泥石化蚀变代表铜矿的主成矿期;多期次构造-岩浆-热事件形成了高-中低温的碱性强还原流体,叠加改造富集铁铜矿床,揭示了本区次火山杂岩是铁铜矿床稳定持续性成矿元素的供给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