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强岩溶地区动水注浆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伏春  刘源  乐应 《探矿工程》2014,41(2):78-81
帷幕注浆是目前解决矿山开采水患问题的重要方案之一,尤其在强岩溶地区,长期大量抽排地下水容易导致环境地质灾害。从帷幕设计、钻孔技术要求、注浆材料、注浆段长、注浆压力、浆液浓度选择、注浆结束标准、跑浆处理措施、效果检验等方面,详细阐述了强岩溶地区动水注浆技术。  相似文献   

2.
岩溶充水矿床帷幕注浆堵水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依据三种不同岩溶特征充水矿床帷幕注浆堵水实践,提出帷幕注浆堵水的可行性研究,帷幕轮廓、结构设计、注浆材料、注浆工艺等一系列技术性问题。并对帷幕注浆堵水效果检查方法及该项技术发展前景,提出见解。  相似文献   

3.
岩溶充水矿床帷幕注浆堵水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岩溶充水矿床帷幕注浆堵水技术国内已开展30多年,为10多个矿山采用,效果显著。我们在参与实践和搜集大量实际资料基础上,对帷幕注浆方式、注浆压力、结束标准,注浆材料,帷幕厚度及防渗标准的确定、特殊孔段注浆工艺、钻孔方法、检测器具、防渗效果检查等重要问题作了详细的论述,从而为工程施工提供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使榆卜界矿复矿生产,根治对相邻矿井的淹井威胁,在分析矿井突水水源、通道的基础上,通过多种注浆封堵方案的对比,采用了基于地面平台,利用钻孔控制注浆钻具定点放置保浆袋囊,灌注速凝高强注浆材料实现动水条件下大过水通道的快速可控非常规封堵方案。经过大过水通道定点筑坝封堵、坝后强度加固、坝底置换注浆、坝前引流注浆等几阶段的施工,封堵过水通道长度不足50 m,堵水率达到100%,取得了良好的实际应用效果,验证了该技术在动水大过水通道封堵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姬中奎 《探矿工程》2014,41(5):61-65
以桑树坪矿“8.7”突水堵水工程为例,论述了因小煤矿越界开采本矿深部煤层导致发生特大突水、在不明过水通道下的注浆堵水技术。为了在突水条件不清楚的前提下进行注浆,桑树坪矿先采用了多种探查手段,之后开展动水注浆。工程实践表明,在过水通道位置不清楚的前提下,首先要通过调查了解小煤矿的采掘情况,并结合本矿采掘系统确定截流段的大体位置;其次采用物探手段对该处过水通道进行探查,并根据物探成果使用井下钻探方法精确查明过水巷道的位置;之后展开动水截流,截流成功后再对煤层底板和奥灰岩顶部进行注浆。  相似文献   

6.
赵书梅  贾立芹  王德强  丁昆 《探矿工程》2009,36(2):59-60,63
结合金地铁矿地面注浆堵水工程实例,从注浆方案的选取、注浆材料配比、参数的确定、注浆工艺、注浆效果等方面介绍了注浆堵水技术的施工工艺及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7.
通过水文地质勘察,查清了扎塘赤泥库向牟老泉和百花湖方向的岩溶渗漏通道,根据弥散试验和长期水质监测资料,建立了水动力弥散叠加模型,进行了渗漏污染预测评价。对岩溶渗漏通道采取了垂直帷幕注浆、库内封堵落水洞、赤泥铺盖等综合防渗措施,历时10年,实现了在岩溶发育地区对高浓度碱水进行防渗治理的预定目标,杜绝了扎塘赤泥库废水外排,治理工程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保护了岩溶水资源环境。   相似文献   

8.
帷幕注浆是近年来应用于岩溶区路基塌陷病害治理的一项新技术和有效方法之一。本文以某段岩溶路基塌陷注浆处理的工程实例,介绍了帷幕注浆设计,施工及效果检验并对注浆处理中的若干问题进行了讨论,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9.
隧道岩溶水地质灾害治理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随着科技进步,铁路隧道施工工艺要求越来越高,防止水资源流失及其对隧道运营期造成的危害,显得至关重要。渝怀铁路控制工程之一的歌乐山隧道位于重庆市郊,隧道穿越地区居住有6万余人,是人口密集地带。该地区岩溶发育,设计最大涌水量达53000m^3/d,如果不采取可行的堵水治理措施,不仅会造成地下水的流失,而且将使地表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施工中,通过采用超前预注浆、全断面帷幕注浆及局部补注浆技术,成功堵住单孔涌水量达14000m^3,d、压力为2.2MPa的岩溶水,实现“防水堵漏”目标。  相似文献   

10.
张正雄 《探矿工程》2021,48(7):121-125
帷幕灌浆是坝基防渗处理的一种常用技术手段,而岩溶地区因其岩溶发育致使岩溶裂隙和通道纵横交错,且难以获取其规律性,灌浆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注浆量偏高的现象。为了能够既有效控制帷幕灌浆成本,又确保帷幕灌浆施工质量,就需要采用科学、合理、可靠的施工技术措施和手段,对高注浆量的情况进行重点控制和改进。本文结合某水电站岩溶坝基帷幕灌浆中突出的高注浆量现象,通过有针对性地从技术措施和控制手段等方面的综合探索与应用,最终达到了坝基防渗的目的,并最大限度地节约了帷幕灌浆的时间,有效控制了高材料消耗所带来的高成本问题,为类似项目的帷幕灌浆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相似文献   

11.
鹤煤集团寺湾矿由于受F8断层影响,断层东翼奥灰水侧向补给西翼二灰含水层,使该矿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化,存在突水隐患。采用瞬变电磁勘探、地质钻探、放水试验等手段进行综合分析,查明F8断层导水通道的具体位置。通过地面帷幕注浆,封堵断层带附近二灰岩裂隙,沿断层西盘形成一道连续的阻水帷幕,切断奥灰水对二灰水的补给通道,降低矿井的排水量。通过注浆,奥灰水通过F8断层侧向补给西翼二灰的水量由原来的802m3/h减少到202m3/h,断层堵水率为74.8%,堵水效果明显。该研究对今后矿井水害治理,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2.
矿山帷幕注浆特殊地层施工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有效保护环境水资源,实现矿产资源的合理开采,矿山治水常采用帷幕注浆手段,在遇到溶洞发育地段时,常表现出透水性强、注浆量大,难达到结束标准等现象,根据中关铁矿帷幕注浆工程中所遇到的溶洞特点,将溶洞划分为不同的类别,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了注浆添加料的选择,从理论的角度介绍了溶洞注浆的方法以及浆液扩散形式由"管道流"向"渗流"的转化过程,并对现场操作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对于类似工程帷幕注浆溶洞处理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许青海  白宝云  严德金  王宁 《探矿工程》2018,45(7):84-86,83
老挝甘猛省钾盐矿开采系统中风井穿过极易溶于水的光卤石及石盐岩岩层,建成后发现井壁后有溶腔现象,严重威胁风井的正常使用。为了确保井筒施工安全以及矿山生产正常进行,设计采用帷幕注浆对风井病害进行治理。采用自上而下孔口封闭式帷幕注浆工艺,边检查边注浆的施工方式,最终完成了对风井的加固和堵水工作。期间对光卤石及石盐层的胶结材料进行室内试验,确定了一种新型注浆材料——卤水+氧化镁浆液,并确立科学的注浆配合比。通过总结经验,为钾盐矿开采过程中防水、堵(治)水等工作的设计和施工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4.
李志杰  袁永松 《安徽地质》2009,19(2):132-134
针对岩溶裂隙发育、地下水流速度快、且有地下热水源的强含水层的水文地质特征,采用改进的注浆、冻结联合堵水工艺,科学选用和配比注浆材料,实施立井井筒堵水加固,经检测,达到预期目的,为立井建井工作探索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5.
在帷幕注浆施工中,注浆压力是一个重点控制的内容,通过注浆压力的分析、研究,可以判别浆液在岩石裂隙中充填、扩散、挤密过程,从而调节浆液浓度变化、控制注浆量,在很大程度上能控制帷幕注浆治水效果及经济成本。结合赵家湾铜矿帷幕灌浆治水工程,分析了帷幕注浆施工中浆液在岩石裂隙中充填、扩散、挤密过程注浆压力的变化规律,为注浆施工的压力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101工作面为某矿技改扩建后的首采工作面,其南部与古火烧区相邻,工作面掘进时揭露近南北走向的裂隙。在二次试采后出现大量涌水造成淹井。为此采用瞬变电磁法对矿井涌水通道进行探测。结合矿井地质和水文地质资料,对瞬变电磁数据进行处理分析,推断回风顺槽南部与火烧区相连的区域为主要导水通道,宽度大于20m;东南部与火烧区相连的区域为次要导水通道,宽度小于5m。据此设计钻孔5个,其中主通道4个,次通道1个。为避免水泥浆液埋没综采支架,注浆泵量要求不大于40L/min,泵压不小于水压2倍。整个注浆堵水工程中共进行三次(试)排水,全部钻孔注浆结束后,工作面涌水量约170m 3/h,满足抽排水要求,达到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7.
“双液注浆法”在基坑堵漏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双液注浆法是在止水帷幕的渗漏处钻孔,找到基坑止水帷幕的渗漏通道,把一定浓度的水玻璃溶液及水泥浆溶液的混合液注入渗漏通道中,水玻璃与水泥浆的混合液快速凝结、迅速封住渗漏通道,起到隔水的作用.其施工步骤为成孔→找渗漏通道→双液注浆→巩固.文章还列举了天津地区采用双液注浆法处理基坑渗漏的两则案例.  相似文献   

18.
新峰一矿突水频繁,矿井安全受水害威胁严重,防治工程量大、难度高。通过对矿井构造应力展布规律、矿井边界及矿井内断层导水性等水文地质因素的分析,确定了该矿井突水类型。指出石炭系灰岩裂隙水和寒武系灰岩裂隙水是矿井的主要充水含水层,断裂构造是主要导水通道。地质构造对突水的控制在该矿主要体现在对突水点分布、富水带的划分以及隔水层阻水能力等方面。在对影响该区地质构造机理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根据矿区构造控水的特点,提出了采取物探和钻探相结合、进行放水试验、帷幕注浆和排供结合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