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一水硬铝石及含刚玉(Al2O3)铝土矿的测试较困难。NaF置换滴定法以二甲酚橙及半二甲酚橙较敏锐。可用半二甲酚橙(变色酸度在PH=5~6)直接调节酸度,再用作滴定的指示剂,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中国东部温度变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异常霜雪记载及植物物候记述,推算了中国东部地区部分年代及每30年的冬半年温度距平;并结合有关自然证据,分析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的冷暖变化特征。主要结论有:1)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东部冬半年温度距平较现代约低05℃,最冷的30年(480s~500s)较现代约低12℃,是一个可与小冰期相比拟的寒冷气候阶段。2)魏晋南北朝的温度存在“冷-暖-冷”世纪波动;其中两个冷谷为270s~350s及450s~530s,当时中国东部冬半年温度分别较现代低05℃(270s~350s)和09℃(450s~530s);而360s~440s虽然相对温暖,但当时中国东部冬半年温度仍较现代略低。  相似文献   

3.
贵州省遵义市降水中低分子有机酸对自由酸度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州省遵义市是我国酸雨高发地区,研究遵义降水中有机酸对自由酸度的贡献是认识遵义市有机酸地球化学循环和酸雨机制的重要内容。在遵义市中心城区进行了一年的降水采集,并利用离子色谱法和原子吸收光谱法对主要阴离子(包括无机和有机阴离子)和阳离子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年均pH值为4.11(范围3.12~6.04),pH〈5.6的样品占93.1%,说明遵义市酸雨污染仍然严重;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四季的pH值存在显著差异(P〈0.05),表明遵义市降水酸化程度具有显著的季节性特征;甲酸和乙酸的雨量加权平均值分别为9.29umol/L和6.47umol/L,检出率分别为98.68%和93.42%,表明有机酸在降水中广泛存在;应用热力学理论计算了有机酸对降水自由酸度的贡献量,发现在pH〈5的遵义降水中甲酸和乙酸对自由酸度的平均贡献量分别为14.79%和3.66%,表明有机酸对降水自由酸度具有重要贡献;对比显示,遵义市的有机酸贡献量低于边远地区,这与遵义市降水的低pH值和高无机酸度有关;四季的有机酸贡献量大小为:春季(31.95%)〉夏季(26.16%)〉冬季(11.17%)〉秋季(8.02%),可见有机酸对自由酸度的贡献量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在低酸度和低水温的春季降水中,由于人类活动或有机物质的燃烧所释放的大量有机酸(如汽车尾气的排放、燃煤的燃烧),促使有机酸对降水自由酸度的贡献量最高;其次是在低酸度和强降雨的夏季;而在低酸度的秋季和冬季,有机酸对酸度的贡献量相对最低。  相似文献   

4.
钪(Ⅲ)的反相萃取柱色层新体系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龙华  唐祖光 《矿物岩石》1995,15(2):101-104
本文设计出钪(Ⅲ)的反相萃取柱色层新体系并加以应用。该新体系以聚四氟乙烯-701为载体,磷酸三丁酯(TBP)为固定相,在10mol·L ̄(-1)盐酸中定量萃取层析钪(Ⅲ),用10mol·L(-1)盐酸淋洗杂质元素,4mol·L(-1)盐酸解脱钪,经二甲酚橙光度法测定其回收率可达100%。本法简便快速,选择性高,分离效果好,能用于岩石、矿物等物料中钪的定量分离、富集及测定。  相似文献   

5.
玄武岩—水相互作用的溶解机理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党志  侯瑛 《岩石学报》1995,11(1):9-15
在常温常压排除大气干扰的封闭体系条件下,将一定粒度的玄武岩样品浸泡在不同酸度的水溶液里,研究玄武岩-水相互作用过程中元素释放和溶液酸度的变化情况。结果发现:(1)经过一段时间后,溶液中主要元素的浓度趋向平衡;(2)溶液酸度发生明显变化,即不论反应初始溶液是碱性的还是酸性的,最终都将趋于中性,我们把此现象称为溶液的中性化效应。根据溶液中溶解组分的浓度和样品表面组成的XPS测定结果,提出玄武岩在碱性和酸性溶液中不同的溶解机理。  相似文献   

6.
最近几年,人们对一些天然矿物在处理重金属污染物过程中所表现出的高效性、经济性和安全性倍加青睐,并逐渐发展成环境矿物材料研究的方向[1,2]。国外对某些矿物吸附机理也有较系统的评述,有关含铬矿物与有机物的作用也有报道[1,3]。1 实验部分(1)试样来源:黄铁矿取自硫铁矿矿山,经鉴定与粉碎,淘洗,烘干,筛分,磁选后获得。(2)含铬(VI)废水:用分析纯重铬酸钾(K2Cr2O7)和蒸馏水配制。(3)实验仪器:反应体系的酸度用PHS3C型酸度计测定,反应平衡时的吸光度用UV160A分光光度计测定,…  相似文献   

7.
程玉菲  刘德地  陈文  周婉  邢姝颖 《水文》2024,44(2):103-112
干旱半干旱区是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敏感和脆弱区,研究地区干旱时空演变特征有助于成灾机理分析。甘肃省河东地区是我国典型干旱半干旱区,主要依靠自然降水维持农业生产,旱灾尤为突出。基于标准化降水指数和标准化径流指数探讨河东地区气象-水文干旱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气象干旱多发生于春夏两季及陇东地区,较少发生季节型以上气象干旱;(2)水文干旱较气象干旱历时更长,多年尺度干旱时有发生;(3)不同季节气象-水文干旱滞时不同,春夏两季几乎无滞后,秋季约滞后1个月,冬季约滞后4个月;(4)陇中和陇东地区历史受灾/成灾面积较大。本研究可为干旱半干旱区的旱灾预警评估和旱灾防控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探讨了以二甲酚橙(XO)为显色剂时,一些常见金属离子与试剂的显色反应动力学特性,利用Zr(Ⅳ)和其它金属离子与XO的反应在动力学上的差异,及Zr-XO络合物灵敏的亚稳态,采用流动注射-分光光度联用技术,测定了岩矿中痕量Zr。方法经GSR、GSS、GSD系列部分地质标准参考物质验证,其结果与推荐值吻合。对含Zr量为272μg/g的GSR-3进行了5次测定,其RSD为2.2%。  相似文献   

9.
对锌精矿的氧压酸浸条件进行了研究,实验表明:在压力为1.7MPa、温度为140℃~155℃条件下加热1小时,浸出终液硫酸酸度>1.0mol/L时,锌精矿中锌及稀散元素的浸出率分别为:98.76%(Zn)、96.42%(Ga)、89.03%(Ge)、97.35%(In)、91.30%(T1).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浸出率,并能消除对环境的污染,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有机酸对长石溶解度影响的热力学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罗孝俊  杨卫东 《矿物学报》2001,21(2):183-188
为明确认识有机酸(草酸、醋酸)对长石溶解度及储层次生孔隙发育的影响,本文利用热力学方法,计算了不同温度、酸度下钾长石在含有醋酸根0.05mol/L、草酸0.0055mol/L的溶液中的溶解度及草酸和醋酸对溶液酸度的影响,计算的结果表明醒酸根与铝的络合作用只发生在偏酸性的溶液体系中,并且随温度升高要求酸度增加,实际的络合能力降低,醋酸根的络合作用对长石溶解度的增加作用极及有限,最高时不足一倍;但醋酸能有效地缓冲溶液酸度,从而提高长石溶解度。草酸根与铝的络合作用发生在弱碱性至酸性条件下,温度升高,络合能力增加,络合效应对长石溶解度,草酸根上铝的络合作用发生在弱碱性至酸性条件下,温度升高,络合能力增加,络合效应对长石溶出量的增加最多可达2个数量级以上,草酸的浓度太低无法通过缓冲溶液在较高的酸度下来促进长石的溶解,草酸和醒酸能否促进储层次生孔隙的发育取决于盆地流体的酸度及组成流体的缓冲体系。  相似文献   

11.
地质因素影响下的硒在土壤-水稻系统中的迁移转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硒在土壤—水稻系统中的迁移转化,受其在水稻土中的形态分布、土壤理化性质和微量或大量元素的交互作用影响.硒在水稻植株中的分布、迁移和总量传输,是一个动态过程.从土壤和根部传输上来的硒会逐渐在各器官内积累,表现出w(Se)>w(Se)>w(Se)>w(Se)的特点.水稻地以上部分的硒量仅占植株总硒量的42%~50%.进入稻穗中的硒量仅为水稻植株总硒量的2.31%~4.31%,且w稻谷(Se)>w糙米(Se)>w精米(Se).高硒区土壤总硒与土壤有机态硒和残渣态硒有关,与离子交换态、碳酸盐态和铁锰氧化态硒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12.
新疆预须开普台铁铜矿床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根据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等方面的研究,认为该矿床成矿物质来源于深部地壳或上地幔;通过海底火山同流作用,在酸性相对还原的热学沉积盆地中沉积成矿。成矿流体来源岩浆水,并有海水混入。红碧玉、重晶石等具有喷流岩的特征。矿床成因属于海底火山喷流一热水沉积矿床。  相似文献   

13.
镇旬铅锌矿田矿物包裹体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镇旬铅锌矿田矿物包裹体研究表明,本区铅锌矿床最初形成于中一体温、弱-中等还原环境,成矿介质属低盐度,酸性条件下的Cl^--SO4^2--F^-/K^ -Na^ -Ca^2 (Mg^2 )热卤水流体,成因以沉积为主;经多期改造后的矿床出现中偏高温的成矿,加之沉积围岩的盐类组分不断及时地加入到成矿热液中,致使原喷流热流体类型逐渐演变为CI^---F^-(SO4^2-)/Na^ (K^ )-Mg^2 (Ca^2 )型。  相似文献   

14.
陕西熊耳群与豫西熊耳群同属华北板块南缘中元古代裂陷火山活动的产物,与之相比缺失下部,其中部以酸─中酸性岩石为主,属拉斑玄武岩浆系列;上部以中基性─基性熔岩为主,属碱性玄武岩浆系列;岩石总的特征是富钾、高硅、低钠。火山岩系为双模式火山岩套,早期为裂隙式喷发,晚期为中心式喷发并具3个串珠状分布的古火山口,其喷发环境为浅海─滨海相。  相似文献   

15.
在酸碱中和标定中采用甲基橙做指示剂,滴定终点难以准确判断。用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示剂代替甲基橙指示剂,测定终点溶液颜色由绿色变为酒红色,颜色反差强烈,肉眼识别敏锐,实验结果的相对平均偏差小于3%,滴定误差小,结果满意。选择不同指示剂及其不同用量指示剂在酸碱反应中对滴定误差的影响也不同。  相似文献   

16.
采用国标方法DDTC-Ag分光光度法测定铜锌冶炼废水中砷的含量,通过改变酸度、锌粒重量和比色皿厚度等条件,最终确定试验最佳参数为硫酸(1+1)4ml、10目~20目的无砷锌粒和20mm比色皿,据此,该方法能提高铜锌冶炼废水中砷含量分析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17.
The zirconium content of six carbonate rock reference samples has been determined by a spectrophotometric method using xylenol orange after sample decomposition by acid digestion or alkali fusion. The interference of calcium was eliminated by adding the same concentration of calcium to the blank solution.  相似文献   

18.
贵州水银洞金矿床成矿物理化学条件及金的迁移和沉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水银洞金矿床流体包裹体开展了研究和热力学计算,解析了该矿床成矿物理化学条件及金的迁移形式和沉淀机制。研究表明:金的主成矿温度为215℃~267℃,压力28.5MPa~37.2MPa;成矿流体具弱酸性(pH=4.312)、还原性(fO2﹤10-35.315×105 Pa)。金在成矿溶液中主要以AuHS0等络合物形式进行迁移,HS-活度和氧逸度降低以及pH值升高是促使金沉淀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19.
重庆市沿江经济带多目标地球化学测量项目系统地研究了长江中游长寿—巫山段的有毒元素和植物营养元素的特征,并对名优特作物的发育进行了地球化学预测:Cd、Hg是本区最重要的污染元素;本区长江主流沿岸土壤植物营养元素丰度与全国均值相比,大于2的有Corg,大于1的有N、B、TFe2O3、Zn、K2O。主要的名优特是榨菜、奉节脐橙和亚热带水果  相似文献   

20.
用传统的滴定法与ICP-OES相结合的方法测定含铜高的铁矿石中的铁,采用过氧化钠融矿,使铁能得到完全熔融,全部转移到溶液中,然后分取上机测定。此法自动化程度高,精密度和准确度均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