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0 毫秒
1.
2.
<正> 硫多金属矿床是福建省硫的主要来源,随着地质工作的深入,部分硫多金属矿床(尤其是硫铅锌矿床)已成为索取银矿的主要对象。一、地质概况银场硫多金属矿床位于闽西南坳陷之大田龙岩次级坳陷中段东缘,政和-大埔断裂带与次级东西向张地大尤北断裂的交汇处。区内呈单斜构造,断裂发育(图1)。出露  相似文献   

3.
湖北银洞沟银金矿床控矿构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银洞沟银金矿床主要受印支期前武当顺层滑脱构造及印支期武当群逆冲推覆构造的控制,矿区内剪切带和褶皱紧密伴生,两者的接合部位蚀变和矿化强烈。主要容矿构造为剪切带和褶皱,其类型有轴面劈理型、片理型和滑税面型,矿体组合样式有斜列式、“S”形和“乡”字形、“H”型及网络形等。  相似文献   

4.
南秦岭银洞沟银金多金属矿床是鄂西北唯一一个大型银多金属矿床,其矿床成因研究较多,但还存在较大争议。本文通过收集和分析前人获得的H-O-C-S-Pb同位素特征及石英流体包裹体Rb-Sr、白云母39Ar-40Ar、绢云母K-Ar年代学资料,认为银洞沟银金多金属矿床成因类型为以斑岩体岩浆热液活动为诱因,由中心向外发育的热液脉型铅-锌-银矿床,共同构成了典型的岩浆-热液成矿系列。  相似文献   

5.
世界银产量     
1982年57个产银国仅仅生产银376.9百万盎司(金衡制)[合11722 公制吨],这已满足了工业上的要求。世界银矿的生产年增长率(1982—1986间)1983年列为4%,1984年为4%,1985年为2%,1986年为1%。 世界银的生产和银制品的发展计划,技术和工业情报的报告已很快地由银协会完成了。1982年起,每个国家的银生产规模则按照1982—1986年的生产计划而安排。这个报告指出了在这些年当中五个国家生产和将要生产的银总产量超过世界银产量的6%,而其生产规模变化如下:  相似文献   

6.
在碱性介质中,痕量Ag(Ⅰ)对新试剂6-(2-羟基-4-二乙基氨苯偶氮)-2,3-二氢-1,4-酞嗪二酮(简称HDEA)的电化学发光具有显著的催化作用。基于此,提出了HDEA-KCI-KOH体系测定矿样中痕量Ag的新方法。方法的检测限为2.0×10~(-8)mol/L Ag,线性范围为5.0×10~(-8)—3.0×10~(-6)mol/L Ag。采用巯基棉富集分离,应用本法测定一些矿样中的Ag,结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湖北银洞沟银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深部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阐述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总结银金矿的容矿构造类型、构造控矿规律和找矿标志,厘定成矿构造演化阶段,对深部隐伏矿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8.
张智慧 《矿产与地质》2003,17(Z1):495-498
河南省内乡县银洞沟银多金属矿床是我国进行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过程中在东秦岭造山带发现的一个以银为主的大型多金属矿床,经过普查,大致查明了矿区的地质特征及矿产分布特征、矿体形态、规模、产状及矿石的物质组成、有用组分含量、结构构造、矿石类型等.为了评价该矿床开发有无投资机会,是否进行详查以及为制定长远规划或工程建设规划的决策提供依据,本文试就国内外银资源状况、市场供应价格,矿山建设条件、投资成本及经济效果等方面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柞水银铜子特大型银多金属矿床矿物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相似文献   

10.
杨艳  张静  柳振江 《矿物学报》2007,27(Z1):173-175
银洞岭大型银多金属矿床是继破山特大型银矿、银洞坡大型金矿之后,近年来在桐柏围山城成矿带的又一重大发现(吴宏伟等,2005),目前关于该矿床地质及地球化学方面的研究还非常薄弱,基于此,本文对该矿床的矿物学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旨在揭示硫化物和银矿物的特征,为成矿阶段的划分提供依据,进而探讨矿床的成矿机制.  相似文献   

11.
鄂西北竹山银洞沟银金矿床构造控矿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雷世和  张子才 《现代地质》1998,12(3):374-379
银洞沟银金矿床位于扬子地台北缘武当推覆体西部,产于武当群变火山岩组与变沉积岩组间的顺层型韧性剪切带中,与构造变形密切相关。晋宁期的伸展作用产生了顺层型韧性剪切带,韧性变形变质作用促使原岩中银金等贵金属、多金属元素活化迁移,随剪切变形变质热液在强应变带中沉淀,形成初始矿源层。印支期的陆陆碰撞作用,促成不同层次面型剪切带岩石褶皱、韧脆性推覆,成矿元素从初始矿源层中再次活化、运移,随着沿褶皱轴面劈理发育的烟灰色糜棱岩化石英脉的形成,沉淀富集于石英脉中,形成银金矿床。脆性变形的叠加,使含矿石英脉产生扭动,促使成矿元素的局部富集,形成透镜状或板状矿体。成矿元素的垂直分带是由构造环境的变化导致成矿元素的叠生作用而形成的。多硅白云母及白云母年龄的测定表明该矿床的成矿期为印支期。  相似文献   

12.
银洞沟银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雷世和 《地质与勘探》1998,34(4):13-19,33
就构造对该矿的控岩控矿作用和围岩蚀变等进行了探讨,揭示了早期 层次滑脱构造控制了初放源层的形成、韧-脆性推覆型剪切作用控制了含矿石英脉的形成,  相似文献   

13.
冀北牛圈银金矿及营房银铅锌矿深部成矿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冀北牛圈银金矿和营房银铅锌矿矿床特征和相互关系的研究认为,营房矿体西部的硅化体及硅化花岗岩质角砾岩系成矿前断裂F1形成的,由于成矿后断裂F2大幅度的右行推覆作用,使原处于同一水平上的银金矿,在营房矿区被掩埋在深部,而深部的银铅锌矿却被推移到了浅部目前的位置;牛圈银金矿深部的铅锌矿未受到后期F2断裂的波及,可能完整地被保留在深部原位。根据地质、地球化学研究,提出了"在牛圈矿体深部找营房矿体,到营房矿体深部找牛圈矿体"的深部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4.
陕西柞水银洞子银铅矿床硫同位素地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炎金才 《矿物岩石》1995,15(1):80-86
在银洞子银铅矿床中,硫同位素组成变化很大,围岩地层中硫化物的δ~(34)S/‰值为-3.2—+6.5,13号矿体的硫同位素以富集重硫为特征,硫化物和硫酸盐的δ~(34)S/‰值为+4—+28.48,而小铅矿体群的硫同位素以相对富集轻硫为特征,硫化物的δ~(34)S/‰为-3.5—+4.67,其顶板岩石为接近零的负值.研究表明,矿体和围岩中的硫主要来自封闭盆地中海水硫酸盐的还原,沉积环境经历了对H_2S的封闭—开放—封闭的过程,矿体是在海底热卤水中沉积形成的,硫化物的δ~(34)值受沉积环境和热卤水的物理化学条件所制约.  相似文献   

15.
对银矿床分类研究现状和一些有代表性的分类方案进行了简要评述.其中较有影响的分类方案可归纳为以下几类:(1)以成矿作用为基础的成因分类;(2)以赋矿岩石组合为基础的分类方案;(3)以矿石建造为基础的分类方案;(4)以矿化地质体形态为基础的分类方案.  相似文献   

16.
银(Ag)是生活中常见的贵金属元素.Ag有2个稳定同位素107Ag和109Ag.随着多接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MC-ICP-MS)的应用,国内外对银同位素体系开展了一系列研究.Ag在矿床中常与Au元素共生,且Pd-Ag同位素体系可作为早期太阳系演化计时器,因此在天体化学、环境科学、矿床地球化学等领域都具有广泛应用.本文首先介绍了银同位素的地球化学特点及其研究历史,对前人工作进行了系统总结,包括化学分离流程、质谱测定及质量分馏校正方法、储库同位素组成,评述了银同位素在地球科学及交叉学科中的应用.最后总结了银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的难点,展望了银同位素储库组成和分馏机理研究.  相似文献   

17.
黄朋 《吉林地质》2000,19(3):88-88
自 198 9年以来 ,1999年是银市场进入第 11个供不应求的年头 ,因此大部分人认为 ,银价会进一步上涨 ,其中加拿大Yorkton证卷交易所的报告具有代表性。报告称 ,1990~ 1996年 ,银积累的供求缺口达 10亿盎司 ,这个缺口是靠消耗原有库存来弥补的。考虑到今后两年银仍供不应求 ,预计将会使世界银的库存消耗殆尽。因此 ,报告认为 ,只有银价上涨 ,刺激产量 ,才可使市场平衡。十多年来银市场总趋势表现为供不应求 ,银价上升。但从一直剧烈震荡的银价走势来看 ,供与求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供应方面 ,首先是世界银产量稳步增长 ,以占世界银产…  相似文献   

18.
银洞子银铅矿床重晶石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炎金才 《矿物学报》1995,15(1):61-67
重晶石岩是银洞子银铅矿床中重要的热水沉积岩,其化学成分较纯,微量元素含量比较贫乏,REE含量较低,具有强烈的角肴异常和不明显的铈异常,δ^34S值与同期海水硫酸盐相似,是在中-低温、较酸性、弱氧化环境中由快速的热水沉积作用形成的。  相似文献   

19.
银矿床类型一般分两大类,一类是以采银为主的银矿床;另一类是以银为副产品的有色金属矿床。苏联学者把银矿床划分为四个建造类型:即银—硒化物型,银—铅型,银—金型和银—锡型。美国学者把银矿床分为三类:(1)与中、新生代火山岩、次火山岩有关的浅成热液型矿床;(2)中深成热液银—有色金属型矿床;(3)钴—沥青铀矿—银热液型矿床。把以银为副产品的矿床类型分为五类:(1)斑岩铜矿型;(2)块状硫化物型;(3)热液交代铅锌矿型;(4)砂、页岩铜矿型;(5)碳酸岩中层控铅锌矿型。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