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煤层附近的富水区严重威胁着煤矿的生产安全,在1171工作面巷道采掘过程中,前方出水量明显增大,为避免水害发生,整个工作面开展瞬变电磁测量工作。对比地面与井下瞬变电磁结果,两者对于富水区域结果是相同,联合探测降低了物探资料多解性问题,大大提高了勘探精度,为煤矿防治水构造提高了可靠的水文地质资料。  相似文献   

2.
瞬变电磁法是目前工程勘察中应用较广的物探工作方法。尤其大回线源瞬变电磁法,由于发、收位于同一点,在近场测量,不存在体积效应,故分辨率高,特别是横向分辨率更高,可分辨出地下规模较小的不均匀体。笔者将瞬变电磁法用于甘肃华亭煤矿保安煤柱探测及宁夏灵武矿区圈定老窑采空区,资料清晰地反映出采空区的分布范围和保安煤柱的位置  相似文献   

3.
为了给公路设计部门提供选线依据,运用瞬变电磁法在山西境内的某两条高速公路隧道工程设计线路段上进行探测,以查明下覆不良地质构造的发育情况.通过对瞬变电磁法的探测能力进行理论上的讨论,对不同地电断面情况下的异常体电磁响应的定性分析,得出用瞬变电磁法探测不良地质体的可行性结论.经过资料处理,查出不良地质构造赋存的位置,解释结果与钻探资料完全吻合.  相似文献   

4.
煤矿断层导水是引起煤矿水害问题的主要因素之一,对煤矿断层的导水性勘查与评价是煤田水文地质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也是煤矿采区布置与安全开采必须解决的问题。在煤矿开采初期查明矿区内断层构造的空间分布及其含导水性,对指导煤矿安全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充分收集新安煤矿矿区地质、水文及物探资料的基础上,利用瞬变电磁技术,对区内断层等构造的含导水性进行了勘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煤矿的开采设计和施工提供了参考依据,有效地预防了煤矿开采过程中安全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大水煤矿水文地质情况复杂 ,运用瞬变电磁法进行勘察 ,根据获得不同时间道的电磁场信息反映不同深度介质的地电特征 ,查清了测区内涌水通道及富水部位在立体空间上的分布情况。证实了本区地表河流和池溏水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提出了预防煤田涌水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瞬变电磁法探测公路隧道工程中的不良地质构造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给公路设计部门提供选线依据,运用瞬变电磁法在山西境内的某两条高速公路隧道工程设计线路段上进行探测,以查明下覆不良地质构造的发育情况。通过对瞬变电磁法的探测能力进行理论上的讨论,对不同地电断面情况下的异常体电磁响应的定性分析,得出用瞬变电磁法探测不良地质体的可行性结论。经过资料处理,查出不良地质构造赋存的位置,解释结果与钻探资料完全吻合。  相似文献   

7.
瞬变电磁法应用于矿产资源、环境工程等领域。目前主流的瞬变电磁三维正演模拟方法包括积分方程法、有限差分法、有限体积法和有限元法。随着观测环境的复杂化以及探测精度要求的提高,有必要研究瞬变电磁法高精度三维模拟计算,以便推动数据处理解释方法的进步。本文系统介绍了瞬变电磁三维正演计算研究进展,分析了准静态差分方程的构建和发射源的加载及边界的处理等有限差分法的关键技术,厘定出空间和时间离散以及大型线性方程组的求解等有限元法的难题。瞬变电磁数值模拟今后的发展方向是深入开展近源情况下受场源效应、复杂地形、极化效应等影响的三维模拟,以及特殊场情况下的多源多分量响应计算,为瞬变电磁法精细探测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8.
多道瞬变电磁法(MTEM)技术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多道瞬变电磁法(MTEM)具有深度大且探测精度高的特点,是目前电磁法领域研究热点之一。为推进多道瞬变电磁法深部探测系统的研发,对多道瞬变电磁法的技术特点及地球物理机制进行了分析。首先,对多道瞬变电磁法的关键技术进行总结,其特点包括:采用大功率接地源形式;编码发射;多道观测;类地震资料处理。然后,指出多道瞬变电磁法的地球物理实质:多道瞬变电磁法属于近源测深,即通过改变偏移距达到测深目的;接收信号包括系统响应和大地脉冲响应(即含有一次场与二次场的混合场)信号,采用反卷积方法获取大地脉冲响应。最后,针对中国复杂环境下的深部探测,对现有的多道瞬变电磁法提出改进思路:1把二维观测系统改进成三维观测系统,即三维数据采集系统,使其应用性更强且更方便,探测深度大,精度高;2把常规一维拟地震资料简单处理改进成三维拟地震成像解释;3从油气勘探领域拓展到复杂的深部矿产资源领域。  相似文献   

9.
正日前,河南省煤田地质局物测队首次采用小回线瞬变电磁装置进行较大深度煤田勘探项目在山西拉开序幕。该技术的成功应用标志着该队在电磁法勘探技术上的新突破。项目勘探区内高压线分布密集,为保证数据采集质量,项目组施工时借鉴国内先进施工经验,大胆创新,采用瞬变电磁方法的重叠回线装置施工,并对重叠回线装置进行技术攻关,经过技术人员的刻苦钻研,已掌握完整的重叠回线装置瞬变电磁法的施工技术并应用于该项目施工。由  相似文献   

10.
详细讨论了电磁波与地震波在介质中的传播规律.根据瞬变电磁测深(TEMS)中心回线装置观测成果与大地电磁测深(MTS)成果的一致性,提出了瞬变电磁资料拟地震解释的思路.大量理论模型的正、反演计算结果表明方法理论是正确的,野外实测资料处理结果进一步说明了该方法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1.
在建立长时间序列地下水数值模型时,根据数据精度建立前后连贯的不同模型,前后模型的模拟期可重复,不但可提高模拟效果,又可缩短模型运行时间。采用试估—校正法进行识别和检验地下水数值模型时,水文地质参数、地下水流场、地下水均衡变化和地下水水位动态变化的拟合情况要符合研究区实际的水文地质条件。用地下水数值模型评价深层地下水资源时,需考虑研究区不同区域深层地下水不同开发利用程度,开发利用程度低的区域要考虑可动用的深层地下水释水量。  相似文献   

12.
利用音频大地电磁测量(AMT)法在莒县东部沭东新区进行地热资源勘查,通过前期实地踏勘和对采集的数据经过各项处理后进行反演,结合地热资源赋存有关的水文地质条件,对反演图件进行推断解释,查明了区内主要断裂构造位置、产状、规模及地下热储层深度,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3.
地下水动力条件变化是导致临沂市城区岩溶塌陷的诱因和动因,通过分析岩溶区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建立了临沂市城区岩溶地下水流数值模型,预测了2007年6月至2019年6月地下水水位时空变化过程。从流场拟合情况看,所建模型拟合效果良好,客观反映了地下水系统演化规律,可以用于岩溶塌陷预警预报,为岩溶塌陷地质灾害防治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4.
水热型地热资源计算评价中,热储层水文地质参数的选取对地热资源的计算评价起关键性作用。由于地热井的施工成本较高,多数抽水试验没有合适的观测孔,往往采用稳定流抽水试验参数,作为地热资源计算评价的依据,稳定流抽水具有难以避免的局限性,使得人们对热储层水文地质参数不能较为准确的掌握。除试验方法之外,求参方法的选取,以及成井工艺的差别,对热储层水文地质参数均会产生较大影响。该文利用开展地热同层回灌的两眼地热井,分别采用不同抽水试验的方法、求参的方法,和不同的成井工艺类型3种条件,对比分析了热储层水文地质参数的差异及关系,为地热资源计算评价及地热尾水回灌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通过地球物理勘探、水文地质调查、钻孔和抽水试验,结合区域水文、气象和地质等资料,对矿区西部的水文地质条件有了初步认识。区内将含水岩层划分为松散岩类孔隙含水岩层和岩浆岩类裂隙含水岩层;选用“大井法”与“比拟法”相对比,以“大井法”为主对矿坑涌水量进行了预测;通过水质分析结果,认为自然条件下微山湖地表水体对矿坑充水无补给作用。  相似文献   

16.
山东省苍山县大青山铁矿属隐伏的鞍山式低品位铁矿。该文分析了矿床的水文地质条件,阐述了矿体盖层、矿体围岩及顶底板水文地质特征。对研究区内勘探孔进行野外简易水文地质编录和水文地质钻孔分层抽水试验,获得了含水层厚度、影响半径、渗透系数等基础数据,采用“大井”涌水量计算法对矿体赋存各标高段进行涌水量预算,结果可为当地矿床开采技术条件提供技术指导,也为同类研究提供实例。  相似文献   

17.
在研究地下水位动态观测网时,首先必须解决地下水位动态分类问题。本文以陕西两华(即华县和华阴县)地区地下水位动态观测网为例,将数理统计学中的动态聚类法应用于地下水位动态分类。通过计算,可将该区的地下水位动态分为四类,它们与实际的水文地质条件相符合。计算表明,对于大样本的地下水位动态,动态聚类法具有明显的优点,其主要优点是占用计算机内存比较少。  相似文献   

18.
根据水文地质调查确定物探靶区,采用激发极化四极电测深法进行物探确定井位。实践证明,水文地质调查和物探联合定井在缺水地区寻找深层地下水方面有较强的推广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本文提出的确定水文地质参数的N次平均降速配线法,可用于短期抽水。对于任意观测孔而言,只要有从水位下降算起的两三个小时的抽水资料,就可以采用该方法求得水文地质参数。该方法的标准曲线为弓形曲线,因此,配线时任意性较小,人为影响很小。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参数的精度。  相似文献   

20.
荆泉水源地是滕州市城区的重要供水水源地,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水源地及其上游补给区人类活动的增多,其地下水质有逐渐变差的趋势,查明水源地水文地质条件、评价其防污性能,对开展水源地地下水环境保护、保障滕州市城区供水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充分分析水源地及其所在的水文地质单元——滕县东部丘陵谷地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分析了水源地水文地质条件的多年变化特征,采用COP法对荆泉水源地进行了防污性能评价并进行了防污性能分区,为水源地地下水的保护和动态监测提供依据。地下水防污性能高的区域位于水文地质单元北部岩浆岩变质岩山区,防污性能中等地区主要分布于水文地质单元的南部山区冲洪积平原,防污性能低区位于水文地质单元的东南部碳酸盐岩山区及其山麓一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