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非线性科学与地球科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云锋  戴塔根 《中国地质》1999,(6):35-36,12
近20年来,人们发现自然界中存在的事物大量的是非线性的和远离平衡的,自然界的过程从本质上讲是非线性动力学过程。地球就是一个开放的、非平衡的、非线性的复杂系统,它依赖于与宇宙星体不断的物质、能量交换以及内部的耗散过程来维持自身的运动状态以及各  相似文献   

2.
3.
科学钻探促进地球科学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
罗照华 《地学前缘》2018,25(6):277-282
近年来,地球系统科学逐渐成为地球科学的新趋势,但固体地球科学尚难于融入其中。其根本原因在于地球系统科学属于系统科学或复杂科学的组成部分,而固体地球科学其本质上属于理想科学的范畴,以研究线性地球过程为主,或者以理想科学的手法研究非线性地球过程。流体地球科学不仅研究地球的流体系统,也研究流体系统与固体系统的强和弱相互作用,是固体地球科学融入地球系统科学的唯一途径。  相似文献   

5.
《地质科学》1960,3(6):319-319
苏联海洋学研究成就据苏联国际地球物理年和国际地球物理合作計划的海洋学研究工作的領导人B.考尔特宣称,基于这項研究成果,大大地扩展了关于世界大洋的知識。在2-3千米的深处,甚至在海底部发現了許多完整的海底河流。科学考察船“勇士号”所进行的考察完全改变了关于深海举中流速的概念。发现了流速达每秒12米的激流。科学上以前所知道的流速不超过每秒3-5米。在太平洋中有18个深凹地,苏联科学家詳細地研究了其中的14处。在北极地区获得了关于海洋和大气之間經过冰层的热交流的重要資料。在南极地区海洋的广大区域內发現了海底火山現代活动的迹象。  相似文献   

6.
胡云锋  戴塔根 《湖南地质》1999,18(4):275-278
本文介绍了耗散结构理论、分形理论和混沌理论等非线性科学在地球科学中的研究进展,分析了非线性科学在地球科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探讨了将非线性科学引入地球科学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科学考古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
科学常识     
《水文》1959,(7)
什么是自流水到过內蒙古呼和浩特市的人,都知道那里有噴水井。远远就可以看到水从钻孔內噴出地面很高,形成十分雄偉壮丽的境象饩褪谴虼┝俗粤魉阈纬傻淖粤骶?自流水的來源是由于有的地方,地下水象被囚禁一样,挤在两层不透水层之間上下都沒有出路,也不能向別处流;但是从两头渗进来的水,却源源不断,  相似文献   

9.
气溶胶科学     
气溶胶科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边缘学科。由于它和现代化工业的发展、人类卫生保健、大气环境保护、全球气候变化等重大问题有密切关系,因而是近年来充满活力的一个新兴领域。国际气溶胶研究会(IARA)是1986年才成立的一个很年轻的机构,但截止到1990年短短四年中已举办了三次国际会议。此外,1982年才成立的美国气溶胶学会(AAAR),它一年一度的学术年会,每次都能吸引不少外国学者积极参加,实际上也是一种国际会议。由此可见这一学科在国际上的活跃程度。1990年9月,IARA在日本京都举办了第三届国际气溶胶会议。  相似文献   

10.
科学与管理:地球系统科学机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未来数十年美国将面临前所未有的环境和经济挑战,其中最主要的将包括气候变化、海平面上升、天气格局的改变、淡水减少及其质量下降以及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相似文献   

11.
21世纪地球科学已经发展成为结合与联系了生物科学、社会科学、计算机科学、物质科学和工程科学等许多学科在内的真正跨学科科学。地球科学面临新的挑战和发展机遇,为了更深入地理解地球及其内部的相互作用,要求地球科学必须应用整体系统性分析方法,探索应用来自所有科学与工程学科的最新知识和技术。美国科学基金会(NSF)地球科学咨询委员会(AC-GEO)针对地球科学面临的新挑战,指导"地球科学远景工作组"(GEO Vision Working Group)制订了地球科学未来发展的新的规划:《地球科学远景(GEOVISION)——通过地球科学揭示未被拆散的地球的复杂性》,强调从整体系统角度来迎接地球科学未来面临的挑战。主要介绍《地球科学远景报告》的主要观点,AC-GEO提出的地球科学面临的3大挑战、5个重大科学问题,以及迎接挑战的3个措施与10个建议。  相似文献   

12.
地质科学的前科学状态亟待改变柴东浩(山西省地质科学研究所)在自然科学的六大基础学科(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生物学、地学)中,地质科学的理论及应用发展相对滞后,这从本世纪不断引发的技术革命中可以感知到,比如无线电、核动力和核技术、现代计算机、现代...  相似文献   

13.
毕思文 《地质通报》2003,22(8):601-612
首先,从人类面临全球性的重大问题、地球系统的全球化、地球系统科学与传统地球科学和国内外研究现状4个方面介绍了地球系统科学提出的背景,阐述了地球系统科学的七大特征和六大趋向。其次,详细介绍了地球系统科学的概念与研究方法,主要内容有研究思路、基本概念、地球系统过程和地球系统科学的方法论。第三,构建了地球系统科学理论基础,主要内容包括:地球系统的连续动态系统、离散动态系统、地球系统的随机性、地球系统的自组织和地球系统的简单巨系统与复杂巨系统。第四,重点介绍了地球系统科学子系统与各圈层相互作用的动力学效应。最后,概述了地球系统的数字表达——数字地球和地球系统科学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14.
川西花岗- 伟晶岩型锂矿科学钻探:科学问题和科学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松潘-甘孜造山带是一条锂-铍-钽稀有元素超常富集的地带。针对锂矿资源上游勘探开发的瓶颈,实施川西锂矿3000m科学钻探,穿过变质岩、伟晶岩和花岗岩,建立多学科地壳锂柱。围绕"花岗-伟晶岩型锂矿的构造成因"、"与锂矿有关的花岗岩属性和成因类型"、"花岗岩与伟晶岩的关系及分异作用"、"稀有金属的"源-运-储-剥"过程"、"变形-变质-岩浆-成矿的造山过程:从热量耗损到锂的富集",以及"含稀有元素极端条件下微生物的特异性、多样性及与深度关系"等关键科学问题,实现为锂矿的找矿突破提供构造背景、制约要素、参考数据和科学依据,为找矿远景预测靶区提供科学标志,并力图建立创新性锂矿成因理论,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正主编:傅伯杰院士历程:1986年创刊定位:地球科学领域综合性学术期刊宗旨:评述国内外地球科学研究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报道地球科学领域跨学科性重大研究;揭示新兴、边缘、交叉学科和领域研究动态主要栏目综述与评述;研究论文;院士论坛;发展战略论坛;科技重大计划进展;IODP研究;学科发展与研究;探索与争鸣;全球变化研究;可持续发展研究;生态学研究;新学科·新技术·新发现;基金项目管理与成果介绍等。  相似文献   

16.
正主编:傅伯杰院士历程:1986年创刊定位:地球科学领域综合性学术期刊宗旨:评述国内外地球科学研究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报道地球科学领域跨学科性重大研究;揭示新兴、边缘、交叉学科和领域研究动态主要栏目综述与评述;研究论文;院士论坛;发展战略论坛;科技重大计划进展;IODP研究;学科发展与研究;探索与争鸣;全球变化研究;可持续发展研究;生态学研究;新学科·新技术·新发现;基金项目管理与成果介绍等。  相似文献   

17.
论地球科学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地球科学的基本任务是认识地球,并为矿产资源勘查、环境保护和灾害防治服务。国民经济建设对地球科学有广泛的需求。它需要在地球科学取得规律性认识的指导下,解决大量微观的实际问题,而这些实际问题的解决,又将积累起丰富的资料,推动地球科学的进展。地球科学包括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以及其它有关学科。无论是认识地球,还是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都要求对各种地球科学资料进行综合研究,以期获得比较全面的认识。地球是一个处于运动中的巨系统,它不仅体积庞大,结构和成分复杂,而且有漫长的演化历史。因此,对地球的研究必须分层次进行,而宏观认识将具体指导微观调查。整个20世纪的重大成就是对地球的认识经历了大陆漂移、海底扩张和岩石层板块大地构造的发展,基本上建立起以活动论为内涵的全球构造观。在板块构造的宏观指导下,地质、地球物理与地球化学的系统总结,已经建立起中国大地构造格架及其演化史,尽管还有许多问题有待于深入解决,但它毕竟说明沉积盆地与矿产资源分布的大地构造环境。在宏观认识的基础上,还必须对区域地质作中观分析,例如通过详细的地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综合研究,进一步了解造山带、盆地及其间的关系。应该指出,只有深刻地认识区域地质特色,才能?  相似文献   

18.
19.
学院概况地球科学学院前身是长春地质学院地质系,始建于1952年。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教授(院士)、喻德渊教授、地层古生物学家俞建章教授(院士)、岩石学家董申保教授(院士)、沉积学家业治铮教授(院士)、构造地质学家吴磊伯教授和张寿常教授、探矿工程学家胡伟同教授都曾在学院从事过教学、科研和领导工作。1997年原长春地质学院更名为长春科技大学,原地质系与能源系合并更名为地球科学学院。2000年6月合校更名为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学院由地质学系、资源工程系、能源科学系、国土资源系和实验中心组成。现有本科、硕士、博士生共计1110人。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136人。其中教授44人(博士生导师24人),副教授42人,博士后工作人员5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俄罗斯国际矿产资源科学院院士5人。外籍兼职教授12人,校际兼职教授30人。学科专业地球科学学院目前有六个本科专业,十个硕士点学科和七个博士点学科以及两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一个变质动力学开放部级重点实验室。  相似文献   

20.
人类进行科学活动中 ,不仅获得了科学知识 ,同时发现并掌握了科学方法。科学方法很多 ,这里主要讲科学实验。过去讲科学实验 ,一般包括室内实验和自然观察两部分内容。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一些做不了或不能做的事 ,例如三峡大坝遭受核弹攻击后的反应、航天飞机失事原因查找、灾害预测等 ,可以通过数字模拟的方法 ,由计算机来解决 ,即科学实验的内容增加了。首先看一个有趣的实验。时间 :1 971年 8月 2日 ,地点 :月球表面 ,此实验通过电视画面进行了全球转播。阿波罗 1 5号飞船指令长大卫 斯科特对着镜头说 :“在我的左手是一根羽毛 ,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