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扩大本刊信息交流的范围和形式,同时实现科技期刊编辑、出版发行工作的电子化,推进科技期刊信息交流的网络进程,我刊现已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所以,向本刊投稿并录用的稿件文章,将一律由编辑部统一纳入“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进入因特  相似文献   

2.
声明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适应我国信息化建设,扩大读者与本刊的信息交流渠道,本刊与相关数字期刊制作公司展开合作,目前期刊已被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EPS中文电子期刊(台湾)及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  相似文献   

3.
启事     
为了实现科技期刊编辑、出版工发行工作的电子化,推进科技信息交流的网络化进程,我刊已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进群”。本刊文章将纳入“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进入因特网提供信息服务。作者文稿使用费和本刊稿酬一次付清。如有不同意者,请来稿注明。  相似文献   

4.
《四川气象》是四川省气象局和四川省气象学会共同主办的综合性技术刊物。辟有:天气分 析与预报、气候分析、农业气象、大气探测、气象通信、学术讨论、气象服务、气象科技产 业、专题报导、各地灾情、科技动态、工作论坛、科普窗、百花园等栏目。   《四川气象》国内外公开发行,同时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和 “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四川气象》为季刊,季末发行,每册定价4.5元,全年 价为18元。可订全年,也可破季订阅。只需将订刊费(不收邮寄费)寄往《四川气象》编辑部 ,注明订刊期数,写明收刊人地址姓名,我们在收到汇款后,即寄回正式发票(收据),并按 时寄出所订阅刊数。   订刊费请寄:四川成都光华村街6号四川省气象局《四川气象》编辑部, 邮编610072  相似文献   

5.
正为了充分展示期刊品牌、扩大期刊影响力,方便作者投稿、编辑办公和专家审稿,《内蒙古气象》期刊引进了中国知网的"腾云"期刊出版门户(网站、网刊)系统,该系统能够自主网上出版、网上预出版、在线数字期刊浏览、查询等数字化阅读与内容管理功能,通过"腾云"门户系统,为期刊读者提供一个了解期刊信息,关注期刊动态,在线阅读、查询下载期刊文献、引用  相似文献   

6.
收集、整理49种大气科学类期刊的创刊、中外文刊名变更、刊期变更、期刊网站等情况,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1)49种期刊中,《气象学报》创刊最早,《气象科技进展》创刊最晚,创刊、复刊的高峰期是20世纪70、80年代。2)25种期刊变更过刊名,其中18种期刊在2000年之后更名;著录参考文献时,应注意正确著录更名期刊的中外文刊名。3)25种期刊更改过刊期,其中20种期刊由季刊变更为双月刊。4)38种期刊建有自主网站,但尚需加强网站维护。  相似文献   

7.
《干旱气象》2009,27(4):333-333
近几年,《干旱气象》的各种期刊评价指标有显著上升,影响因子2006年度达到1.02,2007年虽有所下降,但2008年又上升为0.992,总被引频次由2005年的116上升到2008年的393次,期刊引用刊数由2005年的52刊上升到2008年的128刊,基金论文比稳定在0.80左右,他引率也在逐年上升,  相似文献   

8.
利用2010—2015年版《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提供的数据,对9种大气科学更名期刊的多项评价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6年来9种期刊的多年平均复合影响因子(U-JIF)为1.285,复合总被引呈逐年增加的趋势,但是个别期刊的他引总引比还很低,且多数期刊的互引指数偏低;多数期刊的可被引文献量和论文发表总页数变化不大,但多数期刊的篇均长度、平均引文数、基金论文比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多数期刊的Web即年下载率存在下降趋势,而总下载量变化不大;多数期刊建有自主网站,但普遍存在"重建设、轻维护"的问题,建议期刊编辑部应重视自主网站的建设和维护,下大力气办好"过刊浏览"和"预出版"栏目。  相似文献   

9.
我国气象科技期刊评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于凤莲 《气象科技》2000,28(1):63-64,F003
近 2 0年来 ,随着气象科学事业的不断发展 ,我国气象科技期刊发生了很大变化。本文系统介绍了我国气象科技期刊的出版情况、报道范围 ,并作客观评价。《中国气象年鉴》由中国气象局于 1 986年创办 ,1 991年前作为书籍出版发行 ,1 992年改为年刊。该刊是一种全面反映气象行业年度概貌的资料性期刊。栏目有 :全国气象工作情况 ,中国气象局直属单位、院校气象工作情况 ,各省市自治区气象局、其他部门的气象工作情况 ,国际合作与交流 ,全国气候影响评价 ,气象服务效益事例 ,气象科技进展述评 ,专业会议文献 ,统计资料等。《气象学报》是由中国气…  相似文献   

10.
对18种大气科学类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网站的建设情况进行细致分析。结果表明,各期刊均建有自主网站,各项功能模块较齐全,较重视"在线投稿系统"的建设、使用和维护。然而,多数网站还存在"期刊介绍"过于简略、"最新一期"和"过刊浏览"所含内容不全、"网络预出版"形同虚设、"作者中心"提供资料偏少、"友情链接"不尽合理等缺点。建议:1)重视期刊历史研究,并在网站上作详细介绍;2)重视期刊网站"最新一期"、"过刊浏览"和"网络预出版"的建设与更新,"最新一期"和"过刊浏览"须包含期刊四封、目次页及全部的单篇论文,"网络预出版"应及时快速且预出版论文应尽可能带有DOI;3)尽量提供《作者指南》等多种实用资料供作者参考,规范作者投稿、修稿及履行稿约等;4)重视"友情链接",推广期刊网站,扩大期刊影响。  相似文献   

11.
《广东气象》2000,(Z1):39
随着因特网的发展,人类正在告别原子时代,面对数字化生存,而随之出现的网络媒体新潮流,又给科技期刊的出版带来了新的契机。据统计,在英特网上,1991年有电子期刊(含少量NewsLetters)110种,1993年240种,1994年400种,1995年近700种,1996年千余种,而1998年则达到万余种。为此,国际上不少出版机构已经将其所办刊物的网络版正式作为一种出版载体。SCI已经正式收录网络版期刊,CA、EI等也已收录网上学术论文。网上期刊以发行方式简便、超文本链信息映射、检索高效和提供“搭…  相似文献   

12.
<正>为提高期刊工作效率,促进期刊数字化建设,《气象与减灾研究》稿件在线处理系统于2015年1月1日正式开通运行(http://journal.weather.cn)。该系统具有作者在线投稿、在线查询、专家在线审稿、编辑在线办公等主要功能,该系统的使用有利于进一步规范本刊稿件处理流程,缩短审稿周期,为促进编辑部与作者、读者、审稿专家的沟通交流提供了一个方便快捷的渠道。通过稿件在线处理系统,还可以网上浏览和免费下载本刊的标题、摘要及全文,也可了解本刊订阅信息,下载期刊订单。欢迎广大作者、读者、专家访问和使用。  相似文献   

13.
中国气象局图书馆馆藏英文气象科技期刊介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于凤莲 《气象》2000,26(3):51-55
中国气象局图书馆是我国负责收藏国内外气象科技专业书刊的国家专业图书馆。从1 95 3年建馆以来 ,搜集补充了大量的历史性的国内外气象专业期刊 ,同时订购了各国陆续出版的新刊 ,地域覆盖世界各大洲许多国家 ,具有丰富的馆藏。为了使广大读者较多的了解这些期刊的有关信息 ,以便更好地、有针对性地使用科技专业期刊 ,笔者对中国气象局图书馆馆藏期刊重点的、连续收藏的国外英文版的气象科技专业期刊出版情况、报道的主要内容及上网情况进行了搜集整理和编译 ,现按刊名首字母顺序逐刊介绍如下 :《Agricultural and Forest Meteorology》—…  相似文献   

14.
吴喜峰 《干旱气象》2000,18(4):42-43
何谓科技期刊?按照我国1991年发布实施的《科学技术期刊管理办法》第2条定义为:“科学技术期刊,是指具有固定刊名、刊期、年卷或年月顺序编号,印刷成册,以报道科学技术为主要内容的连续出版物。”期刊按照性质可分综合性与专业性两大类;按照刊登内容又可分为社会科学类与自然科学技术类期刊。气象期刊属于科技期刊,它既要为气象科技发展服务,又是气象科技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气象科技人员,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学术观点,或将本学科的发展过程、研究动态、发展方向、前沿领域等文章,发表在气象期刊上,使他人在此基础上,继续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15.
媒体扫描     
正《自然:能源》创刊2016年1月这是2016年新创刊的3份自然杂志子刊之一。来自美国、荷兰和英国的多位学者,以"能源前沿"为题目,在期刊"特写"栏目里撰写了创刊词。这本覆盖了广泛领域的期刊,也包含社会科学和政策研究范畴。《1995-2015年天气相关灾害的人类损失》2016年1月这本由灾害流行病研究中心发表的出版物,针对天气相关的灾害,给出过去20年严肃和透彻的统计。报告分5个章节,从多个侧面给出灾害统计结果,强调COP21达成新的气候变化协议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基于《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报告(2006—2009年版)》《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2009—2017年版)》的数据以及该时段内《气象》144期期刊论文正刊资料,对《气象》的文献计量等各项评价指标及载文量、学科分类、栏目设置、作者区域分布、高被引论文及下载率进行了统计分析,在了解《气象》期刊发展最快的十多年论文产出的特点和规律的同时,从一个侧面可了解我国气象科技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辽宁气象》创办6年,已由一个内部发行刊物发展为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说明本刊水平有了明显提高,本刊栏目涉及天气、农业气象、气候、应用气象、气象通信、工作讨论、科技情报、各种气象信息、科普、期刊探索、佳作欣赏等众多方面,内容十分  相似文献   

18.
基于《气象与环境学报》创刊25周年之际,从期刊栏目设置、编辑工作、出版发行、办刊成绩、编辑质量、编排标准和期刊影响因子、网络传播及编辑现代化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回顾;据29种大气科学(气象学)期刊被引统计数据表明:《气象与环境学报》2008年影响因子为1.313,排序为第11名;并展望了未来期刊发展方向,按照“核心期刊”的发展思路,要进一步提高办刊质量,以适应目前文化体制改革方向,更好地发展与创新。  相似文献   

19.
1.本刊是受国家气候委员会委托,由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主办的综合性学术刊物,也是我国在气候变化科学领域内唯一的由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综合期刊。本刊宗旨为面向从事气候变化的科研和业务人员、面向政府相关部门决策者以及关注气候变化问题的人士,并竭诚为他们服务。 2.本刊刊登的研究论文、综述、研究短论、对策建议、研究计划、动态快讯、书评等栏目所涉及的内容包括:国内外气候变化及其有关的交叉学科,如地球科学、生态、环境科学、人  相似文献   

20.
期刊的被引半衰期是指该刊上历年发表的论文在某一年内被统计源刊所引用的次数中 ,较新的一半是在最近多长的一段时间内发表的平均年数。一般说来 ,此值越大 ,表明该刊上发表的论文时效性较长 ,即多年前发表的论文仍在被大量引用 ,从而也说明该刊的影响更为深远。因此 ,被引半衰期是衡量一种期刊老化速度的一种指标 ,从而也是目前被有关部门用作衡量和评价科技期刊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现据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 1 999年 1 0月公布的统计数据表明 ,继续入选为该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刊的《气象》杂志 ,1 998年的被引半衰期为 7.2年 ,位居该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