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复杂洪水预报系统的集成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健挺 《水科学进展》1999,10(4):405-410
以广西南盘江天生桥一级电站施工洪水预报系统为例,讨论了以水情数据库、洪水预报模型、数据库管理系统和模型管理器为基础构建集成化复杂洪水预报系统的若干技术问题,提出了用邻接矩阵来形式化和规范化预报系统水情数据与预报模型之间复杂关系的一般方法.  相似文献   

2.
中央防汛信息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辛立勤 《水文》1998,(1):63-64,13
中央防汛信息系统辛立勤吴礼福(水利部水利信息中心)1前言中央防汛信息系统建设,经过多年的努力已初具规模,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该系统的建设与应用对及时准确地了解和掌握全国七大江河的水情、雨情信息及工情信息,为及时做出洪水预报,辅助调度指挥决策提供了现代化...  相似文献   

3.
《水文》2001,(3)
水情工作现代化的主要目标是:提高水情测报质量和水文预报预测精度,建成水情信息采集、传输、处理、分析、服务一体化的信息服务系统,为防汛抗旱,水资源开发、利用、管理和保护乃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达到管理科学、技术先进、全面服务、精兵高效。 水情工作现代化的主要标志是:信息采集自动化,信息传输网络化,信息处理标准化,水情分析科学化,水情服务多样化,水情管理规范化,水情队伍知识化。水情工作现代化的主要目标和标志  相似文献   

4.
本系统把实时水情信息处理和水文预报模型的实际应用结合起来,是实现从实时水情信息接收、处理、检索、应用,直到联机洪水预报通用的自动化系统。三个多功能的汉字、英文、绘图检索程序包,可为多用户监视实时水情、统计打印各种水情报表、绘制雨量图和水位流量过程线等提供各种服务。使用简便、具有同一输入输出文件格式、可自动共享历史和实时数据库资料、分块率定整体组装式的SCLS、XAJA、NSAC和NTAK等预报模型通用程序包,可实现从模型率定到联机洪水预报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5.
一个稳健的河网水情数据同化耦合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解决河网水情动态系统的数据同化问题,将水情量测数据作为内边界条件,建立了一个基于误差最小二乘原理的河网水情数据同化耦合模型.同时,为了有效控制水情状态变量的校正程度,避免因校正过度而破坏河网系统的水量平衡关系,构建了一个能有效控制及平衡各量测变量校正程度的权重矩阵.通过模拟算例和实例应用,系统检验了模型在河网水情仿真与预报中的实时校正能力,并得到了理想的结果.结果表明:模型理论完备、构建简便、数据同化可控性好,能够有效地进行河网水情动态系统的数据同化,提高河网水情仿真与预报的精度.  相似文献   

6.
张福义 《水文》1997,(6):13-19
综述了淮河流域概况,淮河干流洪水预报系统物采用的预报方法。1991年淮河干流洪水预报采用了降雨径流预报与上,下游站相应流量预防方法相配合,并注重实时水情分析;在行洪区多,行洪后水面宽广而比降又极小的河段的汇流计算,采用了以实测洪水资料绘制的经验蓄曲线为充分发挥的湖泊洪水演算方法。  相似文献   

7.
我国水文情报预报工作的主要成就及展望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梁家志  乐嘉祥 《水文》1999,(5):20-23,26
新中国成立50年来,水文情报预报工作取得了成就,在水情信息采集和传输方面,全国已有水文报汛站8000余处,在25处重点防洪河段和150座大型水库上建立了水文自动测报系统,共计有遥测站近2000个,已有22个省(市,区)和7个流域管理机构的水情部门通过计算机广域网互传水情信息。在水文预报技术方面,开发研制了适合中国特色的许多水文模型。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水利信息中心初步建立了水雨情信息服务系统,包  相似文献   

8.
宁波市防汛网络信息系统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有鹏  李立国等 《水文》2001,21(3):23-26
以宁波市为例,探讨了我国东南沿海独流入海中小流域防汛网络信息的结构特征,建立了宁波市防汛网络信息系统,初步实现子全市水情信息自动采集传输,水情查询显示、洪水预警和防洪调度等辅助决策功能,该系统的建立为该市防洪减灾提供了有力支持,并为该市防汛抗旱工作现代化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9.
雷健波  陈其名  唐奇善 《水文》2000,20(5):37-40
柳州市洪水灾害频繁,为了防洪减灾在柳江上建设洪水预警预报系统。系统由水情遥测、计算机广域网和洪水预报模型等子系统组成。水情遥测子系统的通信采用卫星和超短波组网,并使用卫星作为超短波中继的热备份,提高系统的可靠性。系统经过1999年主汛期的考核,运行正常,使用效果良好,VSAT工作频段为Ku波段,存在雨衰问题,在建设中采取了一些措施,使该问题不致于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实践证明,VAST卫星在柳州市洪  相似文献   

10.
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水文情报预报应用微机技术经验交流会于1987年5月11~15日在合肥市召开。有关生产、科研、院校等单位的代表59人出席了会议。会议交流了近些年来在水文情报预报中应用微机技术的经验,有的代表还作了现场操作表演。一些单位研制的实时水情处理系统,具有自动译电、水情检索和显示、制表、绘图等功能。这标志着我国在水情工作中应用微机技术已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初步改变了长期以来依靠手工处理水情信息的落后局面。而且在近年来的防汛和水库调度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较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会议认为,微机技术在水情工作的应用是一项重要的防洪非工程措施,应当加速推广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