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历史文化名城曲阜,参观考察孔府、孔子文化研究院并同专家学者座谈他强调,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必须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伟大成就.同时,历史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形成、发展及其盛衰兴亡的真实记录,是前人的“百科全书”.人类历史也是前人留给后来者最宝贵的财富.历史的兴替演进、起伏变幻,往往沉淀出一些规律性的趋势,可以古为今用、古为今鉴.  相似文献   

2.
文明,是人类历史积累下来的有利于认识和适应客观世界、符合人类精神追求、能被绝大多数人认可和接受的人文精神、发明创造的总和.简而言之,就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映.无论是纵向的狩猎文明、农耕文明、工业文明,还是横向具体的华夏文明,青海似乎总是以一种蛮荒、缺失状态示人.但当我们翻开历史的长卷,追寻文明的痕迹,我们会发现,青海的"文明之路"从未缺失,依旧闪耀.  相似文献   

3.
看腻了现代都市繁华的街道和林立的高楼,习惯了五彩霓虹灯下的绚丽与喧哗,偶尔来到这黄土高坡上的古村,真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虽然这里没有详细的历史溯源,但古朴的建筑足以向世人叙述着华夏五千年的沧桑巨变,它浓缩了黄土旱塬农耕文明的传统经典,保存了中国北方汉民族自给自足的传统文明。这就是位于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东赵乡的一个古老村落——后沟。后沟总面积1.33平方公里,现有居民  相似文献   

4.
人生驿站     
世界文明长廊——美国文明与所有文明一样,美国文明也是人类在特定的自然和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一种文明形态。它最大的特点也许就是年轻,只有不足四百年的历史。但它不是土生土长的文明,而是由成熟的欧洲移民按照自己的理念在新大陆创建起来的。  相似文献   

5.
提出社会发展综合动力观 ,揭示精神文化因素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资源和“另一只看不见的手”。分析了可持续发展对现代化理论的扬弃与创新 ,批判了工具文明的弊端及负面效应 ,重审人类共同选择———现代化文明转型的价值尺度和终极目标 ,展望了中国转型的核心、主题和历史归宿 :由农业文明向工具文明、从工业文明向可持续发展文明的双重超越  相似文献   

6.
<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既根植于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土壤,又有深刻的历史经验教训思辨,更有系统的理论方法思考设计,是辩证唯物主义的时代发展,是我国新时代系统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扎实做好自然资源管理工作的根本遵循。生态兴则文明兴——建立健全自然资源系统保护体系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兴则文明兴"的生态史学思想,建立健全自然资源系统保护体系。要树立功成不必在我,做功责无旁贷,久久为功,坚定不移地保  相似文献   

7.
正2013年7月,我去了一趟福建省,游览了被誉为"东方文明的一颗璀璨明珠"——福建土楼。福建土楼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是独一无二的大型生土夯筑的建筑奇葩,是东方血缘伦理关系和聚族而居传统文化的历史见证。土楼历史悠久、风格独特、规模宏大、结构精巧、功能齐全、内涵丰富,在中国传统古民居建筑中独树一帜。其中,南靖县书洋镇上坂村的田螺坑土楼群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8.
促进生态文明,共建美丽中国,是现实的选择,也是历史的必然。春意盎然的四月,我们迎来了第44个"世界地球日"。为纪念这个有意义的日子,也为了动员全民积极行动起来,以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美丽中国梦,今年地球日的主题定为"促进生态文明,共建美丽中国"。这是现实的选择,也是历史的必然。当今中国正处在工业化、信息化、  相似文献   

9.
提出社会发展综合动力观,揭示精神文化因素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资源和“另一只看不见的手”。分析了可持续发展对现代化理论的扬弃与创新,批判了工具文明的弊端及负面效应,重审人类共同选择——现代化文明转型的价值尺度和终极目标,展望了中国转型的核心、主题和历史归宿:由农业文明向工具文明、从工业文明向可持续发展文明的双重超越。  相似文献   

10.
达观处世     
与所有文明一样,美国文明也是人类在特定的自然和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一种文明形态。它最大的特点也许就是年轻,只有不足四百年的历史。但它不是土生土长的文明,而是由成熟的欧洲移民按照自己的理念在新大陆创建起来的。  相似文献   

11.
美国露天开采控制与复垦法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闽 《国土资源》2003,(11):52-53
采矿业在传统上一直被视为农业之后最重要、历史最悠久的人类活动,它为世界文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与此同时,采矿活动也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随着公众环境意识的不断增强与世界人口的迅速增长,消除矿业带来的环境污染,合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迫切问题。过  相似文献   

12.
在太阳与月亮之间 彝族历史悠久,文明古老.数千年的繁衍与淘洗,不仅传承了彝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而且还不断地创造出新的彝族特色的灿烂文化,从而使彝族文化成为中华民族文化中一朵亮丽的奇葩.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决生态危机,西方人开始琢磨中华文明古老传统。而他们最感兴趣的竟是我们老祖宗是如何处理人和自然之间关系的。他们居然还把“天人合一”翻译成“宇宙共振”。为什么中华民族及其文明能延续和传承到今天?就是因为我们的文化理念、伦理与制度充满着深刻的生态智慧,我们的生活方式实践着这种深刻的生态智慧,我们的历史传统延续着这种深刻的生态智慧。  相似文献   

14.
春意盎然的四月,我们迎来了第44个"世界地球日"。为纪念这个有意义的日子,也为了动员全民积极行动起来,以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美丽中国梦,今年地球日的主题定为"促进生态文明,共建美丽中国"。这是现实的选择,也是历史的必然。当今中国正处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的重要历史时期,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的形势也日益严峻。在  相似文献   

15.
正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地质工作正面临着经济社会发展内生动力转换、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自然资源综合管理等重大形势变化带来的一系列新需求、新要求。土地是自然资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物质基础和空间载体,在构建"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中,将发挥重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大规模、高强度的矿产资源开发活动,在为广西能源安全、经济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同时,也由于不合理的开采方式形成了大量废弃矿山,从而引发了不少环境问题.根据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要求,特别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的要求,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治理工作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7.
当代城市电影反映了现代文明和传统文化观念之间深刻的矛盾冲突,促使我们反思现代文明的两面性,既在现代意识层次上对传统文明加以重新审视,又站在传统文明中符合理性或人性的一面,对现代文明进行批判,尤其是集中考察现代文明异化作用下城市人的心灵困境,由此引发对当代城市电影中现代文明的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18.
正新世纪以来,古老而现代的生态文明,作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基础上衍生出的人类文明第三极,不但彰显了强大的生命力,更将对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产生深刻而长远的影响。然而,我们对生态文明体系的认识尚很肤浅和零散。基本问题是,生态文明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复合型学科,理论体系不清晰、生活素材不丰富。在寻求解决方案中,从文献到理论固不可少,以理论指导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固然重要,但最核心的要求则应是坚持实践的观点。从身边的寻常现象着手,广接地气,细心观察,运用唯物辩证法和历史辩证法的基本方  相似文献   

19.
正从空中望去,四川盆地犹如中国腹地一个巨型漏斗。岷江、涪江、沱江及嘉陵江则是这个巨型漏斗的整容师——它们用数百万年之久的川流不息塑造了四川盆地的每一个角落,甚至这里的历史与文明都与它们密切相关。如果说是水孕育了"天府之国"的历史与文明,那么耸立在四川盆地西部的连绵群山则更像是铜墙铁壁——它们那高大的身躯使印度洋吹来的暖湿气流在受阻后变得温文尔雅,然后再进入四川盆地,  相似文献   

20.
"2012年12月21日黑暗降临后,12月22日的黎明永远不会到来." 历史上从来没有一个日期,能如2012年12月21日这样对人类产生巨大影响,玛雅文明预言它是世界末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