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在对地质灾害宏观地质巡查业务模式分析基础上,建立了地质灾害巡查数据模型,研究了地质灾害巡查数据组织方法,探讨了地质灾害巡查系统的功能设计及其系统实现,并以公路地质灾害调查为案例进行了地质灾害巡查系统的应用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实现集空间位置纪录、矢量图元绘制、属性表单填写、图片采集、视频拍摄为一体的地质灾害多媒体数据采集与纪录方式,不但能够满足对于地质灾害多种类型数据的一体化采集需要,而且有利于提高地质灾害巡查工作的作业效率。  相似文献   

2.
我国目前对地质灾害评估的研究主要是基于静态的,而实际上地质灾害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应进行动态地质灾害评估的研究。首次探讨用事件树分析和模糊多层次综合评判结合GIS,进行动态地质灾害评估的研究,选择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浔中镇为实例,通过选用201208台风“苏拉”,0802:15:00、0803:10:00与0803:23:00等3个时刻的地质灾害情况,分别作出评价风险图,预测地质灾害的动态变化趋势,从而采取相应的地质灾害防范的措施。其研究结果对地质灾害的防范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能减少一定损失。  相似文献   

3.
刘鹏若  任慧 《北京测绘》2023,(9):1270-1275
地质灾害详查是开展群防群策、保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工作,研究地质灾害规律对地质灾害综合防治分区具有重要意义。以粤北山区某县为例,利用地理统计学方法,采用ARCGIS软件的空间分析功能,进行了研究区地质灾害分布规律和影响因素探讨。结果表明:(1)研究区Moran I指数为0.949,地质灾害发生时间与降雨时间相吻合,且在空间分布上趋于集中和明显的地域性;(2)研究区已发地质灾害以中小型土质滑坡、崩塌为主,当地居民大规模削坡建房、削坡修路是主要人为动力因素。降雨是地质灾害的重要诱因,人为工程活动对地质灾害的影响同样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4.
基于GIS的省级地质灾害数据库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进行地质灾害区划研究,作者在对国内外地质灾害研究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GIS强大的空间分析和快速的图文互访功能来管理分析地质灾害数据,并从数据共享的角度提出建立省级地质灾害数据库.文章从数据库的概念性设计、逻辑设计和数据库实体建设等方面详细介绍了省级地质灾害数据库的设计过程:从属性数据库建设、图形数据库建...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崆峒区地质灾害易发性为研究对象,以地质灾害调查资料为基础,基于MAPGIS6.7平台采用袭扰系数法生成历史地质灾害易发性区划图;选取地形地貌、坡度、地层岩性、多年降雨、植被覆盖5个地质灾害影响因子对其进行灾害影响分级并确定其灾害易发性影响权重,将各个影响因子分级图叠加到历史地质灾害易发性区划分级图中,绘制出该县的地质灾害易发性散点图,对图件进行整理从而生成崆峒区地质灾害易发性分区图。从图中能很好地看出崆峒区地质灾害的分布及特点,为政府部门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统筹规划减灾防灾以及地质灾害治理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6.
曹慧  何政伟  陈亮 《测绘科学》2007,32(2):114-115,140
应用法国SOPT-5图像,以ERDASIMAGE软件为平台对研究区土地利用进行监督分类,分析研究区土地利用各个类型与地质灾害的相关性,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影响灾害指标及权重。得出居住用地区是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对应了地质灾害易发分区图。  相似文献   

7.
祁于娜  王磊 《测绘通报》2021,(6):112-116
我国西南山区很多城镇面临着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威胁,开展山区城镇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重庆市武隆区羊角场镇进行了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研究,在确定区域易发性评价因子的基础上,综合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两种方法确定评价因子的权重,最后采用易发性指数并基于ArcGIS对研究区进行易发性评价和区划。易发性分区结果与已有的地质灾害分布有较好的对应关系。采用的组合赋权法先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主观权重,然后又结合熵值法对权重进行修正,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主观影响,对地质灾害易发性的量化更加准确与合理。本文的研究思路可为山区城镇地质灾害的风险评估和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刘科 《四川测绘》2014,(5):199-201
基于重庆市国土资源GNSS网络信息系统的高精度GNSS基准站和GPS滑坡地质灾害监测点数据,本文搭建了滑坡地质灾害监测平台;并利用该平台进行了滑坡地质灾害形变量和稳定性实验,通过获取120分钟一组的监测数据,验证了本文研究方法对中长距离滑坡地质灾害监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地质灾害调查中ETM+与SPOT 5 Pan影像融合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宏杰  戴福初  许领  李维朝  姚鑫 《国土资源遥感》2008,(1):43-45,54,I0001
在对金沙江上游某库区地质灾害调查中,针对研究区范围广、高差大及交通不便等不利因素,选用ETM 与SPOT 5 Pan融合影像,对库区地质灾害进行遥感调查;分别采用Brovey变换、IHS变换和PCA 变换融合方法对这2种影像进行了融合,并对融合方法和地质灾害解译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PCA变换是一种适合于地质灾害调查的遥感影像融合方法,融合后的影像滑坡、泥石流及崩塌等地质灾害特征明显,能够满足地质灾害遥感解译要求.  相似文献   

10.
华蓥山地区地质灾害分布广、危及面积大且区内降雨量丰富,建立相应的区域预警系统,可以减小灾害带来的损失。选择影响地质灾害易发性的评价指标并将其量化,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计算区域内已划分各单元格地质灾害发生的概率值,同时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地区实时监测降雨信息进行统计分析,计算降雨量引发地质灾害的概率值。依托MapGIS平台分析生成研究区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划图、降雨量危险性分级图和预警等级图,并进行预警信息的发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