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根据地震台站信号防雷的现状,结合智能型信号防雷器的基本原理,提出以APP技术实现设备实时监控管理的方案,用于地震台站信号防雷技术的优化.将系统安装在2个台站试运行,结果显示,监控系统平台运行良好,通过监控系统可以实时看到信号防雷的运行情况及性能状态,在设备出现故障时能更快地找到原因.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龙岩台VS型垂直摆倾斜仪防雷改造后,日常观测资料正常,但标定时出现幅度异常增大的问题进行分析,经多次试验,发现标定异常现象是由信号线路问题造成的而非安装了防雷器。  相似文献   

3.
岩石变形实验热红外观测系统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岩石变形导致的温度变化极其微弱 ,对观测系统与环境有严格要求。正确选择红外观测系统的参数 ,配备高灵敏度的温度场观测设备 ,以及有效地控制环境热背景决定了变形热红外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在对噪声与干扰源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了进行热红外实验所需要的各主要设备的关键技术指标 ,并建立了一套相应的实验系统。典型材料样品实验表明 ,在考虑到变形热红外实验的各种特殊要求 ,认真选择观测设备 ,并进行了严格的误差校正之后 ,可以获得可靠的变形热过程信息  相似文献   

4.
针对地震前兆观测无法实时或准实时发现观测异常的现状,设计一套小型短信告警应用软件;利用前兆观测设备收集当天数据,并对数据文件进行简单分析来判断前兆设备运行情况,对判断为异常的设备通过短信方式进行告警。系统可及时掌握仪器工作状况,有效降低工作量,提高前兆观测台站日常管理和仪器维护效率,具有推广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使用同一套测震设备,计算不同供电方式下电源输出信号的自噪声功率谱密度,分析测震专业设备记录波形与电源输出信号之间的相关性,得到了不同电源输出信号的噪声特征,量化了测震专业设备记录波形与电源供电输出信号的关联关系。试验证明,供电方式的改变可以为提高波形记录质量起到很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海底可控源电磁测量电路的Linux驱动程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国外的水合物探测试验证明,可控源电磁法是探测天然气水合物的有效方法之一.开展海底可控源电磁法工作的重点之一在于研制高精度、高可靠、低功耗观测海底可控源电磁信号的设备.为可靠地观测海底可控源电磁场宽频带、大动态范围信号,设计了以Linux与ARM9相结合的测量电路,并开发了Linux2.4内核下的设备驱动程序.本文分别论述了采集硬件原理,Linux字符设备驱动模型,SSC和GPS对钟驱动实例.  相似文献   

7.
可作为新震源的列车振动及实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地震仪器对火车通过大同—秦岭铁路线产生的振动进行了观测. 观测中使用了两套宽频带地震仪和一套短周期地震仪,共获得距铁路0~2.15km的9个观测点的38次列车振动观测数据,全部记录均可分辨出清晰的地震波形. 研究表明:运动列车会在铁路沿线2~3km范围内产生明显的地面振动,接收到的振动频谱在0.05~20Hz范围内平坦,信号频带较宽,观测重复性好. 列车振动为利用地震勘探方法探测地下浅层结构提供了一种重复性很好的新震源.  相似文献   

8.
CT机和核磁共振成像(MRI)机之间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CT和MRI是当今应用最普遍的两大类临床影像诊断设备。本文应邀就普遍关心的问题对CT和MRI两大设备在原理、性能、指标、功能、参数、敏感性、安全性、信号性质、图像标准、图像重建的方法学理论等诸多方面进行了有益和有意义的比较。并沿两类机器发展的轨迹追溯了两种影像在历史上的交汇点(源宗)。阐明了两套数学方法(Radon变换和Fourier变换)的平行发展根源于其信号性质的重大区别。MR是时域信号,而X  相似文献   

9.
钻井过程中钻头对井底的冲击振动为钻头前方地层的探测提供了震源,可用来消除钻井过程中的地质不确定性和降低钻井风险.本研究在分析井下钻头振动信号特点的基础上,根据现代地震观测技术的新发展,将多道勘探地震仪和流动数字地震仪的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将天然地震的观测设备和分析方法应用到随钻地震检测中,提出了一套新的随钻地震检测方案,利用高灵敏度流动数字地震仪连续检测钻井过程中的钻头振动信号,初步现场试验表明该技术方案可行,获得的信号信噪比高,易于钻井工程师掌握,为随钻地震技术提供了新的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10.
以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MS9.0地震和2013年11月23日3个典型地震(近震、 远震、 深远震)为例, 对泰安地震台JCZ-1甚宽频数字地震仪及LaCoste-PET重力仪的地震波信号进行频谱分析. 结果表明, 由于两套仪器的设计频率响应范围各有侧重, 其对地震波信号的采集能力也有所差别, 信号频谱分布也有所不同, 即地震仪卓越周期较重力仪偏小, 谱能量向高频方向集中, 而重力仪的频谱分布平坦且较地震仪响应周期大. 地震仪和重力仪对长周期地震波信号的响应仍有对应性和可比性, 对1 s以上的地震波信号均有响应, 对远震波形记录有较好的一致性. 宽频带地震仪和重力仪对地震波响应的特性, 为重力观测中阶变突跳等异常变化性质的判定提供了物理学指标, 对形变观测中可能出现的地震前兆异常的认识及判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对雷电预警、电源分级防雷、信号防雷、地网建设和综合布线等多种综合防雷技术在福建省地震台站推广使用的关键点进行阐述说明,该技术在实际地震监测中取得较好的效果,可有效减轻雷击对地震观测系统仪器设备的损坏。  相似文献   

12.
测震台站综合防雷系统建设及效能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瞿旻  霍祝青  戴波  单菡  王大伟 《地震工程学报》2015,37(2):619-622,628
介绍雷害对测震台站的危害方式,总结测震台站的综合防雷基本措施,包括地网改造、配电防雷、信号与通信防雷、布线规划与整理,创新地提出特定条件下安装退耦器以提高防雷效果。通过对比计算台基噪声与观测系统标定结果,研究综合防雷系统接入测震台站观测系统后对数据质量的影响,以进行防雷效能评价。  相似文献   

13.
福建地区的雷电活动频繁,地震台站的数据完整性和数据质量因雷电灾害严重降低。为确保台站仪器稳定运行及数据有效可靠,福建局实施多个措施对地震台站内、外部防雷进行整体改造。新型雷电预警系统设定多级报警阀值,并实时监视台站20km范围内大气电场强度,当系统监测值超阀值时,则发出预警并自动切换电源,为前兆仪器设备的防雷发挥着至关重要作用,也为取代人工断电模式提供安全保证,有利于地震台站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4.
地震台站的仪器多采用集成电路、集成块等高精密电子元件,承受外部环境能力相对较弱,容易遭受雷电的侵害。在分析雷电如何危害地震台站仪器设备基础上,针对地震台站工作实际,探讨应用雷电防护技术,减轻雷电对地震观测技术系统仪器设备的损害,及对地震台站雷电防护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5.
蒙城地震台避雷系统改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分析蒙城地震台2008年6月3日的雷击灾害的成因,发现台站原先的防雷系统存在不合理之处,并对防雷系统进一步改造,通过雷雨期的检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同时,警示其他台站有必要评估本台站的防雷效果,系统是否存在隐患之处,以免遭受类似蒙城地震台的惨痛损失。  相似文献   

16.
地震台站应用防雷技术探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从分析雷电如何危害地震台站入手,针对地震台站的实际,介绍怎样应用防雷技术,达到减轻雷电对地震观测技术系统的损害.  相似文献   

17.
雷电灾害是气象自然灾害的一个组成部分。地震前兆台站的防雷问题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然而防雷技术目前在国际上尚未过关。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实践,该文作者及其同事认为,综合治理是地震前兆台站防雷保护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8.
上海测震、地球物理台站运行中,因电源系统和雷电而导致的故障占了较大比例。为提升台站运行质量而研发的隔离电源系统,可有效地将市电与台站设备间进行物理隔离,杜绝了雷击通过交流电供电途径的串入。该系统研制成功后,在上海测震台站试运行,其间发现了系统的一些缺陷,技术人员进行多次改进,提升了系统的整体性能。该系统已在多个测震、地球物理台站应用,取得了显著的防雷、防浪涌效果。  相似文献   

19.
在详细分析雷电灾害特征的基础上,阐述了防雷工作的主要技术手段。分析山西数字测震台站2012年-2013年雷击灾害的成因,针对测震台站的构成特点,研究了台站综合防雷系统的设计方法,提出相应的防护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0.
福建数字遥测地震台网数据传输与防雷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福建数字地震台网在安装调试过程中数字地震信号的数据传输,以及系统防雷所采取的技术措施,以便为其它区域数字地震台网的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