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随着城市建设快速发展,考古勘探的工作量增大,而且时间周期变短,传统的考古勘探难以适宜城市快速建设发展的需要,同时洛阳铲对文物也会造成轻微损害。本文以北京市通州城市副中心工程建设项目为例,论述了探地雷达法通过电磁波的反射波原理,提取地下地层介质的物理性质信息,经综合分析,划分出异常区和非异常区。在异常区可能存在古墓、遗址等,通过进行洛阳铲验证,确定是否为古墓、遗址等;非异常区为自然沉积地层,不存在古墓、遗址,通过洛阳铲验证,确定非异常区不存在古墓。采用这种探地雷达和洛阳铲相结合的方法,可以快速圈定面积较大的非异常区,提高勘探效率,缩短勘探时间,减少对文物的损坏。  相似文献   

2.
这里介绍了自行研制的同位素密度扫描成像系统,在考古应用中的数据采集以及数据处理方法。此方法在野外和现场文物埋藏情况的分析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对考古现场(金沙遗址)的实际应用发现,其分析结果清楚明了,探测深度可达0.5m~0.8m。  相似文献   

3.
针对重庆大足千手观音中水文地质勘探问题,采用了探地雷达和钻孔电磁波CT勘探方法对千手观音岩土地质工程进行勘探和分析,并对该地区主要的水文地质条件进行了特征分析和三维动态模拟。结果表明探地雷达和钻孔电磁波CT无损检测方法可以很好地对千手观音等文物进行勘探,具有很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探地雷达技术及其应用和发展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肖兵  周翔  汤井田 《物探与化探》1996,20(5):378-383
作者对近年来探地雷达的技术发展及新的应用研究进行了概括和总结。在详细分析探地雷达方法原理、系统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探地雷达系统结构的思路;同时,针对探地雷达工作中的高噪声和地震数据处理技术移植的不适应性,提出了探地雷达地下界面高分辨率成像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5.
探地雷达在工程勘察及工程探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叙述了探地雷达工作的方法原理,并通过几个方面的应用实例,简述探地雷达在工程勘察及无损检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探地雷达是一种无损探测技术,数据采集速度快,图像直观,在地下考古探测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本文以北京市通州区古墓群为目标,利用探地雷达首先在已发现但未开挖的古墓上进行探测,分析探地雷达图像中古墓的的典型异常特征;在未知区域进行探测,找出图像中有古墓反射特征的异常区域,并用洛阳铲进行验证。通过验证,探地雷达探测结果与实际开挖验证的结果比较一致。实践表明,探地雷达技术对探测古墓遗址具有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延庆木化石自然保护区的地质条件及木化石出露的地层层位,通过探地雷达探测试验,总结了探地雷达方法用于木化石探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提出了探地雷达法在此项应用中的不足和需要完善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探地雷达信号特征分析和分辨率提高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地雷达信号的奇异点或突变点作为雷达信号的重要特征通常反映介质重要信息,如电性变化界面或异常体等。分析了探地雷达信号在Hilbert变换下,利用小波变换确定探地雷达信号奇异点位置的方法。解决了传统傅立叶变换只能从整体检测探地雷达信号奇异性的局限性。并且由于小波变换良好的时频局部化特性,进一步讨论了其在提高探地雷达信号分辨率的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结合上林湖区域水体电性参数测量结果,开展了探地雷达水下考古试验探索。在上林湖指定水域用机动木船承载雷达仪器和工作人员进行了水下情况调查,通过对比试验,分析了频率为100 MHz、200 MHz、400 MHz的雷达天线对不同深度水域及水底地层的反射特征,在此基础上,对探地雷达数据进行处理及解释。探地雷达探测结果清楚地显示了古水坝、窑炉遗址、陶瓷废墟、古河道和码头堤岸等多种不同的水下考古目标,并可对湖底地层中的局部隐伏异常实现高精度成像。经过潜水探摸,进一步核实了本次探地雷达的调查结果。  相似文献   

10.
探地雷达在探测基岩起伏面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简要介绍探地雷达的技术原理、解释方法及其在探测基岩起伏面中的应用 ,叙述了探地雷达在落家河铜矿选厂场地的成功探测  相似文献   

11.
探地雷达在桥塔塔基岩溶勘查中的应用及信号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湖南省张家界—花垣县高速公路岩溶勘查为例,探讨探地雷达在竖直型岩溶勘查中的应用和效果;同时,说明复信号分析方法在探地雷达数据处理中的有效性。竖向岩溶的横向规模小,在雷达图像中相应的异常范围比较窄,异常不易分辨。首先对原始采集信号进行二维空间域滤波,再对信号进行Hilbert变换,提取雷达信号的瞬时振幅、瞬时相位和瞬时频率,然后对这些处理后的信号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二维空间域滤波可大大消除高频噪声的干扰,提高信号的信噪比,多参数综合分析可提高探地雷达解释的精度,最终的钻探成果也验证了反演解释结果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2.
地质雷达的应用条件探讨   总被引:36,自引:4,他引:32  
地质雷达是浅部勘探的一种有效的勘探方法。本文对其应用条件进行了探讨,特别研究了导电率、介电常数、探测频率3个主要因素对地质雷达探测的影响。研究结果对地质雷达的应用具参考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应用分形技术提取探地雷达高分辨率信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针对实际应用中对提高探地雷达分辨率的迫切需要,把fBm模型的分形技术引进探地雷达资料处理中,建立GPR的fBm模型。采用SRA算法进行GPR剖面分维计算。理论模型分析表明这是一种提取GPR高分辨率信息的有效方法,运用这一技术对工程实例进行了处理,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探地雷达在混凝土施工质量无损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董延朋 《物探与化探》2006,30(5):468-470
阐述了探地雷达在混凝土施工质量无损检测中的工作原理和方法,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探地雷达在不影响结构安全的前提下检测混凝土内部缺陷的方法和资料处理、解释步骤。  相似文献   

15.
长江三角洲地区环境演变与环境考古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综合分析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长江三角洲地区环境演变与环境考古学研究进展,着重对长江三角洲地区太湖的形成与演变、全新世海侵与海面变化、史前环境的重建以及文化断层成因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指出今后该区环境考古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多学科交叉方法的运用和各种环境代用指标的相互印证、高分辨率研究、考古地层剖面与自然地层剖面的对比、古环境演变的定量研究以及环境质量时空演变特征研究等。  相似文献   

16.
应用地球物理的磁法和电法勘探技术,因其具有无损探测、快速、成本低廉和探测深度大的特点,已成为国内外考古前期调查的理想方法。笔者介绍了使用高精度磁测和高密度电阻率法2种方法在商代遗址——盘龙城进行考古调查的经过,介绍了物探考古工作的原理、数据采集及质量评价;重点讨论了对所发现的2个新的异常的场源性质分析认识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将分形理论应用到探地雷达 (GPR)资料处理解释中 ,以提高探地雷达剖面的分辨率。通过建立相应的GPR的fBm模型 ,采用逐次随机增加方法 (SuccessiveRandomAdditions)对GPR数据进行细分。实验分析表明 ,分形处理是一种提取GPR高分辨率信息的非常有效的方法 ,其效果要比常规处理 (如线性滤波等 )明显 ;最后用分形技术对实际探地雷达检测剖面进行了处理 ,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8.
地质雷达在滑坡面调查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地质雷达探测技术中资料处理相当关键,是雷达图像得以准确解释的前提和保证。通过地质雷达在滑坡面调查中的应用实例分析,展示其作为一种快速、准确的探测技术,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和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9.
探地雷达检测道路厚度结构的应用现状及进展   总被引:19,自引:5,他引:19  
对探地雷达检测道路厚度结构的应用现状进行介绍,分析雷达检测道路厚度结构的物理前提.将探地雷达的道路厚度检测技术与常规的钻孔取芯方法进行对比,并根据笔者在工作中应用的实际情况,说明探地雷达在公路厚度结构检测方面有广阔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地质雷达技术具有操作性强、分辨率高、探测深度深、对地表环境无破坏和可重复探测等特点,在活断层探测中具有很大的优势。为验证综合多中心频率地质雷达天线探测活断层地下浅层结构效果,以民主村处发育的玉树活动断裂为研究对象,采用25 MHz、100 MHz、250 MHz和500 MHz中心频率的地质雷达天线对活断层浅层结构进行探测,并与探槽剖面进行效果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低中心频率的地质雷达天线(25 MHz和100 MHz)可获取大范围内深度较深(约32 m)的活断层地下浅层结构的整体形态,从雷达图像上可识别出主断层分布范围、断层倾向及地下浅层结构等;而中高中心频率的地质雷达天线(250 MHz和500 MHz)则可获取局部范围内深度较浅(约3 m)的地下浅层结构,尤其是500 MHz天线。探测结果与地表构造地貌形态和探槽剖面地质构造一致,表明综合多中心频率地质雷达天线探测玉树活动断裂浅层结构的有效性和适用性,为活断层研究提供多尺度数据及方法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