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李麦兑 《黄金地质》1996,2(4):28-32
出岔金矿床是受向斜构造控制的金矿床,论述了金矿床的成矿地质特征,矿床成因,总结了矿床找矿标志,提出了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2.
汪汝澎 《地质论评》2016,62(S1):49-50
近几年,广东省有色地质勘查院在广东省阳春市新屋地区开展普查工作,发现一个金矿床,前景规模中-小型。该矿床为阳春盆地东缘新发现的金矿床,本文通过对矿床区域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特征和矿床地质特征的分析,探讨该矿床找矿前景,试图扩大找矿线索和范围。  相似文献   

3.
团结沟金矿床的地球化学找矿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团结沟金矿床的地质找矿模型,矿床原生晕特征及二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应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矿床的定量地球化学找矿模型。  相似文献   

4.
变质碎屑岩型金矿床的成矿模式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变质碎屑岩型金矿床是我国目前最有前景的金矿类型之一。本文针对我国较重要的变质碎屑岩金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有机地球化学等特征,详细讨论了该类矿床的成矿机理。最后,以黄金洞金矿床为例,讨论了该类矿床的成矿模式及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5.
张家屯金矿床是吉林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六○六队受吉林省桦甸市鑫利隆矿业有限公司的委托,对桦甸市大楼矿区张家区段石英脉型含金银铅锌矿床进行详查评价工作,通过地表工程及旧坑道调查,目前确定为一小型金矿床。工作结果表明,矿化系统有一定延深。本文对金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分析,认为构造、岩浆活动在成矿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对吉林省该区金矿找矿有着指导作用,明确了本区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6.
煎茶岭金矿床为一大型金矿床,为煎茶岭金矿床矿体地质特征,矿床勘查过程中矿床勘探类型的确定,网度的划分,勘探手段的选择及对矿体的控制程度,准确性做了简要的总结。  相似文献   

7.
于凤池  王永祥 《青海地质》1997,6(2):22-27,5
本文重点讨论了滩间山金矿床主要矿石矿物的标型特征及其地质意义,可用于矿床类比及该类型金矿床的找矿评价和预测。  相似文献   

8.
华北地台北缘中段金矿成矿规律浅析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华北地台北缘地质环境复杂,金矿类型繁多,金矿空间分布不均一。对区内九处大型以上矿床的区域成矿地质背景、金矿成矿条件、控矿因素、成矿作用、矿床成因等进行对比和研究,认为区内的金矿床均属地层建造、构造、岩浆活动“三位一体”成矿;矿床成因类型有别,是成矿地质背景差异所造成的不同单元中的地层建造、构造运动、岩浆活动三个互补因素各自所起的作用不同所致;总结出不同类型金矿床的成矿规律,指出找矿方向和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9.
吉林荒沟山金矿床地球化学找矿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陶文宏 《吉林地质》1997,16(3):27-30
以荒沟山金矿床的成矿地质特征为基础,研究了区域地球化学及异常特征,矿床地表及深部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和原生异常元素分带性规律。初步总结出寻找该类型矿床的若干地球化学及异常指标,建立了地球化学找矿模型。  相似文献   

10.
甘肃省礼县赵沟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远景浅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志平 《甘肃地质》2003,12(1):70-77
赵沟金矿床位于礼—岷金矿带东部 ,是李坝大型金矿床外围的中型金矿床。随着找矿工作的深入 ,发现本矿床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与李坝大型金矿床有相同性 ,矿 (化 )体受构造及岩脉的控制。据控矿因素分析 ,已知矿体深部及西部找矿潜力很大 ,应进一步开展找矿工作。本矿床有望成为礼—岷金矿带继李坝、金山大型金矿床之后的又一大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1.
九台区大青山金矿位于北东向与北西向断裂交汇部位,金矿化主要赋存于白垩系下统营城组中酸性火山岩系中,是该区近年来新发现的一处金矿。笔者通过总结该矿点的地质特征,认为该金矿点是一处岩浆喷溢低温热液型金矿。该矿点是在地质、物化探密切配合下发现的,其发现过程对该地区今后的金矿勘查找矿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广西贵港六梅金矿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叶荣  王勇  马丽红  崔常红 《现代地质》2012,26(5):1058-1064
广西贵港六梅金矿床位于贵港市龙山矿田福六岭金矿区,为微细浸染型金矿床。矿床中主要矿石矿物为毒砂和黄铁矿。通过载金矿物毒砂和黄铁矿含金性、金浸出提取、晶体结构测定等方法,查明矿床的金存在形式。浸出率试验中平衡计算表明,载金矿物毒砂中的晶格金形式约占25%,超显微包体形式金约为75%。矿床流体包裹体测温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六梅金矿床为中-低温热液型矿床,成矿物质来源与地层有关。  相似文献   

13.
文章通过对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汤山金矿矿区地质特征、矿体地质特征、围岩蚀变及矿床成因、成矿控矿条件的分析研究,并与国内外"卡林型"金矿进行对比。汤山金矿与"卡林型"金矿有较多的相似之处,论述了在该矿区探索和寻找"卡林型"金矿的前景。  相似文献   

14.
陕西凤太地区铅-锌、金成矿规律及找矿选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合勘查实践,在系统分析凤太矿田已有地质资料及近年来铅锌、金成矿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凤太地区铅锌、金的成矿规律进行了剖析。认为同沉积期的热水活动是最主要的铅锌成矿作用,并形成了金的初始富集,后期构造岩浆活动是金成矿的主要地质作用。同时,依据综合研究和新的铅锌、金找矿信息,通过分析对比凤太地区已知矿床的成矿环境和控矿要素,指出了在凤太地区寻找铅锌、金矿床的找矿预测标志,提出了有关铅锌矿床进一步勘查找矿的5个有利找矿区域及3处隐伏矿的主要勘查靶区和有关金矿床勘查找矿的2个有利找矿区域及4处主要勘查靶区,这为在该矿集区进一步开展铅锌、金矿床的勘查找矿工作提供了依据与方向。  相似文献   

15.
藏南查拉普岩金矿床特征、发现及时代约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查拉普岩金矿床是藏南著名的北喜马拉雅构造带中新发现的第一个也是最大一个岩金矿床, 是西藏境内迄今为止报道的首个卡林型金矿床.但它的发现只是藏南岩金找矿突破的前奏, 随着勘查研究工作的深入, 北喜马拉雅构造带在岩金或以岩金为主的金锑找矿方面将会取得重大突破.首次系统介绍查拉普岩金矿床成矿环境、成矿特征的同时, 对其成矿时代提出约束, 得出该类型金矿最终成矿作用与藏南大规模拆离系的形成和演化密切相关, 也显示北喜马拉雅与冈底斯斑岩铜矿带在晚新生代成矿方面具有某种成因联系, 为该区进一步的岩金找矿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具有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黔东南锦屏平秋金矿找矿前景初步分析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在初步分析评价该区金矿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与地球物理化学诸因素的基础上,认为该区金矿的成矿地质条件良好,目前初步认为有两种金矿类型,即石英脉型金矿和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后者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7.
杜尚泽  张元厚  杨万志  文斌  王鹏 《矿床地质》2020,39(6):1103-1121
东天山觉罗塔格构造带中康古尔金矿因其独特的成矿地质特征,成因一直备受争议。文章立足于康古尔金矿地质特征,结合前人的研究资料,通过探讨觉罗塔格带的构造演化,重新审视康古尔金矿的成因。笔者总结了觉罗塔格构造带晚古生代地层时代及火山-沉积建造特征,认为晚古生代早期大洋板块向北俯冲,发育奥陶纪-泥盆纪弧火山岩及火山-沉积岩系,石炭纪康古尔洋发生双向洋-陆俯冲,在两侧形成对称岛弧带,局部平稳拉张环境为铜-铅-锌-金成矿的有利环境。野外地质观察及室内研究结果表明其成因不仅仅与韧性剪切作用有关。康古尔金矿体位于海相安山岩、凝灰岩的交替部位,上部富金-中部铅锌-下部富铜的金属分带特征,与VMS矿床特征一致。矿体呈板状且与围岩截然接触,明显受挤压变形的网脉状矿化表明矿体形成早于韧性剪切作用。矿床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康古尔金矿成矿作用具有多期多阶段性。通过详细对比康古尔金矿和造山型金矿、小热泉子VMS铜矿的特征,笔者认为康古尔金矿具有原生VMS矿床的特征,并且被二叠纪韧性变形所改造,为喷流沉积-变质热液改造型富金多金属矿床。  相似文献   

18.
李坝大型金矿床是产于西秦岭上古生代沉积岩系中类卡林型金矿床典型代表。通过显微镜及选矿实验查定了李坝金矿床金的赋存状态,矿床金矿物呈微细粒多种独立矿物出现,金的赋存形式多样,显示多期多阶段成矿特点,成为划分类卡林型金矿的重要参考。矿石工艺学的研究对工业选矿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马克马尔大型金矿床位于吉尔吉斯中天山造山带,属中-酸性侵入体接触交代型金矿床。新疆是中-酸性侵入岩分布广泛地区,目前已发现多处金矿床或矿点分布于中-酸性侵入体内或外接触带。新疆具备这类金矿床的成矿条件和找矿远景,并已找到多纳拉萨依等多个该类型金矿,但目前该类型金矿产地不多,规模不大,笔者通过对马克马尔接触交代型金矿床地质特征的总结,以期对新疆地区该类型金矿床的查找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0.
新疆东天山红山金矿成矿时代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红山金矿区位于秋格明塔什—黄山韧性剪切带东段北缘,矿床成因研究表明,红山金矿的形成严格受该韧性剪切带控制,属于与韧性剪切带有关的糜棱岩型、超糜棱岩型矿床。花岗质糜棱岩中角闪石276.3Ma的Ar-Ar坪年龄给出了红山金矿床成矿事件的时代上限。金矿石样品中绢云母246.9Ma和246.5Ma的Ar-Ar坪年龄记录了金矿床主成矿期的时代。糜棱岩中新生白云母246.5Ma的Ar-Ar坪年龄,在误差范围内和金矿石样品中绢云母的Ar-Ar坪年龄完全一致,不仅为红山金矿床的剪切带型成因提供了进一步的佐证,也对金成矿时代给予了进一步的限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