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利用2003/2008/2013年中、高分辨率,多源、多尺度遥感影像、地理国情普查数据以及其它专题资料,采取内、外业相结合的方式,利用决策树模型提取不同地区沙化信息。最终通过该沙化信息了解研究区沙化现状,实现沙化动态监测,并结合相应的防沙治沙措施分析不同方法对不同地物类型防沙效果的优劣,方便决策者因地制宜地制定防沙治沙方法,以便取得最优的治理效果。此外,在现有环境稳态的基础上,建立沙化转移矩阵,在环境稳态不改变的条件下,预测研究区沙化趋势。结果表明,2016年沙化状态有所减轻。  相似文献   

2.
农牧交错带土地沙化遥感监测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以内蒙古多伦县为研究对象,作时隔5a的两次遥感调查,对内蒙古东南部农牧业交错带的土地沙化进行监测。建立了土地沙化分类体系,把土地沙化与土地利用紧密联系,依据植被指数概念,采用了一组比值组合,有效地将土地沙化类别分层分离。通过第一次遥感调查,了解到多伦县由于过度耕种和过度放牧,致使土地沙化十分严重。经第二次调查对比分析,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的治沙效果显著,土地沙化发展趋势得到遏制,遥感监测为地方政府的防沙治沙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严重的土地荒漠化、沙化威胁着朝阳市生态安全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当地要采取有效的沙化治理措施,需要加强沙化监测,为沙漠化防治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本文研究了基于卫星影像及地理国情普查数据监测朝阳市沙化土地的分级和分布情况,为辽西北地区土地沙化的防治提供数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
以榆林市榆阳区河口水库周边地区1999年和2004年两期TM影像为基础数据,在ERDAS IMAGINE平台上,通过对研究区遥感影像进行预处理、建立解译标志、人工判读并分类等,得到了河口水库周边地区沙化土地动态变化分布图。结果表明,1999年到2004年期间,河口水库水域面积明显增大。周边5km范围内,沙化土地明显逆转,部分流动沙地和半固定沙地向固定沙地转化,使耕地面积减少,林地增加。  相似文献   

5.
利用1975年MSS、2000年ETM+和2007年CBERS-02B共3期影像数据开展三江源地区土地沙化遥感调查监测,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了32 a来三江源地区土地沙化时空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力因素。三江源土地沙化总体表现为先增加后减少的过程,沙化土地主要分布于海拔相对较高的平缓高原面上的盆地内,且具有沿河、沿交通线分布的特点。2000年以前,气候暖干化和人为活动加剧造成了土地沙化日益严重,表现为总量在增加、程度在加重、空间分布变化频繁;2000年以后,气候暖湿化是土地沙化趋于改善的最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今年四月,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召开了第八次会议(CSD—8),中心议题是土地资源可持续管理及农业。21世纪议程第10章“土地资源的统筹规划和管理”、第11章“森林毁灭的防治”、第12章“脆弱生态环境的治理:防沙治旱”、  相似文献   

7.
北京周边地区是近一二十a环境退化较严重的地区,特别是由于资源过度开发利用所引起的土地利用和土地覆被变化的生态 环境问题十分突出。以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技术为手段,利用1991或1992年、2001或2002年2期的遥感影像为 基础,辅以土地利用现状图及与生态建设等相关资料,通过外业调查验证,快速、准确地获取北京周边地区51个县级辖区,总土地 面积为23万km2的土地利用现状和近10a的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及与生态环境相关的土地退化,以反映生态建设工程的实施效果,为 北京周边地区资源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建设与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苏南的无锡市和皖西北的亳州市为代表,以城镇扩展和耕地面积变化为切入点,对我国经济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土地利用动态变化进行分析比较,进而探究了两者在社会经济方面不同的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9.
萧兮 《地图》2002,(6):42-45
中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现状遥感调查图集》是一部全面反映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现状与动态变化趋势的大型专题性图集。  相似文献   

10.
多源遥感数据结合的土地利用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多源遥感数据结合监测土地利用变化,本文以辽宁省盘锦市2005和2015年的TM和Landsat-8影像为实验数据,对该地区土地利用变化情况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重点分析了该研究区域的土地数据处理与分类、土地利用变化幅度模型、单一土地动态变化模型、综合土地动态变化模型、土地利用程度指数等,并分析了研究区域的转移矩阵及动态分析。结果表明:利用多源遥感影像处理,能够很好地总结和分析土地利用变化情况,使研究区域各项指标变化情况得到准确统计。  相似文献   

11.
基于MODIS归一化植被指数产品(MOD13Q1),以石羊河流域北部盆地防沙治沙区为研究对象,统计该区域2000~2016年间植被覆盖度,并结合温度、降水数据分析研究区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①2000~2016年,研究区平均植被覆盖度从16.30%增长到20.79%,高盖度植被面积增加明显,劣覆盖度植被面积减少。②从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来看,虽然各地类的平均植被覆盖度的变化趋势是逐渐增加,但种植土地的植被覆盖度增加速度要明显高于非种植土地。③研究区降水、气温与植被覆盖度变化相关性较低,表明研究区植被覆盖度的恢复与一些植被恢复工程的实施有关。  相似文献   

12.
塔里木盆地周边地区土地退化的遥感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以20世纪70年代陆地卫星MSS和90年代ETM图像为基础,通过分析对比,并配合野外检查验证,快速提取了塔里木盆地周边地区4种程度土地沙化类型的分布信息.根据获取的两个时期4种程度的土地沙化类型分布信息,编制了全区土地沙化程度及范围变迁图.该图客观地反映了区内近30a来土地退化的实际情况,为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研究提供了遥感技术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3.
新华社北京3月29日电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全国绿化委员会主任回良玉近日在全国绿化委员会全体会议上指出,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全社会的共同参与下,我国国土绿化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生态状况出现了积极变化。森林面积和蓄积量持续增加,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面积不断减少,重点地区的生态恶化趋势得到初步控制,野生动植物种群数量稳中有升。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国生态环境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国土绿化的任务相当艰巨,对实现造林绿化目标的难度不可低估,对治理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的难度不可低估,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难度…  相似文献   

14.
开展沙漠地区的沙漠化监测,进行时空变化分析,有利于掌握沙漠内部及周边各种土地资源的数量和质量的演变。以遥感影像、基础测绘数据为基础,通过遥感解译,精确划出毛乌素沙地范围并计算其面积,并对2000—2013年沙地沙化程度变化情况进行监测。监测结果显示,毛乌素沙地面积略有下降,内部沙化程度明显好转。通过监测掌握毛乌素沙地近年来的变化情况,为毛乌素沙地治理提供科学数据。  相似文献   

15.
由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北京绿化基金会和多伦县人民政府联合开展的“治多伦一亩沙地,还北京一片蓝天———捐35元钱,献一颗爱心”大型环保公益活动,自2001年6月签约启动以来,首都社会各界捐款达400多万元,治沙造林、飞播种草8万亩,成效显著。积累了“三位一体”民间公益治沙的新经验。2002年12月荣获北京市“首都精神文明建设最佳活动奖”。治沙是时代赋予的重任内蒙古自治区多伦县,位于北京正北,海拔1700公尺,距北京360公里,浑善达克沙漠横贯全县。据国家林业局卫星资料显示,1991-1998年间,浑善达克沙漠化程度明显加剧,沙化土地增长92%,草场…  相似文献   

16.
基于用数字环境模型对中国土地资源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基础上,生成了中国土地资源生态环境综合评价图和人口密度分布图。首先分析了中国土地资源生态环境等级面积构成及分布状况,中国土地资源生态环境质量最好的地区全部分布在东南沿海和四川盆地地区,之后,用相关分析方法及关系曲线分析了中国土地资源生态环境质量同人口分布的关系,得出了土地资源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同人口存在着实质性的相关关系,中国东南沿海和四川盆地地区是中国土地资源生态环境最好的地区,也是人口密度和土度资源利用程度最高的地区,而西北及青藏高原区是中国土地资源生态环境比较差的地区,也是人口密度比较低的地区。  相似文献   

17.
基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草方格沙障内蚀积形态监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型空间信息测量技术。本文将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引入治沙工程领域,通过实验对草方格沙障内的蚀积微形态变化过程进行了模拟,并应用三维激光扫描仪测定草方格沙障内蚀积变化状态,认为草方格沙障内的蚀积状态,蚀积深度以及由堆积转化为侵蚀的位置等由于坡度等条件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从而证明了应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监测微地貌形态变化过程的可行性。同时认为该技术在沙丘移动监测、机械沙障合理设计及防沙治沙效益评估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广泛的应用前景。但其技术本身和应用方面仍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18.
基于高光谱遥感技术的土地质量信息挖掘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王静  何挺  李玉环 《遥感学报》2005,9(4):438-445
土地资源的高效管理对土地资源与生态环境监测提出更高的要求,高光谱遥感图像精细的光谱线可提高土地动态监测的精度、广度和深度,在土地资源与土地质量监测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基于高光谱遥感技术,详细探讨了土地质量指标,主要是土壤有机质土壤水分信息提取的技术流程和关键技术。通过地物光谱分析认为,有机质含量越高的土壤,其光谱发射率越低;重度沙化土地实验室光谱曲线光谱反射率最高,依次排序为中度沙化、轻度沙化和无退化土地;重度水蚀土地光谱反射率较高,但中度水蚀土地与轻度水蚀和无退化土地实验室光谱曲线无明显差异。在光谱分析基础上,利用多元统计分析技术建立了土壤光谱在677、1202、2074和1509nm四个波段的有机质反演模型和在1423、1524、1746nm三个波段的预测土壤含水量的回归模型;并将有机质反演模型应用于宜兴成像光谱遥感数据中,进行宜兴试验区土壤有机质参数成图。最后探讨了反演模型应用推广所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针对辽西北中轻度沙化土地的区域特点和特殊性,通过分析其沙化土地的光谱特征、空间分布及时间变迁特征,研究了一种时空约束下的多光谱遥感影像沙化土地识别方法。在对沙化土地进行光谱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加入时-空分布特征进行约束修正,有效提高了沙化土地监测的精度和效率。  相似文献   

20.
土地整理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志林 《现代测绘》2011,34(4):40-42
现阶段我国多数地区土地整理的目标主要是扩大耕地数量、补偿建设占用的耕地,并未进入以提高土地生产能力、改善生态环境为目标的可持续发展阶段。因此,在土地整理活动中融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是非常重要。本文以外屯土地整理项目为例,以期推动土地整理可持续发展评价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