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三个火成岩(2个安山岩和1个闪长岩)样品中,对锆石、磷灰石和液体间Hf、Zr、REE的浓度比值进行了测定。这些元素在锆石和相应的液体间的浓度比值,接近于其分配系数。在磷灰石和安山岩基质中,这些元素的浓度比值可以作为分配系数。但是,对闪长岩的磷灰石来说,这些元素的浓度比值可能偏离分配系数。在锆石和液体之间,HREE的分配系数非常大(从D~(Er)=100到DL_(■)=500),Hf的分配系数甚至更大。磷灰石和液体中REE的分配系数构成向上凸起很大的曲线(D~(REE)=10~100)。Hf、Zr的分配系数小于1。业已证明,Lu、Hf在锆石—液体、磷灰石—液体之间的分配系数有巨大差异。这些元素分配系数对含有锆石和磷灰石的岩石成岩模拟是有用的。  相似文献   

2.
元素性质和熔体成分对分配系数的影响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现有40个元素的熔体-溶液分配系数的综合分析表明,元素性质和熔体成分是控制熔体-溶液间元素分配的重要因素。挥发组分的分配系数为K_F、K_P、>1>K_B、K_S>K_(Cl)。自Au、Ag、Cu、Pb、Zn、→Fe、Mn、Mg、Li、Rb、Cs、K、Na、Ca、Sr、Ba→Sn、Mo、W、Si、Al、∑Ce、∑Y、Nb、Ta,随元素氧化物吉布斯自由能的减小,元素分配系数逐渐增大。随熔体酸度的降低和碱度的增高,元素分配系数普遍增大。随熔体铝过饱和度的增高,Nb、Ta、Zn、REE的分配系数减小。这些变化规律有助于阐明花岗岩类的成矿专属性和成矿分带,评价火成岩的含矿性,预测未知的元素分配系数,并讨论不同熔体间元素的分配行为。  相似文献   

3.
元素分配与某些矿床分带关系及氯氟在元素迁移中的作用赵斌,赵劲松(中国科学院广州地质新技术所,广州510640)陈松乔,柏天宝(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贵阳550002)关键词分配系数,矿床分带,氟氯元素迁移我国南方大厂、东坡、个旧、香花岭、大吉山、...  相似文献   

4.
由岩浆后期热液流体萃取—运移—沉淀铂族元素和金被认为是形成富铂族元素矿床的一种重要机理。最近,苏联和加拿大学者合作进行了有关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铂族元素和金在热液流体与硅酸盐熔体间的分配系数远远小于它们在硫化物液津与硅酸盐熔体间的分配系数。这一结果使研究者们对岩浆后期热液  相似文献   

5.
地幔矿物与水流体之间元素分配系数的研究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体是地球内部物质和能量迁移最为活跃的介质,它在造成地幔化学的富集和亏损,产生具有不同地球化学特征的幔源岩浆岩石,以及促进壳幔物质的再循环过程等诸多方面都起了重大作用,高温高压下实验模拟流体与地幔岩石和矿物之间痕量元素分配作用是揭示地幔流体的组成与性质,地幔中不同元素类型之间或内部的分异作用,地幔交代介质的类型与特征,岛孤玄武岩高场强元素亏损原因的一个重要的手段,并对近年来有关高温高压下流体与地幔矿物之间痕量元素分配作用的实验模拟研究进行了评述,分析了制约流体与地幔矿物之间痕量元素分配系数的因素,总结了这些研究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把地质作用中元素间的相关性划分为曲线相关、准线性相关和线性相关三种类型;并在建立反映岩浆、沉积作用过程中元素间相关关系的数学模型及其它工作的基础上,详细讨论分配系数、源区成分和作用过程等方面对地质作用中元素间相关关系的制约作用。进而获得批式熔融、结晶分异、岩浆混合、化学沉积、碎屑沉积等过程中元素间呈线性和(?)线性关系的一般特征和应用前景。最后还给出La/Ce相关性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7.
元素分配系数是指成矿元素在流体相和与其平衡共存的硅酸盐熔体中的浓度比,它反映成矿元素在高温下的地球化学行为,对解释矿床的成因有较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省扎龙湿地土壤地球化学特征及生态环境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松嫩平原南部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成果,以扎龙湿地为研究对象,通过土壤元素含量变化和元素间的相关关系,探讨了湿地土壤元素分布分配的地球化学规律。通过湿地的环境变化对土壤元素含量变化的影响,以及表层土壤有机碳储量计算,从地球化学角度,分析了湿地的生态环境作用。  相似文献   

9.
元素的矿物—熔体间分配系数(简称分配系数,下同)是指元素在矿物和平衡共存熔体中重量浓度的比值,即K_i~(S/L)=C_i~S/C_i~L。它对于研究岩浆起源和演化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目前,巳被广泛用于与玄武岩、安山岩、花岗岩成因有关的深部岩石熔融分异和结晶分异以及碳酸岩、陨石、月岩成因等方面的研宄,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研究表明,影响元素分配系数的因素很多,如温度、压力,氧逸度、元素浓度、挥发分以  相似文献   

10.
实验地球化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技术的完善与成熟,使实验地球化学渗透到许多研究领域,从而成为地球化学及相关学科研究不可缺少的手段之一。本文总结了近20年来国内外实验地球化学在元素的分配行为(分配系数)、高压矿物相与岩石的形成与演化、超高压凝聚态物质性质、超临界条件下岩石-流体相互作用及开放体系下化学地球动力学方面的研究进展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1.
元素不相容性是金属元素成矿的重要控制因素。本文以分配系数理论为核心,并运用金属占有率方法,结合成矿的地球化学环境,论述了环境不相容性与成矿富集作用的关系,定量评价了岩体及岩浆期后析离流体的成矿潜势。  相似文献   

12.
微量元素在幔源矿物与热液之间分配系数的差异是造成地幔不均一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于认识地球演化、元素的分异和板块构造具有重要的意义。热液的组成、矿物的结构、温度、压力以及氧逸度都与分配系数密切相关。不同微量元素在相同矿物或热液中的分配系数存在差别,而相同的元素在不同矿物中的分配系数也可能出现很大的变化,这是研究微量元素分异和不同地幔端员形成的理论基础。在较低的温度和压力下,热液的组成对分配系数的影响很大,随着温度和压力的升高,热液组成的影响逐渐减弱,而矿物的组成与结构的影响逐渐增大。由于分配系数影响因素的复杂性,因此在考虑地球深部微量元素的迁移和分异时需慎重对待。  相似文献   

13.
东昆仑—阿尔金构造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李绍强  潘成泽 《新疆地质》2001,19(3):189-193
新疆境内东昆仑山及阿尔金山西段地区,地质研究程度甚低,近年来1:50万化探扫面工作获得了该地区39种元素系统完整的地球化学资料。根据元素平均值、地球化学异常的空间分布特征等,本区可以划分为9个构造地球化学带,用元素的浓集系数、变差系数作为参数值对各二级构造单元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研究,总结出各构造单位中元素的分配规律及该地区地壳演化的基本规律。研究表明,铁族元素(Cr,Ni,Co,Fe2O3,MgO,V,Mn)及亲铜元素(Cu,Zn,Au,Ag,As,Sb,Hg)等形成的异常带对断裂构造有指示作用,不同断裂构造在地球化学特征方面存在着显著差异,可从地球化学角度识别不同时代的断裂构造。通过分析有关构造单元中的含矿性,指出下石炭统分布区是最重要的金铜成矿区带。  相似文献   

14.
干国樑 《地球学报》1993,14(1):115-131
不混溶熔体体系的元素分配系数KiM1-M2,揭示了岩浆不混溶作用过程中元素的行为规律。本文给出了涉及到超基性(U)、基性(B)、中性(M)、酸性(A)、碱性(AK)硅酸盐熔体和硫化物(S)、氧化物(O)、碳酸盐(C)熔体的岩浆不混溶体系的元素分配系数,指出:①自M+(包括Al+3、Si+4)→M+2→M+n(n≥3),元素的KiU-B、KiU-M、KiU-A、KiB-MKiB-A、KiM-A均逐渐增大,由<1→≥1→》1;②M+(包括Al+3、Si+4)的KiU-AKiU-M>KiU-B>1,KiB-A>KiB-M>1,KiU-A>KiB-A>KiM-A>1,KiU-M>KiB-M>1。此外,文中讨论了熔体成分(结构)、元素性质、物理化学条件(T、P、fO2)对KiM1-M2的影响,并从热力学角度解释了为什么在熔体中加入高价阳离子、降低温度、升高压力均能加宽熔体的不混溶区,使KiM1-M2>1的元素分配系数增大,使KiM1-M2<1的元素分配系数减小,而加入低价阳离子、升高温度、降低压力则作用相反。最后,分析了KiM1-M2与矿物-熔体和熔体-溶液间元素分配系数的关系以及熔体不混溶作用在内生成矿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在宽甸元已知金矿床地区岩金预测工作中优选指示元素的思路。依据金矿地球化学理论,参考成矿带内已知金矿地球化学资料初选指示元素作为化学分析项目。化学分析结果出来后,编制地球化学图件时,考虑到减轻图幅负担和编图工作量,突出有用找矿信息,我们利用元素的变异性和致矿系数筛选出具有明显变异性和较高致矿性的元素在此基础上利用元素间统计相关性和空间相关性,保留与成矿元素Au有明显相关性的元素,作为优选出  相似文献   

16.
西太平洋富钴结壳生长与富集特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对西太平洋麦哲伦海山区富钴结壳的大尺度细致研究 ,笔者较为深入地探讨了该区结壳的生长与富集特征。研究表明 ,该区结壳自古近纪开始生长 ,生长速率变化范围为 1.5~ 12 .3mm/Ma,速率相差近一个数量级 ,平均生长速率为 3.81m m/Ma;生长过程中成矿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呈现明显差异 ;环境发生“骤变”的 O/M界面 ,可能是结壳生长过程中其构造和色泽发生“突变”的一个重要年代 ;成矿元素成分的时序演化主要受控于海水化学和各种不同地质作用的综合影响 ,成矿与非成矿地质作用在生长过程中呈现为互为消长的特征。研究发现 ,该区结壳和太平洋深海粘土元素的分配系数间存在着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 ,相关系数为 0 .89,显示它们有相近的元素富集机理。此外 ,笔者还从元素的滞留时间、阳离子的电子键能及其在海水中的水解行为与结壳富集特征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我国新疆西天山各地球化学区数据的归纳和研究,计算西天山12种常见成矿元素在各地球化学区的富集系数,提出校正系数公式,并将变异系数进行合理的校正与排序。与实际矿床和矿点结合,验证校正系数的正确性和适用性,预测元素成矿有利顺序和规律,总结出西天山富集系数与变异系数在成矿中的制约关系。该方法实现了不同成矿元素之间成矿条件的对比,拓宽了地球化学参数的适用性,提高了在勘探程度较低的地区地球化学评价方法的准确性,为地球化学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针对Utah州Twin Peaks流纹英安岩和流纹岩中的普通辉石、紫苏辉石、透辉石、斜长石、石英、黑云母、钛磁铁矿和钛铁矿,进行了29种痕量元素(包括REE)分配系数的计算,计算结果介于前报导的英安岩和高硅流纹岩之间,在Twin Peaks区较低硅的岩浆中,斑晶和熔体间的分配主要受晶体结构的克配。而在较高硅质体系中,熔体构造和挥发份含量变成主要控制痕量元素分配的条件.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综合国内外已测得的多个熔体—溶液体系中39个元素的分配系数的基础上,论述了溶液成分和物理化学条件(T、P、fO_2)对元素分配系数的影响,分析讨论了两类花岗岩的成矿专属性以及不同矿化的矿物包裹体成分、矿物组合和稀土分配特征。  相似文献   

20.
赣南脉钨矿床的某些地球化学特征及地球化学找矿标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论述了脉钨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成矿元素、伴生元素及矿化剂元素在时空上的分布分配特征。重点讨论了矿床的垂向分带和地球化学异常分带模式。总结出地球化学找矿的指示元素和预测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