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撰山子金矿床产出在赤峰-朝阳矿集区北段,是赤峰地区唯一位于兴蒙造山带内的金矿床,构造-岩浆控矿作用明显。金矿化主要受断裂控制,呈脉状、细脉状产出,矿化至少经历了三个阶段:黄铁矿-石英阶段、石英-硫化物阶段和石英-碳酸盐阶段。本次主要开展对撰山子矿区的矿(岩)石硫同位、铅同位素和氢氧同位素研究,讨论撰山子金矿床的基本特征及成因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撰山子成矿流体主要以岩浆水和大气降水的混合水为特征,矿石中的硫和铅主要源于岩浆,部分继承了围岩的特征。需要指出的是,矿石铅同位素和撰山子岩体铅同位素组成具有良好的相似性,指示其具有同源性的成因联系。因此,撰山子金矿床可能为深部大规模富金的烧锅营子岩浆侵入活动的晚期隆起(撰山子岩体)的产物,可能为一个典型的与侵入岩有关的金矿床,而非造山型金矿。  相似文献   

2.
王晓青  杨兴科 《地质论评》2016,62(S1):339-340
岱王山金矿位于内蒙古赤峰市东南部,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内蒙古中部地槽褶皱系向华北地台喀喇沁断隆过渡部位(张振法等,2014),属温都尔庙-翁牛特旗加里东地槽褶皱带敖汉复向斜的核部,西靠老哈河坳陷,东接努鲁儿虎隆起,定位于近EW向赤峰-开源断裂与次一级NE向下洼子-白塔子断裂交汇部位,区域上位于一级北东向兴隆-承德-撰山子金银铜成矿带与一级围场-赤峰-阜新纬向金银铜成矿带的交汇复合部位(冯德胜,2014)。区内分布有峰水山金矿、中井金矿、撰山子金矿、金厂沟梁金矿、二道沟金矿等一系列金矿,是我国主要的黄金基地之一。本研究认为矿化与燕山期岩浆岩关系密切,韧性剪切带控制成矿流体的运移,其形成的层间滑脱带和脆韧性构造转换部位是良好的赋矿空间。从而认为本区找矿应从燕山期岩浆岩和北东向剪切带构造入手,次一级的韧性剪切带和脆性构造控制着金矿体的产出。  相似文献   

3.
我国陆相火山岩系的时空分布相当广泛.但其中金矿找矿问题尚来有实质性突破,陆相火山岩系中赋存的金矿床在全国金矿总储量中所占比例很低。目前,需要对这种类型金矿床加深认识,剖析其特点,以便对找矿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区域地层和庙岭金矿区地层的金丰度值、火山活动、构造运动的研究,分析庙岭金矿床金矿成矿物质来源及聚积规律,提出了庙岭金矿床新的成矿模式,并为今后在该区开展地质找矿工作提出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大麦地金矿为赋存于峨眉山玄武岩组与茅口组之间因区域构造和热液蚀变作用形成的构造蚀变体(Sbt)中的原生中型金矿床,位于贵州西部峨眉山玄武岩分布区盘县莲花山背斜南东翼.本文系统总结大麦地金矿详查成果,以期对莲花山背斜区域原生金矿找矿提供参考,初步认为贵州西部玄武岩分布区原生金矿找矿具有较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6.
滇东南广南地区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焦玉凯 《广西地质》2002,15(3):41-45,70
文章论述了那能金矿床的地质特征,探讨了金矿的物质来源,赋存状态,成矿规律,成因类型,为同类型金矿床的勘查开发及滇东南广南地区扩大找矿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肖荣阁  龚羽飞  翟裕生  邓军 《矿床地质》1998,17(Z5):869-872
本文提出变质岩区金矿的概念,系指产于中深变质岩中或与变质岩有成因联系的金矿床。文中讨论了变质岩区金矿的成矿规律与找矿标志,认为岩性建造、热液蚀变、构造、热水沉积物及风化扩散晕或砂矿等是变质岩区金矿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8.
杜利明 《地质与勘探》2021,57(3):563-571
三山岛断裂是胶东重要的控矿断裂,自三山岛北部海域至仓上地区,包括新立金矿床在内的多个金矿床受其控制。以往地质勘查资料显示,三山岛断裂在新立金矿床深部2000m以下仍有延深,但深部断裂及矿化蚀变带的形态及找矿靶区尚不清楚。本次选用区内典型剖面0勘探线的CSAMT测深、钻孔原生晕资料,结合已知地质资料综合研究认为,电阻率断面能够客观反映深部断裂带的展布规律,为推测蚀变带赋存形态提供了证据,矿体深部尾晕元素不发育、尾晕和前晕共存、呈反分带等轴向分带及叠加特征,指示深部仍存在盲矿体。本文运用综合物化探方法,综合研究莱州新立矿区深部三山岛断裂带赋存规律,预测一处深部找矿靶区,为今后该地区的深部金矿勘查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研究区位于坦桑尼亚克拉通NE部太古代绿岩带中,通过工作发现多条含矿蚀变带及金矿(化)体,金矿体受NW向的F1脆-韧性剪切带及旁侧断裂控制,矿体主要赋存于石英脉中,局部可见自然金,具硅化、黄(磁黄)铁矿化、碳酸盐化及粘土化。总结该金矿床基本地质特征,探索其成因及成矿规律,分析研究区金矿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罗平-开远成矿带主要金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矿规律的研究,提出罗平-开远成矿带金成矿具有"5带2区3层楼"特征,为区域金矿床地质-地球化学预测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探讨了区内微细粒浸染型金矿床的主要类型,建立了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综合信息的金矿找矿标志,并进行了找矿预测,预测结果反映区内具有较大的金矿资源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八家子金矿床的成矿背景、矿体的空间赋存规律及矿化特征的分析,认为八家子金矿床的成因与北东向构造及正长斑岩关系密切,并指出了本区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2.
撰山子金矿床位于内蒙古台隆东段北缘华北克拉通与兴蒙造山带的结合部位。矿体赋存于下二叠统于家北沟组灰岩、中二叠世流纹岩和中三叠世花岗斑岩中,被晚三叠世闪长岩所截切。本文在查明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对各成矿阶段热液矿物中的流体包裹体开展研究,查明了矿床成矿流体性质、演化特征及其与金成矿的关系。成矿阶段按从早到晚的顺序可分为石英-黄铁矿、石英-硫化物和石英-萤石-方解石阶段。流体包裹体岩相学和激光拉曼实验表明,热液矿物中原生包裹体可分为气液两相水型包裹体(Ⅰ型)、二氧化碳水三相型包裹体(Ⅱ型)、含子矿物三相型包裹体(Ⅲ型)、纯气相二氧化碳型包裹体(Ⅳ型)、纯气相水型包裹体(Ⅴ型)和纯液相水型包裹体(Ⅵ型)6种类型。成矿流体的温度和盐度从早阶段至晚阶段逐渐降低。成矿流体为中高温、中低和高盐度、中低密度的CO2-NaCl-H2O体系。主成矿阶段气液两相盐水和CO2-H2O三相包裹体限定的成矿压力范围分别为15.7~28.6、59.0~88.7 MPa,整体成矿深度范围在1.6~3.3 km之间。综合分析认为,撰山子金矿床在成矿过程中发生了流体不混溶(沸腾)作用,矿床的形成与中三叠世—晚三叠世华北板块和西伯利亚板块碰撞拼合引起的岩浆活动密切相关,是区内典型的中高温岩浆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13.
湖南漠滨金矿成矿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在对漠滨金矿成矿地质地球化学阐述的基础上,探讨了该矿床及邻区同类型金矿中金的赋存规律与找矿标志及其相关成矿问题。  相似文献   

14.
徐光荣 《地质与资源》1995,4(2):124-130
撰山子金矿由80余条矿脉组成,划分为7个矿脉带,严格受NW向剪切断裂带控制。产在侵入体接触带上的剪切断裂是控制本区工业矿体的主要导矿和容矿构造。金矿成矿热液来自于深源,成矿物理化学环境为中浅成中低温热液环境。  相似文献   

15.
水银洞超大型金矿位于国家级南盘江-右江成矿区带北部,探明金资源量超过290 t,矿体埋深150 1 400 m,为隐伏金矿床。根据水银洞金矿中矿段成矿模式,开展东部大尺度找矿预测,实施深部钻探验证,实现贵州省金矿二度空间找矿重大突破,是理论指导找矿的典范。主要矿体呈层状、似层状及透镜状赋存于茅口组与龙潭组之间的构造蚀变体(SBT)和龙潭组生物碎屑灰岩中,矿床受构造控制明显,灰家堡背斜为主要控矿构造。背斜轴部平缓构造简单地段,矿体只产于SBT中;背斜轴线起伏、倾伏角变化、轴线转向突出、轴面倾斜、隐伏断裂发育等地段,在SBT、P3l、P3c、P3d、T1y1中均有矿体产出,层控矿体主要产出P3l中部,同时有断裂型矿体产出;特别是深部不协调过渡转折地段是金矿体集中产出部位。  相似文献   

16.
内蒙古陈家杖子金矿地质特征及资源潜力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赤峰市南部地区位于北东向中生代大兴安岭岩浆火山岩带与华北地台北缘东西向构造的交汇部位,中生代岩浆火山岩带侵入并覆盖了前寒武纪结晶基底,形成了一套广泛分布的火山、次火山岩系,成矿地质条件优越.陈家杖子金矿床是近年来在该区发现的与中生代岩浆火山岩带有关的隐爆角砾岩(潜火山岩)型新类型矿床.通过对其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的分析,初步认为陈家杖子金矿床应为一斑岩型金(铜)成矿系统的组成部分,目前查明的金矿体仅为矿床的顶部,其深部应赋存有规模更大的金、铜多金属矿体.该矿床具有上金下铜的特点,有较大的资源潜力.建议加强该矿床深部的勘查工作,对该矿床进行解剖、评价,以扩大资源远景,并建立矿床模型,指导区域矿产勘查工作.  相似文献   

17.
南祁连党河南山北坡两个不同特征的金矿床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深入研究甘肃南祁连党河南山北坡金铜矿产的成矿规律和控矿因素,笔者采用地质地球化学方法首次对区内黑刺沟和贾公台两个金矿床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发现它们的成矿特征有很大差异:黑刺沟金矿床以富As,Sb的微细浸染蚀变岩型金矿化为主,其次为辉锑矿石英脉型金矿化;而贾公台金矿床则以少硫化物石英脉型金矿化和蚀变岩型金矿化为特征,As,Sb含量不高。研究认为黑刺沟金矿床与矿区石英正长闪长岩类有成因联系,贾公台金矿床与矿区斜长花岗岩有成因联系,不同的岩浆活动造成了金矿化特征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
湖南苗儿山韧性剪切带与金矿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如华 《黄金地质》2000,6(4):23-27
湖南雪峰弧形构造带中的苗儿山韧性剪切带存在糜棱岩和片理化岩石两大构造岩类,各具不同的变形特征,根据金矿的产出规律,认为该地区金矿化受韧性剪切带,老地层,后期脆性断裂等多重因素控制,发育于老地层中的片理化带提供了成矿流体的运移通道和容矿空间,加强片理化带的研究对于在雪峰弧形构造带上找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莲花山地区位于华北克拉通北缘,在赤峰市西约40km处。该区广泛发育金成矿作用,形成莲花山金矿床。金矿体的赋矿围岩为上太古界建平群变质岩系,属于石英脉型金矿床。我们的研究否定了以往认为本区金成矿作用与燕山期酸性岩浆活动相关的看法,提出金矿化作用发生在印支期,并与该期构造—岩浆活动紧密联系;大量含金石英脉体与大量闪长玢岩脉在空间上伴生,它们的稳定同位素及地球化学等特征均证明金矿化作用与中基性岩浆活动密切相关。此外,首次在本区结晶基底变质岩系中发现韧性滑脱带的存在,提出本区金成矿作用是发生在构造—热隆起的构造环境中,从而对本区金矿形成的动力学背景提出了新的认识。基于上述成果建立了莲花山地区金成矿模式,对金成矿作用的具体动力学过程做了进一步的解释。  相似文献   

20.
阴翠珍 《矿物学报》2003,23(2):153-157
研究了撰山子金矿床中金的主要载体矿物黄铁矿的形成世代、黄铁矿热电性的一般特征及黄铁矿的热电性与晶体形态、化学成分及金成矿作用的关系。结果表明:与岩浆作用有关的金矿床中,黄铁矿的导电类型既有n型、p型,又有n—p中间型,并以p型为主;不同成矿阶段的黄铁矿其热电性特征不同;黄铁矿热电性特征在矿体空间上具有一定的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