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自从1966年3月河北邢台地震以后,在我国大陆地区,又相继发生了河北河涧(1967.3)、渤海和广东阳江(1969.7),云南通海(1970.1)、云南普洱(1971.4)、四川炉霍(1973.2)、云南永善(1974.5)、辽宁海城(1975.2)、云南龙陵(1976.5)、河北唐山(1976.7)、四川松潘(1976.8)、盐源(1976.11),等多次强烈地震,短短10年间发生这么多地震,无论其频度还是强度都是前所未闻的.地震这一自然灾害已成为我国人民家喻户晓的一种自然灾害.  相似文献   

2.
我们知道,地震活动性主要是研究地震活动在时间、空间和强度等方面的规律。一些学者对地震活动时、空、强方面的统计规律还作了不少研究。本文利用MAPSIS系统工具中GL值计算方法对云南地区(21°N~29°N,97°E~107°E)1972年以来21次MS≥6地震前三年GL值进行时间变化扫描,结果发现该地区MS≥6地震前两年,在震中200 km范围内,3.0级以上地震活动均显示出明显的非均匀状态(GL>1);同时,MS≥6中强震前GL值空间扫描图象显示,GL值的高值区(GL>1)与未来MS≥6地震震中密切相关。因此GL值在云南地区MS≥6地震预报(特别是中期预报)中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3.
地震系统是个开放系统,影响它的内、外动力因子很多。本文以云南现代三次 Ms≥7级大地震(1970年1月5日通海7.7级,1974年5月11日永善一大关7.1级,1976年5月29日龙陵7.4级)的孕育和发生为例,初步地从地震成因角度探讨了地震预报问题。结果发现:大震前,一些主要的内、外作用力往往达到一定强度,而且它们的作用时段顺序(按长、中、短、临)相遇,作用域又在未来的震中区相互重合。因此,我们提出了地震预报的内、外因时空迭加模型,看来此模型是有一定普适性和实用价值的。  相似文献   

4.
利用云南区域数字地震台网46个地震台的记录资料,将2002-2008年间云南区域数字地震台网速报的、震中位于云南省界外300 km以内邻省(国)的中强震速报定位参数,与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正式速报结果(M≥5.0)(中国地震台网大震速报目录,2002-2007年)及云南地震台网正式速报结果作比较(M<5.0),总结速报分析...  相似文献   

5.
利用云南区域地震台网特定地震台站资料分析结果,对云南地区2010—2014年中强地震P波初动方向的变化进行统计研究,认为可以根据异向地震能量释放强度比较准确地判断地震类型,并针对研究震例给出初步判定指标。  相似文献   

6.
通过总结云南省1998~2012年度地震趋势研究报告中云南地区地震趋势和地震重点危险区的判定情况,给出了年度最大地震活动强度、危险区地震对应情况和地震危险区预测面积的统计分析结果,以期得到云南地区年度地震预测情况的系统认识。  相似文献   

7.
微震活动条带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云南是地震活动极活跃、极频繁的省。本文清理了1965年—1983年云南4.8级以上地震的微震活动的条带分布特征。其中有震源机制的地震29个。给出资料的选取及精度估计,分析了条带清晰度与门限震级、条带的长宽比、N 内/(N 内+N 外)值(N 内为条带状区域内的地震个数,M_(外)为条带区域外较广阔的区域上的地震个数)的关系。同时,分析出微震活动条带的清晰度与区域地震活动背景、强震发生地点的构造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条带的类型有单条带、交叉条带、其轭型以及环形条带。我们统计出地震活动条带形成时间与主震主系,总结出条带形成过程中能量蠕变曲线有2种形式以及主震前 b 值<1。  相似文献   

8.
赵洪声  和宏伟 《地震》2000,20(2):20-26
系统分析了本世纪以来云南地区逐年最大地震强度序列的演变,揭示出了地震活动强弱循环各阶段的基本变化规律,并对其机理进行了探讨。指出地震活动的分期性和强弱交替性是云南地区地震活动的基本特征之一。在此基础上,运用混沌理论,建立了云南地区年最大地震强度的多维相空间相似统计预报模式,确定出构成最佳预报模式的最佳参变量。最后应用本模式对1987~1997年云南地区逐年最大地震强度进行了外推定量预测和定性预报准确率检验,结果表明,当外推时间L=1年和4年时,定量预测平均绝对误差$\Delta\bar{M}$分别为0.53和0.46;有无M≥6强震的辨识率ƒ=0.90,高于年自然发生率0.50。该预报模式输出稳定,可成为判断云南地区地震形势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自然正交分解方法,对含有12个地震区的云南地震强度场的21年(1958—78)样本资料 _nM_k(n=21,k=12)进行了统计处理,得到自然正交函数展开式 _nM_k=_nZ_pφ_k,即将_nM_k 分解成依赖于空间坐标的场强波动面矩阵_pφ_k 与依赖于时间的波动面振幅矩阵_nZ_p 之积。同时重点解释了前几个主要特征值λ_p 所对应的特征向量(?)p 的物理意义,从地震活动特点及能量释放水平的角度,大致划分出最近21年来控制云南地震时空变化的几个强震活动带,这对进一步探讨现今云南的地震成因是有一定裨益的。另外,为建立预报式并留几年检验之,文中又特别截取了前18年(1958—75年)的资料样本,再次进行了自然正交分解,而且仅用相对较大的5个特征值λ_p(P=1,2,……,5)所对应的特征向量 (?)_p(P=1,2,……,5)的组合就可以84%的精度模写出这期间场量_nM_k(n=18,k=12)的分布。这一自然正交函数展开式当然也是个预测系统,只要将有关时间信息输入进右端矩阵_nZ_p,公式左端就可输出下一时刻的多维场强,所留3年(1976—78)的内验结果及1979年的预报结果表明这一统计模型是有一定应用价值的。  相似文献   

10.
云南“三江”流域地震活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云南区域台网1966年至2006年的地震目录,系统研究了云南“三江”(怒江,澜沧江,金沙江)流域内的地震活动性,给出了该区域、以及以各河流形成的3个次区域的地震活动时空分布特点和b值结果,并进行了讨论,根据研究结果,认为拟建、在建的水电工程可能造成水库诱发地震是一个值得高度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全球8级地震序列特征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地震序列的统计特征,是进行震后地震趋势分析的基础工作之一.通过利用美国国家地震信息中心(NEIC)提供的全球地震目录资料,对1975年以来全球36次8级地震序列进行了研究,重点讨论了震后最大余震强度水平估计问题;并按板内、板缘地震和震源机制类型进行了分类研究.结果表明,不论是在强度(最大余震水平)上,还是在频度(5~6级中强余震频度)上,板内地震与板缘地震存在显著差异:板内地震的最大余震强度和5~6级中强余震活动频度均明显低于板缘地震的;而按震源机制类型分类,这种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张立  赵洪声  刘耀炜 《地震》2008,28(2):123-130
利用云南地区多年的水位资料, 使用水位年变化率动态图像方法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 ① 云南地区水位的年变化幅度似与未来地震强度有一定正比关系, 特别当某年水位最大变化率上升幅度大于0.35或下降幅度大于-0.35时, 次年往往会发生MS≥6强震; ② 水位异常对应地震有区域性特征, 滇西北至滇东北地区以水位上升对应地震为主, 滇西南和滇西以水位下降对应地震为主; ③ 2000年以来云南绝大部分MS≥5地震的发震地点都位于前一年水位上升(或下降)极值区或次极值区附近水位梯度较大的地带上。  相似文献   

13.
云南地区的环境应力参数及其在地震短临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利用云南区域数字地震台网的数字化记录资料,研究了云南地区1999年1月至2003年11月的环境应力τ0值。结果表明:地面运动峰值速度(r.v)符合M10/2τ0的标度关系,较适合云南地区中小地震的统计规律;用单位破裂长度的环境剪应力即归一化环境剪应力0τc值来描述一定地区应力场强度比用0τ值更好;通过对1999年以来云南及邻区发生的所有5级以上地震进行检验发现,79%的5级以上中强地震震前40天左右出现0τc高值群体异常或单点异常,其中群体异常占异常总数的60%,另外,对未来主震发生的地点具有指示意义的地震占有异常地震的60%。  相似文献   

14.
磁暴K指数与云南地区中强震相关性统计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树华  石绍先 《地震研究》2005,28(3):236-238
应用云南通海地磁台K≥6的磁暴数据,对云南省内M≥5.0地震发震时间关系进行统计分析发现:K≥7的大磁暴对云南省M≥5.0地震触发作用显著,且不同强度的磁暴对地震的触发作用有差异,磁暴强度增加,触发作用也增大。这一分析结果对云南地区5级以上地震发生时间的预测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正>2012年6月24日15时59分在云南宁蒗与四川盐源交界处发生5.7级地震。极震区烈度达Ⅷ度,此次地震造成了2千多平方公里面积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达50730万元。震中位于川滇菱形块体(甘孜-玉树断裂、鲜水河断裂、小江断裂、红河断裂、金沙江断裂等围限的)内部次级块体边界带内。由于地震发生在两省交界附近,若仅使用四川或者云南的台站进行定位,台站方位覆盖差(台网分布偏在地震一侧),定位结果受台站空隙角影响较大,因此,本文在定位台站的选取上将两省的地震观测报告进  相似文献   

16.
陈强  董旭光 《内陆地震》1992,6(2):167-173
选取山东地区(φ_N34°—39°,λ_E114°—123°)1970年以来的地震(M_L≥4.0),应用模糊信息检索法对山东地区未来一年(1990.6—1991.5)内发生的最大地震强度进行预测,预测结果为Ⅱ类;对比分析其结果认为,该区地震最大活动强度不会超过4.8级。实际本区1991年3月14日在长岛东北海中(φ_N37°54′,λ_E121°06′)发生了以4.7级为主震的震群,其能量相当于一个4.8级地震。 本文还给出了各类地震的从属函数随时间的变化曲线,由此可估计出未来地震活动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正本研究选取2009—2015年云南地区观测连续、稳定的水温观测资料共34项,采用异常过程和从属函数分析方法联合提取异常,同时选用同时期发生在云南省内的21次17组(发生在1个月内的2次地震视为1组)M_s≥5.0地震作为研究样本,分析水温异常与地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1 研究背景 2021年5月21日漾濞MS 6.4地震的发生,打破了云南地区5级地震368天的平静和6级地震6.6年的平静.此次地震平静被打破后,相继于6月10日、6月12日发生双柏5.1级和盈江5.0级地震,云南地区中强地震呈连发态势.云南地区中强地震连发研究结果(钱晓东等,2007)表明,在1/3连发震例中均有6级地震参与.因此,为了分析云南地区下一次6级地震的优势发生地点,文中统计了该区中强地震长期平静被打破后首发6级地震的优势空间分布,以期从统计角度,判断未来6级地震发生的可能区域.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了1920年以来,云南地区M_s≥4.7级地震的时间序列及空间分布的特征标度。结果表明,当区内M_s≥4.7级地震在时间序列上出现我们定义的平静段和活跃段后,分别于418天和312天内即可能发生6级以上地震,对应率分别为71%和87%,1920年以来云南11次M_s≥6.8级地震前,出现活跃和平静特征标度的各5次。在空间上绝大多数(80%)大震震中处于我们所定义的长时间大范围空白缺震背景区或相对少震区内,仅少数(20%)位于4.7级以上地震相对密集区内或附近。4.7级以上地震上述时间序列及空间分布特征标度,可以作为云南6级,特别是6.8级以上地震中期或短期预测的判据和指标。同时可以看出,云南6级以上地震前,4.7级以上地震在时空演变上,经历了从无序到有序的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初步分析了近两年我国西南地区大气压力场(100多个台站资料)的变化对云南地震的影响,发现当云南地区外围(主要是四川盆地)24小时变压ΔP_(ij)现高值,并达到一定指标,即: ΔP_(ij)≥1.4σ_j,而在云南同时出现相对低压时,省内及邻近地区就有可能发生M_L≥4.0级地震,一般在7日或5日内发震。发震地点几乎都分布在低压强度最大的地区或高、低压切变带上。文章最后就这两者间的可能联系作了简要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