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海洋人物6     
拉·孔布 .H.( Henri L a Combe,1 91 3- 1 2 - 2 4~  )法国海洋学家。 1 91 3年 1 2月 2 4日生于尼姆。曾就读于尼斯公立学校、巴黎圣路易斯公立学校、巴黎综合工科学校。 1 935~ 1 95 5年任海洋水文工程师。 1 95 5年任巴黎博物馆海洋学教授。 1 96 5~ 1 96 7年任地中海和直布罗陀海峡海洋学考察队队长 ,国际海洋学联合会主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海洋委员会主席。1 973年当选为法国科学院院士。主著有《海洋声学研究》( 1 946 )、《潮汐运动》( 1 95 3)、《摩洛哥水文学的任务》( 1 95 9)、《关于海洋运动的研究》( 1 949~ 1 96 8)…  相似文献   

2.
海洋人物10     
凯尔文 ,A.de( Alfrecl de Quervain,1 879- 0 6 - 1 5~ 1 92 7- 0 1 - 0 6 )瑞士地球物理学家。 1 879年 6月 1 5日生于苏黎世。 1 92 7年 1月 6日逝世于苏黎世。 1 91 5年起任苏黎世大学教授。在高空气象学上 ,1 90 0年提出单经纬仪高空风观测方法。设计了用气球高空观测的经纬仪 ,设计并制造了地震仪。还研究地震学和冰川学。 1 91 2~ 1 91 3年参加瑞士探险队 ,从东向西横越格陵兰。海洋人物10@刘安国  相似文献   

3.
海洋人物3     
拉·佩鲁兹 ,comte de ( Jean- Fran sois Galaup,comte de La Pérouse,1 741 - 0 8- 2 2~约 1 788)法国航海家。 1 741年 8月 2 2日生于阿耳比附近的列久阿。 1 75 6年在法国海军服役。奉法国路易十六世之命 ,于 1 785~ 1 788年去亚洲东北岸探险航行。 1 785年 8月 1日由法国出航 ,率《指南针号》和《观象仪号》两船考察了太平洋群岛 ,美洲西北部海岸和亚洲东北部海岸 ,发现位于库页岛和日本北海道之间的拉佩鲁兹海峡 (以他本人命名 )。探险队在离澳大利亚东南部植物学湾后 ( 1 788- 0 3- 1 0 )即无消息。直到 1 82 6~ 1 82 7年 ,英…  相似文献   

4.
海洋人物1     
凯恩 ,E.K.( Elisha Kent Kane,1 82 0 - 0 2 - 0 3~ 1 85 7- 0 2 - 1 6 )美国物理学家、北极探险家、医生。1 82 0年 2月 3日生于费城。 1 85 7年 2月 1 6日逝世于古巴哈瓦那。由自学攻读医学而成为海军军医。两次参加北极探险。 1 85 0~ 1 85 1年参加由美国事业家 H.格林尼尔 ( Henry Grinnell,1 799~ 1 874)出资 ,由海军军官 E.J.哈文 ( Edwin Jesse De Haven,1 81 6~ 1 86 5 )组织的第一次格林尼尔北极探险队 ,目的是寻找失踪的 J.富兰克林。此次探险 ,发现位于德文岛西北端的格林尼尔半岛。 1 85 3年 5月~ 1 85 5年 1 0月率…  相似文献   

5.
香鱼工厂化养殖及其耗氧率和窒息点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 0 0 0年 2~ 3月放养 1 63 3 5尾香鱼 (Plecoglossusaltivelis)种苗 ,在水泥池内进行工厂化养殖研究 .结果表明 ,养殖存活率 85%,总产量 2 4t,平均单产 1 0kg/m2 ,饵料系数 1 .7.养殖主要病害为肠炎和烂鳃病 .体重 2 4.5~ 3 2 .5g ,个体平均耗氧率为(0 .2 98~ 0 .3 86)× 1 0 -3(m/m)h-1.窒息点 1 .95mg/dm3左右 .  相似文献   

6.
海洋人物5     
纳索斯特 ,A.G.( Alfred Gabriel Nathorst,1 85 0 - 1 1 - 0 7~ 1 92 1 - 0 1 - 2 0 )瑞典古植物学家、地质学家、北极探险家。 1 85 0年 1 1月 7日生于瑞典南普兰。卒于 1 92 1年 1月 2 0日。在马尔默、隆德和乌普萨拉等地就读 ,1 874年获隆德大学博士学位。曾在瑞典地质调查所任职 ,1 885年任斯德哥尔摩国家博物馆博物部主任。在此期间任颈卵器植物 ( Archegoniatae)和化石植物教授 ,研究中生代植物 ,以及南极和北极的植物化石 ,并将显微镜和化学方法应用于化石植物研究。1 91 7年退休。作为探险家 ,1 899年去北极区探验。到达格陵兰…  相似文献   

7.
南黄海鳀鱼产卵场小型底栖生物的丰度和生物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 0 0年 6月在南黄海鱼产卵场 18个站位的调查结果表明 ,小型底栖生物的平均丰度为 0 .81× 10 6ind· m-2 (± 0 .4 1× 10 6ind· m-2 ) ,平均生物量为 1.2 2 g dwt· m-2 ,小型底栖生物的丰度和生物量的水平分布图型大体相似 ,即高的数量值分布在等深线 5 0 m以浅的与海岸线平行的74 94、7994、85 94、11394等站。小型底栖生物数量与 10种环境因子的 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 ,丰度与水深呈负相关 (r,- 0 .5 5 5 ,P<0 .0 5 ) ,与 Chl- a呈正相关 (r,0 .4 86 ,P<0 .0 5 ) ;生物量与水深、沉积物中的粘土含量 (% )和水含量 (% )均呈负相关 (r,0 .4 84~ 0 .5 0 0 ,P<0 .0 5 )。共鉴定出 18个小型生物类群 ,线虫是数量占优势的类群 ,平均丰度 0 .6 0× 10 6ind· m-2 (± 0 .36× 10 6ind· m-2 ) ,占总丰度的 73.8% ,其他的重要类群依次为底栖桡足类 (18.7% )、多毛类 (3.1% )、动吻类 (1.6 % )和介形类 (1.1% )。按生物量 ,优势类群依次为多毛类 (占 2 9% )、桡足类 (2 3% )和线虫 (2 0 % )  相似文献   

8.
厦门杏林虾池夏冬季微型浮游动物对浮游植物的摄食压力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20 0 0年 8月和 2 0 0 1年 2月 ,在杏林虾池用稀释法研究了微型浮游动物对浮游植物的摄食压力 .结果表明 :砂壳纤毛虫、甲壳类无节幼体是微型浮游动物的优势种 ;浮游植物生长率夏季为 0 .40~ 1 .0 1 /d、冬季为 0 .1 8~ 0 .96/d ;浮游动物的摄食率夏季为 0 .578~ 1 .3 2 4/d、冬季为 0 .2 0 4~ 0 .2 55/d ;日摄食率 (以C计 )夏季为 1 9.1 7~89.51mg/(m3·d)、冬季为 3 .3 2~ 7.2 3mg/(m3·d) ,各占浮游植物现存量的 43 .90 %~ 73 .40 %、1 8.43 %~ 2 2 .51 %;对初级生产力的摄食压力夏季为 1 1 5.2 3 %~1 93 .52 %、冬季为 3 7.47%~ 1 1 1 .3 1 %.  相似文献   

9.
西沙群岛重要岛礁鱼类资源调查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为摸清岛礁海域鱼类资源种类及分布 ,合理安排渔船生产 ,2 0 0 3年 5月采用延绳钓和底层刺网在西沙群岛的浪花礁、东岛、永兴岛、华光礁、金银岛、玉琢礁和北礁等 7座珊瑚礁水域进行了 1个航次的鱼类资源调查。 2种作业投入的捕捞努力量分别为延绳钓 3 740钓、底层刺网 14 480m ,单次作业努力量延绳钓 80~ 3 2 0钓、底层刺网 12 0~ 80 0m。捕获鱼类 177种 ,渔获量 3 70 0尾 2 767.0 0kg ,其中延绳钓 3 3种计 77尾 1711.5 5kg ,底层刺网共 15 3种计 3 62 3尾 10 5 5 .45kg。按岛礁平均 ,渔获率和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 (CPUE)延绳钓为 2 .0 6尾·(10 0钓 ) -1、45 .76kg·(10 0钓 ) -1,底层刺网为 2 5 0 .2 1尾·(1km) -1、72 .89kg·(1km ) -1。捕获的主要经济种类有鲨鱼、裸胸鳝、石斑鱼、笛鲷、裸颊鲷、鹦嘴鱼和绯鲤等。北礁、金银岛和玉琢礁的鱼类资源比较丰富 ,开发潜力较高 ;浪花礁、东岛、华光礁和永兴岛次之 ,也有一定的生产价值。  相似文献   

10.
海洋人物     
帕里 ,W.E.( William Edward Parry,1 790 - 1 2 - 1 9~ 1 95 5 - 0 7- 0 8)英国航海家、北极探险家。 1 830年入海军、1 85 2年被授予海军上将军衔。 1 82 9年封为爵士。 1 790年 1 2月 1 9日生于英格兰巴思。 1 85 5年 7月 8日逝世于德国巴特 -埃姆斯。 1 81 8年参加由 J.罗斯 ( JohnRoss,1 777~ 1 85 6 )率领的北极探险考察。 1 81 9~ 1 82 5年为寻求西北航道 ,率《赫克拉号》和《格里帕号》进行 3次北极区航海探险 ( 1 81 9~ 1 82 0、1 82 1~ 1 82 3、1 82 4~ 1 82 5 )。 1 82 7年进行从斯匹次卑根出发去极地的尝试 ,船只留在…  相似文献   

11.
南沙群岛珊瑚礁潟湖及附近海区春季初级生产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9年 4—5月运用荧光法和14C同位素示踪法测定了渚碧礁、永暑礁、赤瓜礁、华阳礁、南薰礁5个■湖和附近海区15个站位的叶绿素a含量和初级生产力,结果表明,■湖内的平均初级生产力和平均同化系数分别为 1.52±0.90 mg C·m-3·h-1 和 6.34±1.56 mgC·(mg Chl.a)-1·h-1 。附近海区的平均初级生产力为 0.27±0.12 mg C·m-3·h-1,最大值分布在 50m水层;平均同化系数为 2.99±0.85 mg C·(mg Chl.a)-1·h-1 ,最大值分布在50m水层,最小值分布在75m水层。珊瑚礁■湖初级生产力和同化系数都比附近海区高,可能与■湖的特殊生态环境和生物群落组成有关。  相似文献   

12.
5-羟色胺刺激长牡蛎排放精卵在四倍体诱导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报道了用 5 羟色胺催产出的长牡蛎精、卵 ,人工授精后诱导四倍体的实验结果 .结果表明 :在 2 6℃水温条件下 ,受精后 7min ,用 0 .5mg/dm3细胞松弛素B处理2 5min ,获得长牡蛎的胚胎四倍体 ,其诱导率为 1 6.7%,D形幼虫孵化率为 2 7.0 %;诱导效果优于采用常规解剖法 .注射 5 羟色胺刺激长牡蛎亲贝排放精、卵的有效浓度分别为 1× 1 0 -6 ~ 1× 1 0 -2 mol/dm3和 1× 1 0 -5 ~ 1× 1 0 -3mol/dm3.  相似文献   

13.
三苯基氯化锡对黑褐新糠虾的毒性效应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于 1 992年 7月在青岛胶州湾西岸采集黑褐新糠虾 ,经实验室常年培养驯化后作为实验材料 ,研究了三苯基氯化锡 (TPTC)的急性毒性效应及其对糠虾繁殖、生殖周期和种群的慢性毒性影响。结果表明 ,在急性毒性实验中 ,TPTC对糠虾的半致死浓度为 2 5× 1 0 - 9g/L( 2 4hLC50 )和 1 5× 1 0 - 9g/L( 4 8hLC50 ) ;慢性毒性实验结果表明 ,TPTC能影响糠虾种群的世代繁殖 ,2× 1 0 - 9g/L的TPTC能使糠虾首次生育的年龄延迟 3d ,产幼总数比对照组减少80 %以上 ,1× 1 0 - 9— 2× 1 0 - 9g/L的TPTC能导致糠虾生殖周期延长 3— 4d ,在生殖期内的死亡率上升 30 %— 55% ,暴露于 0 2 5× 1 0 - 9— 2 0 0× 1 0 - 9g/LTPTC中的糠虾其子代的在 6× 1 0 - 9g/LTPTC中存活能力下降。可以认为 ,1× 1 0 - 9g/L的TPTC可导致糠虾种群的衰亡。  相似文献   

14.
赤潮异弯藻Heterosigma akashiwo的生长特性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4  
采用多因子实验设计 ,经三维ANOVA统计分析 (TukeyTest) ,研究了温度、盐度和光照强度对鱼毒类赤潮藻———赤潮异弯藻Heterosigmaakashiwo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实验范围温度 (1 2℃、1 9℃、2 5℃、3 2℃ ) ,盐度 (1 0、1 8、2 5、3 0、3 5 )和光照强度 0 0 2× 1 0 1 6、0 0 8× 1 0 1 6、0 3× 1 0 1 6、1 6× 1 0 1 6quanta/(cm2 ·s)内 ,各温度和光照强度、以及低盐度 (1 0 ,1 8)和高盐度 (3 5 )之间 ,藻生长率有极显著差异 (P <0 0 0 1 )。光照强度和温度、盐度和温度以及这三个因子之间存在极显著的相互作用 (P <0 0 0 1 ) ,而光照强度和盐度之间无显著的相互作用 (P =0 0 74>0 0 5 ) ,藻生长的最适温度、光照、盐度条件分别为 2 5℃、1 6× 1 0 1 6quanta/(cm2 ·s)、1 0— 3 5 ,这时生长率为 0 .85d- 1 。  相似文献   

15.
北太平洋副热带逆流区海流的准90天振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根据 POCM模式输出的流场资料 (1993年 1月 1日~ 1998年 12月 31日 ) ,运用小波分析方法分析北太平洋副热带逆流区海流的季节内振荡特征 ,并用功率谱方法作了验证。结果表明 :在以 19.81°N为中心 ,18~ 2 2°N,16 0°E以西的西太平洋海域 ,海流具有显著的准 90 d振荡特征 ;该振荡对应的波长约为 86 5 km,沿 19.81°N该振荡信号自东向西传播的相速度约为 0 .0 9m/ s。从能量角度看 ,该振荡信号主要存在于 15 0 m以内的海洋次表层 ,2 2 2 .5 m深度能量是 6 2 .5 m能量的13%。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水库中12个围隔两次取样的叶绿素a浓度(单位:μg/L)、化学耗氧量(单位:mg·O_2/L)和塞克透明度(单位:m)的实验数据分析,求得如下回归方程: (1)[Chla]=17.60·[SD]~(-1·86) r=-0.87 (2)[Chla]=-28.85+7.32·[COD] r=0.89 (3)[COD]=6.88·[SD]~(-0·68) r=0.91本文还对这些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在丹麦北部的陆上和海底沉积物中浅层气分布十分普遍。来自海底两个渗漏区的天然气主要由CH4和少量的N2、CO2和O2组成(表1)。样品中未检测出存在有重烃。表1海底渗漏区气体的化学成分和同位素组成Table 1 Chemical and isotopic composition ofgas from submarine seeps地点水深/mCH4/%CO2/%N2/%O2+Ar/%δ13CCH4(‰)δ2HCH4(‰)NordreRonner12 94·8 2·1 3·0 0·1-68·4-191Hirsholmene 10 98·6 0·3 0·8 0·2-65·3-168上述两个渗漏区甲烷的C、H同位素比率(表1)表明,天然气为CO2降解产生的细菌成因气。细菌成因气的另外一…  相似文献   

18.
摄食水平对梭鱼的生长和能量收支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于 1 999年 8— 1 2月 ,在水温为 (2 4 .0± 0 .5 )℃ ,摄食水平分别为体重的 0 %、1 %、2 %、3 %、4%和饱食的条件下进行梭鱼的摄食 -生长实验。结果表明 ,梭鱼湿重、干重、蛋白质和能量的特定生长率 (SGR)与摄食水平呈直线关系 ,其转化效率与摄食水平的增加成正比 ;梭鱼的湿重、蛋白质、干重和能量的维持水平分别为体重的 1 .85 1、1 .85 3、2 .882和 2 .3 4 2 (% d) ;排粪率和排泄率随摄食水平的增加而增加 ,并呈直线关系。在最大摄食水平下 ,能量收支等式为 :1 0 0C =4.41F +1 1 .1 8U +47.0 6R +3 7.3 5G  相似文献   

19.
我国著名的海洋地质学家、教育学家、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名誉所长、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技术顾问、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业治铮教授 ,因病医治无效 ,于 2 0 0 3年 1月 3日 2时 1 0分在南京逝世 ,享年 85岁。业治铮先生是江苏省南京市人 ,1 91 8年 4月 1 1日生。 1 937年考入南京中央大学地质系 ,是年参与成立学生读书会等组织 ,宣传抗日。 1 941年 9月毕业至 1 944年 8月在云南昭通西南矿产测勘处工作。 1 944年 9月 - 1 946年 8月在重庆前中央大学地质系教书。 1 946 - 1 949年在美国路易斯安娜州州立大学及密苏里大学研究生院学…  相似文献   

20.
根据 1998~ 2 0 0 1年 8~ 10月 38°N~ 4 4°N各站点水温和生产数据 ,对 15 4°E~ 15 7°E海域柔鱼作业渔场与表温及水温垂直结构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认为 ,38°N~ 4 4°N各站点水温结构随时间有较大差异。 8~ 9月 38°N~ 4 4°N各站点在 10 0m以内均形成明显的温跃层 ,10月份随着亲潮势力加强 ,跃层强度有所减弱 ,表层混合水可达 5 0m深 ,其温跃层基本上在 5 0~10 0m间。在 15 0°E~ 16 5°E海域 ,渔获产量主要集中在 4 2°N~ 4 4°N ,盛渔期为 8~ 9月。 8月在4 0°N~ 4 1°N海域温场最适表温为 2 0~ 2 2℃ ,在 4 2°N - 43°N海域为 16~ 19℃ ,在 4 4°N附近海域为 14~ 16℃ ,0~ 5 0m、0~ 10 0m温度梯度为 0 .16~ 0 .2 3℃ /m和 0 .11~ 0 .13℃ /m ;9月渔场最适表温、0~ 5 0m和 0~ 10 0m温度梯度为 15~ 2 0℃、0 .15~ 0 .18℃ /m和 0 .12~ 0 .14℃ /m ;10月为12~ 17℃、0 .11~ 0 .2 0℃ /m和 0 .0 9~ 0 .11℃ /m。灰色关联度表明 ,对作业渔场影响最大的是表温、0~ 5 0m温度梯度、0~ 10 0m温度梯度和纬度 ,其关联度均在 0 .8以上。渔获产量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 ,其中捕捞努力量、资源丰度、0~ 10 0m温度梯度和纬度是影响渔获量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