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川滇强震活动图像特征与趋势讨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概述了川滇地震大形势的活动特点,根据川滇1948-2001年与1948-1965年强震活动图像的对比,对川滇强震趋势作为初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2.
黄圣睦 《地震研究》1993,16(3):239-245
本文提出了具有相似活动构造背景的强震多发段康定段和东川段。对两者历史强震迁移和与川滇大地震的紧密联系,作了较有说服力的多次震例证明,因而本文所论及的有关活动特征在川滇未来强震预测中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川滇及其邻区强震连续活动的地域图象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侧重分析了川滇及共邻区强度连续活动的不同地域分布图象,根据强震间的构造成因联系,将它们分为两种类型,主震-晚期强震和先期强震-后期强震。后一类又可分为两个亚类,由前兆性中强震条带联系的先、后期强震和相关构造带联系的先、后期强震。从整体连续强震活动图象变化特征上反映出强震及其晚期强震活动的可预测性,因而可供强震中期预报参数。  相似文献   

4.
本根据1986 ̄1996年川滇藏三省(区)邻界区巴塘-丽江-带频繁的强震活动的资料,结合活动构造带分布及历史强震记录,分析了该邻界区强震活动若干特征,提出了“存在川滇藏邻界区巴塘-丽江地震块体”的认识,并就其与相邻地区强震活动关系及未来强震趋势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将川滇地震区活动断裂、历史地震与地震预测经验教训等方面资料,充实地震活动图像分析预测强震趋势的方法,总结出了10项地震活动异常作为预测依据,统称为"地震活动图像异常"。利用此研究成果,从川滇推广至中、外许多震例都可以确认有这些异常图像的存在,反映出大地震孕育过程晚期,即主震前中短期阶段区域及主震破裂区应变释放的演化特征,有一定的构造物理背景。对川滇地震活动图像特征的核心——重复性及其验证效果作了分类介绍,讨论了重复性特征的机理。对强震趋势预测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本文应用回归—马尔可夫链联合预测地震的方法,结合川、滇强震的特点,对川、滇强震进行了计算,并作了预测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对川、滇强震的预测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川滇地区中、强震震源机制解和中小地震平均节面解分析,指出川滇地区现今构造应力场在北西-北西西向压应力作用下,以水平剪切错动为主。同时,采用极值理论、最大信息熵、线性预测和灰色理论等方法综合分析,预测川滇地区未来强震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个中长期地震预测方法,基于复杂系统统计物理的图象信息学PI算法近年来广受关注.针对7级以上强震成组和突发交替的川滇地区,考虑将与其构造和地震活动关系密切,且强震频发的安达曼-苏门答腊地区作为统一的强震预测研究区,使用PI算法进行MW7.0及以上预测ldquo;目标震级rdquo;的地震危险性分析.计算中使用了1973年以来的NEIC目录,采用10年尺度的地震活动ldquo;异常学习rdquo;时段和3年尺度ldquo;预测时间窗rdquo;,对预测效果进行了ROC检验.回溯性研究显示,PI预测效果较好,表明将川滇-安达曼-苏门答腊地区作为统一的7以上强震PI预测研究区在统计上具有合理性.从统计物理角度,研究区组合前后的各态遍历性曲线显示,组合后的研究区对PI的适用程度虽不优于单独考虑川滇地区,但优于安达曼-苏门答腊地区.PI图象显示,2008震前可能存在中长期尺度的ldquo;前兆性rdquo;地震活动异常.   相似文献   

9.
川滇中短期地震活动图象异常及其在强震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根据川滇20例M≥67级强震前中短期地震活动图象异常的分析对比,归纳出8项有普适性的图象异常指标,试图对一、二年内各个强震区(100×200平方千米)强震孕育程度给出一个经验性的估计量。并将它作为中短期强震预报的基本依据。同时,这些异常的动态既是改进年度性震情会商的着眼点,又是震情跟踪的具体目标。  相似文献   

10.
关于川滇地区深部结构与强震活动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川滇地区是中国大内部地震活动最强的地区之一,且近期的强震活动仍十分频繁。本文论述了川滇地区在我国大陆强震的机理和预测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回顾了30我为在该地区开展的地震学研究,并提出在“973”国家基础研究计划中拟开展的深部地球物理探测及其相关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1.
依据西藏中部强震活动特征及1985年以来中国大陆强震活动新格局,于1996年将藏北玛尼一唐古拉山口一带列为未来几年71/4级地震危险区。这旬刚发生的1997.11.8玛尼7.5级地震有较好的对应。再次表明采用活构造与强震研究相结合、震源区个性和地震带(区)共性相结合,追踪大震发展过程及研究不同必质的强震活动图象等分析方法是有研究前景的。  相似文献   

12.
地震活动增强方式及其复杂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炜 《地震工程学报》2000,22(4):376-381
分析了地震活动增强特征参数W1与相应其它参数的关系以及在一些6级左右地震前W1值的动态图像变化。结果表明中强以上地震前的地震活动“增强”通常表现为在强度上的增高、时间和空间上的丛集以及强度增高与时空丛集同时出现3种方式。一些6级左右地震前W1值动态图像变化表明地震过程往往表现为多应力集中区相互作用和影响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13.
澜沧—耿马地震短期和临震阶段的地震活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月君  陆远忠 《地震》1994,(5):78-83
本文主要分析了澜沧-耿马地震震前短临阶段的地震活动特征,包括b值、震群、临震的小震活动等,文中也简要回顾了大同地震前的地震活动特征。同时探讨了地震系列的算法复杂性在实际震例中应用的可能,表现为在时间分布上强震前大小地震的有序性增加,随机性降低的过程。目的是寻找强震前一定时空范围内,中期向短期阶段过渡及短临阶段普遍存在的地震活动图象的演化信息。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宁夏南部地区(35°20'~37°40'N,104°30'~106°30'E)小震综合机制解的变化特征.发现在中强地震前,该地区小震综合机制解的P轴方位偏离平均值,向E或SE偏转,其仰角有增大的趋势,同时小震纵波(Pn和Pg)初动符号一致.6次中强地震的震源机制解表明,该地区P轴方位与主压应力方向基本一致,因此该地区发生破坏性地震的可能性不大.近几年来的地震活动图像显示,该地区的地震活动有向中卫、中宁和同心地区集中的迹象.  相似文献   

15.
我国的采矿诱发地震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介绍了全国100余个煤矿和非煤矿采矿诱发地震的分布、特点及危害,认为我国的矿震总体上呈现增强趋势,造成的人员伤亡、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明显,应引起高度重视。同时对加强矿震的监测、预防和研究工作提出了某些建议。  相似文献   

16.
自相似地震活动特征的提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强震前的地震活动前兆。为定量描述这组前兆,我们研究了一组自相似地震活动函数。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自相似地震活动特征的提取。然后利用直方图法对每一特征作了特征选择,如此共选取了21个特征。这些特征反映了强震活动水平增高,地震活化,地震活动偏离正常值及b值异常等地震活动前兆现象。  相似文献   

17.
思普地区地震活动和地质构造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樊耀新 《地震研究》1998,21(1):65-70
红河断裂是云南主要的区域大断裂,区内现代构造运动强烈,但其南段长期无中强地震发生,而离它仅100km的滇西南思普地区地震活动却异常强烈,本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研究了滇西南地区地壳构造和地震活动特点,用人工地震测探等方面的实际资料进一步证实了思普地区存在地较大规模的北东向断层,并提出北东向断层的思普地区地震活动中起重要控制作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本文根据长、中和短期预报研究对主要地震活动图象加以归类和简述。结果表明:(1) 基于地震活动图象分析的中、短期预报,在预报时间上可能达到1、2年,甚至几个月的量级。但要进一步缩短预报的时间尺度十分困难,除非有明显的前震序列活动。(2) 地震活动图象分析对于辨认未来主震(尤其是强主震)的位置是有效的。(3) 强震和中强震前的图象特点是有区别的;据此,可以大概估计未来主震的震级。然而,图象的空间尺度与主震震级无明显的相关性。(4) 信号震、前兆震群和前震(包括早期前震)总是伴随着异常的地震活动时空图象。  相似文献   

19.
1994年第四季度,全球地震在维持了一年多的中等水平以后,出现了高水平的活动。全球地震如1993年,继续以西北太平洋地震带为中心,千岛群岛和日本本州以东接连发生海沟浅源大地震。1993-1994两年,全球最大地震发生在西北太平洋地区。菲律宾海周边地区发生强烈地震多次,日本南部近海海槽区发生大地震的形势更加迫近。中国大陆东半部地震活动有增强的迹象,1995年,中国华北地震活动将有新发展。本季度美洲地  相似文献   

20.
1995年第四季度。全球地震活动仍保持显著的高水平,地域分布比较广泛,活动强度与第二、第三季度相近。这显示1995年高水平活动的年份。美洲在智利地震之后发生墨西哥地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