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地区云对地气系统长波射出辐射(OLR)强迫的气候研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本文利用地球辐射平衡试验(ERBE)和国际卫星云气候计划(ISCCP)提供的地气系统长波射出辐射(OLR)和云量资料,计算并讨论了我国各季和年平均云量对地气系统OLR的强迫及其所产生的温室效应。结果表明我国各季的OLR云强迫与总云量、高云量都有较好的相关,且季节变化明显;OLR云强迫和云温室效应的地理分布受云量和云状的影响较大,它们的年变化一般呈弱双峰型,峰值在春、夏季出现。  相似文献   

2.
中国地区云对地气系统净辐射强迫的气候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艳  翁笃呜 《气象科学》2002,22(4):416-424
本文利用地球辐射平衡试验(ERBE)和国际卫星云气候计划(ISCCP)提供的地气系统行星反射率,长波射出辐射(OLR)和云量资料,计算出中国地区年、月总云量对地气系统净辐射的强迫,分别讨论了其与总云量及地气系统晴天净辐射的关系。结果表明:地气系统净辐射云强迫与总云量有较好的抛线物关系,各月净辐射云强迫与地气系统晴天净辐射的曲线相关也很明显,如以曲线上净辐射云强迫为零时的晴天净辐射值代表各月曲线位置,则该值随天文辐射作规律性季节变化。地气系统净辐射云强迫的地理分布与总云量及地气晴天净辐射分布有关,其在各地的年变化则主要由天文因素及雨季进行退决定。  相似文献   

3.
中国地区云对地-气系统辐射强迫温度效应的气候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刘艳  翁笃鸣 《气象学报》2002,60(6):766-773
文中利用地球辐射平衡试验 (ERBE)和国际卫星云气候计划 (ISCCP)提供的地 气系统行星反射率、射出长波辐射 (OLR)和云量资料 ,计算了中国地区年、月平均总云量对地 气系统短波辐射、长波辐射以及净辐射强迫的温度效应和敏感性系数 ,并讨论了云对各辐射分量强迫的温度效应与总云量的关系。结果表明 :地 气系统云辐射强迫温度效应与总云量间具有较明显的曲线相关。云辐射强迫温度效应及其敏感性系数具有明显的时空变化特点。就中国全国平均而言 ,各月地 气系统云辐射强迫净温度效应一般表现为降温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地球辐射平衡试验(ERBE)和国际卫星去气候计划(ISCCP)提供的地气系统长波射出辐射(OLR)和云量资料,计算半讲座了我国各季和年平均去量对地气系统OLR的强迫及其所产生的温室效应,结果表明:我国各季的OLR云强迫与总云量,高云量都有较好的相关,且季节变化明显;OLR云强迫和云温室效应的地理分布受云量和云状的影响较大,它们的年变化一般呈弱双峰型,峰值在春,夏季出现。  相似文献   

5.
对于那些打算预报世界将如何对待温室气体这个刚出现的问题的科学家们来说,云是一个棘手的问号。没有人确切知道这些膨胀的冰体和水滴是怎样适应今天变化多端的气候的,更不用提下一世纪了。现在,一个首创卫星试验正开始驱散这团迷雾。在美国1月6日的《科学》中,一个研究小组报道了地球辐射预算试验(ERBE)中主要结果的第一部分。这项试验利用3个地球轨道卫星,直接得到进入大气和离开大气的辐射量。  相似文献   

6.
青藏高原云对地气系统净辐射强迫的气候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地球辐射平衡试验(ERBE)和国际卫星云气候计划(ISCCP)提供的地气系统行星反射率、长波射出辐射(OLR)和云量资料,计算了青藏高原地区云对地气系统净辐射的强迫,并讨论其与总云量及地气系统晴天净辐射的关系。结果表明:高原各季净辐射云强迫与总云量有较好的非线性关系,其中以暖季更明显;各月净辐射云强迫与地气系统晴天净辐射的曲线相关很明显,各条曲线均存在一个与净辐射云强迫零值相对应的晴天净辐射值  相似文献   

7.
海-陆-气全球耦合模式能量收支的误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韬  吴国雄  郭裕福 《气象学报》2002,60(3):278-289
通过分析GOALS模式两个版本GOALS 1.1和GOALS 2的能量收支 ,并与观测对比 ,结果表明 :模式模拟的地表净短波辐射通量在高纬地区偏低 ,而净长波辐射通量又偏高 ,导致极地表面温度偏低 ,感热通量在高纬地区为很高的负值。而在陆地上感热加热作用显著偏强 ,使地表有较大的向上净能量给大气 ,引起陆地上有些暖中心也偏强 ,这也解释了模式模拟地表面空气温度场的误差原因。海洋上潜热通量偏低 ,特别是在副热带洋面上偏少更明显。陆地上的欧亚和北美大陆大部分地区潜热通量仍偏低。这也是模式降水在大部分地区偏少的重要原因。两模式大气顶OLR偏低的模拟主要是在中低纬度 ,大气顶净短波辐射通量的模拟在中低纬度虽然与NCEP结果接近 ,但与地球辐射收支试验ERBE资料比较仍偏小较多 ,说明改进中低纬度云 辐射参数化方案对改进全球能量收支的模拟有重要意义。GOALS 2模式中诊断云方案模拟的云量除赤道地区外普遍偏小 ,尤以中纬度为甚 ,造成那里能量收支出现大的误差 ,这表明了更好的云参数化方案的引入是今后模式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8.
积云对流加热作用下赤道波的稳定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国家气象中心从ECMWF引进的中期数值预报准业务模式(T42L9),在对其中的云-辐射过程改进的基础上,以1979年6月14日12GMT的FGGE-Ⅲb资料为初始场.对1979年6月14日至19日期间南亚高压北跳过程中青藏高原的热力和动力作用以及云-辐射作用的贡献进行了数值试验研究。分别在有地形非绝热、有地形绝热、无地形绝热以及不考虑云-辐射反馈情形下进行了五天数值预报试验.模拟结果指出,青藏高原南侧的热力作用是这次北跳加强过程的主要原因,而大地形的动力作用不利于南亚高压的北跳加强(两者共同作用造成南亚高压的中期振荡)。云-辐射相互作用有利于南亚高压的北跳加强。  相似文献   

9.
中国地区云对地气系统太阳短波吸收辐射强迫的气候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艳  高歌 《气象科学》2000,21(3):260-269
本文利用地球辐射平衡试验(ERBE)和国际卫星云气候计划(ISCCP)提供的总云量、行星反射率资料,计算并分析了我国年、月平均云对地气系统太阳短波吸收辐射的强迫及其敏感性系数,揭示了它们之间的关系,最后绘制了地气系统短波辐射云强迫的全国分布图。结果表明:我国地气系统短波辐射云强迫及其敏感性系数都与总云量有较好的非线性相关,呈幂指数形式,且季节变化明显。短波辐射云强迫的地理分布与总量配合较好。  相似文献   

10.
青藏高原云对地气系统短波吸收辐射强迫的气候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利用地球辐射平衡试验(ERBE)和国际卫星云气候计划(ESCCP)提供的总云量、得星反射率资料,计算并分析了青藏高原地气系统年、月平均云对太阳短波吸收辐射的强迫,揭示了其与总云量的关系。结果表明:高原的短事射云强迫与总云量有较好的非线性相关,呈幂指数形式,且季节变化明显;短波辐射云强迫的地理分布与高原云的分产好,高原主体和北部是短波辐射云强迫的低值区,高原东南部和西部边缘迎风部位为强迫的高值区。  相似文献   

11.
比较Morcrette辐射方案和Fu_Liou辐射方案对NCC/IAP T63海气耦合模式云和辐射模拟的影响, 结果表明:两种方案模拟的大气顶入射辐射存在明显的差异; 晴空大气Fu_Liou方案的短波吸收能力在全球普遍较Morcrette方案低; 在60°S~60°N之间, Fu_Liou方案模拟的行星反照率更接近于ERBE卫星观测; 在对大气顶净辐射的模拟上, 除了冬季的太平洋和大西洋东岸云量明显减少的部分地区外, Fu_Liou方案对大气顶净辐射的模拟总体上较Morcrette方案有了较为明显的改善; Fu_Liou方案模拟的海洋低层云显著减少, 而热带地区高云的模拟明显增加; 由于采用了“二元云量”算法, 尽管云量有所减少, Fu_Liou方案模拟的云短波吸收作用仍有所增强, 一定程度上改进了Morcrette方案云的短波吸收作用偏弱的现象。  相似文献   

12.
1.引言云对地球的辐射收支起着支配的作用.即云可以使入射到地球的太阳辐射反射到宇宙空间,减少地球接收的太阳辐射量(反射率效应),还可以通过吸收和射出地球(红外)辐射,使地表及云层下的大气保温(温室效应).云的辐射效应由这两种效应的平衡来决定.  相似文献   

13.
中国西北地区大气气溶胶散射光学厚度分析   总被引:8,自引:12,他引:8  
李刚  季国良 《高原气象》2001,20(3):283-290
提出一种利用地方气象台站测得的地表宽谱 ( 0 .3~ 4 μm)逐日太阳辐射日总量资料 (包括太阳总辐射和漫射太阳辐射 )来估算晴空无云天气条件下背景大气中大气气溶胶散射光学厚度的方法 ,这主要是基于地表的太阳总辐射和漫射太阳辐射对大气气溶胶散射光学特性的敏感性。该方法建立在观测数据和模式计算结果相互比较的基础上 ,而不需要知道某地相关的云、臭氧或水汽的探空资料。利用此方法 ,我们使用来自我国西北干旱地区 6个地方气象台站 (兰州、敦煌、民勤、格尔木、乌鲁木齐、喀什 ) 1986— 1992年的逐日太阳总辐射和漫射太阳辐射日总量资料 ,得到了大气气溶胶散射光学厚度在年际和月际间的时空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14.
张丁玲  黄建平  刘玉芝  陈斌  张磊 《高原气象》2012,31(5):1192-1202
利用2001年11月—2005年10月"云与地球辐射能量系统(CERES)"辐射和云资料SYN(Syn-optic Radiation Fluxes and Clouds),分析了青藏高原(下称高原)地区不同高度云辐射强迫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高原整体为云强迫正、负值的过渡区域,这种过渡性有显著的季节差异和区域划分。高原东南部表现出较强的冷却效应,其西部和东北部干旱区在冬、春季表现为较弱的加热效应。(2)高云、高的中云和低的中云对云短波辐射强迫的季节变化都有贡献,其中中云是导致区域差异的主要因素;云长波辐射强迫的区域差异不明显,但季节差异显著,这主要是由高的中云和高云的变化引起的,且云量是主要的影响因子,高云云量虽小但其影响不可忽视。(3)高云在高原地区产生净加热效应,高的中云既产生加热作用也产生冷却作用,低的中云产生净冷却效应。(4)云短波辐射强迫在云辐射强迫的日变化中仍然占主导地位,日变化的区域差异主要是由云量引起的。白天,在云短波辐射强迫的日变化中,低的中云贡献更大。高云对云长波辐射强迫的日变化贡献主要在晚上,低的中云在夜间对云长波辐射强迫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基于美国AMF寿县观测的云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能源部大气辐射观测计划移动观测ARMAMF(atmospheric radiation measurement mobile facility)2008年首次在我国寿县开展综合观测,为研究云特性提供了很好的资料平台。本文在此次云雷达等观测资料基础上,研究了寿县秋末冬初云高、云厚、云量及其辐射特性,结果发现,寿县有76.3%的观测日有云出现,54.0%的观测时间有云覆盖,中云(以下简称M云)和高云(以下简称H云)出现频率占全部云系的76.7%,天气系统对寿县云系形成有较大影响;云底高度大于3km的降水性云(以下简称P云)出现频率占全部P云的67.7%,是云底高度小于3kmP云的5.3倍,发生在下午的降水占全部P云的47.8%,气溶胶可能对P云的这种分布有较大影响;云和气溶胶减少地面短波辐射的日均值达一99.1W/m。,其中气溶胶减少约占25.1%。不同高度和厚度云对地面辐射通量的影响有较大差异,P云产生最大的冷却效应(一201.9W/m。),厚度小于2km的H云对地面辐射通量的减少量最少(一32.9w/m。)。另外,用地面单点云辐射观测与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moderate 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资料估计结果对比发现,两种资料有较大差异,差异可达-1.9~-36.9W/m。  相似文献   

16.
半透明云风矢量高度算法中云下背景辐射的估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半透明云风矢量高度指定是卫星风矢量算法的重要部分,需要来自半透明云体的辐射和云下背景辐射两个变量。云下背景辐射发生在云层下面,未被卫星直接观测到,为了在半透明云风矢量高度指定算法中更精确地获得云下背景辐射,使用风矢量附近无云区的红外/水汽散点图,估计云下背景辐射。分析表明:在追踪区域里存在无云区的情况下,追踪区的最高红外亮温可代表红外通道的背景辐射;而水汽通道的背景辐射,却在红外亮温高值区段内水汽亮温相对较低区段。追踪区内找不到无云区时应扩大搜索范围,找到无云区后可估计云下背景辐射。在半透明云风矢量高度指定算法中使用云下背景辐射估计的改进算法前后,计算FY-2气象卫星进行风矢量,并将结果与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分析场进行对比表明,在半透明风矢量高度指定算法中使用云下背景辐射估计,FY-2气象卫星风矢量误差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7.
林琳  黄思训  杜华栋 《气象科学》2006,26(6):655-661
在地球大气能量收支平衡过程中,云具有特别显著的调节作用,是影响气候变化的一个非常重要因子,云的辐射特性和它的高度影响到辐射的收支可以导致地球的变暖或变冷。云顶气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云参数。目前有很多方法被用来估计云参数,而CO2薄片算法则是使用被动遥感资料反演云顶性质的重要方法之一。这项技术应用于HIRS资料上已经有20年的历史,而EOS系列地球环境卫星的升空,使EOS上搭载的MODIS探测器成为第一个拥有CO2薄片波段的高空间分辨率探测器。本文描述CO2薄片算法的理论模型和应用中的问题,结合实例进行分析,并讨论误差,以及对未来的展望。  相似文献   

18.
1.引言由卫星观测平台进行的地球辐射平衡(ERB)观测表明,它对于气候研究及气候模式的合理化具有重要意义(Hartmann等,1986).这些资料能直接给出地球气候系统的能源——辐射加热的水平分布.此外,由于辐射热受到云量的强烈影响,这些资料还含有云的分布及其辐射特征的信息.因此,这种观测可以为大气通用环流模式(AGCM)  相似文献   

19.
王可丽  吴国雄  江灏  刘平 《气象学报》2002,60(2):173-180
文中首先利用NCEP NCAR再分析的风场资料 ,分析了南亚夏季风的时空特征 ,选取了有代表性的典型强、弱夏季风年 ,继而利用ISCCP C2、ERBE S4卫星观测资料和NCEP NCAR再分析资料 ,对比分析了强、弱夏季风前期青藏高原地区的云—辐射—加热状况及其在海、陆差异中的作用。分析结果表明 ,南亚夏季风强或弱 ,其前期青藏高原地区的云—辐射—加热效应有明显的差异。在强 (弱 )南亚夏季风的前期 ,青藏高原大部分地区为相对少 (多 )云区 ,其云量变化不仅表明了此区的云—辐射—加热效应的不同 ,更重要的是与此同时出现的海、陆之间云量分布的“跷跷板”现象 ,进一步改变了海、陆之间的热力差异。而且 ,在强南亚夏季风年 ,这种热力差异不但开始得早 ,而且持续时间长、作用范围大 ,从而对南亚夏季风的形成和变化产生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青藏高原云对地气系统长波射出辐射(OLR)强迫的气候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利用地球辐射平衡试验(ERBE)和国际卫星云气修计划(ISCCP)提供的地气系统长波射出辐射(OLR)和云量资料,计算并讨论了青藏高原地气系统各季和年平均总云量对OLR的强迫及其所产生的温室效应,揭示了高、低示了高、低云对OLR强迫的特点。结果表明:高原的OLR云强迫与总云量、高云量都有较好的相关关系,且季节变化明显;OLR云强迫和云温室效应的地理分布与高原总云量的分布较为一致;云强迫的年变化一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