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重庆市干旱的分类与指标   总被引:13,自引:6,他引:13  
高阳华  冉荣生  唐云辉  李轲 《贵州气象》2001,25(6):16-18,30
根据四川盆地气候的特殊性和过去的习惯性划分方法,依据干旱发生的时间,将干旱划分为春、夏、伏、秋、冬5种旱。较系统地提出了重庆市各类干旱的单站、区域指标及干旱空间分布指标。  相似文献   

2.
重庆市土壤水分盈亏与干旱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刘海隆  阳作明  王玲 《气象》2001,27(11):40-43
以重庆市所有气象站点近 3 6年的年、月平均温度和降水量等因子为基础 ,应用桑斯维特 (C·W·Thornthwait)修正式 ,模拟计算了土壤常年年、月水分盈亏量 ,同时根据气候干旱标准 ,分析了各类干旱的发生强度及分布规律 ,并进一步研究了土壤水分盈亏量与干旱强度之间的紧密关系 ,最后得出了重庆市所辖区域内各类干旱及其不同干旱程度的一般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3.
四川盆地的干旱分为春、夏、伏旱三种,出现范围分为单站和区域(四川省属四川盆地和四川盆地)。本文用已在四川盆地广泛使用多年的单站日降水量滑动总量法标准,计算单站和区域各类干旱的指数,根据其值的大小确定单站和区域干旱的强度等级,在此基础上,研究出了监测诊断和评估四川盆地单站及区域各类干旱的动态服务系统,它能作到快速、准确、定量(旱情等级定量)地为各级党政领导提供可靠的旱情服务,较好地解决了在过去干旱服务中快速不定量、定量速度慢的问题,这个方法可推广到其它地区。  相似文献   

4.
干旱指标及其在浙江省干旱监测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30,自引:2,他引:30  
樊高峰  苗长明  毛裕定 《气象》2006,32(2):70-74
对浙江省气候业务中经常使用的距平百分率指标、Z指数指标、干燥度指标三种干旱指标进行比较分析,认为Z指数指标能较确切反映出干旱程度,距平百分率指标反映干旱程度较轻,干燥度指标反映干旱程度过于敏感。在此基础上,基于Z指数指标建立了浙江省干旱监测评价的强度指数、面积指数,对浙江省自1952年以来的干旱进行了逐年分析,发现浙江省夏秋连旱几率较高,干旱具有阶段性特征,1990年以来发生干旱频率有增多趋势,且旱情也加重,其中秋旱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5.
定量评估四川盆地干旱的方法和服务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四川盆地的干旱分为春、夏、伏旱三种,出现范围分为单站和区域(四川省属四川盆地和四川盆地)。本文用已在四川盆地广泛使用多年的单站日降水量滑动总量法标准,计算单站和区域各类干旱的指数,根据其值的大小确定单站和区域干旱的强度等级,在此基础上,研究出了监测诊断和评估四川盆地单站及区域各类干旱的动态服务系统,它能作到快速、准确、定量(旱情等级定量)地为各级党政领导提供可靠的旱情服务,较好地解决了在过去干旱服务中快速不定量、定量速度慢的问题,这个方法可推广到其它地区。  相似文献   

6.
人类生存的环境经常遭受气象、地质地理及生物等各类自然灾害的袭击。据统计 ,在各类自然灾害造成的总损失中 ,气象灾害引起的损失约占 85 % ,而干旱又占气象灾害损失的 5 0 %左右。干旱损失如此之巨 ,与干旱经常发生、持续时间长、受灾面积大有关。据报载 ,美国科学家宣称 ,他们利用卫星资料监测及分析全球干旱情况 ,认为全世界有近 2 0 %的土地在近两年来备受干旱之害。干旱荒漠化是全球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我国干旱面积约占 47% ,高于全球的比例 ,主要干旱及半干旱区在西北和华北地区。干旱为何如此频繁光顾中国 ?据专家称 ,从中…  相似文献   

7.
通过各地年降水量与年蒸发量的比值、干燥指数的计算,进一步说明干旱是昌吉州气候的基本属性;通过气象水旱年与水文丰枯年的对照,说明降水是表征气候干旱的主要气象要素;以降水为定标要素,划定60年代以来所出现的干旱年;对历次出现的季节干旱,据其气温变化特征,进一步分析出各季干旱的若干类型和所属年份。  相似文献   

8.
针对玉米的作物特性的干旱指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Meyer  SJ 沙栾卓 《气象科技》1994,(2):56-64,F003
目前广泛使用的农业干旱指标如帕尔默干旱严重程度指数和作物水分指数都没有考虑定作物对干旱事件的响应,因此,由PDSI及CMI等指数得到的值都不能直接把干旱对作物生产及产量的影响联系起来,该文提出了一个新的干旱指数,它针对某一种作物且考虑了作物特定生长过程中的水分利用,研制作物特性干旱指数(简称CSDI)使用了内由拉斯加州中东部作物报千区8年的资料,并用该CRD另外10年资料,密苏里州东北部CRD9年  相似文献   

9.
河南干旱指标的客观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河南1951-1998年的降水资料及干旱灾害对农业影响的实况资料,分析评价了已有的干旱指标,结果表明,根据有限长样本资料序列研究建立的干旱指标,其应用客观性随着干旱灾害过程资料样本增大而降低,通过反复试验,确定了以降水Z指数为基础的干旱评价指标及监测预警指标。  相似文献   

10.
农业的干旱不仅与降水量有关,还与降水的时间、空间的分布有关。本文通过干旱指标,计算干旱指数,将干旱指数分几个等级,表征干旱程度,并将其运用到人工增雨作业中,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气象干旱指标在内蒙古干旱监测评估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在内蒙古气候中心干旱监测评估业务中经常使用的降水量距平百分率、土壤相对湿度干旱指数、综合气象干旱指数三种气象干旱指标进行详细介绍和适用性分析。并对三种气象干旱指标的监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认为综合气象干旱指数指标能较确切反映出干旱程度,尤其在对干旱过程的跟踪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降水量距平百分率指标反映干旱程度较轻,土壤相对湿度指标反映干旱程度比较敏感。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许多省份都开展了干旱监测与预警服务,根据内蒙古开展干旱监测服务使用的干旱分析指标及系统的业务运行情况、服务情况,提出了在干旱预警系统业务化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西南地区农业旱情的气象干旱指数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何俊琦  余锦华  高歌  王静 《气象科学》2015,35(4):454-461
利用西南地区60站1961—2011年的日平均气温、降水量资料求得半年尺度的气象干旱指数值,包括帕尔默干旱指数、标准化降水干旱指数、Z指数、降水距平百分率指数。采用超前相关、相似和技巧评分两种计算方法检测与西南地区农业灾情最适宜的气象干旱指数。基于最适宜的干旱指数,给出西南地区农业干旱灾害可能发生的风险分布。结果表明:Z指数定义的冬半年气象干旱对西南地区农业旱情的指示性较其他3种气象干旱指标更优。冬半年Z指数小于等于-0.84时引发的西南地区农业干旱灾害成灾率大于8%的风险平均达0.53,农业干旱绝收率大于5%的风险平均达0.37,风险最大地区位于贵州西北部。结论有助于深入认识气象干旱指数与农业干旱灾情的联系,对于西南地区农业干旱的检测预测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干旱指标及其在人工增雨作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山义昌 《气象》1995,21(4):54-56
通过确定干旱指标,计算干旱指数,将干旱指数分几个等级,表征干旱程度,再将这些特征值直接运用到人工增雨作业中,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利用1981~2010年各类干旱统计资料,结合地形特征、人口密度、社会经济等资料,构建加权归一化回归模型,借助GIS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对定西市干旱灾害孕灾环境的敏感性、致灾因子的危险性与承灾体的暴露度进行分析与评估,最后给出了基于孕灾环境、致灾因子与承灾体3个条件的干旱灾害风险区划。结果表明,定西市干旱灾害频率呈增加趋势,1999年后3县及以上区域的春旱每年均有发生;干旱灾害的高风险区在定西市北部到中部,大体上呈D字形分布,南部为干旱灾害低风险区。定西市中北部易受干旱威胁,在农作物结构布局上应以大秋作物为主,尽量使农作物在生长及需水关键期避开前半年的主要干旱时段。  相似文献   

16.
山东省农田干旱预警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农田干旱强度的概念,反映受旱强度、受旱面积、干旱持续时间的综合作用,对于不同地域范围、不同时段的旱情具有可比性。应用1975-1994年逐旬全省受旱面积资料,计算山东省平均春旱强度、夏秋旱强度、年干旱强度,并与前期或同期降水量进行回归分析,建立干旱预警模型,可根据各地区降水量预报值预测当地后期的干旱强度。  相似文献   

17.
干旱是中国影响范围最广、造成经济损失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直接威胁国家粮食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对干旱问题的认识和研究有助于提升国家防旱减灾能力。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对于干旱气象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以21世纪以来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为平台开展的与干旱气象相关的科研项目群取得的研究成果为基础,通过成果检索,对干旱监测技术、干旱时空分布规律、干旱致灾特征、干旱灾害风险及其对气候变暖的响应以及干旱灾害风险管理与防御技术等方面的新进展进行总结和归纳。同时,基于干旱气象研究的前沿发展趋势,提出中国未来干旱气象研究应在加强气候变化背景下干旱高发区综合性干旱观测试验基础上,从不同维度和尺度定量研究干旱形成机理,构建多源数据融合和多方法结合的综合干旱监测新方法,揭示干旱致灾机理,科学评估干旱灾害风险,提出具有可执行性的风险管理策略等重点科学问题上取得突破。这对于推动中国干旱气象研究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
齐齐哈尔春季及初夏干旱成因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齐齐哈尔春季及初夏干旱的成因和干旱的环流形势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形成齐齐哈尔干旱的根本原因是降水量与蒸发量之间的不平衡。由于环流背景、地形影响等原因造成齐齐哈尔降水量偏少,并且气温升高,造成了蒸发量的加大,是近年来齐齐哈尔市干旱日趋严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干旱是当今世界出现频率最高、持续时间最长、危害范围最广的重大气象灾害,对全球农业、生态、社会发展和国民经济等影响巨大而广泛。农业旱灾是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农业生产关乎着国家粮食安全。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同时也是一个旱灾频发的国家,深入了解农业干旱灾害的成因、影响特征、旱灾强度、严重程度以及作物致灾的生理过程和机理等是提升农业干旱灾害监测预测预警水平、减轻和防御灾害损失、提高国家粮食安全生产需要解决的重要科学问题。本文综合回顾了国内外不同程度的农业干旱及其对粮食生产影响的最新研究进展,从农作物形态、生理、细胞和分子水平等方面探究了干旱影响特征及机制,围绕粮食生产如何有效应对农业干旱问题,评述了当前农业干旱监测的主要指标、方法、预警系统等,针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干旱新特征,讨论了当前防旱减灾和农业干旱应对的现状,强调了适应与减缓并举的一系列干旱应对措施,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家、区域和行业发展需求提出了今后应着重加强的重要科学问题、研究对策及学科发展展望。  相似文献   

20.
1994年,我省发生了历史罕见的大旱。本文根据有关资料,详细分析了干旱天气气候特点和主要干旱时段的环流特征,以及干旱对农业生产造成的巨大损失,并对1994年的伏(秋)干旱与历史上的严重伏旱年份进行了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