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日国土》2010,(1):F0002-F0002
《今日国土》广大读者、亲友们:新年好!时间过得真快.眼看就到2009年岁末.叉到该向亲友们贺年和汇报我过去一年情况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2.
《今日国土》广大读者、亲友们:新年好!时间过得真快,眼看就到2009年岁末,又到该向亲友们贺年和汇报我过去一年情况的时候了。今年我平平安安地度过了。在老伴儿、家人和身边工作人员的照料下,  相似文献   

3.
我老老实实地来填夹在《小说选刊》2006·1中发给我的“读者评刊表”。姓名:于光远。年龄90.5。职业:没有去办离休手续的、已经撤销了的党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没有  相似文献   

4.
随着2009年元旦的临近,一年一度给亲友们写贺年信的事情又提上了日程。对于一个九十多岁的老人来讲,我想亲友们最为关心的还是我的身体。过  相似文献   

5.
亲友们,你们好! 2005年很快就要过去了,2006年的元旦即将来临,接着就是丙戌春节,我首先祝大家这两个节日愉快! 2005年我度过了不寻常的一年,7月份我满了90周岁,生日前夕十二个与我关系密切的学会和一些来自其他学术机构、出版单位以  相似文献   

6.
杨梅 《中国测绘》2010,(2):40-45
2月2日.当我在办公室第一时间拿到1月29日的《中国测绘报》时.“全国测绘系统职工文艺汇演取得圆满成功”这一醒目的标题就让我再次心潮澎湃.无比激动!一周前,我有幸亲历这一盛大的活动.当再次看到相关活动图文报道时.那精彩的场景开始在记忆中闪现。  相似文献   

7.
《今日国土》2008,(12):10-11
于光远.中国当代著名经济学家.哲学家.社会科学家.中国国国土经济学会创始人、第一任理事长、现任名誉理事长。1977年初,于光远第一个站出来.提出要进行社会主义按劳分配问题的讨论。1978年,受邓小平的委托.于光远和胡耀邦等同志.一同起草了小平同志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闭幕式的讲话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他曾热心支持了一些新的经济学科如国土经济学、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学、技术经济学的创立.并对经济效益学、教育经济学、消费经济学、环境经济学、旅游经济学等提出了一系列自己的创新见解。  相似文献   

8.
由王光霞教授等编著的《地图设计与编绘》一书,作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已由测绘出版社于2011年1月正式出版。拿到这部新作正值兔年春节之际,这是该书作者献给我们的一件新年礼物,读起来更有深层的意义。我读过不少关于地图设计与编绘方面的教材或著作,应该说这是其中有特色的一部新作,其最大特点是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相似文献   

9.
<正>《今日国土》:周所长您好!去年9月中国国土经济学会换届,您当选为学会第六届理事会副理事长,并且兼任我们《今日国土》杂志副总编辑,您能首先向大家做个自我介绍吗?周毅仁:非常感谢大家的信任,选举我担任中国国土经济学会第六届理事会副理事长,也很荣幸兼任《今日国土》杂志副总编辑,让我有机会向大家学习请教!我的工作经历大体可以概括为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10.
不知何故,心目中的江南总带着淋漓的水气。纵然是烟花三月,春光明媚,也还有细雨霏霏,使万物都浸润着春天的气息,散发着润泽的光芒。那古典的安静的温柔似水的江南,那有着太多往事的繁华的江南,令我神往。读罢《中国江南旅游地图册》(简称《图册》),我更想飞越千山万水,去探望我梦中的江南。  相似文献   

11.
《地图》2003,(3)
什么样的地图最让人喜爱?是对地图这一工具的使用认可与向往,还是对地图纯粹的欣赏与关注? 怎样的地图会打动图友的心,成为你希望拥有的地图? 带着这样的好奇心和对这个时代地图的关注,《地图》杂志在读者中进行了“我最喜爱的地图是……”的读者调查活动。现在,答案即将揭晓, 从No.1到No.12,在《地图》读者心目中产生的地图榜单里,你会和我们一起发现,喜爱地图是一种个人化的感情。它在大声地说: 我们要的,是这样的地图! 让我们为这些地图喝彩! 为所有令人喜爱的地图,也为那些正在为地图而努力的地图工作者们!  相似文献   

12.
<正>非常高兴,又一次来到美丽的三门峡!正是鲜花烂漫的季节,绿树成荫、山清水秀、碧波荡漾的“黄河明珠、天鹅之城”美不胜收!借此机会,我代表《今日国土》杂志社、今日国土生态文学委员会,对于三门峡市委、市政府为这次生态文学周的精心安排和周到服务表示衷心的感谢!  相似文献   

13.
8月4日,在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的建议下,刚刚面世的《今日国土》杂志编辑部在北京召开了“‘经营国土,珍爱资源’暨《今日国土》创刊”座谈会。与会的近30位各界人士热烈祝贺《今日国土》的创刊,并就进一步办好本刊发表了意见。现将根据录音整理的与会部分人员的发言摘要刊发  相似文献   

14.
王祖荫 《地图》2006,(1):108-109
意外地在所购旧地图集里发现一张名为 《周恩来总理十四国访问示意图》的剪 报地图(1964年4月26日《光明日报》), 把我的思绪一下子带回到了上个世纪的五六十 年代。 那时,经过1954年解决朝鲜问题与印度支 那问题的日内瓦会议和1955年的亚非国家首脑 会议(万隆会议)后,新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日渐 活跃。1956年底至1957年初,周总理出访亚欧  相似文献   

15.
“如果这部片子不好看,你尽管来骂我!”很难想象这话出自向来不爱说大话的李安之口。让李安如此自信的影片就是《绿巨人》,这部耗资一亿五千万美元的影片被称为是李安的转型之作。李安通过这部影片向大家证明:他不只是能导演诸如《喜宴》、《推手》、《理智与情感》、《卧虎藏龙》这样的艺片,他也可以成功的导演《绿巨人》这样的科幻片。  相似文献   

16.
从1984年7月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先生首创"庭院经济"的概念并在《人民日报》撰文推介以来,"庭院经济"模式已经在中国走过了20年的发展历程。20年来,这种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参与体,以居家院落或者说房前屋后土地为种植、养殖、加工等各业发展载体的"零星经济",在一大批先行者的成功示范下,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全国很多地区得到了迅猛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地图》2005,(5):99-102
卢沟桥事变刚刚发生不到20天,日本陆军已经将整个华北地区的详细地图印出来了!本图最值得注意的是图上标记——据我详细观察,图上表示到达点的“切线”和日期记载的地点不下63次,其时间和路线完全符合1937年秋冬日军侵占华北的整个过程!这幅《北支地图》的标绘者极可能是一个亲身参与甚至指挥了1937年9~12月日军侵占华北整个战役的华北方面军高级指挥人员。  相似文献   

18.
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E110°45′,N26°16 ′.邵阳崀山. 相传许多年前,一书生到此,感叹此地的山水有着鬼斧神工之妙,非神仙不能及,于是,在某石碑上写下"山,良"二字,山在上,良在下,飘然而去.而后多年,舜帝南游至此,见此二字,观此山水,说道:"山之良者,崀山也."于是,在《现代汉语词典》和《辞海》中,"崀"字仅留给崀山:"地名,在湖南新宁."崀山更是让1938年底滞留至此的大诗人艾青用泪水流淌出"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的诗句. 这是一种骄傲,也是一种责任. 2006年1月,崀山就被列为首批国家自然遗产,2010年8月被入选为世界自然遗产.  相似文献   

19.
偶然在从长沙回北京的飞机上,看到2002年9月26日《中国经营报》的《金》周刊。它上面刊载了一篇萧经栋写的题为《107亿投资尚未最后敲定 民资挺身杭州湾造桥》的报道。这篇报道,引起了我的注意。原因是,我多次接触过这个了不起的工程,然而有关这一工程近些年来进展情况,我不怎么了解。因此我想分绍这篇报道,同时发表我对这件事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20.
simon 《地图》2007,(6):7-7
暑假期间我刚去了趟埃及,没几天就看到了《惊艳埃及》,真是“让我欢喜让我忧”!喜的是我不但藉此重温了这次旅行,而且还补充了不少知识,更深入地梳理了一遍旅途见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