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促进培训中心的能力建设,交流气象水文教育培训经验,应俄罗斯联邦水文气象和环境监测局的邀请,以中国气象局培训中心主任高学浩为团长的中国气象局培训中心代表团一行4人,于2008年4月21~26日对俄罗斯水文气象及环境监测局(Roshydromet)及世界气象组织(WMO)俄罗斯区域培训中心(RTC)进行了工作访问。本次访问的任务是了解俄罗斯气象业务及气象教育培训的工作情况,签署中俄气象教育培训合作计划。  相似文献   

2.
受中国气象局委派,2005年9~11月期间,本人在英国气象局哈德莱中心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访问与研究工作。此项工作是中国气象局和英国气象局谅解协议书(The Memorandum of Understanding)中的合作计划之一。本人参加的主要工作内容是与哈德莱中心研究人员合作,从事气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研究,为第4次IPCC评估报告中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研究部分做准备。现将访问期间从事的具体工作内容、进展以及部分研究结果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3.
1 概况 根据中国气象局和美国大气海洋局(NOAA)签订的大气科学双边交流协议,NOAA邀请我作为交流学者到气候预测巾心(NOAA/CPC)进行为期1年(2005年10月至2006年10月)的工作访问,主要在杨崧博士的指导下,从事亚洲和美洲季风方面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4.
经中国气象局国际合作司同意,在AGO中一澳气候变化双边项目的支持下,本人于2007年6月中旬至2008年2月中旬在澳大利亚气象局研究中心(BMRC),现已更名为澳大利亚天气与气候研究中心(CAWCR)进行了为期8个月的访问和学习。主要工作为利用澳大利亚最新发展的CABI。E模式对全球地表过程进行了51年(1950~2000年)的非耦合数值模拟试验,并对模拟结果从能量、  相似文献   

5.
应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化学研究所(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Chemistry,以下简称马普化学研究所)大气化学部Jonathan Williams博士邀请,经中国气象局国际合作司批准,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大气成分中心,徐晓斌博士于2009年10月6~10日对该所进行了短期访问。本次访问的主要目的是学术交流。  相似文献   

6.
应越南河内自然资源与环境高等学校副校长范文谦的邀请,以中国气象局培训中心副主任刘国平为团长,人事处副处长周殿珍、科技培训部副教授熊廷南、远程培训部副研究馆员高婕、国际培训部副主任范红为成员的培训中心第2次教育培训代表团一行5人,于2006年2月16日至26日赴河内自然资源与环境部自然资源与环境高等学校进行了为期10天的讲学和访问。本次访问是根据中国气象局国际合作司“关于请执行《中越气象科技合作联合工作组第7次会议会谈纪要》的通知”(气外函[2005]74号)要求,  相似文献   

7.
根据NOAA(美国海洋大气局)和CMA(中国气象局)双边合作协议,我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对CPC(Climate Prediction Center,气候预测中心)进行了为期8个月的T作访问(2007年8月7日至2008年3月28日)。CPC是NOAA下属的美国环境预测中心(NCEP)的一个处级单位,以制作各种气候产品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气候监测、诊断和预测的业务单位。  相似文献   

8.
2007年7月16-27日,由中国气象局主办,国家外国专家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全球变化分析、研究和培训系统(START)协办,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和培训中心联合承办的“第四届气候系统与气候变化国际讲习班(ISCS)”在中国气象局成功举办。  相似文献   

9.
《气候变化动态》是国家气候委员会和中国气象局主办的信息类刊物,2007年7月创刊,由国家气候中心编辑出版。2009年4月正式移交中国气象局培训中心(暨中国气象局发展研究中心)编辑出版。该刊为周刊,内部发行。  相似文献   

10.
2005年12月7~9日,在韩国济洲岛召开了中韩亚洲沙尘暴(SDS)联合学术讨论会(Korea—China Joint Workshop on Asian Sand & Dust Storms)。这次会议由韩国气象局观测和沙尘暴政策处、韩国国际合作厅(KOICA)资助和主办,中国气象局国际合作司、监测网络司、大气成分观测与服务中心和国家卫星气象中心的5位领导和专家应邀参加了这次中国气象局(CMA)和韩国气象局(KMA)双边间的国际学术交流活动。以下是此次双边交流情况,以及对中韩双方有关沙尘暴监测、卫星观测和预报方面状况的分析和体会,以及对未来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应美国国家气象局的邀请,以中国气象局副局长颜宏为团长,以国务院秘书五局副局长迟文江、辽宁省气象局局长兼沈阳区域气象中心主任王锦贵、甘肃省气象局局长兼兰州区域气象中心主任谢金南、广东省气象局副局长兼广州区域气象中心副主任薛继善、中国气象局业务发展与天气司司长兼总体规划研究设计室主任章国材和国际合作部双边合作处副处长邹春申为团员的中国气象业务现代化考察小组于1994年5月1~18日访问了正在实施气象业务现代化计划的美国国家气象局及其有关单位,考查的重点为气象业务现代化管理。18天  相似文献   

12.
提高认识明确方向发展产业大干快上赵国庆(省气象装备中心030002)全省气象部门产业发展工作会议在刚刚步入“九五”计划的第一年胜利召开,必将推动全省气象部门产业工作的发展。会议期间,郭局长传达了中国气象局产业发展工作会议精神,霍局长做了工作报告,参观...  相似文献   

13.
应法国气象局(Meteo-France)新任主席M.Pierre—Etienne博士的邀请,中国气象局许小峰副局长率领的中国气象代表团一行6人于2005年12月13~17日访问了法国气象局,并出席了在法国图卢兹(Toulouse)举行的中法气象科技合作联合工作组(JWG)第3次会议。12月12日,代表团在赴法国途中还顺访了德国气象局(DWD)。  相似文献   

14.
丁一汇,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共党员,1938年出生于上海,祖籍山东。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气象专业,1967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1979年10月先后到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夏威夷大学、佛罗里达大学工作和学习;10年后又访问了日本东京大学气候系统中心从事研究工作。曾任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国家气候中心主任,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CRP)联合科学委员会执行理事,世界气象组织东亚季风研究委员会主席;现任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特别顾问,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气象学报》主编,世界气象组织(WMO)东亚季风研究委员会主席、英国皇家气象学会国际气候杂志编委。  相似文献   

15.
按商务部国外专业培训计划,以中国气象局许小峰副局长为团长的自然灾害应急管理(气象项目)(Seminaron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 Emergency Response to Natural Disasters)培训团一行24人于2005年5月21日至6月9日在美国进行了培训(参观)考察。  相似文献   

16.
日本气象现代化管理及对我们工作的启示蒋伯仁(山东省气象局.济南.250031)1994年11月16日至25日.我随同由中国气象局副局长李黄同志率领的中国气象代表团访问了日本气象厅及其下属机构。中国气象代表团这次出访主要是对日本气象管理和1991年以来...  相似文献   

17.
地面气象台站历史沿革微机检索系统郭松珍(甘肃省气候资料中心兰州730020)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以计算机为中心的现代技术和装备的广泛应用,为档案工作的现代化管理创造了条件。根据世界气象组织和中国气象局的要求,甘肃省气候资料中心对现有台站档案进行...  相似文献   

18.
WIS的实现技术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湘  王甫棣  姜立鹏  祝婷 《气象》2011,37(10):1301-1308
WIS是世界气象组织(WMO)正在实施和建立的新一代信息系统,是未来支撑WMO所有计划以及其他国际组织有关计划的数据传输和服务平台。WIS由国家中心、数据收集或产品中心和全球信息系统中心(GISC)等三级功能中心组成,其中,GISC是WIS的核心功能中心,承担WMO及有关国际组织各项计划的实时数据和产品的收集分发,提供全部WIS数据的访问接入。中国气象局作为世界气象组织中有重要影响力的会员,建成北京GISC,成为WIS中支撑责任区内及区域间数据交换的核心功能中心之一是中国气象局的既定目标。本文介绍了WIS的功能结构,分析了元数据同步、数据发现、数据同步等WIS/GISC关键功能的实现技术及其在北京GISC系统设计和开发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8月27日,中国气象局监测网络司组织对锡林浩特L波段测风雷达一电子探空仪系统(以下简称L波段探空系统)进行业务验收。验收组由中国气象局监测网络司、中国气象局大气探测技术中心、中国气象局上海物资管理处、内蒙古气象局等单位专家组成。验收组实地考察了探测设施及工作环境,检查系统的运行情况,了解系统工作性能,审核了经费使用情况;听取锡林郭勒盟气象局关于L波段探空系统建设工作报告、使用报告、效益分析报告、对比试验报告和精度分析报告,听取了技术测试和资料审查组所作的技术测度和资料审查报告,并对系统建设情况的有关问题进行详细质询,同意通过业务验收。  相似文献   

20.
1 基本情况 2006年11月28~29日,由意大利欧洲一地中海气候研究中心(国家火山-地球物理研究所(CMCC—INGV)与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NCC/BCC)联合举办的“中-意气候变化与气候变率学术研讨会”在意大利博洛尼亚市举行。中国气象局副局长王守荣研究员、预测减灾司前司长章国材研究员、国家气候中心任国玉研究员等一行9人出席了本次研讨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