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何俊杰 《云南地质》1989,8(1):36-47
滇西地区不仅是我国著名的高温地热带,也是种类繁多的矿泉水集中分布区。笔者试从水文地球化学的角度对矿泉水形成作一初步探讨,提供今后在该区开发、利用和评价矿泉水参考。谬误之处,敬请批评指正。一、矿泉水的基本类型根据地质矿产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司1986年1月发布的《饮料矿泉水水质标准》,可将滇西的矿泉水主要分为六类,即重碳酸盐及混合型矿泉水、氯化物及混合型矿泉水、硫酸盐及混合型矿泉水、碳酸矿泉水、硅酸矿泉水及放射性氡矿泉水。  相似文献   

2.
景洪市偏硅酸矿泉水水点数量较多,部分含锶、含锂,而锌矿泉水、碘矿泉水的发现尚属首次,是宝贵的天然资源,且含量均优于国家标准,对于人体具有一定的养生保健作用。通过资料收集分析、水文地质调查、钻探、综合研究等手段,查明景洪市矿泉水水源地的区域地质特征、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结合景洪市矿泉水的分布特征,对偏硅酸矿泉水、锌矿泉水、碘矿泉水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矿泉水的进一步开发利用进行了分析与评价。  相似文献   

3.
关中地区己发现56处饮用天然矿泉水,本文按达到国家《饮用天然矿泉水》指标的成份不同,将这些矿泉水划分为五种类型,进而说明了矿泉水的分布规律,分析了各种类型矿泉水的形成条件,并对矿泉水的开发利用提出了设想和建议。认为地层岩性是矿泉水形成的基础,地质构造、地下水迳流循环、水温、压力、水文地球化学场是矿泉水形成的条件。矿泉水的分布与地层和断裂构造关系密切。开发矿泉水要有总体规划。  相似文献   

4.
陈履安  张世从 《贵州地质》1993,10(4):325-334
本文概述了贵州矿泉水资源的开发应用的历史;从应用的角度,按工业矿水、农业矿水、医疗矿泉水和饮用矿泉水分类,阐述了贵州矿泉水的资源概况,以饮用天然矿泉水为重点,阐述了贵州矿泉水的开发利用现状和前景,同时,指出了目前贵州矿泉评价、开发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题为饮用天然矿泉水。碳酸矿泉水,硅酸矿泉水,锶矿泉水是我国饮用天然矿泉水的主要类型,约占全国已发现矿泉水的95%。矿泉水主要生产国及消费国都在欧洲。亚洲的日本、韩国等国的矿泉水的产量也在大幅度增长。而我国矿泉水产量近年也以较大的速度增长,但只有名牌产品才有可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永顺县不二门矿泉水温40.5—41℃,最小流量2445.12吨/日,经水质分析,水中有益有害元素含量符合我国国家和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饮用矿泉水标准,且为优质矿泉水。建议作为瓶装矿泉水和加工矿泉水系列饮料进行开发利用,也可建立矿泉水医治疗养院、高级浴室等。  相似文献   

7.
河北滦平大兴沟高锶饮用天然矿泉水特征初步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多晓松 《江苏地质》2018,42(2):339-344
河北滦平大兴沟饮用天然矿泉水是一处天然、优质高锶矿泉水,Sr体积质量达2.44 mg/L。通过水文地质测绘、物探、水文地质钻探、水质分析、抽水试验等方法,初步查明了该地区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发育特征以及泉水分布、埋藏、水量、水化学特征等水文地质条件,对该矿泉水特征进行了评价,为下一步矿泉水的勘查提供基础数据。大兴沟饮用天然矿泉水为滦平首次发现的高锶矿泉水,水质稳定,水量大,极具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杨章贤 《地下水》2018,(5):28-31
依据矿泉水特征化学组分对安徽省饮用天然矿泉水类型进行分析,从区域、主要类型和珍稀类型三个方面研究了安徽省饮用天然矿泉水的分布特征,结果显示:按矿泉水特征化学组分可将安徽省天然矿泉水分为12种类型,其中,锶型、偏硅酸型、锶偏硅酸型为主要类型,占全省矿泉水井(泉)点总数的76.67%。锶型矿泉水分布以合肥市分布较为集中,皖南分布较少;偏硅酸型矿泉水以黄山、淮南、六安等市分布较为集中;锶偏硅酸型矿泉水则集中分布在合肥、蚌埠、滁州、六安、宿州、安庆、池州、铜陵、芜湖等市。研究结果对安徽省饮用天然矿泉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张妙美 《地下水》2012,(1):129-130
通过浅谈湛江市坡头区某天然矿泉水环境水文地质条件及赋存的水文地质条件,基本查明了矿泉水产出的地质、水文地质特征,查明了矿泉水水量、水位、水温和水质特征及其变化规律,为合理开发矿泉水提供了可靠的地质、水文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地层条件、构造条件、矿泉水形成的物质基础、水文地质条件等几方面,对曲海天然饮用富锶型矿泉水形成机制进行了浅析,并对该矿泉水的水质、水量进行分析,该矿泉水阴离子以重碳酸氢根(HCO3-)为主,矿泉水中界限指标锶含量0.523~1.74mg/L,达到了《饮用天然矿泉水水质标准(GB8537~2008)》中锶的界限指标要求,属重碳酸钙富锶型天然饮用矿泉水。  相似文献   

11.
马国明 《江苏地质》2020,44(3):312-317
皖南黄山地区多处区域赋存有丰富的天然矿泉水资源,类型多为重碳酸钙型含偏硅酸矿泉水。该地区的矿泉水资源分布与岩浆岩体的分布密切相关,且主要与印支期(晚三叠世)岩浆活动形成的花岗闪长岩有关,在花岗闪长岩分布区普遍赋存含偏硅酸饮用天然矿泉水。研究区矿泉水受断裂构造控制,赋存于花岗闪长岩的构造裂隙、节理裂隙和风化网状裂隙中,系地下水在深循环过程中经较充分的水岩作用而形成。分析研究该地区矿泉水资源的分布和成因,对其开发利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四川矿泉水在川西地区主要分布在盆周山区,且多集中在前龙门山,在川东地区则主要分布于川东褶皱束。矿泉水受构造断裂、活动断裂构造蚀变带及褶皱控制明显,或沿深大断裂深部循环,或沿褶皱层间裂隙、构造裂隙向倾伏方向富集、运移、承压出露。矿泉水类型较为单一,以锶、偏硅酸及其复合型为主,多为淡矿泉水,应注意寻找锌、硒、碘等稀有类型的矿泉水。  相似文献   

13.
承德地区是京津冀水源涵养功能区和生态环境支撑区,为可持续开发与保护承德地区矿泉水资源,探求区域内含锶矿泉水成因并圈定矿泉水潜力区,依托承德地区项目组所开展的含锶矿泉水调查与勘探,在生态水文地质调查,地下水、泉、地表水样品采集及含锶矿泉水检测分析基础上,通过分析整理大量的含锶样品测试分析数据,针对主要岩性含锶值量化对比,以及含锶点图层叠加耦合,利用统计学中的相关分析、对比分析、因子分析,对研究区内三大岩类中主要岩性含锶值量化对比分析,明确指出了本区富含锶的岩性地层潜力层;利用GIS数据空间叠加分析等方法将区内含锶矿泉水分布与岩性、构造在空间上叠加并进行关联分析,圈定出富含锶矿泉水潜力构造区域带,分析研究区域内含锶矿泉水的分布规律特征及成因,为进一步指导研究区探寻构造带及地层中的富锶矿泉水潜力区,提供精准靶向目标;为进一步研究含锶矿泉水成因,尤其是富锶水与构造密切性、开采条件等因素深入研究提供重要基础支撑。  相似文献   

14.
赣南属于典型的山区,也是严重缺水区,一般在山区沟谷两侧有优质矿泉水涌出地表。宁都县位于赣南北部,具有赣南典型的地貌特征、构造特征。现以宁都县为例,探讨矿泉水的分布与出露模式。通过区域地质调查、水文地质条件分析及水质分析,发现:矿泉水类型主要为偏硅酸矿泉水,含量30.72~48.56 mg/L,水化学类型为HCO_3-CaNa型水,水温普遍低于25℃,溶解性总固体小于153.53 mg/L,属于低矿化冷矿泉;断裂构造为矿泉水形成提供水动力条件,也为矿泉水的运移、贮存提供良好空间;地形地貌以侵蚀构造山地丘陵为主,高差大、切割深的径流条件促进了地下水中偏硅酸的富集;花岗岩中的高含量SiO_2为矿泉水提供了物质基础,且风化程度高、裂隙发育,水岩作用进行充分。  相似文献   

15.
滇东岩溶高原区地层构造复杂,出露岩类齐全,北部属于上扬子地台、南部属于华南褶皱带,地球化学过程和岩溶作用过程,导致矿泉类型多样和水资源丰富,已发现各类矿泉水点363个.通过调查、梳理总结,区内矿泉水分为6类:偏硅酸、盐类、微量元素、碳酸、复合型、温矿水;据形成条件主控因素差异,成因类型可分3类:断裂带对流型、深循环层控型、潜流溶滤型.岩溶作用对滇东矿泉水的形成具有影响作用,并可形成特色锶矿泉水.总结了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矿泉水优化利用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淄博市淄川区饮用天然矿泉水按照含水层性质可划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碳酸盐岩类裂隙岩溶水和岩浆岩类构造裂隙水3大类。区内29眼井泉监测点饮用天然矿泉水检测结果显示,研究区存在锶型、锂型和锶锂复合型3种类型矿泉水。从水岩作用角度分析了矿泉水中锶和锂的来源,认为研究区广泛分布寒武纪碳酸盐岩,石灰岩尤其是鲕状灰岩中丰富的锶元素,是锶矿泉水形成主要的物源条件之一;地下水沿灰岩裂隙岩溶运动为矿泉水的形成创造了重要的水动力条件;研究区腐殖质经低矿化近中性的大气降水淋滤后,形成富含腐殖酸的偏酸性溶液入渗地下,对地下岩层产生溶解、溶滤作用,随着溶解过程的进行,岩石中的锶元素大量进入地下水中。  相似文献   

17.
太原盆地是新生代断陷盆地, 盆地内受南北和东西多组断层控制形成了多个断垒、断块, 岩溶热矿水主要分布在三给地垒以南和田庄断裂以北的区域。岩溶热矿水的主力产水层为奥陶系的峰峰组和上、下马家沟组的碳酸盐岩储层。项目组采集了18个地热水样品, 同时收集了已有文献中的9个地热水和3个地下冷水的水化学数据。根据分析化验结果, 岩溶热矿水的水化学类型为SO4-Ca ·Mg型。根据热矿水中的离子浓度关系和主要矿物的饱和度指数可以推断水化学类型主要受石膏层的影响。地下水溶滤过程中除了方解石与白云石溶解作用外, 石膏的溶解作用占主导地位。根据矿物饱和度指数, 石膏溶解产生过多Ca2+以及热矿水温度的升高还导致了方解石或者白云石更加饱和, 可能发生沉淀。西温庄隆起内的岩溶热矿水混合了古水, 年龄均大于20 000 a, 岩溶热储温度为72.6~91.1 ℃, 循环深度为2123~2663 m。长时间的水岩相互作用, 为热矿水的形成提供传导加热的时间和丰富的矿物质组分。西温庄隆起作为岩溶热矿水温度、TDS以及锶浓度的高值区, 是盆地内热矿水的汇水区, 同时也是区域热矿水条件最好的区域。TDS和Sr浓度升高趋势反映了地下水从补给区到盆地内排泄区明显的溶滤作用, 并且发生了由低TDS的HCO3-Ca ·Mg型地下冷水往高TDS的SO4-Ca ·Mg型岩溶热矿水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试论吉林省天然矿泉水资源及其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滕继奎 《吉林地质》2001,20(3):50-53
吉林省天然矿泉水资源十分丰富 ,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本文根据大量的实际资料 ,从理论上对矿泉水的形成机制和分布规律进行了探讨。同时从矿泉水的资源属性出发 ,对其价值问题提出了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介绍长白山饮用天然矿泉水资源特点及分布规律的基础上,分析了矿泉水的形成条件,并据此提出了保护好长白山自然生态环境,防止生态环境遭受破坏和水体污染,是保护长白山饮用天然矿泉水资源的关键因素,对长白山天然矿泉水产业基地建设和资源保护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