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伽利略导航卫星系统的军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志 《中国测绘》2004,(3):32-34
自从欧洲宣布要建立独立自主的伽利略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alileo)以来,美国政府曾多次在公开和私下的场合表达了他们对Galileo系统的不满,认为该系统不仅与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功能重复,而且将会对GPS的完好性带来不利影响。由30颗卫星组成的伽利略系统建成后,将是迄今为止技术最复杂、耗资最多的具有创新性的欧洲航天系统。从它的导航定位精度、发射信号的强度,以及具有COSPAS-SARSAT全球搜索一救援的能力来看,该系统的某些技术指标可能会超过GPS。  相似文献   

2.
欧洲“伽利略”卫星导航计划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1999年1月10日欧盟的执行机构欧洲委员会(EC)发布一则通讯,题为“欧洲卷入新一 代卫星导航服务”。2月10日公布了关于欧洲导航卫星计划的报告,欧洲委员会在这份长达2 9页的报告中建议欧盟尽早研制和部署欧洲下一代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2),该系统又 称为“伽利略”(Galileo)卫星导航计划。它将与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兼容,在战略 上同为商业竞争者。伽利略计划将由欧盟15个国家、欧洲工业界和其他国家(如日本等)联 合投资组建。   6月欧盟部长会议批准了伽利略全球导航卫星系统项目。7月19日欧盟委员会决议批准到 2000年底为伽利略的“定义阶段”,任务是提出管理方式、运行管理、系统设计、安全性、 服务费用和效益分析。现在正交错进行着两项定义研究:一是在欧盟资助下研究总系 统、基础设施和伽利略管理;二是欧洲空间局支持的称作Galilesat的更大项目。 欧盟和欧洲空间局将在2000年12月提交研究结果,如果届时欧盟决定继续执行伽利略计划, 那么2003年将发射第一颗伽利略卫星,2008年系统将开始运行,这将比美国完成GPS现代化 的最后期限早几年。   欧洲委员会对未来的伽利略系统的星座集中在两个选择上:① 21颗加3方案。它采用21颗 中地球轨道卫星加3颗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的核心星座,它可与美国GPS和广域增强服务集成, 基本上满足欧洲的需要;② 36颗加9方案。它采用36颗中地球轨道卫星加9颗地球同步轨道 卫星的核心星座或是撤消9颗地球同步卫星,只用36颗中地球轨道卫星,可以充分地和独立 地满足欧洲的需要。这种对地静止和/或倾斜地球同步轨道通信卫星以及一个基于地面控制 和监测网络将使该系统更趋完善。伽利略计划将使用L波段射频信号,在发生冲突和战争期 间,迅速将L1和L2频率的两级服务转为军用业务,而第3级L3频率仍保留给民用用户。  相似文献   

3.
2005年12月28日13时19分,哈萨克斯坦的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的火箭呼啸而起,把“伽利略”(GALILEO)系统首颗实验卫星成功地送入太空轨道,这标志着“伽利略”计划进入了真正的实施阶段。GPS几十年的发展,实际上为其他卫旱导航系统的建立奠定了一个良好的技术基础,也正是吸取了它的建设经验。“伽利略”系统将具备后发优势,更显先进.更加有效,更为可靠。  相似文献   

4.
当地时间8月1日23点23分,联合发射联盟使用一枚阿特拉斯-5型(Atlas V)运载火箭,从弗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成功将GPS IIF-7卫星送入轨道。这是2014年发射的第3颗GPS卫星,轨道高度为11 000公里。这颗卫星由波音公司研制。据悉,GPS IIF-8卫星计划于今年第四季度发射。  相似文献   

5.
GPS全球定位系统空间部分由24颗卫星组成。GPS系统采用距离交汇法进行位置测量,当用户在某一时刻用GPS接收机同时测得它距所观察到的3颗或3颗以上GPS卫星的距离,而且该时刻卫星在空间的位置是已知的,就可以用空间后方交会的方法求出该时刻用户GPS接受机的三维坐标,即给出定位信息。该系统的移动测量单位就是采用这种方法。[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欧洲ACE+掩星观测计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最近,欧洲制定了一个新的ACE^ 掩星观测计划。它由4颗小卫星组成,分布在2个轨道面上。星载接收机可以分别接收GPS和Galileo(伽利略)导航星座信号,进行掩星观测。此外,4颗小卫星中的两颗卫星,携带X和K波段的发射机,另外两颗携带接收机,他们之间也进行掩星观测,测量电波振幅变化,独立反演对流层大气温度和水汽。计划创新之处在于,它以前所未有的技术和测量精度获得全球大量的电离层和中性大气的气象场资料。本文介绍ACE^ 计划观测内容、卫星载荷、地面观测设备的数据处理技术,也给出该计划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据每日GPS网站2020年3月31日报道】欧洲计划于2020年12月15日在法属圭那亚库鲁发射场发射2颗伽利略卫星。运载火箭采用俄罗斯的“联盟号”,并非“阿里安-6”。“阿里安”运载火箭将用于执行2021年中的伽利略卫星发射任务。伽利略计划于1999开始实施,2013年发射首颗卫星。  相似文献   

8.
正海克斯康测量系统部门今日宣布,英国海克斯康SmartNet目前已支持来自欧洲的伽利略系统和中国北斗系统的导航卫星信号为用户提供增值服务。英国测绘机构OrdnanceSurvey (OS)近来实施了OS参考站的现代化项目,使得接收和使用其他卫星导航信号成为可能。伽利略星座有17颗运营卫星,还有5颗卫星在调试中。北斗系统目前有12颗卫星,今年年底将  相似文献   

9.
伽利略系统信号调制体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的第一颗实验卫星已经发射到太空。在信号调制方面,除使用二元偏置载波(BOC)调制技术外,还首次使用了交替二元偏置载波(ALTBOC)调制技术。总结了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各信号的信号调制方式、各频段的信号调制体制,特别是BOC调制及ALTBOC调制技术的基本原理。然后,通过对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调制参数变动过程的研究,分析了在频谱及调制体制方面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与GPS的兼容性。  相似文献   

10.
美国东部时间3月25日下午14点36分,一枚美国联合发射同盟(ULA)的德尔塔IV型火箭从弗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发射升空,将美国空军的最新一颗全球定位系统卫星GPS IIF-9送入了预定轨道。GPS IIF-9卫星是波音公司研发的12颗卫星中的第9颗,预计2016年年初,12颗卫星将全部发射升空。随着GPS IIF-9的发射,Block IIF批次的GPS卫星会继续增多,计划今年6月,9月和明年1月发射  相似文献   

11.
许建民  刘金林 《河南测绘》2007,(2):13-13,18
一、概述 GPS全球定位系统由空间卫星群和地面监控系统两大部分组成,测量用户还应有卫星接收设备。 (1)空间卫星群:GPS的空间卫星群由24颗高约20万公里的GPS卫星群组成,并均匀分布在6个轨道面上,各平面之间交角为60°,轨道和地球赤道的倾角为55°,卫星的轨道运行周期为11小时58分,这样可以保证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地平线以上可以接收4到11颗GPS卫星发送出的信号。[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正> 一、全球定位系统及其测量设备全球定位系统(GPS)是美国国防部正在建立的一种全球范围的卫星导航系统。现有5颗卫星在周期为12小时,高度约为20,000km的轨道上工作。到1989年,共有18颗卫星的整个星座(外加3颗备用的)将提供每天24小时的全球跟踪能力。每颗卫星携带原子钟为导航信号产生精确的时间。卫星不断地发射两种频率:L_1为1575.42MHz,L_2为1227.6MHz。信号包括  相似文献   

13.
基于全球覆盖通信的考量,分析和仿真了低轨道卫星通信星座和中轨道卫星通信星座.结果表明在30°最低通信仰角和地面用户至少同时可见2颗卫星的约束条件下,低轨道卫星通信星座的卫星总量需要达到182颗(对应卫星轨道高度为1500km) ,中轨道卫星通信星座所需要的卫星总量为32颗(对应卫星轨道高度为10000km)或20颗(对应卫星轨道高度为20000km).  相似文献   

14.
GPS35卫星的SLR轨道与IGS轨道的联合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GPS35卫星的对地一侧安装了激光后向反射器阵,使得这颗卫星不仅可以播发GPS导航定位信息,还可实施激光测距(SLR)观测,对由激光测距数据所确定的SLR轨道与由GPS数据所确定的IGC轨道进行了比较,得出了这两轨道的差值约为1m,并对此差值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范磊  李敏  宋伟伟  施闯  王成 《测绘学报》2016,45(Z2):93-100
快速高效且高精度的轨道数值积分算法是多系统GNSS卫星联合快速精密定轨的重要基础。本文从自适应变换Admas积分步长和多卫星同步积分两方面研究了多系统GNSS卫星轨道快速积分方法。为了验证该方法的精度和效率,利用武汉大学(WHU)与欧洲定轨中心(CODE)发布的事后精密星历进行轨道动力学拟合。试验结果表明:GPS/GLONASS/BDS/Galileo 4个系统卫星平均三维RMS均优于20mm;在不损失传统方法精度的前提下,单颗卫星平均积分与拟合耗时仅需0.09s,较传统逐颗卫星固定步长积分算法提升了14倍,并且随着卫星数的增加,效率提升越明显。  相似文献   

16.
“伽利略”系统的构建进入实施阶段,为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形成三强鼎立格局拉开了序幕。“伽利略”与GPS、“格鲁纳斯”不仅平分秋色,还具备略胜一筹的优势。GPS 几十年的发展,实际上为其他卫星导航系统的建立奠定了一个良好的技术基础,也正是吸取了它的建设经验, “伽利略”系统才具备后发优势,更  相似文献   

17.
美国与欧盟关于全球定位系统(GPS)与伽利略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alileo)相互兼容与合作的谈判已历时3年。双方分歧较大,谈判时断时续。其中伽利略公共安全服务(PRS)信号所用频率与美国GPS未来的军码频率部分重叠是当前欧美谈判陷入僵局的焦点。 美国政府认为有了GPS,就无需再建“伽利略”,欧洲人应当把钱用在美国所期望的军事项目  相似文献   

18.
鉴于GPS系统已经成熟,北斗导航系统建设尚不完善,本文考虑建设北斗卫星对GPS卫星的增强系统。一方面,采用GPS/Compass-Ⅱ组合卫星导航系统,可大大增加某一时刻的可见卫星数,增强导航定位系统的可靠性。另一方面,北斗现已发射第九颗导航卫星,其中包括5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本文重点探讨利用这5颗GEO(Geostationary Orbit,GEO)卫星对GPS系统进行外部增强,即北斗GEO卫星同时播发卫星导航电文和增强信息,提高用户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19.
GPS/GALILEO组合系统可见卫星与GDOP的区域和时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卫星星座方案的选择对导航定位精度具有很大影响。本文根据GALILEO系统的设计轨道参数模拟得到的GALILEO系统的卫星位置,分别计算了GPS系统、GALILEO系统和GPS/GALILEO组合系统在不同卫星截止高度角的情况下,全国范围内可见卫星和GDOP值的分布情况,并选择了北京、武汉和乌鲁木齐三个城市,连续观测24小时,分析了各城市的可见卫星和GDOP值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20.
刘志伟  江鹏 《测绘工程》2018,(9):26-29,34
多系统GNSS卫星组合定位成为导航系统发展的重要趋势。基于武汉大学IGS数据中心发布的精密星历,以可见卫星数及PDOP为研究对象,通过地面点仿真实验,分析多系统GNSS卫星在全球范围内可见性的时空变化,比较多系统GNSS相较单系统在卫星分布上的优势。结果表明,对于地面固定点,各GNSS系统卫星可见性的重复周期都约为24h,其中GPS/BDS/GLONASS/Galileo 4系统的卫星可见性稳定性最高,单GPS系统较差;相较于GPS单系统,GPS/BDS双系统在亚太地区的可见卫星数由7~13颗提高到15~23颗,而GPS/BDS/GLONASS/Galileo 4系统在欧亚和亚太地区的可见卫星数提高到24~30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