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洛阳位于河南省西部伊洛冲积平原边缘。地当“天下之中”,是我国古代东西南北交通中枢。北依邙山,南望伊阙;西控函谷,东有虎牢;四面群山环绕,中为冲积平原。自古有“九州腹地,十省通衢”之称。洛阳城自古有三座:周代洛阳城、汉魏洛阳城、隋唐洛阳城。一、周代的洛邑历史上第一个建都洛阳的是东周。周本都于镐京(今西安西南)。周灭商后,尤其平定武庚叛乱之后,以武王为首的统治集团,认识到今山西、湖北、山东、河南等南朝控制的旧地,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商的残余势力较集中,且有变异之心,对周朝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必须严加防范。但都城在偏西的镐  相似文献   

2.
《中国地名》2011,(11):24-24
洛阳城,雄踞中原,北临邙山,南系洛水,东压江淮,西挟关陇;更有群山环绕,东据虎牢关,西控函谷关,北通幽燕,南对伊阙,素有“八关都邑”之称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东北地区小兴安岭西麓松嫩平原北部的丘陵地带,有一个被火山群环抱的由同一条水道连结在一起的五个湖泊。这就是著名的黑龙江省五大连池风景区。从五大连池市驱车北行,出市区不远,即可以遥遥望到两边地平线上一座座典型的火山地貌─—孤立的平顶山。它们一共有14座,高的像倒置的盆子,矮的像扣着的盘子,排列在五大连池周围,形成环拱之势。从南往北,东侧7座名西焦得布山、东焦得布山、小孤山、东龙门山、西龙门山、莫拉姑山、尾山;西侧7座名药泉山、卧虎山、笔架山、老黑山、火烧山、南格拉球山、北格拉球山。其中,最高的…  相似文献   

4.
在陕西关中中部骊山北麓、渭水之南有一块面积56.25平方公里的神秘之地 ,这就是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的陵园 ,它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内涵最丰富的帝王陵园之一 ,在这个“千古一帝”长眠的地方 ,留下了许多千年未解之谜。秦始皇陵的真正名称人们常把秦始皇的陵墓称为“秦始皇陵” ,其实它的真正名称应叫“丽山”(“丽”在这里读“离”) ,现在用的“郦”或“骊”都是后起的写法。为何不叫“陵” ,而叫“山”呢?这里面涉及我国古代的陵墓制度。在我国 ,春秋以前的墓葬都叫“墓” ,没有坟丘。《易经》说 :“古之葬者 ,不封不树。”…  相似文献   

5.
尧是我国远古三皇五帝之一。关于他的出生地,《史记·五帝本纪》的《索隐》中有明确记载:“尧谥也,放勋名,帝喾之子,姓伊祁氏。案皇甫谧云,尧初生时其母在三阿之南,寄于伊长孺之家,故从母从居为姓也。”其中并未说明三阿在何  相似文献   

6.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宋代大诗人苏东坡游罗浮山时所吟的一首诗,将我引到了罗浮山。 罗浮山是我国十大名山之一,素有“岭南第一山”之称,位于广东省博罗县北35公里,与龙门、增城两县接壤,方圆260多平方公里,有大小山峰400余座。罗浮山又是道教名山,被誉为十大洞天之第七洞天第三十四福地。 我们是在正月初二,顶着霏霏细雨由深圳去游罗浮山的,约行2个小时,进入山水绮丽、风光优美的罗浮山。罗浮山山门立于两山夹峙之中,  相似文献   

7.
《中国地名》2011,(11):43-43
高加索山,东西走向,在黑海与里海之间,是亚洲和欧洲的地理分界线,同时也是俄罗斯和格鲁吉亚、阿塞拜疆等国的国界线。是欧洲第一高峰。高加索山脉,其名来源于梵文,意为“冰雪闪耀的山脉”。高加索山脉又称大高加索山脉。山脉北侧称前高加索或北高加索,山脉南侧称外高加索或南高加索。  相似文献   

8.
五丈原是一块长约3公里、宽约1公里的小平原,由于平原的南端,东西只有五丈多宽,故称“五丈原”。它位于落星村南,西接麦里词,东界石头河,南临太白山,北据渭水,形势险要,可攻可守,为古代兵家布阵之地。  相似文献   

9.
沈阳清故宫以独具满族特色而弛名中外,现展示在人们面前的主要是努尔哈赤与皇太极时期的早期建筑和乾隆时期即17至18世纪增建或拓建的积累式面貌。其中中路建筑即皇太极继承汗位后拓建的大内宫阙,是皇宫的核心。这组建筑从南至北顺序为:五龙照壁、东西朝房、东西奏乐亭、立有文德和武功两座高大牌坊的明通天街,越街而北便是皇宫正门大清门,也称“午门”。入门沿御路前行不远,便是坐落在月台之上的皇宫正殿崇政殿,俗称“金銮殿”,系清朝早期建筑,为皇太极常朝之所。在崇政殿两侧,建有左右翊门。穿过翊门,迎面映入眼帘的为一城堡式的高台院落,…  相似文献   

10.
胡尧 《中国地名》2014,(8):73-74
《尚书》之《禹贡》篇,大约成书于战国时代。为我国古代最早的历史地理学著作,它主要记录了我国古代九州的划分,山川的历史方位及走向,各地的物产、贡赋、历史时期土地肥沃程度,以及当时的交通状况。《禹贡》之名源于:"禹"乃是夏代开国君主,而"贡"指的是由下往上贡献方物。1.《禹贡》地名总论全文内容大致分四部分。第一部分讲全国九州的划分,对各州的疆域、水土的治理、物产、土地情况、贡赋等级、交通等作了介绍。第二部分"导山",把我国山脉依照由北向南由西向东的次序,分为四条东西走向的山列。基本上能够反映出这些山脉的地理位置、走向情况,同时可以看出我国东部多平原,西部多山的情况。第三部分“导水”,对当时九条大河的源头、流向、支流、河口等情况作了描述。第四部分介绍了“五服制度”,同时颂扬了大禹的功绩。以下是笔者从《禹贡》中搜寻的一些地名。  相似文献   

11.
(一)地理位置本区包括甘肃西南部及四川西北部,其范围南起成都,北迄兰州,南北直线距离约六百公里。在地理上,本区为陇蜀间之界岭,群山重叠,平川甚狭。在水系上,本区为大江与黄河之分水。叠山山脉横互东西,为本区之主山,其西端当洮河上源,称西倾山,藏名叠桑巴山,中部介乎洮河与白龙江之间,称叠山,东部横互於天水与甘谷之南,通称曰嶓冢山。余脉起伏,与凰岭及秦岭遥相呼应。叠山山脉在本区西部为白龙江与洮河之分水,在本区东部为渭水与嘉陵江之分水。叠山山脉大部海拔在三千公尺左右,仅西端光盖山及西倾山一带,海拔达四千公尺以上,四时戴雪,雪横叠山称为洮州(即临潭)八景之一,盖即指此。  相似文献   

12.
龙门山地区山地旅游资源特征及开发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门山地区旅游资源富集程度高、特色鲜明。5.12龙门山大地震中,除少数景区遭到毁灭性破坏外,大部分世界级、国家级核心景区只是局部受损,旅游发展的基础仍在。龙门山因世界第三种造山奇观与阿尔卑斯山齐名,震惊世界的5.12龙门山大地震再次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龙门山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生物物种宝库和资源基因库,生物多样性优势明显。同时,该区还是中国道教发源地和中国重要的人文地理分界线。该文在评价龙门山地区旅游资源特色基础上,提出龙门山地区旅游开发模式,包括地震遗址公园群落开发模式、森林公园生态旅游开发模式、生态主题公园开发模式和乡村山地生态旅游开发模式,旨在为5.12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建设中国山地旅游示范区提供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3.
一.自然条件南雄盆地(旯背面百网1)在厂东浴的北部,是南感山地中的一个盆地,适当大廊嵌之南,而梅关山隘与分水钩山隘郡是五嵌的天然缺口,古代就已成为粤赣交通的孔抵盆地跨南雄、始兴二县,合针山泅生卢OO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14.
一.自然条件南雄盆地(旯背面百网1)在厂东浴的北部,是南感山地中的一个盆地,适当大廊嵌之南,而梅关山隘与分水钩山隘郡是五嵌的天然缺口,古代就已成为粤赣交通的孔抵盆地跨南雄、始兴二县,合针山泅生卢OO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15.
在安徽省北陲,有一个字义优美,字音(?)琮的县名——灵璧县。这里珠藏川媚,璧蕴山辉,钟灵秀毓,有石皆珍,是举世闻名的“磬石之乡”。古代以“灵璧”二字名县,是取“山川灵秀之钟,石皆璀璨如璧”之义。灵璧境内,美石繁多,光怪陆离,琳琐琅歼,各色纷呈,美不胜收。而就在其国际上称著,并卓有历史价值的应首推磬石。灵璧磬石即《尚书·禹贡》所称“泗滨浮磬”。其山名磬石山,在灵璧县城北35公里,北临泗水,山周多沼泽,古代洪水环绕,磬石山如浮水面,故有“泗滨浮磬”之称。《玉海注》和《文献通考》均记载甚详。  相似文献   

16.
汲县,位于黄河以北,太行山东麓。东邻滑、浚两县,南与新乡市、延津县相界,西同辉县毗连,北和淇县接壤,西北与林县衔接。现有面积约800平方公里,人口38万余.卫河横穿东西,京广铁路纵贯南北。据《卫辉府志》载:“东接齐、鲁,西跨三晋,南襟汴·洛,北拱京畿。……两河之要地,中土之名区。环带城隅,太行列屏.”汲县为卫辉府治所。历史上水陆四达,地理位置险要,是南北咽喉,为兵家必争之地也.《河南通志《(清雍正十三年田文镜撰)记载:“殷属牧野之地,周属(?)卫,战国  相似文献   

17.
京郊平谷丫髻山东南的行宫村,是个一看就美,越看越美的小山村。若不然,康熙大帝怎么会青睐于此,选作行宫呢?行宫是天子出行时居住的宫室,也可以说是皇都文化的延伸。行宫多,可以说是古代交通不发达的产物。“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元稹这首诗也道出了行宫入住率之低。平谷这座行宫算是荣幸的,它于康熙五十三年(1714)建成,第三年康熙大帝二游丫髻山时,在此下榻;乾隆十二年(1747)、十八年(1753)乾隆帝两游丫髻山都住此宫;道光帝为太子时,十余次到丫髻山诣山瞻礼,道光十七年(1837),道光帝与太后同游丫髻山再住此宫,…  相似文献   

18.
赵华阳 《中国地名》2014,(12):77-77
定西市位于甘肃省中部,故称“陇中”,东接天水,西靠兰州,北邻白银,南连陇南,并与甘南、临夏接壤,具有承东启西,南连北展的区位优势。大陆性气候明显。定西是古“丝绸之路”重镇,素有“甘肃咽喉,兰州门户”之称,汉代张骞出使西域所经之地。现在是东西大通道的必经之地,陇海铁路和310、312、316、212等国道贯通全境,交通十分便利。定西人文景观和自然旅游资源丰富,有众多自然景观和历史遗迹,国家级、省级森林公园贵清山、遮阳山、莲峰山等享誉国内外;新石器时代著名的马家窑、齐家、寺洼等文化遗址,战国秦长城遗址,以及海内外李氏同胞寻根敬祖的陇西“李氏章”和通渭温泉等。  相似文献   

19.
秦岭北坡旅游资源评价与区划研究—以秦岭南五台山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南五台山旅游资源评价 南五台山位于西安以南25公里的秦岭北坡。秦汉以来,人们称京都长安以南的秦岭为终南山,简称南山,又名太乙山。太乙山最高的五个山顶称南五台。素有“南山佳丽之处,唯此为最”。南五台山具有综合的旅游功能,旅游容量潜力很大。 1.宝贵的古文化遗迹旅游地 南五台山是我国最早的佛教发详地之一。它“开辟于隋、盛于唐”。佛教自汉明帝(公元65年)传入中国,经过魏晋南北朝到隋唐才在中国真正扎下根,  相似文献   

20.
首山位于辽宁省兴城古城之东3公里,介于古城与海滨之间,为国家级森林保护区。首山三峰相峙,状若人首而得名。清朝称“三首山”,民国称“首山”。“首山”为孤峰,平地突起,海拔329.7米,南北走向,跨越面积8平方公里。首山北连窟窿山,中间隔一隘口,京沈公路和京沈铁路从隘口通过,两山对峙,形如关门。山峰挺拔,地势险要,屹立渤海辽东湾北岸,为辽西走廊咽喉,是古邑兴城东北天然屏障。首山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明末清初的“宁锦大捷”,首山就是主战场。首山中峰筑有烽火台一座,高7米,直径13米,是古代传报军情的设施,遇有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