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吴堡矿区赋存着丰富的煤炭资源,但开采技术条件较复杂,其中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是影响煤炭开采的主要不利开采技术条件。本文依据横沟井田勘探资料,较全面地分析了井田水文地质条件,并着重评价了井田矿井充水因素。认为黄河水对横沟井田煤炭开采无影响;奥灰承压水对山西组煤层开采在正常地段不会造成危害,对太原组煤层开采有很大的威胁。并提出太原组煤层能否开采利用,还需进一步作详细地质勘查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2.
孙贵  詹润  随峰堂  王松 《安徽地质》2021,31(2):103-105,110
安徽省煤炭资源储量丰富,煤种齐全.近些年,在华东地区煤炭资源需求持续旺盛的背景下,省内煤炭产能呈下降趋势,最新生产矿井核定产能为1.2696×108t.全省煤炭保有资源量3.52×1010t,两淮生产矿井与勘查区保有资源量2.616×108t,占总资源量的74.7%,且勘查与保障程度均较高,可保证安徽省煤炭工业经济的长期发展.未来通过解决开采下部B组煤高瓦斯煤层资源,并在老矿井深部及外围区、特厚松散层与推覆体下隐伏区开展煤炭资源找矿工作,可进一步扩大和稳定我省煤炭资源优势地位.  相似文献   

3.
尹继良 《山东地质》2010,(10):31-34
为充分合理开采利用煤炭资源,对鲁村井田周边孤立块段实施探查,查明煤层的赋存状况,确定其可采性。通过对矿井表外孤立块段过断层探查技术与应用实践,解决了矿井表外孤立块段的开采问题,查明了多个可采煤层,扩大了煤炭储量83.8万t,延长了矿山服务年限。  相似文献   

4.
在分析褶皱和断裂构造对煤层瓦斯赋存影响的基础上,根据黄陵一号煤矿的区域地质演化情况和地质构造特征,分析了影响黄陵一号煤矿2号煤层瓦斯分布的主要控制因素,并对井田深部煤层瓦斯的赋存状况进行了预测,对矿井后期的安全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在分析我国煤炭资源分布与供需矛盾的基础上,提出中国东部深层煤矿床勘查开发的主要任务是弄清煤层赋存与分布状态,寻找煤炭资源,精细查明影响矿井生产的各种地质因素和工程技术条件。根据煤炭地质勘查技术发展现状、探测能力与精度,指出深部煤炭资源勘查技术思路是"快速扫面、筛选靶区",勘查方略是"立体综合勘探,精细物探先行、深钻追踪验证",即以精细三维地震和电法勘探为先导,配合其它勘查手段。深层煤矿床勘查工作模式有3个层次,完成深部煤矿床快速精细探测的根本途径是依据煤田(井田)地质背景和勘查地质目标,选取勘查方法和探测技术,实现地质、物探、钻探与地理信息系统、计算机技术的有机结合和多成果相互验证。  相似文献   

6.
冯宏 《地质与勘探》2009,45(6):756-760
在我国第一能源-煤炭资源持续紧缺的形势下,50%的深部资源开发正面临许多新的地质勘探问题.矿井物探技术进步有力的推动着资源开发勘探方法的改变,在井下巷道中对下纽资源的纵深向勘探和水平向勘探技术的成熟,促使技术框架重构.在一井一面高强度开采的煤矿生产组织新模式下,采空区下深部资源勘探、安全地质条件评价和治理、基于"3S"的递推地质管理技术等是老矿区深部资源勘探急需的支撑技术,矿井与地面结合必然是煤炭资源勘探技术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六枝煤矿区化处矿井煤层气资源特征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羽光 《贵州地质》2004,21(2):109-111,105
化处矿井是六枝煤矿区瓦斯突出严重的矿井之一。主要开采7煤层。煤体自上而下形成条带状、粒状“二层”结构,由于褶曲影响,在背斜轴部煤层较厚,轴部煤层瓦斯含量高迭25.3m^3/t。本文论述了本区煤层气赋存的地质因素和控制因素,以及资源量和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8.
阿干煤矿随着矿井不断开采,+1350水平以上的煤炭资源已接近枯竭,该水平以下(扩大区)的煤层赋存情况好坏直接关系到矿井能否继续生产。通过对扩大区构造特征及应力场分析,认为由于平行F5的雁行断裂的作用,导致扩大区煤层变深。但扩大区的煤仍是矿井生产的后备资源。  相似文献   

9.
阿干井田扩大区构造特征及应力场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曹大文 《甘肃地质》2003,12(2):44-48
阿干煤矿随着矿井不断开采,+1350水平以上的煤炭资源已接近枯竭,该水平以下(扩大区)的煤层赋存情况好坏直接关系到矿井能否继续生产。通过对扩大区构造特征及应力场分析,认为由于平行F5的雁行断裂的作用,导致扩大区煤层变深。但扩大区的煤仍是矿井生产的后备资源。  相似文献   

10.
基于煤层瓦斯的生成、赋存、运移理论,结合地质勘探和矿井生产揭露的瓦斯地质资料,分析了山东黄河北煤田赵官井田煤层瓦斯赋存规律及其主控因素。从区域地质演化、煤的生储气能力、岩性组合特征、地质构造、埋藏深度、基岩厚度、水文地质条件和岩浆侵入等因素综合研究发现,影响赵官井田煤层瓦斯赋存的主控因素为地下水动力条件及岩浆侵入事件。地下水动力条件对煤层瓦斯的控气作用明显,浅部水动力条件对煤层瓦斯主要表现为水力运移逸散作用,不利于煤层瓦斯保存,向深部主要表现为封闭和封堵2种类型,有利于瓦斯的保存。岩浆侵入煤层的方式及其程度是造成下组煤(11号、13号煤)瓦斯含量普遍低于上组煤(7号、10号煤)的主控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