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按不同设防烈度设计18层剪力墙结构,计算不同设防烈度下的结构工建成本。对比可知,设防烈度Ⅷ度以下,设防水准提高一个等级,土建成本增加比例小于6.07%,增加成本占房屋售价的比例小于0.593%。剪力墙结构土建成本较小的增加,可获得设防水准一个等级的提高。从另一个角度说,在减少建筑面积很小的情况下,房屋的抗震设防水准可获得一个等级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本文按不同设防烈度设计10层框架-剪力墙结构,计算其不同设防烈度下的土建成本。在设防烈度8度以下,设防水准提高一个等级,土建成本增加比例小于8.61%,增加成本占房屋售价的比例小于0.75%。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土建成本较小的增加,可获得设防水准一个等级的提高。从另一个角度说,在减少建筑面积很小的情况下,房屋的抗震设防水准可获得一个等级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用杆系-层模型和Wilson-θ法,以及El Centro地震记录,分析不同高度和结构刚度特征值的断层剪力墙的框剪结构地震反应。设定可中断剪力墙的高度的条件,计算表明:可中断剪力墙高度的主要因素为上部框架的抗剪能力;随着刚度特征值的增加,可中断剪力墙的高度随之增加,给出了两者之间的表达式;结构高度对中断剪力墙高度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4.
根据已有的含剪力墙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能力评估理论研究成果,开发了含剪力墙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能力评估软件EAC-RCSW. 通过在一个工程实例中的应用,证明该软件既能对结构进行抗震能力定量评估,又能通过它详细了解结构单元的抗震特性.将本软件与ETABS软件相结合,使结构的评估过程完全通过计算机来实现,从而有助于含剪力墙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能力评估工作的普及和开展.  相似文献   

5.
村镇住宅倒塌或损毁是造成村民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的直接原因,结构抗震性能是防灾减灾关注的重点。对汉中市留坝县8个行政镇75个自然村11570栋住宅结构体系、建筑年代、各组成部分损坏特征和抗震设防情况等进行调查,统计分析村镇经济水平、住宅结构体系抗震设防缺陷、空间分布特征和危险性等级;完成村镇住宅结构体系震害预测和易损性指数分析。研究结果表明:97.72%的村镇住宅满足正常使用要求,但74%的住宅结构体系存在抗震设防缺陷;村镇住宅受村镇经济水平和地理交通、施工技术及村民抗震设防知识等因素制约,既有结构体系倒塌或损毁的概率大、易损性强、抗震能力差。  相似文献   

6.
城市建构筑物地震损失预测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提出了预测城市建构筑物在不同烈度下地震灾害损失的简易方法。首先分析了影响城市建构筑物抗震能力的3个因素——抗震设防情况、建筑年代和结构类型;然后提出了建构筑物抗震能力指数的概念,并确定了将上述3因素综合成建构筑物抗震能力指数的方法;最后利用“九五”期间所做的大中城市的震害预测结果统计回归出房屋抗震能力指数与地震灾害损失——人员伤亡、经济损失和震后恢复时间的关系。由此可以得到建构筑物在不同烈度下地震灾害损失的简易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新疆承灾体抽样调查情况,重点描述了新疆农村民居的典型结构及特征,通过对抽样调查数据初步分析,对不同区域的农居抗震设防水平进行了评估,认为新疆农居抗震能力区域特征明显,安居工程切实提高了全区农居的抗震能力。  相似文献   

8.
运用普查与详查相结合的方法收集云南玉溪红塔城区各乡镇建筑基础资料,分析城区建筑结构特点及其抗震现状;利用抗震能力指数和结构易损性建立建筑抗震能力评估公式,并计算研究区遭遇不同地震烈度的区域建筑综合抗震能力数值。结果表明:红塔城区各乡镇遭遇地震烈度为Ⅵ度、Ⅶ度和Ⅷ度时,区域建筑综合抗震能力等级分别为较优、良好和中等;遭遇地震烈度为Ⅸ度或Ⅹ度时,区域建筑综合抗震能力等级为较差。  相似文献   

9.
根据我国现行抗震设计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以及目前既有建筑结构抗震能力研究成果,借鉴强度与延性评估理论,探讨了一种适合我国工程实际的既有含剪力墙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能力评估方法。应用自行编制的评估程序EAC-RCSW应用于一工程实例,表明该方法可定量评估含剪力墙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能力。  相似文献   

10.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和《关于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确定原则的通知》(中震防发49号)从不同角度对学校和医院等乙类建筑的抗震设防提出要求。通过抗震设计中地震作用计算的原理以及国内外规范抗震设计的方法的阐述,讨论在不同抗震设防烈度下何种方法对乙类建筑结构抗震能力的提高更为有效,并通过对混凝土框架和钢框架的实例分析和验证,提出设计建议。为规范的修订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选取2021年5月22日青海玛多县发生的M7.4地震的大武地震台实测加速度及课题组用经验格林函数法模拟的野马滩大桥处的加速度,并将二者的绝对加速度反应谱与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给出的“双参调整”设计反应谱进行对比分析,得到地震波观测值和模拟值对当地抗震设防结构的影响程度应视结构形式而定.然后将两条地震波分别输入到某11层剪力墙结构,用PKPM的SATWE模块进行多遇地震、设防地震下的线弹性分析,并用PUSH模块进行罕遇地震下的静力弹塑性分析.该剪力墙结构在两地区不同地震波作用时,均达到了“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设防目标,其抗震性能目标达到C级.结论可为房屋建筑的抗震设防及震后应急响应提供很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本文用墙单元将剪力墙中断的框架-剪力墙结构离散,利用传递矩阵技术探讨此不规则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地震反应,四阶Runge-Kutta法用来求解用正则坐标写出的对应于第j个振型的运动方程.将得到的3个不同剪力墙高度的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模型结构的固有频率、最大位移反应和基底剪力与振动台的试验结果进行对比,说明本数值方法是正确的、有效的.最后得出了并不是对所有的框架-剪力墙结构都需把其剪力墙延伸到整个结构高度的结论以及用墙单元和传递矩阵技术求解能有效地减少计算单元、取得同样精度的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国内学者强调对于复杂和超限结构需进行中震性能设计,即在小震弹性设计后进行中震下的承载力复核及调整,然而中震设计能否提高结构整体抗震性能仍存在争议。为探究中震设计与小震设计方法的差异,本文依据现行规范,以设防烈度、结构高度和场地类别为变化参数,建立了48个典型RC剪力墙模型,并分别以“小震”、“高规中震”、“广东高规中震”和“关键构件中震”进行截面设计,之后进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分析及增量动力分析计算。在对比了不同设计方法的钢筋用量、结构与构件性能表现及结构抗倒塌能力储备的差异后认为,现行中震设计方法存在诸多弊端,包括会导致结构用钢量的显著增大,结构延性的降低,及结构安全度的降低等;采用关键构件中震设计方法则能较好地提高结构整体抗震性能,更符合抗震设计概念。因此,建议对RC剪力墙结构仅针对关键构件进行中震性能设计,以提高重要结构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国家标准《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已于2016年6月1日起开始实施。新一代区划图的实施,使得建筑的土建成本相对于之前有所变化。运用结构设计软件按照相关规范规定的最低标准完成剪力墙结构构件在不同地震动参数情况下的内力和配筋计算,并根据最新的建设工程预算定额和估价表,对上述情况进行施工图预算并在经济性方面进行系统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设防烈度的提高,剪力墙结构土建工程每平米成本上浮的比例也会增大,且随着设防烈度的提高,土建成本的增长比例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15.
设计1个20层SRC框架核心筒结构模型,考虑地震的随机性和结构材料的不确定性,采用拉丁超立方体抽取结构-地震动样本,之后对其进行增量动力分析(IDA),以第1周期谱加速度为强度指标,最大层间位移角为结构需求,定义4个性能水平,研究该结构的易损性。通过引入群体结构震害评估中易损性指数的概念,计算多遇、设防和罕遇地震下的易损性指数。结果表明:以易损性指数作为评价指标,该结构在多遇地震作用下,处于轻微破坏状态;在设防地震作用下,处于中等破坏状态;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结构处于严重破坏状态。可认为依据我国抗震规范设计的SRC框架核心筒结构能够满足"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和"大震不倒"的抗震设防目标。  相似文献   

16.
钢筋混凝土核心筒性态水平及性能指标限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国内外对钢筋混凝土结构性能水平的划分标准并根据核心筒结构破坏特征及抗震性能要求,文中在现行规范基础上进一步细分,将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的性能水准划分为良好使用、暂时使用、生命安全和接近倒塌4个水平;基于混凝土连梁及剪力墙构件的受力、变形及破坏特点,分别提出了连梁及剪力墙构件对应于4个性能水平的失效判别标准和变形限值...  相似文献   

17.
联肢钢板剪力墙能通过连梁耗能实现多重抗侧体系,其优良的抗震性能被越来越多的学者研究论证。本文基于能量平衡原理和Chao和Goel提出的弹塑性层剪力分布模式,预设目标侧移及屈服机制等性能参数,归纳出完整的联肢钢板剪力墙结构塑性设计流程,并采用该方法基于8度(0.3g)抗震设防条件下设计了12个联肢钢板剪力墙结构算例。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对结构进行了Push-over分析,研究了刚度退化、构件屈服顺序和结构整体变形等方面的结果。结果表明:设计算例能够实现多重抗震机制,并满足预期性能目标。  相似文献   

18.
采用脉动测试法测试带纵向加强肋复合墙结构示范工程房屋的动力特性,从而确定结构的自振频率;建立结构有限元数值模型,对该结构进行弹性及弹塑性时程分析,研究结构的动力反应,进而评估低层带纵向加强肋复合墙结构的抗震能力。动力反应分析结果表明:结构的破坏按先砌块后框格的顺序分阶段进行,带纵向加强肋复合墙结构具有两道抗震防线。结构变形以剪切变形为主,罕遇地震作用下结构损伤主要集中在门窗联肢墙体上,且门窗联肢墙体中窗洞两侧砌块的损伤程度最大,洞顶肋格砌块次之,洞底肋格砌块最小。最大层间位移角为1/773,结构表现出较强的抗倒塌能力。  相似文献   

19.
基于现行的中国抗震设计规范,设计了6个不同参数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模型,利用静力弹塑性(Pushover)分析方法求得各个框架结构的超强系数;同时,利用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PBSD)的方法,通过增量动力分析(IDA)、易损性分析和地震损失风险分析等,定量的求出各个框架结构的经济损失风险,并比较了不同框架结构超强系数和经济损失风险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层高相同的情况下,当抗震设防烈度逐渐增大时,超强系数减小,经济损失风险逐渐增大;在抗震设防烈度相同的情况下,当层高增大时,超强系数减小,经济损失风险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20.
砌体结构是一种脆性结构,变形能力和承载力均较低,因取材方便、施工简单和造价低等优势在中国被广泛应用。为了评估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本文基于增量动力分析(Incremental Dynamic Analysis,IDA)方法研究了多层砌体结构的地震易损性,分析了影响砌体结构地震易损性的主要因素以及群体多层砌体结构地震易损性。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场地条件情况下,砌体结构的房屋层数、砌筑砂浆强度、设防烈度和墙体面积率对结构的地震易损性影响较明显;当结构层高在2.8~3.3 m之间时,层高对结构地震易损性的影响不大。抗震设防砌体结构抗震能力比不设防结构有明显提高,说明构造柱和圈梁等构造措施能显著提高砌体结构的抗倒塌能力,这与目前的基本认识相同,也证明了增量动力分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