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他从小就是一个内向的乖孩子,安静、听话、不爱玩,喜欢一个人坐着,翻看连环画,一坐就是老半天。5岁时,父亲问他想要什么生日礼物,他把爸爸拉进了新华书店。只有80厘米高的他,在高高的书架前欢快跳跃,像一只轻盈的蜻蜒。《上下五千年》的名字突然跃入了他的眼帘。一共是3本,他慢慢地取下来,递给爸爸。爸爸见他感兴趣,就买下来作为生日礼物送给了他。从此,这3本书就成了他走进历史大门的启蒙教材。这套书他读了足足9遍。  相似文献   

2.
一九四九年九月底的一个夜晚,英吉利海峡的朴次茅斯港口,有一个身材高大的中国人,快步踏上了一艘开往法国的渡海轮船。当他穿过英伦海峡的迷雾,迎着海风走上甲板的时候,可以看见他的脚步稳重、矫健;他每一步的跨度,总是○点八五米——这是他多年从事地质工作、长期在野外考察养成的习惯:他平时迈开的每一步,实际就成了测量大地、计算岩层距离的尺子。  相似文献   

3.
著名的气象学家陶诗言是我国天气预报理论和方法的奠基人之一。他在我国近代气象学的开拓和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对影响我国天气的一些重要天气过程和天气系统提出了独创的理论见解。他系统地划分了入侵中国的寒潮路径,深入研究了中国暴雨成因、东亚季风、长江流域梅雨、东亚大气环流等。他还首先在我国开创了卫星云图的分析运用,填补了我国卫星气象的空白。他在环境科学、海洋气象、  相似文献   

4.
1889年中华大地上升起—颗灿烂的明星,他就是杰出的地质科学家——李四光.他在(?)科化石的鉴定、中国第四纪冰川的发现与研究、地质力学的创立上成就卓著,在我国科学技术史上和世界地质科学史上立下了丰碑.他应用地质力学理论在我国找矿勘探、工程地质、海洋地质、地热地质、地震研究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他还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坚强的无产阶级先锋战士.他敢于坚持真理、敢于创新的科学精神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相似文献   

5.
卓越的科学家、教育家李四光是我国地质学界四大创始人之一。他在地质学的许多方面都有重大贡献。他对(竹蜓)科化石进行的精湛的研究,奠定了海相石炭二叠纪地层分界、分层和对比的基础。他对我国第四纪冰川遗迹的深入调查研究,成绩卓著,特别是他从力学观点研究地质构造,创立地质力学这一新兴学科,无论在理论上和成矿应用上都极大地丰富了地质学的内容,开拓了地质学的新领域。新中国成立后,他担任中国科学院、地质部等多种领导职务,为我国科学技术事业的发  相似文献   

6.
一位身残志坚的“发烧友”,深深被世博会的魅力所吸引。在现场,他“金鸡独立”却有些立足不稳,于是,他巧借拐杖支成“脚架”,专心致志地抓拍精彩瞬间。那一刻,他拍摄的表演队中的女孩,被他的诚.恳和坚韧打动,随之紧密配合。那张笑脸、那个手势、那个动姿、那身装束,与他的执着构成了你呼我应、和谐至美的动人画面。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了中国地学界老前辈张文佑教授病逝及其学术生平简况,介绍了他的学术简历、治学态度和他一生的主要科学活动,其中包括他在地质学和大地构造学及其有关的边缘学科、资源和能源的勘探开发、地震预测和防震抗震、工程建设,以及教育学等许多难度大、综合性强的重大科研工作中所作出的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8.
著名的科学家、大气物理学家、教育家涂长望是开拓我国气象科学的先驱。为我国气象科学,特别是长期天气预报和气候学的研究作出了重大贡献。他不仅是优秀的科学家、教育家,而且是一位坚强的民主战士,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贡献。新中国成立后,他被任命为军委气象局局长。他以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克  相似文献   

9.
《地球》2009,(5):45-45
李四光纪念馆建于1989年,原址是国家专门为李四光建造的住所。1962年李四光入住此地,这里是他晚年工作、生活的地方。在这里他召开重要会议,与地质部、中科院领导商议工作:经常会见地质科研院校和科研队的负责人;听取汇报、解答问题、部署工作,同时也是他接待海外友人的场所。在这里他完威了《地质力学概论》、《天文、地质、古生物资料摘要》等数十篇论著。至1971年4月,李四光在这里走过了人生最后10年。  相似文献   

10.
谢毓寿是我国老一辈的地震学家。从40年代初迄今,他为地震科学事业拼搏了半个世纪,在工程地震、区域地震、水库地震和历史地震诸研究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他治学严谨,待人热忱,勇于进取,刻苦奋进,把全身心都献给了祖国的地震事业。如今,他虽已年愈古稀,仍孜孜不倦地为地震科学事业再立新功。  相似文献   

11.
著名地球物理学家顾功叙是我国地球物理勘探工作的开创者。早在30年代他就在云贵山区开展野外物理探矿。新中国成立后,他在黑色金属、有色金属、煤田和油气田的勘探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培养造就了大批科技人才。他在耄耋之年仍不遗余力探索地球物理勘探和地震学的战略问题。  相似文献   

12.
《地震工程学报》1984,6(3):76-76
正当我国地震科学特别是地震预报科学处于攻坚阶段的时候,长期领导过西北地震工作的张荣珍同志与我们永别了。他患的是脑血病,各方面同志甚为关怀,並积极为他医治,终因抢救无效于1984年8月19日在北京去世,年仅57岁。我们为他的早逝而十分沉痛。张荣珍同志出身贫苦,很小就参加了革命。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中,他作  相似文献   

13.
著名的地球物理学家翁文波是我国石油地球物理勘探的奠基人和开拓者。早在本世纪40年代初,他就献身于西北戈壁滩的石油勘测事业,被国际同行誉为“中国电测之父”。半个世纪以来,他在重力、地震勘探、石油测井、地球化学勘探诸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由他创导的石油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在油气探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邢台地震后,他受周恩来总理的委托,潜心钻研预测理论,提出“三元可公度性”等方法,得出独创的预测公式,对天灾  相似文献   

14.
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赵九章同志不仅是中国近代气象学奠基人之一、是地球物理学的开拓者、空间物理和空间探测的创始人,而且还是杰出的科研组织家和卓越的国际活动家。不幸的是他在十年浩劫中惨遭诬谄迫害致死。历史是不可扭曲的,他离世10年后终得平反昭雪,被扭曲的历史终现光芒。一、壮志未酬身先亡他从1958年开始,为开拓空间探测和空间物理进行了一系列的奠基工作。他呕心沥血开创和主持我国卫星前期的准备工作,制定了我国卫星总体方案和系列规划,目前正在组织实  相似文献   

15.
1993年9月7日国家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授予美国工程科学院院士、加州理工学院名誉教授豪斯纳(G.W.Housner)以该所名誉教授。 豪斯纳教授今年83岁高龄,他是国际上首屈一指的地震工程学权威,他为地震工程学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还是国际地震工程协  相似文献   

16.
斯坦福大学地球物理系主任努尔(AmosNur)是一位地震学专家,不过,直到去年10月的一次破坏性地震袭击旧金山之前,他还从未有过亲身的体验。当他感觉到楼房开始“象大海上的船一样”动荡时,他正坐在他在斯坦福的三楼办公室里。就在满载的巨大书柜倒下并砸扁他的坐椅之前几秒钟,他本能地钻到了办公桌下面。努尔在他的办公室里接受采访时,警惕地掠了一眼重新立在原来位置上的书柜说,“也许我和校园里的任何人一样面临着死亡”。不过,他的办公桌已移到大房间的另一头去了。努尔没有得到将要发生什么事情的任何警报,不过,在他的办公室里的家具开始跳动之前的一段长时间里,南面30英里处的一台专门  相似文献   

17.
赵小双 《地球》2014,(2):98-101
“达尔文一生有四大怕:一怕触犯宗教,这是为什么他写出《物种起源》之后,等了20多年才发表的原因;二怕妻子,他的妻子艾玛是个虔诚的基督教徒,结婚之前他跟艾玛说我不信仰上帝,艾玛说只要我们相爱就行,但是我们今后不会在天堂相见,正因为如此,达尔文不想触犯宗教,落得伽利略的下场,也不想伤及艾玛的宗教情感;三怕与人争论、陷入旷日持久的论战;四怕是最莫名奇妙的,他没有经济安全感,但他是富二代,家里钱多得不得了,他让大儿子学金融,让他管家投资。  相似文献   

18.
1985年6月12日,苏联卓越的地球物理学家、地球内部物理学方面的著名专家马格尼茨基年满70周岁。他从事科学、教育和科学组织工作已经45年,发展了苏联地球物理学中一个比较重要的分支——固体地球物理学。他的活动最明显的一个特点就是在地球学科中采用精确的数理方法,从而能把他所建立的地球物理方向摆在严格而坚实的科学基础上。由于马格尼茨基的努力,在列入世界科学先进行列的地球内部物理学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有重大价值的成果,其中每项成果均揭示出地球物理学的新的科学方向,其中可以提及的有:分带熔化分析理论;现代地壳运动的基本规律和原因的研究;根据各基准点计算地球内部温度的方法;下地幔物质熔解成氧化物的学说;地球内部各种极值条件下的物质状态的平衡。马格尼茨基创立了一个学派,他多年的教学活动无疑促进了这个学派的形成和发展。他撰写的《地球物理基础》和《地球内部结构和物理》等专著驰名于国内外。马格尼茨基主持国立莫斯科罗蒙诺索夫大学物理系地球内部物理学教研室和地球物理学部,领导着苏联科学院施米特地球物理研究所地球和行星物理研究室。他是学术刊物《地球物理》(苏联科学院汇报)的主编。 1971年他当选为国际地震学和地球内部物理学协会主席,他为在一系列科学规划中发展国际合作倾注了许多精力。他领导着社会主义国家地球物理研究协调委员会的一个处。  相似文献   

19.
凯利斯 -博罗克院士是俄罗斯地震学和数学地球物理学领域杰出的科学家。他的高尚人品、科学的洞察力、活动能力以及他能从大量事实中择其主的聪明才智 ,使得他总能发现新的、常常是别人尚未提出的全球性问题 ,并团结各科学领域的专家进行研究。凯利斯 -博罗克建立了俄罗斯科学院国际地震预报理论和数学地球物理学研究所 ,并担任了首任所长。从 1 966年起他亲自编辑出版了《计算地震学》年度著作文集。凯利斯 -博罗克在科学活动初期专门从事数学地球物理学一些经典问题的研究 ,初期的研究是建立地震震源模型以及根据观测资料重建震源区的地面…  相似文献   

20.
Willi Dansgaard教授是丹麦古气候学家,1995年Crafoord奖获得者.他在水稳定同位素和冰芯古气候方面的杰出成就,是他留给地球科学界的珍贵科学遗产.他发现了降水稳定同位素比率变化的温度效应和降水量效应,提出了过量氘概念并指出了其环境指示意义;他提出了利用冰芯重建古气候变化的科学思想,发现了末次冰期内千年尺度的气候突变事件(D-O事件),使人们对过去气候变化有了革命性的认识.本文在着重介绍Willi Dansgaard教授这些科学成就的同时,试图从他的科学生涯中追踪他相关科学思想的形成过程和科学践行活动,以期使我们地学工作者能从中得到启发和感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