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高速测控目标全轨迹算法是高速目标实时监控应用的重要研究内容,本文研究了高速测控目标的动态显示机制,分析了常规全轨迹算法的弊端,提出并实现了基于"缓存分流"模型的高速测控目标全轨迹显示算法,解决了常规全轨迹处理算法内存资源分配的瓶颈问题。  相似文献   

2.
针对传统施工测量项目技术标准化程度低、业务流程体系混乱、数字化推广滞后,精细化管理不足等缺点,以企业在建项目为应用案例,设计与开发了一套科学、高效、实用的施工现场测控信息化、数字化管理系统,该系统可实现测控业务及报表标准化,测控设备与后台服务器之间可实现测控数据的信息化调取、传输;后台服务器可实现数据自动化存储、分析、分级预警,降低并消除人工输入差错率,有效避免了现场偏差数据的漏报、瞒报、谎报等情况发生。有助于提升施工测控管理能力、提高施工质量、降低施工成本。  相似文献   

3.
欧阳立 《北京测绘》1998,(2):20-21,33
自动激光铅直仪在轴线测控中的应用欧阳立(北京市金大安有限责任公司,100044)轴线测控是建筑工程特别是高层、超高层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的重要部分,其测控技术测控设备直接影响测控结果。测控设备的性能及选用成为测控人员关注的焦点。七十年代以前,人们只能用...  相似文献   

4.
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颗导航定位卫星——“北斗导航试验卫星”,2000年10月31日在西昌卫 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并准确进入预定轨道。   西安卫星测控中心运用“中心遥控”透明工作模式对“北斗导航试验卫星”进行一系列在轨 测控获得成功。目前,卫星运行正常。这标志着我国航天测控已由传统的分级操作测控模式 ,转变为当今世界最先进的“中心遥控”测控模式。   “中心遥控”工作模式是通过地面测控中心直接向航天器发指令,实现对航天器的远程有效 监控。这种测控模式指挥便利,突出和强化了测控中心对航天器的集中监控能力,特别是提 高了测控中心在应急情况下对航天器的抢险能力。   在对“北斗导航试验卫星”测控中,中心直接向卫星发送了几千条指令,卫星均应答正常, 执行无误,星地信息交流畅通,充分显示了“中心遥控”远程透明测控模式的优越性。   2000年12月21日,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二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 升空,并准确进入预定轨道。它与第一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一起,构成了“北斗星导航 系统”。这标志着我国拥有自主研制的第一代卫星导航定位系统。   “北斗导航试验卫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据有关部门介绍,为满足 国内卫星导航需求,我国将自行建立第一代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北斗导航系统”。它是 全天候、全天时提供卫星导航信息的区域导航系统。这个系统建成后,主要 为公路交通、铁路运输、海上作业等领域提供导航服务,对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将起到积极推 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在高精度要求的特种设备安装测量中,精度的优劣是评定测量方案是否合理与可用最为重要的依据。结合抗震工程技术实验室地震模拟试验台面板安装测控工程实例,详细论述了面板安装控制网的设计、面板安装测控方案以及面板实际测控结果的精度分析等内容。通过分析理论和实际测量结果认为,采用高精度智能型全站仪自由设站与极坐标相结合的测量方法,能够满足地震模拟试验台各型面板安装测控高精度的测量要求。  相似文献   

6.
大跨径斜拉桥结构刚度小、变形大,为保证主梁顺利合龙,施工过程必须快速精确定位主梁上各个节段的平面和竖向线形。区别于传统的极坐标主梁平面线形测控方法,本文提出采用全站仪自由设站法测控主梁平面线形;同时区别于传统的水准测量方法,提出采用全站仪间接高差传递的方法测控主梁竖向线形。介绍了两种新方法的测量原理,通过工程实例论证了新方法的可行性和实用性,且能够大幅度提高测控效率,可为其他大跨径桥梁主梁线形的测控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论述了地铁保护区自动化监测的原理和方法。结合某地铁保护区自动化监测实例,介绍了运营期地铁隧道结构多方位、实时化的信息获取技术,并将自动化静力水准测控系统获取的沉降数据与自动化全站仪测控系统获取的水平位移数据结合人工监测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自动化静力水准测控系统获得的沉降数据与自动化全站仪测控系统获得的数据均有较高精度,满足地铁保护区自动化监测的要求,具有良好应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大跨径悬索桥和斜拉桥的索塔都非常高,施工过程复杂,这对索塔线形测控的方法和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首先考虑地球曲率影响,提出一种改化索塔设计坐标的方法;然后讨论了一种测定索塔区域大气竖直折光系数的方法,并通过实验验证了此方法用于改正索塔高程测控时单向三角高差的可行性;最后提出采用自由设站测量新技术来测控索塔平面线形。经过分析和计算,上述方法能够提高索塔线形测控的精度和效率,使索塔线形测控结果满足设计要求。本文对指导悬索桥和斜拉桥高大索塔施工测量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工测控制网附合于国家大地网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本文从工测控制网和国家大地网的精度要求入手,分析了工测控制网附合子国家大地网的可行性。探讨了对大地点的改算方法及可靠性的检验。对改善工测控制网的精度,避免粗差和系统误差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基于无人机平台的测控设备精度鉴定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人机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建立高效快捷的测控设备精度鉴定方法提供了技术支撑。本文探讨基于无人机平台的测控设备精度鉴定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及鉴定方法,并进行飞行试验,实现基于无人机平台搭载的GPS接收机观测数据的载波相位动态相对定位。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为测控设备的精度鉴定提供高精度标准数据。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重测控制网的图形设计、测量、数据处理,以及精度评价等环节的主要内容。并结合在工程中的实际使用效果,对控制网的使用提出了建议,可为类似GPS控制网测量和使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近日,中法两国航天测控网成功地对一颗法国试验卫星进行了联合测控。在这次中法测控联网中,西安卫星测控中心所属3个地面测控站在3个圈次的接力跟踪与测量中,发现、捕获卫星及时准确,测控数据传输顺畅,为法方卫星定轨提供了精确的测量数据。这是我国航天测控网首次为外星提供实时测控支持服务,标志着我国航天测控网在国际联网方面的共享功能日趋成熟,在国际空间领域合作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线阵CCD和MCS98单片机组成的光电尺寸测控系统。本系统既可用于汽车标准螺钉生产线上的非接触动态检测与控制,也可用作其他工业尺寸测控系统。实验证明了系统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周建  刘帅  王宇  刘智 《测绘科学》2018,(4):150-154
针对测量船测控设备传统精度检测方法的局限性,该文提出了使用搭载北斗差分定位系统的无人机检测测控设备测量精度的方案。在充分分析北斗系统应用于精度检测可行性的基础上,研制了一套适用于码头和海上的无人机差分定位系统,并通过该系统的单站静态和双站动态差分实验,验证了基于北斗系统的无人机精度检测系统的性能与精度指标。最后通过测控设备跟踪测量无人机实验,检测了标校经纬仪和脉冲雷达设备的测距、测角精度。  相似文献   

15.
以CAD为平台,C#为开发环境,介绍了基于ObjectARX的船舶建造可视化测控系统的开发流程。详细阐述了系统整体架构,分析了该系统开发的关键技术。工程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操作简单、实用,能够满足船舶建造测控高精度、可视化等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庄锦山 《全球定位系统》2010,35(4):58-61,66
介绍了概率风险评价方法及其相关的应用情况,给出了概率风险方法实施的一般过程,并将该方法应用于我国的天基测控系统风险分析中,给出了具体的应用示例,示例表明:概率风险评价方法对于研究天基测控系统的风险并采取相关措施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测控设备精度鉴定对航天试验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研究一种基于GPS精密单点定位技术的测控设备精度鉴定的新方法,详细介绍PPP涉及的关键技术及算法流程,设计了鉴定系统组成和实施方案,并采用实测动态数据对该方法的可行性进行论证。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线阵CCD和MCS98单片机组成的光电尺寸测控系统。本系统既可用于汽车标准螺钉生产线上的非接触动态检测与控制,也可用作其他工业尺寸测控系统。实验证明了系统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地铁测量是地铁建设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使地铁测量更好地服务于地铁工程建设,确保地铁施工的高质量和高安全度,在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地铁施工精准测控的思想,给出了地铁测量的基本原则和合理技术要求,介绍了地铁施工精准测控的技术关键,叙述了竖井高精度联系测量的作业方法,在地铁测量的高精度与高效率问题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20.
张文选 《浙江测绘》2000,(1):43-45,40
缙云县测绘大队是县建设局下属的丁级资质独立核算的测绘队伍,1998年底以前主要靠J2经纬仪、红外测距仪、DM—A5施测控制,J6经纬仪配合大平板测图,再室内数字化。1999年3月份后,购进了全站仪GTS-311、GTS-211D及2台便携式电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