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基于区域地质-地球物理综合研究, 利用最新实测的航空重磁综合测量数据, 结合野外踏勘与物性测量结果, 采用化极、向上延拓、垂向导数等场源分离或异常提取技术, 研究了大杨树盆地南部及周边不同类型岩浆岩的重磁异常响应, 圈定了其空间分布范围, 揭示了区域岩浆岩发育特征、分布规律及其控制因素。研究表明, 研究区不同类型的岩浆岩具有迥然不同的航磁异常特征; 本次采用的突出局部重磁异常的地球物理方法可以有效识别酸性、中酸性、中基性等岩浆岩; 本次系统圈定了具有地质意义的岩浆岩百余处, 多数岩浆岩沿北东向与北西向断裂及其两侧分布, 尤以断裂交汇部位最为发育, 说明断裂对岩浆活动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 航空重磁揭示研究区发育较大规模的隐伏中基性火山岩, 为区域基础地质研究和火山岩盆地油气藏资源评价提供了重要的地质-地球物理依据。  相似文献   

2.
雄安新区地热资源潜力大,碳酸盐岩是雄安新区深部地热资源的有利储层,综合地球物理勘查方法是查明深部构造与碳酸盐岩热储特征地层结构的有效途径。本文针对深部碳酸盐岩热储勘查目标,提出了“面—线—点”分层次渐进式地球物理探测模式,先利用高精度重力和航磁资料研究碳酸盐岩分布范围及地层厚度、深大断裂分布、基岩起伏等信息,然后利用大地电磁开展热储地层低阻异常特征分析,再利用二维地震剖面精细刻画热储地层,分析地热田异常区速度结构和区域构造特征。根据重力、航磁、大地电磁、地震等地球物理方法在地热资源勘查的不同阶段勘探的精度及可靠性,以及施工成本、施工效率等因素,开展了地球物理方法探测深部岩溶热储经济适用性分析,并建议在碳酸盐岩地热勘探采用“重力+磁法+大地电磁”的地球物理勘探技术组合方式。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小西南岔-杨金沟地区的火山岩建造、侵入岩建造、沉积岩建造的建造特征;探讨了区域航磁场、航磁异常等地球物理特征;剖析了区域化探异常、区域遥感、自然重砂异常特征,进而总结了区域综合找矿信息及标志。  相似文献   

4.
利用重、磁、电资料对天津市地球物理场和基底构造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和研究。研究认为:重、磁、电综合地球物理场可以较好的复原研究区当今构造格架,区域性的地球物理场总体是太古宇结晶基底的反应,局部异常场的变化与中生代以前形成的褶皱基底的起伏关系密切,表现出被断裂分割的断块组合的特点,沿深大断裂多有磁性火山岩分布。在圈定主控断裂体系的基础上,划分了马兰峪复式背斜、冀中坳陷、沧县隆起、黄骅坳陷4大构造单元,并依据重磁异常对区内局部构造和磁性体的分布进行了圈定,这些成果为区域地壳稳定性和矿产资源评价提供了基础地球物理资料依据。  相似文献   

5.
全面采集并分析我国首个航空地球物理综合实验场(大井坡实验场)的地质和地球物理特征,综合地质、地形、遥感、磁、重力和电磁等资料,在试验场内选取3条典型剖面,以电阻率测深剖面为约束,采用多边形2.5D棱柱体模型组合法建立典型剖面地质-地球物理模型;对剖面进行重、磁联合正反演,并通过剖面与平面相互验证的方式,开展重、磁、电综合解释研究。通过研究,全面掌握了试验场内断裂及岩性构造的分布规律,试验场被中部近EW向和北部呈NEE向展布的两条断裂分割成南部褶皱区、中部断隆区和北部坳陷区3个区域,为试验场综合解释填图提供了依据和约束条件。  相似文献   

6.
卢映祥 《地质与勘探》2010,46(2):238-243
基于成矿地质背景分析和典型矿床研究,以斑岩型铜多金属矿优势矿产为目标,以出露和根据重磁、地球化学、遥感资料推测的中酸性隐伏岩体为基础,结合断裂构造,重力、航磁和遥感线性解译构造,水系沉积物测量成矿元素异常、铜矿物重砂异常汇水盆地,定性圈定了评价矿种的45个找矿有利地段,运用面金属量法对各找矿有利地段评价矿种潜在资源量进行估算,并与该区综合成矿信息找矿预测证据权重模型圈定预测远景区对比,从量的角度提出该区铜多金属矿找矿潜力和具有大型规模远景的找矿有利地段,为生产一线矿产勘查工作部署提供定量找矿潜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松辽盆地西南部钱家店铀矿集区及周边航磁、航放、重力资料的处理与综合解释,总结了钱家店铀矿集区区域地球物理场特征,分析了磁、放、重地球物理场与区域构造背景、砂岩型铀成矿地质环境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对具有控矿意义的断裂构造F2-1、F5、Fg1等的重磁场特征分析,探讨了断裂构造与盆地基底断块升降、砂岩型铀矿化之间的成因关系。此外,应用半定量预测技术和地球物理异常信息叠合研究,指出了成矿有利度高值带突出分布的部位,并探讨了今后研究区砂岩型铀矿重点勘查方向。结果表明,航磁、航放和重力三者结合,可有效地指导铀矿勘查方向。  相似文献   

8.
张林  张录星  杨彦峰 《矿产与地质》2003,17(Z1):475-478
崤山地区地球物理异常配套发育,重力低异常和正磁异常吻合对应,显示重磁异常同源的可能性.已知矿床及地球化学异常在重、磁异常范围内分布.研究认为该地球物理异常由隐伏的中酸性岩体引起,岩体在侵入定位时,岩浆热液活化、携带成矿物质并迁移到有利的成矿部位形成工业矿床.侵入岩体的定位空间、物性参数及成矿作用形成了隐伏岩体、矿床分布与地球物理异常形态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对黔西南地区ETM+遥感数据,通过彩色合成、直方图拉伸进行信息增强处理,运用主成分分析、监督分类,提取植被覆盖区遥感影像上金等元素的植物地球化学异常信息。利用卷积滤波和形态学分析方法对线性构造进行增强处理,并进行目视解译,利用计盒维数法求得研究区的线性构造分维值,得出本区线性构造具有良好的统计自相似性和分形特征。比较线性构造分维等值线图和植物地球化学异常图可知,线性构造集中区与植被异常区基本吻合,区内80%以上的已知矿点分布于植被异常和线性构造集中区。综合分析地层岩性、构造、矿点、线性构造分维等值线特征、金的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和遥感植被异常特征等信息,在该区圈出7个三级有利成矿区。  相似文献   

10.
利用东昆仑地区的区域重磁场及深部地球物理信息,研究探讨了地球物理特征与矿产资源的关系。贯穿研究区的重力梯级带反映了地壳深部构造的深大断裂带,该梯级带与昆中断裂对应,它不仅是划分构造单元的边界,而且与地壳构造运动的性质及岩浆活动、矿产分布等密切相关。研究区航磁异常区以东西向、北西向和北东向为主,异常呈交叉及串珠状分布。沿重力梯级带及航磁异常周围形成一些具工业价值的矿床。深部地质与地球物理资料揭示了该区地壳与上地幔密度分布的不均匀性及其速度结构差异。深大断裂的发育对该地区金属成矿区带的分布起到了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利用西藏桑木岗地区ETM+遥感数据,通过主成分分析、卷积滤波和形态学分析、假彩色合成等方法对线性构造做了增强处理,并进行目视解译。根据蚀变矿物特有的光谱特征,通过彩色合成、直方图拉伸进行信息增强处理,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研究区铁染、羟基蚀变信息进行提取。比较线性构造和铁染、羟基蚀变信息可知,线性构造密集区与铁染、羟基蚀变异常区基本吻合,均呈近EW向展布,与区域构造、成矿构造格局一致,区内80%以上的已知矿点分布于铁染、羟基蚀变异常区。综合分析线性构造、遥感蚀变异常、区域地质、地球化学、已知矿床(点)等地学信息,圈定了3级7个成矿远景区,其中一级远景区是最有前景的异常区。  相似文献   

12.
根据遥感异常信息提取的需要,在西昆仑北部地区的典型矿区——铁克里克-卡兰古铅锌铜矿带采集地表蚀变岩石样品,应用短波红外矿物分析技术对其矿物组合进行波谱分析,以ASTER和ETM+数据为基础提取矿化蚀变信息;同时通过图像增强等多种数据处理方法提取研究区的线性构造及环形构造,得到研究区1∶100000的遥感异常图.从已知矿...  相似文献   

13.
尹士清 《甘肃地质》2006,15(1):89-91
本文采用了遥感、野外调查、物探、机动钻探等多种技术手段对合武铁路大别山隧道进行了地质勘察。首先采用遥感并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对测区进行宏观的初步判释,其次进行大面积野外地质调查、验证和充实细节资料,再对于重要或者判释不明的局部区域采用物探和机动钻探进行补充勘察。这种由宏观到细节,由粗糙到精细的勘察方法能够做到有的放矢,节省勘察经费。  相似文献   

14.
郗国庆 《化工矿产地质》2012,34(2):110-114,125
尉犁兴地地区遥感影像信息分析与野外实地调查的实践表明,地质体与遥感信息、地球物理特征之间有密切的联系。依据遥感影像色调及影纹特征圈定地层边界效果显著。运用遥感与地球物理手段相结合的技术方法,对寻找隐伏岩体有独特的优势,是隐伏地区找矿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5.
潘明  郝彦珍  吕勇  苏光样 《中国岩溶》2019,38(5):774-784
滇东北威信一带位于云贵川三省交界附近,构造样式上属侏罗山式褶皱区,以沉积地层为主,因岩石力学性质和风化程度不同,各地层岩石组合和地质地貌的遥感影像特征具有显著差异。以本区不同年代的岩石地层、地貌类型及线性构造为研究对象,利用奥维地图不同比例尺的遥感影像数据进行解译,并结合地质填图过程中的实地验证,明确本区特定地层、岩石和构造的影像特征,并以此为基础,实现了填图路线的合理布局、岩性变化的预判、岩溶地貌类型的划分和地质图的成图处理等工作。通过奥维地图遥感影像的解译工作,地质体界线定位精度较高,可满足1∶50 000区域地质填图要求。   相似文献   

16.
青海绿梁山铜矿找矿信息的提取与成矿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广东 《地质与勘探》2013,49(3):444-452
绿梁山铜矿位于柴达木盆地北缘,属柴北缘成矿带,它是中国西部重要的多金属成矿区带之一。通过对绿梁山铜矿详细的地质调查、水系沉积物测量、高精度磁测扫面和遥感解译等工作,在系统研究其成矿地质条件、地球化学特征、地球物理特征和遥感影像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筛选与矿化有关的异常信息,归纳并提取了地物化遥找矿信息:硅化、黄铁矿化、绿泥石化、绿帘石化、绢云母化等近矿围岩蚀变是寻找铜矿床的间接标志;遥感解译的复合环形构造与遥感蚀变信息叠加区是找矿有利区;在Cu、Au、Bi异常区沿铜矿化向北西存在较多的铜金矿化线索;强磁异常梯度带分布是最显著的深大断裂位置反映;显著的水热蚀变晕也是寻找该类矿床的重要遥感标志。结合以上特征在绿梁山找矿远景区内共圈定出Ⅰ、Ⅱ类靶区共3个。  相似文献   

17.
袁涛 《地质找矿论丛》2005,20(8):159-161
新疆阿勒泰地区(阿巴宫——蒙库)铁成矿带,在空间上位于阿尔泰陆缘火山岛弧带,铁矿床(点)受NW向断裂构造控制。文章利用遥感图像解译成果来讨论线性构造与铁矿的关系,结合野外地质工作认识,探讨铁矿成因类型和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8.
新疆阿巴宫-蒙库地区线性构造与铁矿产分布关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涛 《地质找矿论丛》2005,20(Z1):159-161
新疆阿勒泰地区(阿巴宫-蒙库)铁成矿带,在空间上位于阿尔泰陆缘火山岛弧带,铁矿床(点)受NW向断裂构造控制.文章利用遥感图像解译成果来讨论线性构造与铁矿的关系,结合野外地质工作认识,探讨铁矿成因类型和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9.
五凤—五星山金矿地区成矿受火山喷发机构控制,具有热液成矿特征。本区为构造控矿,特别是多种构造交汇处更利于成矿。通过遥感地质解译确定了本区的线性构造和环形构造,环形构造的成因与隐伏岩体有关。据此在多种构造交汇处为找矿首选靶区,并划分出找矿远景区,为今后在该区找矿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20.
高松山金矿是与火山作用关系密切的大型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矿石类型有含金石英脉、构造角砾岩和蚀变岩型3 种。金矿体以零磁场、高电阻为特征,与赋矿围岩存在着明显的物性差异; 矿石中Au、Ag、As、Sb、Cu 有密切的相关关系; 火山岩中金的丰度较高,绝对及相对离散程度较大,异常规模大,强度高,浓度分带明显,具备物化探找矿前提。矿石硫同位素组成具有深源硫特点,H、 O 同位素特征反映在成矿过程中有大气降水加入。矿床产于中生代下白垩统火山岩中,赋矿岩石的岩石化学特征反映了活动大陆边缘环境。根据地质、物探、化探和遥感等综合信息,确定矿区西部、1 号矿体深部及乌云盆地东缘有进一步找矿远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