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城市垃圾填埋场甲烷资源量与利用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魏宁  李小春  王燕  谷志孟 《岩土力学》2009,30(6):1687-1692
垃圾填埋气的主要成分为CH4、CO2等气体,可严重污染大气、地下水和生态环境,并对全球气候变暖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时填埋气也是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和资源,回收和利用垃圾填埋气可实现环境、安全、能源、资源、经济多重效益。目前,垃圾填埋气的利用主要为甲烷利用。本文介绍了填埋气中甲烷资源量的计算方法,采用一阶动力模型对国内城市垃圾填埋气中的甲烷排放量进行了计算和预测,获得了城市生活垃圾填埋气中甲烷的资源量的范围,并分析了国内垃圾填埋气排放的特点和趋势以及国内外对填埋气利用的途径、方法及效果。结合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和国情分析了垃圾填埋气的利用前景,并提出了填埋气回收利用的主要问题和建议,为国内城市生活垃圾填埋气的利用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2.
在垃圾填埋场混合填埋污泥是污泥处置途径之一。针对混合填埋体的干密度参数对填埋场的强度和稳定性有重要影响,开展了不同击实功和不同污泥添加量条件下混合填埋体的击实试验,研究压实特性。结果表明,在不同击实功和不同污泥添加量条件下混合填埋体相比垃圾的干密度增加了2.74%~32.50%,改善了垃圾的压实特性;混合填埋体的干密度随着击实功的增加而增大,可以用一个双曲线模型描述。对模型参数的物理意义进行分析,讨论模型参数的变化规律,给出模型参数的取值范围,?值在0.373~0.750之间,?值在1.958~2.158之间;混合填埋体的干密度随着污泥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满足对数模型。讨论模型参数的变化规律,给出模型参数的取值范围,b值在0.331~0.776之间,c值在0.052~0.164之间。综合运用两个模型可以预测混合填埋体的干密度参数,减少试验的工作量,为填埋场的设计分析提供理论依据。分析混合填埋体击实评价方法及机理,提出依据混合填埋体干密度的变化趋势判断是否击实。  相似文献   

3.
杨勇  薛强  李国敏 《岩土力学》2010,31(9):2973-2977
基于流固耦合机制和多孔介质流体动力学理论,根据Landgem产气方程、气体状态方程,结合达西定律、有效应力原理,建立了渗流场-应力场耦合填埋气体运移模型。利用伽辽金方法对模型进行了离散,通过有限元方法对耦合作用下填埋气体压力分布规律进行了数值仿真分析,同时对垃圾填埋变形介质参数以及垃圾降解系数对填埋气体产气量影响进行了定量评价,表明耦合作用下抽气时孔隙结构发生改变,阻滞气体的运移,导致耦合作用较未考虑耦合作用的气体压力低。垃圾填埋气体的产气量小,对变形介质参数和降解系数的定量评价结果表明,垃圾填埋气体的产气量随着渗透系数和降解系数的增大而增加,因此耦合作用不能忽略。这不仅为准确控制气体的挥发与扩散以及气体资源的再利用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而且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垃圾资源化利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垃圾填埋处理场渗滤液污染地下水的防治途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咏芳  周小龙 《地下水》2009,31(6):105-106
通过分析天水市麦积区老虎沟垃圾填埋处理场地质环境,结合挥发酚(C6H5OH)弥散试验资料,对垃圾处理场渗滤液中C6H5OH的运移特征、污染地下水机理进行了探讨,为垃圾填埋处理场有效防渗提供了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5.
顾华 《地质与资源》2017,26(1):62-66
垃圾填埋是目前处理城市生活垃圾普遍使用的方式,由此产生的垃圾渗滤液成为主要的地下水污染源.本文以上海市某生活垃圾填埋场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垃圾填埋对地下水的影响.通过监测该场地垃圾填埋前后2年内场区及周边地下水水质的变化情况,以垃圾填埋前调查区的地下水样品分析结果为本底值,采用本底法对地下水水质进行评价来判定地下水是否受到垃圾渗滤液的影响.评价结果显示,对于本研究的水质动态监测阶段,调查区内的浅层地下水水质暂未受到垃圾渗滤液的影响,个别监测井水质发生较大变化是由于填埋场施工建设过程中,破坏了监测井井盖及挖穿了井边含水层顶层.随着整个垃圾填埋场运行时间的延长,防渗漏措施的有效性以及垃圾渗滤液对周边地下水的影响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黄彪  朱源婷 《贵州地质》2019,36(3):261-266
本文以武汉市二妃山生活垃圾填埋场为研究对象,结合前期物性试验结果及场区已有资料,利用高密度电法和自然电场法对该填埋区受污染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填埋Ⅳ区产生的垃圾渗滤液对场区西、南侧均造成了较严重污染。本次调查查明了污染方向并圈定了污染范围,为同类型垃圾填埋场的渗漏调查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采用土柱淋滤试验研究了不同填埋年限的垃圾渗滤液DOM在土壤中垂直迁移及其对土壤重金属Pb淋滤溶出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填埋年限(0.4~5.12 a)的垃圾渗滤液DOM在土壤中垂直向下的迁移速率存在差异,填埋时间短的垃圾渗滤液DOM在土壤中迁移性较强。与对照相比(不加渗滤液DOM),垃圾渗滤液处理对红壤中土壤重金属Pb的累积解吸率高74.25%;在潮土上高-38.79%,且垃圾填埋年限中期的渗滤液DOM对土壤重金属的溶出影响更显著,说明垃圾渗滤液DOM进入土壤环境对重金属的迁移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及地质环境效应概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论述当前世界各国城市建设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工程设施类型之一——生活垃圾处置工程。总结当前垃圾处置的主要方式,分析卫生填埋在各种处理方式中独具的优势,并简要介绍组成卫生填埋工程的各个部分及其功能;论述垃圾填埋体中进行的各种化学和生物化学作用及其变化;指出垃圾填埋体是其中的核心部分,填埋体结构的优化设计是控制污液污染地质环境的关键,提出填埋体结构设计的技术路线和系统方法。最后,根据当前卫生填埋场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有效地控制垃圾填埋处置对地质环境污染中的研究不足,提出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威海是"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但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垃圾产生量不断增加,垃圾填埋场选址问题亟待解决。以威海市环翠区为研究对象,综合考虑地形地貌、土地利用规划、交通、水利规划、气象、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等多方面因素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从地质环境角度出发,选取5个层次共15个评价因子,采用层次—网格法进行了垃圾填埋场选址区划分析研究,划分出垃圾可填埋区、限制填埋区、禁止填埋区。并在限制填埋区和可填埋区,进一步优选出几个垃圾填埋场地的首选场址,可供规划、设计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地下水》2017,(3)
以滁州市某固体垃圾填埋场项目为研究对象,根据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运用Visual Modflow建立地下水水流和溶质运移的三维耦合数值模型,模拟填埋场在水平及垂直防渗层均发生破坏时,渗滤液中的Cr~(6+)在地下水中的运移过程及范围。结果表明:在防渗层破坏的情况下,渗滤液中Cr~(6+)运移的范围较小,对地下水造成的污染程度较弱。从模拟结果得出污染物的浓度值在模拟期结束后仍能达到《地下水质量标准》的Ⅲ类标准。由此提出在安徽滁州地区对固体废物进行填埋处理的可行性,为垃圾填埋处理提供了相关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磁法在煤火探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对采自宁夏汝箕沟煤田上覆盖层的原岩样品在温度作用下的磁性变化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分析煤火区不同燃烧阶段围岩的温度变化情况,对原岩样品进行了模拟“燃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岩石磁性在不同温度作用条件下存在明显差异,从而从岩石磁性的角度讨论了磁法勘探圈定煤田火烧区的可行性.最后,采用人机交互法对地面实测磁异常剖面进行反演,有效地圈定了煤火区着火点的位置及范围.  相似文献   

12.
依据大地电磁测深连续二维反演结果初步确定构造与地层,通过综合分析区内物性特征给定地层与岩石的物性参数,建立正演地质一地球物理初始模型,在地质、钻井、地震资料约束下进行重、磁、电联合反演,不断修改地质一地球物理模型和大地电磁测深连续二维反演结果,使重、磁正演数据和实测数据拟合度达到最佳。在银额盆地构造与地层解释中的应用结果表明,重、磁、电联合反演可以有效克服单方法解释的多解性,准确识别地质层位,大大提高定量解释的精度。  相似文献   

13.
电阻率图像重建的佐迪(Zohdy)反演及其应用效果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王兴泰  李晓芹 《物探与化探》1996,20(3):228-233,208
本文讨论了利用佐迪反演方法对地表高密度电阻率法的数据采集结果进行电阻率图像重建。通过对多种复杂地电模型的数值模拟和野外实例的反演分析,表明该方法简单易行,计算成本较低,成像的分辨率高,效果较理想,将其用于地表测量的电阻率层析成像完全可行。作者用Fortran语言编制了实现上述过程的程序,对所有数学模型的正演计算均采用2.5维有限元法。为突出成像效果,本文在结果图示时均采用了伪彩色图像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14.
三电位电极系中装置的探测精度和数据处理方法的研究一直是地球物理工作者研究的一个热点,同时也存在很大的争议。利用正演模拟结果讨论了岩溶地区几种可能存在的地质条件下三种装置的探测精度,发现β装置和γ装置的探测效果明显优于α装置;然后利用正演计算得到的数据合成比值参数(T),对合成数据T进行最小二乘反演,发现T值反演结果和视电阻率反演结果一致,并在噪声影响较大的区域,T值反演结果优于T值等值线图,可作为判断异常体特征的一个依据,也可验证视电阻率的反演结果,弥补由于噪声对某种单一装置探测效果的影响。以义马某地的水文地质勘察为例,T值最小二乘反演结果表明,在含水低阻区域T值也呈现小值异常,且显示的异常体边界准确,结构特征明显。利用T值反演对数据处理具有重要的意义,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5.
裴然  李华东 《物探与化探》2012,36(3):462-466,472
在海安凹陷开展Jason反演技术应用研究,对推动本区隐蔽油藏勘探技术具有重要意义。以Jason软件约束稀疏脉冲反演的基本流程为平台,结合李堡地区储层发育特点,重点解决了测井资料归一化、子波提取、地质建模、Lambda取值等关键问题,实现预测效果与钻井资料、区域沉积特征相吻合,达到提高隐蔽圈闭识别精度,有效促进隐蔽油藏勘探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井间地震层析成像的正反演技术——基于最短路径法的射线追踪正演技术和基于LSQR算法的反演技术的原理,并且通过数值模型对正反演算法进行了较细致的研究,重建了地下构造原像,效果较好。结合工程应用实例,进一步表明井间地震层析成像技术能够更清晰、更客观地反映出地下构造情况,为地质结构研究和后期施工提供更详实的资料。最后,对层析成像的分辨率进行了探讨,指出了层析成像质量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井间地震CT技术原理及野外工作方法,以应用井间地震CT技术解决桥墩基础断裂的一个应用为例,指出依据经验获取高质量的井间地震CT原始资料以及利用现有钻孔的地质资料做联合反演,才能获取好的解释效果。  相似文献   

18.
探地雷达在桥塔塔基岩溶勘查中的应用及信号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湖南省张家界—花垣县高速公路岩溶勘查为例,探讨探地雷达在竖直型岩溶勘查中的应用和效果;同时,说明复信号分析方法在探地雷达数据处理中的有效性。竖向岩溶的横向规模小,在雷达图像中相应的异常范围比较窄,异常不易分辨。首先对原始采集信号进行二维空间域滤波,再对信号进行Hilbert变换,提取雷达信号的瞬时振幅、瞬时相位和瞬时频率,然后对这些处理后的信号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二维空间域滤波可大大消除高频噪声的干扰,提高信号的信噪比,多参数综合分析可提高探地雷达解释的精度,最终的钻探成果也验证了反演解释结果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9.
电磁资料在柴达木盆地东部地区石炭系勘探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柴达木盆地东部新采集的电磁资料为基础,同时以钻井、地震资料为约束,结合其他勘探资料、重力资料进行柴东地区石炭系综合研究、联合解释。研究过程中,首先对电磁资料进行了前期的预处理和反演,主要采用了一维Bostick反演、一维连续介质反演、二维共轭梯度反演、二维连续介质反演及最优化电性分层等反演技术;而后通过对电磁资料进行联合解释和综合研究,得出了柴达木盆地东部石炭系厚度图、石炭系埋深图等柴东地区综合研究成果;最后利用上述研究成果预测了柴达木盆地东部石炭系含油气有利区带,并且进一步针对柴达木盆地东部石炭系勘探提出了有意义的结论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基于小波分析的磁测数据处理流程及解释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某地区高精度磁测数据,为了有效分析地下场源的异常特征,作者采用小波分析方法对磁异常进行多尺度分析,获取不同深度层次的场源信息,结合平面、剖面资料的反演处理解释,利用2.5维模型反演建立了地下场源的地球物理模型.通过分析,认为小波多尺度分析可以更好的揭示深部场源的赋存信息,计算精度可靠,较传统的延拓、滤波等方法有更高的分辨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