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一种基于MODIS积雪产品的雪线高度提取方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冰川雪线高度的遥感提取对冰川物质平衡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提出一种基于晴空环境下积雪覆盖频率的雪线高度提取方法。使用MOD10A1积雪产品中的像元积雪面积比例数据,提取了2000/2001-2014/2015年间高亚洲地区冰川消融期末雪线高度。使用实测的冰川年物质平衡资料和气象格网数据对提取的雪线高度变化的可信度进行分析。研究表明:近15 a高亚洲雪线高度变化及趋势具有明显的东西差异,雪线高度变化幅度自青藏高原内部地区向四周呈增加趋势,西部大于东部。提取的冰川雪线高度变化与观测的年物质平衡序列具有很高的相关性,对物质平衡波动的平均解释率可高达75%;与气象要素(气温、降水)的年际变化的相关性也较高,约61.58%的格网冰川雪线高度变化可以由夏季气温和季节降水解释。而高亚洲各分区冰川雪线高度的波动规律也与大气环流背景分布一致。因此提取的雪线高度变化具有冰川学意义,可以进一步应用于冰川物质平衡估算及模拟研究中。  相似文献   

2.
本文拟从冰川的发育条件和雪线分布、成冰作用、物质平衡、冰川运动和冰川温度五个方面对三十年来取得的进展作一述评,最后归结到我国冰川分类问题的讨论。 一、冰川的发育条件和雪线分布 经过三十年的努力,基本搞清了我国冰川发育的基本条件。 我国西部原无发育冰川的条件,只是从第三纪末以来,西部诸山系,北起阿尔泰山,南到喜马拉雅山均强烈隆起,超过了冰期和间冰期的雪线高度,才出现冰川。青藏高原和天山、阿尔泰山等山系的上升,不仅简单地改变地面温度条件,而且导致大气环流形势、降水、辐射与热量平衡的变化,从而对冰川的分布、规模和性质产生重大影  相似文献   

3.
阿尼玛卿山是黄河上游现代冰川和第四纪古冰川最发育的地区.其中出现时间最早、发育规模最大的是倒数第三次冰期,东坡的古冰川末端下伸到海拔3600m,古雪线较现代雪线降低801m,冰川面积扩大了381km2,是现代冰川面积的16.2倍;西坡的古冰川末端下伸到海拔4100m,古雪线较现代雪线降低了635m,冰川面积增加了80.8km2,是现代冰川面积的5.8倍.之后,气候类型由海洋性逐渐过渡到大陆性,经历了湿冷-干冷-干暖的演变过程,冰川面积渐次缩小,特别是在晚末次冰期之后,进入全新世大暖期,气候急剧趋于干暖化.  相似文献   

4.
刘宗香  谢自楚 《冰川冻土》1995,17(4):356-359
本选用中国冰川目录数据库中的青藏高原内陆水系冰川粒雪线、中值高度和地理坐标资料,利用计算机绘图方法,绘制出冰川粒支线、中值高度在空间的变化趋势,以便全面认识该地区的冰川发育特征。  相似文献   

5.
龙门山古冰川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汶川地震中央区域龙门山主山九顶山海拔4 984 m,山脊北坡有三处成排分布不少规模较小的冰斗-冰川谷地形,恢复当时雪线高度在4 100 m高度。根据其形态保存程度、古今雪线高度差等情况判断,应当是2阶段冰川作用遗存。据气温和降水资料,现在九顶山雪线高度在5 000 m,刚好超出九顶山顶部。故而九顶山3 800 m以上目前处于冰缘环境,石冰川、石环、融冻泥流等冰缘现象比较突出。九顶山不存在更老的冰川作用及其地貌遗存,是青藏高原以东5 000 m上下的高山只是在末次冰期时抬升跨越冰期雪线而发育冰川这一新观点的又一证据,也是青藏高原第四纪晚期剧烈抬升的又一证据。  相似文献   

6.
黄河上游阿尼玛卿山区冰川波动与气候变化   总被引:19,自引:13,他引:19  
以黄河上游阿尼玛卿山的冰川为研究对象, 通过应用航空相片、卫星遥感影像、地形图和数字高程模型(DEM), 分析了末次冰盛期、小冰期、自1966年及2000年的冰川范围及变化情况. 结果表明, 末次冰盛期的冰川范围是现代冰川的3.1倍; 小冰期以来, 冰川已经开始退缩, 尤其在1966-2000年期间退缩有加速趋势. 介绍了一种提取冰川雪线高度的方法, 并根据现代气候数据, 探讨了研究时段雪线高度上的夏季平均气温变化趋势. 结果表明, 末次冰盛期时, 雪线下降了420 m左右, 相应的夏季平均气温比现代低1.9 ℃, 小冰期盛时夏季平均气温比现代低0.6 ℃.  相似文献   

7.
羌塘高原东部冰川发育的水汽来源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选取4座地处青藏高原腹地羌塘高原东部的雪山,其中山脊线呈南北走向者,东坡冰川较西坡更为发育;山脊线呈东西走向者,南坡冰川面积大于北坡.雪山各朝向冰川面积的统计数值也表现为:南向及东南向冰川最为发育.统计坐落于羌塘高原的11座雪山的平均雪线,其高度变化表现为:纬线方向上,88°E以西的同纬度雪山的雪线高度基本相同,88°E以东雪线高度快速下降;经线方向上,雪线从南到北先略微升高后又降低.这些地形学信息表明,羌塘高原东部地区冰川发育的水汽来源于东南方向,即西南季风穿过横断山脉为羌塘高原东部冰川的发育提供降水.  相似文献   

8.
在对唐古拉山口现代冰川和古冰川考察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定位观测资料和TL、^10B-^26Al-^21Ne及^14C测年数据,对区内第四纪冰川遗迹进行了深入讨论,划分出二次冰期(即中更新世晚期的倒数第二次冰期、晚更新世中一晚期的末次冰期)和二次全新世冰进(即新冰期和小冰期)。提出在早更新世时,由于山体未达到当时冰川发育的雪线高度,所以未发育冰川。但在唐古拉山口地区,截止目前还未找到中更新世早期的倒数第三次冰期的冰川遗迹,由于高原隆升的滞后性和冰川发育的延滞效应及“亚洲干极”的耦合,推测仍只发育局部冰川作用。进一步研究表明,古今雪线由高原边缘向腹地升高,唐古拉山地区高出边缘1500m左右,生动表现了“亚洲干极”的作用;广泛分布的湖群说明羌塘地区是一个大江大河尚未伸入的内流地区,意味着青藏高原是个年青的高原。由于青藏高原的隆升,对高原腹地引起的干旱化过程和水分严重不足,使唐古拉山地区的冰川自倒数第二次冰期以来,冰川规模一次比一次明显地减小。  相似文献   

9.
恒河-雅鲁藏布江流域雪线场的建立及其环境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冰川编目最新数据资料,计算恒河-雅鲁藏布江冰川平均高度(Hme)与测量雪线(ELAh)之间的回归方程,发现冰川系统越大,样本数越多,则相关性越好,从而建立大系统的回归方程计算系统内所有冰川样点的计算雪线高度(ELAhc).对所求得的ELAhc采用10’×10’的格网覆盖区域,对格网内样点的经纬度和计算雪线高度进行算术平均,用Kriging插值生成一定间隔的雪线分布图,即雪线高度场.把所得结果与该区域已有研究对比,发现它除具有共同的基本规律外,还更能体现出西藏南部雪线场的详尽分布规律,如全流域从下游向上游按照平均雪线高度的大小可以分为4个区,不同区域的雪线分布反映了影响区域雪线分布的主导因素.此方法可应用于其它已进行冰川编目的地区,也可建立不同尺度的温度场、积累场、降水场等冰川特征值场.  相似文献   

10.
陈安安  陈伟  吴红波  张伟  吴玉伟 《冰川冻土》2014,36(5):1069-1078
以祁连山七一冰川为例, 基于Landsat TM/ETM+数据建立了通过单波段(近红外波段)阈值法提取雪线的方法, 并结合观测数据进行了验证. 将此方法应用到2000-2013年木孜塔格冰鳞川冰川粒雪线高度变化的估算中, 结合茫崖气象站暖季气温(9、7、8月份的平均气温)和6-8月降水量数据, 探索粒雪线高度与气温、降水量之间的关系. 结果表明: 单波段阈值法可较为准确地估计冰川的雪线位置, 2000-2013年冰鳞川冰川粒雪线高度呈波动变化, 在2006年达到最大值(海拔5 678 m). 气温升高是冰鳞川冰川粒雪线高度变化的主导因素, 气温上升1 ℃可导致粒雪线高度升高约83 m.  相似文献   

11.
青藏高原形成演化涵盖了前身的东特提斯地质构造演化、新生代地质构造演化和高原隆升对气候环境演变的制约,它不仅包含有关全球构造的空间格局、运动状态的历史记录,而且也留下了青藏特提斯洋陆转换、盆山转换构造体制的时空结构、运动形式和发展变化的地质遗迹。所以青藏高原是研究全球构造的窗口,被自然科学工作者誉为解决地球动力学的一把钥匙。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特别是1979年以来我们先后开展了青藏高原地质构造演化、系列编图及综合集成等研究工作。本文以认识现今青藏高原地质历史各阶段重大地质构造事件的结构组成和演化为主线,回顾了40年来历次重大青藏高原基础地质研究过程,系统总结了青藏高原新生代隆升过程、碰撞构造效应,以及东特提斯地质调查研究中一系列重要新发现、新进展、新成果,并对相关研究成果和新发现进行了简要的归纳梳理。在此基础上,就青藏高原形成演化模式、科学理论与学术争论观念层次上的问题,以及关键的基础地质问题等方面进行了讨论与展望。  相似文献   

12.
青藏高原线型工程及其生态环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是中低纬地带面积最大的高原多年冻土区。该区的生态环境和地质环境十分脆弱 ,而线型工程本身的特点加之施工管理不当 ,会造成沿线冻土环境和生态环境的恶化。本文探讨了该区线型工程及其沿线生态环境的相互作用机制 ,提出了为维护线型工程的稳定和保护沿线生态环境在施工和管理上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多年冻土区矿山开采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何维维  盛煜  周飞  张波 《冰川冻土》2011,33(2):388-396
多年冻土区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矿业开发已成为多年冻土区经济发展的主要产业之一.但是,在其开采过程将不可避免地受到冻土的影响,也造成多年冻土区生态环境恶化的影响.在西部大开发的进程中,能源需求量逐渐增加,而多年冻土区矿山露天开采量逐渐减少,开展多年冻土区矿山地下开采相关的研究工作显得尤为迫切.在分析和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  相似文献   

14.
基于GIS的青海高寒区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模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海省的矿产资源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高寒区,处于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具有独特的地质环境条件,生态环境保护与矿业的开发之间矛盾突出。本文以青海省东部大通河上游的江仓煤矿四井田为例,将影响矿山地质环境质量的主要矿山地质环境地质要素概括为自然因子和人为因子二大类。为尽可能实现多因素的影响和评价因子的量化,将评价因子划分为三级,建立了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评价指标体系。在GIS支持下,建立影响程度评价因子数据库。利用GIS空间栅格叠加分析功能,采用三级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进行了综合评价,编制了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评价图。基于GIS的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模糊评价方法将GIS技术和模糊数学理论引入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评价研究之中,达到了定性、定量以及定位相结合,从而可为受损的矿山地质环境实施科学保护与治理提供更加精确的信息。  相似文献   

15.
青藏高原东南缘活动断裂地质灾害效应研究现状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青藏高原东南缘不同性质、不同类型、不同特点活动断裂发育且较为活跃,自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以来,相继发生了玉树地震、庐山地震、鲁甸地震等。地震引发、触发、诱发产生了大量地质灾害,造成了惨重的生命财产损失。通过收集与分析相关资料,对青藏高原东南缘活动断裂地质灾害效应研究进展与取得成果进行了归纳总结,从活动断裂地质灾害主要控制因素,地质灾害发育特征、空间分布规律、演化模式、形成机制,不同性质断裂控制效应、断裂两盘差异效应、地震动参数效应、地形地貌效应等地质环境效应和地质灾害力学效应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在此基础上,对活动断裂地质灾害效应研究中存在的如不同类型活动断裂和不同震级地震与地震地质灾害相关性、以及地震地质灾害监测与风险评估等问题或重点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其研究结果为地震地质灾害致灾机理、风险评估、防灾减灾等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张江华  王葵颖  徐友宁  陈华清  乔冈 《地质通报》2018,37(12):2260-2263
矿业废弃地的复垦已成为中国当前面临的紧迫任务之一。针对青藏高原植物生长期短,矿渣的砾质性、松散性和土壤贫瘠性植被生长的自然环境的约束瓶颈,通过研究生态脆弱区矿业废弃地的修复治理进程,总结提出了青藏高原典型矿山废弃土地的生态修复和植被重建的治理模式,凝练筛选出关键技术,为高寒高海拔矿区的地质环境治理和土地复垦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7.
何芳  刘昌鹏  徐友宁  刘瑞平  乔冈 《地质通报》2018,37(12):2138-2143
为实现青藏高原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调查项目从论证-设计-调查-成果4个阶段全过程的数据标准化、规范化录入、使用和管理,基于Microsoft Windows XP、Windows7操作系统开发了"青藏高原矿产资源开发地质环境影响调查信息系统",系统包括数据录入、数据集成、评价管理3个模块。数据录入模块实现了各阶段数据的规范录入,数据集成模块实现了将各个工作项目录入数据进行集成的功能,评价管理模块实现了对调查数据、测试数据进行自动评价并将调查矿山信息在GIS图上进行定位、查询及分析的功能,系统的研发和应用为矿山地质环境调查全流程实现信息化管理服务提供了平台。  相似文献   

18.
青藏高原天然气水合物形成的空间耦合关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强  李万伦  陈伟涛  王永江 《冰川冻土》2011,33(5):1139-1145
通过对青藏高原地质、地理资料的收集和综合归纳,分析了青藏高原油气地质演化、高原隆升、冻土生成、冰川推移与天然气水合物成生的关系,探讨了青藏高原油气地质与天然气水合物在时空上的耦合关系.初步认为,青藏高原分布的大面积的海相中生界烃源岩为冻土天然气水合物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物源基础;尤其是碳酸盐岩和泥(页)岩,为主力烃源岩,...  相似文献   

19.
藏北多格错仁红层及孢粉组合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吴珍汉  江万  Doug Nelson  Bill Kidd 《现代地质》2002,16(3):225-230,T001,T002
青藏高原北部羌塘地块广泛出露第三纪陆相红层 ,确定这些红层及其变形的时代对认识青藏高原的形成演化过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998~ 1999年 ,INDEPTH III项目地质课题组人员 2次深入西藏可可西里地区进行科学考察 ,新发现藏北多格错仁红层 ,并在其中发现较多种属的孢粉化石。该孢粉组合反映以温带旱生草原为主体的古植被面貌。通过对青藏高原北部及邻区主要新生代盆地孢粉组合与古环境演化的对比分析 ,结合多格错仁红层上覆弱变形玄武岩 2 5~ 3 2Ma的40 Ar- 3 9Ar高精度测年资料 ,推断多格错仁红层的形成时代为晚中新世 ,多格错仁红层挤压变形所致的约 5 0 %的地壳缩短量发生在中新世末—上新世初。这些资料为建立青藏高原动力学模式提供了新的年代依据  相似文献   

20.
西藏高原和喜马拉雅的隆升历史是新生代以来众多地质事件的边界条件。因此,它对于我们理解新生代全球气候变冷以及亚洲环境变化等许多地质过程都具有深远的意义。尽管各种替代指标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研究高原隆升历史,然而,不同方法所得出的高原隆升历史并不一致。这主要归咎于一些替代指标本身存在多解性和不确定性,从而严重阻碍了获取正确的高原隆升历史。在对这些替代指标进行详细的阐述之后,对其指示的高原隆升历史进行重新评估,并结合在高原腹地开展的工作,提出了原西藏高原的隆升模式,即拉萨地体和羌塘地体在始新世就已经达到现在的海拔高度,而此时青藏高原北部还是低地,南部和西部可能还处在海洋环境。在中新世时,高原向北、向东和向南生长并在第四纪时形成现在的高原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