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基于RS与GIS的宁波市鄞州区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1990年土地详查变更调查数据和2006年SPOT遥感影像数据,借助GIS空间分析能力,通过计算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度、转移矩阵、扩展强度指数分析了鄞州区的城镇土地利用变化的时空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鄞州区城市、建制镇、交通运输用地、工矿用地扩展的大部分来源于耕地;2)区各街道城镇建设用地扩展强度指数大于建制镇;3)建设用地扩展以新城区及宁波城区周边的街道镇为主。  相似文献   

2.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形成了现势性强、翔实、准确的土地调查图件和数据库成果,利用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审查建设用地报件中地类、权属面积已成为提升建设用地管理的必然手段,但是由土地勘测定界图和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比例尺、上图精度不同,以及存在地块坐标转换时位置偏移等问题,用地报批申报的面积往往与现状库中统计的数据不一致,这对基于数据库审查用地报件造成瓶颈。本文通过对引起地类误差的原因进行分析归类,并通过专门的课题调研、实地核实,从政策、技术、培训等上提出解决建设用地报批地类审查精度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3.
为集约节约利用土地资源,核实城镇批供用地的实际利用情况,采用3S技术建立土地批供用监测调查平台。以获取的周期遥感影像数据为基础,结合批供地矢量数据,制定批供用图斑分类标准,分析城市区域范围批供地周期内使用情况,统计城镇内闲置地数据,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数据支持,对土地资源信息化管理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利用1990年土地详查变更调查数据和2006年的SPOT遥感影像,借助GIS空间分析能力,通过计算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度、转移矩阵、扩展强度指数分析了慈溪市的城镇用地利用变化的时空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慈溪市城市、建制镇、交通运输用地扩展的大部分来源于耕地;2)浒山街道城镇,交通建设用地扩展强度指数大于其他镇;3)建设用...  相似文献   

5.
利用遥感技术动态监测城镇扩展己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和应用方向。本论文基于多源多时相遥感影像和地形数据,以福建漳州市区为示范区,探讨城镇建筑用地扩张遥感动态监测的方法。作者认为基于ASTER影像,综合利用非监督分类、多时相植被指数、城镇建筑用地的地形分布等知识建立分类决策规则,可以有效提取城镇建筑用地信息,准确度不低于90%。同时提出利用城镇建筑用地时空分布知识、多时相植被指数知识,改进TM三指数城镇建筑用地提取方法的思路,最终提取的城镇建筑用地信息满足城镇建筑用地动态变化分析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6.
土地调查数据库更新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调查数据是国土管理的基础数据之一,日常变更频繁,变化复杂多样。本文通过对土地调查工作和土地调查数据的分析,针对土地调查数据库更新的要求,建立了地类图斑、线状地物和零星地物的土地调查数据更新模型,较好地表达了土地调查数据的更新过程,并利用示例对更新模型进行说明和检验,从而实现对土地调查数据库准确有效地更新。  相似文献   

7.
城镇用地扩张与景观生态安全格局之间存在空间上的关联性与冲突性,为探究城镇扩张适宜性与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的耦合关系,本文以武汉市为例,在2001、2007和2014年3期ETM遥感影像解译的基础上,结合武汉市高程、坡度、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与变更调查数据、道路交通网络数据等构建武汉市土地利用时空数据库。从自然环境因素与区位条件因素两大方面构建城镇扩张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利用GIS空间分析获取武汉市城镇扩张适宜性分布特征,采用最小阻力模型(MCR)构建武汉市景观生态安全格局。从空间分布特征与时间演变特征两个维度研究城镇扩张系统与景观生态系统之间的耦合关系。  相似文献   

8.
胡俊昌 《东北测绘》2012,(3):205-207
第二次土地调查的土地分类与已有的土地分类不同,在调查中对土地分类的判定方法有偏差就会在土地详查、土地利用更新调查中产生差异。因此,如何准确、合理地判定每块土地的分类,对全面查清土地利用状况,掌握真实的土地基础数据十分重要。本文在分析《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的土地分类基础上,结合辽宁省实践提出了一些想法,为开展第二次土地调查进行地类调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城镇地籍土地调查技术路线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淮安市清浦区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阐述了城镇地籍土地调查的技术路线,以期为今后的地籍调查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浅析黑龙江省兰西县国土二调实施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土地调查是我国法定的一项重要制度,是全面查实查清土地资源的重要手段.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作为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目的是全面查清目前全国土地利用状况,掌握真实的土地基础数据,建立和完善土地调查、统计和登记制度,实现土地资源信息的社会化服务,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及国土资源管理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基于土地利用调查数据,利用ArcGIS软件的空间分析功能制作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变化图谱,计算土地利用强度等指数分析银川市三区2009-2018的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2009-2018年,研究区耕地减少最多,城镇村及工矿用地面积增长明显;土地利用空间变化方向呈东西-南北走向;土地利用变化模式以稳定型为主;城镇村...  相似文献   

12.
Post-war survey photography provides a detailed record of the great changes which have occurred in this period. Pictures of urban expansion, land reclamation, quarrying and infilling and industrial decline can be seen in three dimensions and be measured and analysed. The record of change is of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engineers.  相似文献   

13.
李爽 《北京测绘》2014,(4):123-125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作为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现已全面展开。对于各作业队伍而言,要在短时间内完成这项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有着诸多难点,而外业调查又是重中之重,也是后续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基石,为此笔者对外业调查的前、后期工作做了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14.
为准确掌握土地利用变化情况,保持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的现势性,每年底需进行年度土地变更调查工作,更新土地调查数据库。近年来,各类标准的更新,3S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土地变更调查的操作更趋数字化、成果更趋多元化,迅速变革的同时也暴露出问题的存在。本文结合宁夏2011年土地变更调查工作,介绍了土地变更调查的工作流程及其关键环节,阐述了土地变更调查的发展历程和“二调”后土地变更调查的新变化,在分析土地变更调查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相应对策建议,为今后土地变更调查工作的开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针对广州市工业用地调整的时序问题,提出一套包括调整潜力评价、发展政策约束及调整时序安排等完整的决策支持研究思路,调整潜力评价是基于对工业用地不适宜性与非工业用地的适宜性综合评价,以优化城市空间结构为导向;政策约束是梳理未来影响广州工业用地调整的政策,以落实政策空间影响为目标;调整分配是综合潜力评价与政策影响,提出未来广州市工业用地调整的时序安排。就实践层面而言,本研究为广州市土地储备部门制定年度实施计划提供依据,而在理论层面,本研究初步形成一个完整的用地优化决策技术框架,为今后类似大城市的用地空间优化提供一种借鉴与探索。  相似文献   

16.
针对当前城市建设用地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立足湖南省即将全面开展城市建设用地调查工作这一背景,初步探讨湖南省城市建设用地调查工作开展的总体技术思路、调查内容、调查方法和调查步骤,为城市建设用地调查工作的开展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7.
第三次国土调查与自然资源专项调查成果的分析集成,是自然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本文以南京市林地调查数据的整合为切入点,进行第三次国土调查与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数据交叉分析、林地分类标准梳理及映射、空间冲突规则制定、林地调查数据整合流程探索,为构建自然资源调查“一张底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基于“3S”技术GPS-PDA在土地变更调查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文首先分析了土地变更调查的必要性以及传统土地变更调查的缺陷,介绍了当今国内外土地变更调查的发展趋势和方向,将"3S"技术用于土地变更调查的技术路线以及在"3S"技术的支持下GPS-PDA用于土地变更调查的工作流程;最后用一个实例说明了整个系统工作过程及其优势。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土地调查数据分发管理系统分析研究,以实现高效应用多源海量数据、合理分析、有序分发、精准对接、快速开展工作,辅助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工作快速准确开展,并提供有力的系统支撑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