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彭润民  王建平 《地学前缘》2020,27(2):420-441
狼山-渣尔泰山是华北克拉通北缘西段元古宙伸展构造体制下被动陆缘的重要热水喷流成矿带,内产东升庙、炭窑口、霍各乞、甲生盘等大型-超大型矿床,其含矿建造是元古宇渣尔泰山群。该成矿带的主体在狼山山脉主峰地区,产有东升庙、炭窑口、霍各乞三大矿床。自2010年在狼山西南原渣尔泰山群阿古鲁沟组地层中发现新元古代酸性火山岩(锆石年龄816~805 Ma)以来,其东部狼山主峰地区的渣尔泰山群及产在其中的炭窑口、东升庙、霍各乞矿床是否也都可以归于新元古代形成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重要科学问题。本文依据的事实有:(1)狼山西南新元古界的碎屑锆石最小年龄为1 155 Ma与碳酸盐岩是方解石大理岩;(2)炭窑口矿区渣尔泰山群顶部刘鸿湾组地层的碎屑锆石年龄的两个年龄峰值分别为1 862~1 762 Ma(最小年龄为1 732 Ma)和2 448 Ma,所含碳酸盐岩全部是白云石大理岩类;(3)狼山北侧狼山群含矿岩组中发现年龄为887 Ma±的新元古代基性火山岩; (4)霍各乞矿床含重晶石与微晶长石的硅质层发育,多与黄铁矿层互层状产出,也有与闪锌矿+磁黄铁矿及方铅矿层互层,激光原位分析得到的黄铁矿、方铅矿、闪锌矿和磁黄铁矿的δ34S为17.60‰~21.97‰,显示喷流成矿的硫同位素组成特征。根据以上事实可以确认:(1)狼山西南含酸性火山岩与方解石大理岩的前寒武纪地层是与狼山南侧炭窑口矿区含白云石大理岩的渣尔泰山群在不同盆地中沉积而成;(2)狼山南侧是中元古代裂谷带,产有以炭窑口、东升庙矿床为代表的中元古代喷流-沉积成矿系统;(3)狼山北侧是新元古代裂谷带,产有以霍各乞矿田为代表的新元古代热水喷流成矿系统。产在新元古代狼山群中的霍各乞矿是介于SEDEX型与VMS型之间、但靠近SEDEX型一侧的热水喷流-沉积矿床。  相似文献   

2.
狼山—渣尔泰山中元古代SEDEX型成矿带与世界典型SEDEX型矿床有重要差别 ,成矿期间火山活动明显,在霍各乞、东升庙、炭窑口矿床唯一含矿岩组中各有岩类不同的变质海相火山岩夹层。依据:① 基性火山岩的SmNd等时线年龄为1491~1824 Ma(稍老或接近各矿床的铅模式年龄),εNd(t)=3.48~6.4、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其成岩物质来自地幔或下地壳;② 一些矿石也是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与火山岩夹层的稀土球粒陨石标准化曲线具有相似性;③ 各种硫化物的铅同位素都有一些分布在地幔和下地壳铅演化曲线附近;④ 部分黄铁矿的Co/Ni1;⑤ 在有些矿石中还新见到火山岩块与岩屑、凝灰岩块和晶屑;⑥各矿床的Zn、Pb、Cu、Fe硫化物矿体都是在火山岩夹层的上覆地层中大量产出,甲生盘矿床缺少火山岩(只有凝灰岩)夹层时,没有铜矿体,而霍各乞、东升庙、炭窑口矿床含矿岩组中有火山岩夹层时,便都有铜矿体,可以推测同沉积期内间歇性的小规模海底火山喷发与成矿关系密切:它既直接提供了一部分成矿物质(与火山岩夹层同源),又导致长期存在地热异常,极有利于海底热水对流系统的形成与循环,使深部富含Zn、Pb、Cu、Fe的成矿流体不断地顺同生断裂上升至海盆喷流沉积成矿。这也证明元古宙SEDEX型矿床成矿作用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相似文献   

3.
阿贵庙地区位于狼山造山带的西段,同狼山成矿带东段的东升庙、炭窑口、霍各乞等大型-超大型铜铅锌多金属矿区具有相似的成矿地质背景和其他有利的成矿地质条件。笔者在分析区域构造地质背景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阿贵庙地区的地质构造演化过程与成矿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阿贵庙地区经历了古太古代基底岩石建造的形成、太古宙晚期-古元古代早期结晶基底形成和变质与变形、中元古代陆缘裂解与接受沉积-成矿、新元古代末裂陷槽闭合、晚古生代(海西期)-中生代(印支期)以来的挤压造山变形、大量岩浆上侵、地壳增生与变形的多个构造演化阶段。在不同的构造演化阶段形成不同类型的矿床:新太古代主要形成海底火山热水沉积条带状铁矿、在中元古代主要形成了与被动陆缘裂解过程相关的热水沉积硫化物矿床、晚古生代则形成与次火山岩浆热液成矿作用相关的斑岩型铜金矿床以及其他与火山岩有关的多个铜矿点。  相似文献   

4.
<正> 东升庙多金属硫铁矿是华北地台北缘西段狼山一带的主要矿床之一,赋存于中元古界狼山群(Pt_2ls),因其矿种多、储量大而为广大地质工作者所瞩目。自1958年发现该矿后,对于其成因,先后提出过“中温热液”、“沉积变质”、“沉积变质、热液叠加”等观点。近年来李兆龙(1986)、刘仁福等(1986)认为该矿与炭窑口、霍各乞、甲生盘等矿床一样,是“海底火山喷气沉积-变质矿床,”吴智慧(1987)也对东升庙矿床提出“海底远源喷气沉积变质”的成因观点,但综观涉及东升庙矿床含矿岩系狼山群岩性组成的诸多研究报道与资料,却还未见矿区狼山群中有可作为“海底火山喷发”直接证据的变质“海相火山岩类”。因此,在东升庙一带的狼山群中搞清是否存在变质海相火山岩,进而确定其类型归属,具有  相似文献   

5.
位于甘肃北山瓜州县境内的花牛山银铅锌矿是北山地区唯一的喷流(气)沉积型块状硫化物矿床,它赋存于一套浅变质细碎屑岩或中基性火山岩夹碎屑岩-碳酸盐岩建造中。关于该矿床的成矿时代,因无确切的同位素年代学和化石证据,争议较大。对花牛山银铅锌矿三矿区铅锌矿体的赋矿围岩玄武岩样品中的锆石进行了LA-ICP-MS法U-Pb定年研究,获得了207Pb/206Pb年龄1071Ma±5Ma,表明花牛山地区中基性火山喷溢活动发生在晚蓟县世。进而揭示花牛山银铅锌矿床是蓟县纪末期强烈拉张构造环境下,与海底火山喷溢活动相伴随的热液活动的产物。它与北山红山铁矿和东天山彩霞山,北祁连山西段石硐沟,华北地块西北缘东升庙、炭窑口、霍各乞等层控铅锌多金属矿床具可对比性,蓟县纪末期是北山地区一个重要的成矿时期。  相似文献   

6.
内蒙东升庙矿区狼山群中石英角斑岩的发现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彭润民 《矿床地质》1993,12(3):273-283,286
一系列证据表明,东升庙一带狼山群(Pt_2ls)中的石英钠长浅粒岩、百英钠长变粒岩和(绢云)石英钠长片岩的原岩是石英角斑岩。该类岩石多呈层稳定出现在块状白云石大理岩中,含有变余(钠长石和石英)斑晶;Na_2O=3.64%~5.31%、K_2O=1.62%~2.66%;具有与上下正常沉积地层相同的多期次构造特征。石英角斑岩的发现,既可直接佐证东升庙矿床形成于海底火山喷发的环境,也可为区域成岩成矿的研究对比提供有益信息。  相似文献   

7.
内蒙狼山有色金属成矿带,面积约六千多平方公里.区内已探明的霍各乞、东升庙、炭窑口三大铜、铅、锌、硫多金属矿床,均属沉积变质矿床,受含矿层位严格控制.矿床具有沉积成矿和变质改造的特点. 区域地质特征狼山有色金属成矿带,处于蒙古地槽海西褶皱与中朝准地台交界带. 区域地层主要是上元古界狼山群浅变质岩系,局部有石炭系、二叠系、侏罗系、白垩系及第三系地层分布. 狼山群(Ptl)为本区含矿层,分为三个组(即  相似文献   

8.
内蒙古狼山—渣尔泰山中元古代被动陆缘热水喷流成矿特征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彭润民  翟裕生 《地学前缘》2004,11(1):257-268
狼山—渣尔泰山中元古代被动陆缘产有东升庙、炭窑口、霍各乞和甲生盘等热水喷流沉积矿床 ,与世界中元古代的SEDEX型矿集区有许多相似之处 :①矿床的产出受华北古陆北缘裂陷槽内三级断陷盆地控制 ;②各大矿床都具有鲜明的层控特征 ,所有矿体总体呈层产在中元古界的白云石大理岩、碳质千枚岩 (或片岩 )中 ;③矿石具有细纹层状、条带状构造 ,喷流沉积成矿特征十分明显 ;④成矿过程中伴有明显的同生断裂活动 ,它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矿体的空间分布及其组合 ;但不同矿床同生断裂活动的强度、时限、规模都不同 ,从而导致不同矿床在相同含矿岩组中矿体产出的先后顺序不同和大量层间砾岩与同生角砾状矿石的形成 ;⑤厚大Zn ,Pb ,Cu复合矿体具有明显的分带性 ,自下至上 ,Cu/ (Zn +Pb +Cu)比值由高→低 ;⑥重晶石层发育 ,多与黄铁矿层互层状产出 ,也有与闪锌矿层互层 ,但与世界典型SEDEX型矿床又有重要差别。成矿期间火山活动明显 ,在霍各乞、东升庙、炭窑口矿床惟一容矿的狼山群第二岩组中先后发现了具有变余斑状或聚斑状结构、变余杏仁构造的基性火山岩、钠质“双峰式”火山岩和钾质“双峰式”海相火山岩及凝灰岩夹层。结合①各种硫化物的铅同位素主要分布在地幔和下地壳铅演化曲线附近 ;②部分黄铁矿的Co/Ni值远  相似文献   

9.
胡鸿飞  黄志全  冯月胜 《矿物学报》2007,27(Z1):262-267
在中新元古代,华北板块北缘西段形成了两个巨大的裂谷,沉积了白云鄂博群和渣尔泰山群地层.其中赋存的金属、非金属、贵金属矿产甚多,著名的有白云鄂博REE-Nb-Fe矿床、霍各乞铜多金属矿床、炭窑口-东升庙-甲生盘铜硫多金属矿床等(图1),它们属于中新元古成矿期形成的sedex型矿床(芮宗瑶等,1994;翟裕生等,1999;万天丰,2004),近些年来,在此两个裂陷带沉积地层中又陆续发现了一些成型的金矿床及众多的金矿点.作者对该区域的金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进行对比研究,以便有助于该区的区域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工作.  相似文献   

10.
<正>华北地台北缘西段广泛分布新太古界乌拉山群、中-新元古界渣尔泰山群(狼山群)和海西期以来中亚造山过程中形成的大量中-酸性侵入岩。在渣尔泰山群(狼山群)中产有东升庙、炭窑口、甲生盘、霍各乞等重要大型~超大型Zn-Pb-Cu-Fe多金属硫化物矿床和朱拉扎嘎金矿床(图1)。该区经历了~新太古代结晶基底形成、中元古代被动大陆边缘裂解(翟裕生等,2002;翟裕生等,2004;翟明国等,2000;赵国春等,2002;Zhai Mingguo et al.,2007)、新元古代进一步拉张~沉陷(彭  相似文献   

11.
在河西走廊北侧、 北山南缘新发现属于不同断裂系统的两条晚第四纪活动断裂,分别称之为旧井-板滩断裂和俄博庙断裂.其中,旧井-板滩断裂长约28 km,距玉门市约55 km,由4条分支断裂组成,呈复杂的"Y"字形分布.总体走向北东40°~50°,倾向北西,倾角60°~70°,控制了西侧两个晚新生代盆地的发育.俄博庙断裂长约1...  相似文献   

12.
柴北缘沙柳河榴辉岩岩石学及年代学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柴达木盆地北缘东端沙柳河一带榴辉岩呈布丁构造赋存在新元古代末期花岗片麻岩中 ,榴辉岩主要由石榴石、绿辉石和金红石等矿物组成 ,石榴石含有 38%~ 4 4 %的铁铝榴石、2 2 %~ 2 3%的钙铝榴石和 31%~ 38%的镁铝榴石分子 ,绿辉石含有 35 %~ 38%硬玉分子。榴辉岩变质作用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可能为绿帘角闪岩相 ,形成了残留在石榴石中的绿帘石 +角闪石早期矿物组合 ;第二阶段为榴辉岩相 ,形成了绿辉石 +石榴石 +金红石矿物共生组合 ,其温压条件为 :T =730℃ ,P >1.6Gpa ,代表了强烈俯冲时期 ;第三阶段为高角闪岩相 ,形成了普通辉石 +角闪石 +斜长石矿物共生组合 ,其温压条件为 :T =6 70℃ ,P =0 .3~ 0 .5Gpa。变质作用演化及P -T -t轨迹反映了其地球动力学过程是板块碰撞模式。榴辉岩的颗粒锆石U -Pb年龄 (484± 3)Ma可能代表榴辉岩相变质年龄。研究表明柴北缘存在一条早古生代的高压碰撞带  相似文献   

13.
阿尔泰富蕴-青河一带东段变形岩石X光组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通过对新疆阿尔泰南缘东段地区主要构造带变形岩石的X光岩组分析,认为该区岩石变形比较强烈,石英变形机制以中低温底面型或近底面型滑移为主,部分为中高温柱面Ⅰ型滑移系。属于中浅—中等层次(10~15km,T=300~450℃,p=0.25~0.40GPa)的韧脆性—韧性变形。达拉维孜-阿热勒托别剪切流变构造带和库尔提-玛因鄂博韧性剪压变形带变形的物理化学条件相似,结合区域地质分析,这2个带与萨尔布拉克-科克萨依脆性挤压劈理化带一起可能组成一个完整的板块(微陆块)聚合变形带。而锡泊渡(635水库)-富蕴变晶糜棱岩带岩石变形的条件明显不同,温度压力偏高,说明其具有不同的演化历史,可能为古生代期间被强烈改造的具有前震旦纪结晶基底的微大陆的残留。  相似文献   

14.
吐哈盆地东缘泥盆纪花岗岩的确定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通过对吐哈盆地东缘四顶黑山超单元中的黑云母花岗岩进行锆石SHRIMPU-Pb定年,获得(386±5)Ma(MSWD=1.01)的206Pb/238U表面年龄。根据该岩体的岩石学和锆石的矿物学特征,将此年龄解释为该岩体的侵位年龄。根据这一定年结果和该花岗岩与围岩(被当地地质工作者归入古元古代星星峡群的变质岩)具有相同的构造变形特征,结合已有的年代学、岩石化学和相关地质资料,可以得出如下初步结论:①吐哈盆地东缘与南缘为同一古生代活动陆缘的不同部分,其形成演化与以康古尔塔格碰撞带中洋壳残片为代表的古洋岩石圈板块向西伯利亚古板块之下的俯冲有关;②吐哈盆地东缘以近东西走向、向南倾斜的片理或片麻理为特征的变质变形事件发生在386Ma以后。  相似文献   

15.
华北克拉通南北缘是中国最重要的钼成矿带,特别是近年来在南北缘陆续发现了大量的钼矿床,显示了巨大的钼资源前景。其中三叠纪钼矿床的不断发现引人注目。在华北克拉通北缘及邻区三叠纪钼矿床在空间上总体呈EW向展布,矿床产出受区域东西向断裂控制,钼矿床的形成与三叠纪酸性侵入体关系密切,多产于花岗岩体中、斑岩体内外接触带或附近,矿床类型包括斑岩型和石英脉型。在华北克拉通南缘及邻区,三叠纪钼矿床总体上呈NW向展布,受区域NW向断裂控制,钼矿床的形成与晚三叠世酸性侵入体及碳酸盐脉有关,矿床产于斑岩体内及附近,矿床类型包括斑岩型、石英脉型及碳酸盐脉型。成矿年代学研究表明,华北克拉通北缘及邻区三叠纪钼矿主要形成于248~220Ma,而南缘及邻区三叠纪钼矿床主要形成于226~210Ma。其对应的成矿动力学背景为印支期华北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同碰撞造山过程和扬子板块与华北板块同碰撞造山过程。  相似文献   

16.
在吉林东部朝阳屯等四幅1:5万区域地质调查过程中,于海沟-石人沟一带发现中元古代海沟岩群的大理岩与太古宙变钾长花岗岩在露头上呈韧性剪切带接触,并确认为这是在吉林省及其邻区首次发现的华北陆块北缘与其陆缘活动带的界线露头(即“槽-台”边界)。这一发现为研究该区的大地构造格架找到了确切的第一手资料,对重塑本区的“造山史”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毕娜  郭进京  韩文峰  赵海涛 《地质通报》2017,36(9):1616-1624
青藏高原东北缘西秦岭北缘构造带的漳县地区出露一套具有磨拉石沉积特征的上新统韩家沟砾岩。其现今的空间分布和沉积特征对于认识青藏高原东北缘新生代构造演化和地壳隆升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通过对上新统韩家沟砾岩层的厚度、砾石成分、形态和粒度特征、古流向特征、物源特征等研究,探讨其沉积环境和形成的构造背景。提出了西秦岭北缘上新统韩家沟砾岩代表新近纪上新世以来,西秦岭地块向北逆冲推覆构造背景下形成前陆磨拉石盆地沉积的认识。该区域上新统韩家沟砾岩现今出露最高高程与北缘断裂带之南的山顶夷平面高程相近,可能指示了其形成之后和西秦岭一起经历了长期的侵蚀夷平,最后在新近纪末期或第四纪初形成了统一夷平面。该夷平面代表了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壳隆升的起点,新近纪末期以来,该夷平面的隆升、侵蚀和解体记录了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壳隆升过程,即青藏高原东北缘真正隆升是新近纪末期或第四纪以来的地质事件。  相似文献   

18.
柴达木盆地北缘西端埃达克质花岗岩的发现及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士东  董增产  辜平阳 《地质学报》2015,89(7):1231-1243
盐场北山英云闪长岩位于柴达木盆地北缘西端青海冷湖地区。岩体Si2O56%(62.86%~64.83%),A12O315%,MgO3%(含量为1.73%~1.96%),Mg#=33.4~37.0,小于50。Sr400×10-6(平均为409×10-6),Y18×10-6(Y=3.09×10-6~6.6×10-6),Yb1.9×10-6(Yb=0.4×10-6~0.58×10-6),具有埃达克岩地球化学特征;Na2O/K2O=2.39~2.73,富Na贫K,Eu、Sr正异常(δEu=1.22~1.44),属O型埃达克岩。岩体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K、Rb、Sr、Ba),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P),具火山弧型花岗岩特征。LA-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表明,岩体形成于263±2 Ma。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和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认为柴达木盆地北缘西端埃达克质花岗岩可能产于与俯冲有关的活动大陆边缘火山弧环境,是俯冲板片直接熔融的产物。进而揭示中二叠世末柴达木盆地北缘地区处于洋陆俯冲的构造演化阶段。  相似文献   

19.
张凤林  贺宏云 《中国地质》2002,29(4):407-410
研究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奈曼旗和库伦旗南部,构造区划属于华北板块北缘的天山-赤峰活动带^[1]。区内晚石炭世地层以陆源碎屑岩和碳酸盐岩沉积为主。二者在空间上具有相变关系。按微相组合或基本层序,沉积构造,生物特征及其空间分布规律,可划分出滨岸相,潮坪相,台后盆地相及台地相4种岩相,8个微相;它们构成一个较为完整的海进层序,属于海侵体系域沉积。反映华北板块北缘晚石炭世海槽属于被动陆源盆地-即陆表海环境。  相似文献   

20.
铁木尔特黑云母花岗岩出露于阿尔泰造山带南缘克朗盆地北西侧,岩体主要为黑云母花岗岩。锆石的SHRIMPU-Pb定年结果表明该岩体结晶年龄为459±4.9Ma。岩石具有高的SiO_2(71.92%~76.58%)和Al_2O_3(12.92%~14.55%)含量,富碱(K_2O+Na_2O=7.09%~8.11%)、高钾(K_2O/Na_2O=1.1~1.62)、低P_2O_5(0.14%)和MgO+FeO(5%)含量,强过铝质(ACNK=1.13~1.34);富集LREE和Th、U、Pb,贫Ba、P、Sr、Ti、Nb,呈现明显的Eu负异常(δEu=0.33~0.53);并具有低的Al_2O_3/TiO_2(100)比值和高的CaO/Na_2O(0.3)比值。以上特征表明该岩体属高钾钙碱性高温型强过铝花岗岩。同时岩石具有低的Sr初始值(~(87)Sr/~(86)Sr=0.701727~0.709951)和相对高的ε_(Nd)(459Ma)(-1.43~-0.98)值,两阶段Nd模式年龄较为均一(t_(2DM)=1.2~1.3Ga)。岩体的原始岩浆可能是富含白云母和黑云母的变泥质岩在大于875℃的条件下脱水熔融的产物,在部分熔融过程中有磷灰石、斜长石、钛铁矿等矿物的残留,并混入少量的幔源物质。结合阿尔泰南缘的区域地质背景综合分析,推测岩体形成于俯冲作用的初期,可能是在挤压背景下由于局部伸展减压以及异常地幔和深部热流不均匀上升提供的热影响发生的部分熔融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