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我们阳坝地区山大沟深,气候多变。为了更好地发展多种经营,我哨开展了为养蚕、种木耳服务的气象试验。  相似文献   

2.
利用1981—2010年琼中县地面气象站观测数据和2008—2017年琼中县年鉴资料,统计分析了琼中县光、温、水等气候资源及其与种桑养蚕的关系,结果表明,该县气候条件适宜发展种桑养蚕产业,建议扩大种桑养蚕规模,并针对不利气象条件提出了服务措施和生产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蚕桑生产需要温暖、湿润的气候,始兴县蚕区年平均气温196℃,年降水量1600mm,具备蚕桑生产和发展的气象条件,主要产区在罗坝、澄江等乡镇。1 养蚕与气象的关系  蚕是软体变温冷血动物,其生长与气温、湿度、光线、空气等有密切关系。5~10月是适宜养蚕期,可分为春蚕、?..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地处豫西南浅山丘陵区的泌阳县境内各地理分区的光、热、水等资源,认为该县气候特点适宜发展植桑养蚕生产,建议大面积开发蚕桑生产区域,并针对不利气象条件提出了气象专业服务措施和生产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惠水县摆榜乡脱毒马铃薯种植的气候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脱毒马铃薯对气候条件的要求,分析了惠水县摆榜乡的气候条件,摆榜乡的气温、水分、光照条件十分适宜种植脱毒马铃薯.并提出了科学的种植建议,为当地合理利用气候条件科学种植脱毒马铃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适应气候变化科学利用生态环境发展蚕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阳城县气候历史资料的调查分析和对蚕桑生产情况的调研,分析了生态环境对蚕桑发展的重要性。认为阳城蚕桑生产需适应气候变化,及时抓住冬春变暖,夏季变凉,无霜期变长,冬夏降水增加的生态环境,调整生产布局,改进管理技术。气候变暖不仅有利于桑树生长和安全越冬,同时也增加了桑树、桑蚕相应病虫害的越冬能力和危害行为的超常性,如低温冻害、高温干旱、低温连阴雨等,这些都有可能导致桑树、蚕作的突发性灾难和病虫害的暴发。本文在桑管技术、养蚕布局、防虫防病等方面提出了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7.
顾汉文 《贵州气象》1997,21(2):32-37
通过对自然保护区的实地考察,结合已有气候资料对保护区进行气候分析,全文分保护气候特点及其成因概述,气候条件、气候灾害三部分,从而揭示保护光、热水等主要气候要素具体数量的时空分布规律,为保护区合理利用的开发提供气候依据。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农业气候分析方法,描述我省畜产经济所处生态气候环境的基本状况,为今后卫星资料用于畜产经营管理及资源合理利用提供依据。本文在大量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适宜于我省实际生产、合理的畜牧气候鉴定指标。定量地论述了我省各畜产区的牧草物候期、最适宜抓膘期及发展畜种的综合指标。评价了干旱、大风、暴风雪等对畜牧造成的灾害。  相似文献   

9.
高效节能日光温室蔬菜生产气候区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选取影响平凉地区日光温室发展的6 个因子,运用模糊数学方法对全区的日光温室蔬菜生产进行了气候适应性区划,将全区划分为日光温室最适宜、适宜及次适宜种植区等三种种植区,为各地因地制宜发展日光温室蔬菜生产找到合理的气候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农业气候相似原理以及相似程度判别方法,为农作物合理引种提供气候依据。  相似文献   

11.
气候条件在水资源形成、演化过程中扮演着非常关键的角色,气候条件的变化将通过水资源对社会经济与可持续发展产生作用。本文以三江源头地区的青海省兴海县为代表,通过对兴海县近40年气候资料分析和水资源有关参数的计算,结合兴海县水资源演变状况。根据工农业和生产用水和生活用水不同水平对水资源的要求,分析了兴海县气候和气候变化对水资源演变的影响,为了合理利用和开发水资源提出了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2.
郑国光 《气象》2019,(4):592-592
<正>该书使用截至2016年的最新气候系统资料、采用最新技术分析方法、吸取最新气候科学研究成果,对变化了的中国气候进行再分析、再认识,是一部精准刻画当代中国气候、全面反映中国气候家底的权威著作。该书不仅梳理刻画中国总体、区域、流域的气候特征,系统归纳影响中国气候的主要因子,还科学分析典型气候生态资源及其合理开发和利用,深入浅出阐释气候变化带来的气候风险和气候安全,以  相似文献   

13.
信息时代的天气、水和气候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永光 《气象》2004,30(3):3-6
196 1年以来 ,每年的“世界气象日” ,世界气象组织 (WMO)执行委员会都要选定一个主题进行宣传 ,以提高世界各地的公众对自己密切关注的气象问题的重要性的认识。 2 0 0 4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是“信息时代的天气、水和气候” ,水在可持续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水与天气、气候关系密切 ,信息时代为高速度收集和传递气象信息 ,及时准确地进行天气气候监测预测 ,为防汛抗旱、防灾减灾、合理开发和保护气候和水资源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14.
王老公社是发展养蚕的重点公社之一。近几年来,蚕桑生产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如何从气象方面做好植桑养蚕工作,就成了我哨的一项任务。 蚤的生长和发育 蚕儿自蚕卵孵化、生长,经过几次脱皮,成长到一定程度就老熟结茧,这就是养蚕的过程。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要脱皮4次,每脱一次  相似文献   

15.
据临朐县志记载:“种桑之田,十亩而七,养蚕之家,十室而九”。反映了我县蚕业的发达。近几年来我县蚕茧产量一直占全省的40%左右。蚕茧产量与气象条件息息相关。分析养蚕的气象条件对广大群众养蚕致富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从20世纪90年代湟源县气候变化特征入手,运用青海省气候资料中心对本省近百年的气候资料分析预测结果,分析湟源地区近10年的气候变化及未来10年气候趋势,为本县合理调整种植结构、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及长期规划,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自治区实施西部大开发应注意的四个气候问题,即气候多样性问题,气候资源合理开发利用问题,气候灾害问题,气候变暖问题。章中提出的论点可供进行生态环境治理、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的科学决策中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18.
大兴安岭地区近30年气候变化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统计学方法对近30年来大兴安岭地区的气候变化特点进行了研究,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从温度、降水、蒸发、冻土等气象要素分析得出:该地区气候有明显的变暖趋势,但存在区域差异,同时分析了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所产生的影响,为合理利用大兴安岭地区气候资源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乌鲁木齐南山杏树种植气候条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摘要:利用乌鲁木齐南山山区历史气象资料,进行了杏树种植的气候条件分析。结果表明:乌鲁木齐南山的热量、无霜期、降水、光照等气候条件基本可以满足杏树的生长需求,为了避免冬季冻害,应选择在逆温强的地带发展杏树,春季花果期霜冻灾损率为17.7%,处于中轻度风险区。该研究为当地合理进行种植业结构调整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从光、热、水、风四个气候要素入手,分析了河南气候资料的总体特征,阐述了开发利用河南气候资源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合理开发利用气候资源的主要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