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斯必泽空间望远镜在环状星云中看到了一朵盛开的花。这个行星状星云的外壳竟与山茶花精致的花瓣惟妙惟肖。行星状星云是垂死恒星抛射的一个物质壳。天琴座环状星云距离地球2 000光年,也称为M57和MGC6720,它是最美丽的行星状星云,并且是天文爱好者喜爱观测的天体。  相似文献   

2.
在茧状星云深处,年轻恒星坍缩并有行星形成。天文学家在托洛洛山4米望远镜拍摄的高分辨率的船底星云图像中现已发现12个这样的茧状星云,天文学上称它们为原行星盘。船底星云是第二个发现含有原行星盘的星云。另一个是由夏威夷的凯克望远镜和哈勃空间望远镜拍摄的猎户星云。  相似文献   

3.
最近,罗切斯特大学的天文学家宣布了他们关于行星状星云的研究新进展,结果显示,围绕星云中心恒星公转的伴星甚至是大质量行星,可能对那些星云奇特外貌及物质组分的成因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
韩占文 《天文学报》1998,39(1):8-19
在行星状星云形成过程中双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采用Monte-Carlo方法,研究了双星演化过程在行星状星云形成中的作用,研究了不同的双星质量比分布、恒星初始-终止质量关系,星族参数、公共包层的理论模型等对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行星状星云是研究恒星演化、星际介质与星系化学形成历史与演化等问题的重要探针。距离是行星状星云的基本物理参数,对研究其大小、光度、电离质量、形成率、空间密度和在银河系内的分布等性质至关重要。河内行星状星云距离的研究已有几十年历史,但其测距结果的准确性普遍偏低,仅有31颗距离的不确定度在20%内。概述了行星状星云测距的9种主要方法,即:三角视差法、星团成员法、膨胀视差法、分光视差法、红化方法、Na D线吸收法、中心重力法、统计方法、运动学方法。着重介绍运动学测距法,用于测量受银道面上消光严重或没有可观测中心星但射电较明亮的行星状星云距离,为将来进一步的测距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狐狸座哑铃星云—M27在全天的行星状星云中,狐狸座哑铃星云无疑是最美丽的一个,它列于梅西耶星团星云星表的第27位,故又称为M27星云。在行星状星云中它并不是最大的,也不是最亮的。由于较大的行星状星云均比较暗,而最明亮的行星状星云又很小,因此狐狸座的哑...  相似文献   

7.
硅酸盐是宇宙尘埃的主要成分之一。20世纪60年代,在演化晚期恒星中就曾发现硅酸盐尘埃的辐射特征,并且与实验室无定形硅酸盐的光谱特征非常吻合。到20世纪90年代,演化晚期恒星中的结晶硅酸盐特征首次在ISO卫星拍摄的光谱中探测到,其后随着更多的红外空间天文台(Spitzer、Herschel等)的发射,发现了大量具有结晶硅酸盐特征的恒星,尤其是演化晚期恒星,几乎涵盖了演化晚期的各个阶段(红巨星、渐近巨星支星、原行星状星云、行星状星云、红超巨星等)。结晶硅酸盐尘埃的特征广泛分布在10~70μm波长范围内,表现为多个丰富的谱带。阐述了演化晚期恒星中结晶硅酸盐尘埃的发现、谱特征、观测特性、结晶度和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8.
宇宙信息     
老年恒星的水喷流 当一颗类太阳恒星到达生命尽头,在最后坍缩成白矮星前,会抛散它的外层大气。然而,令天文学家感到困惑的是,这些球状恒星抛出的发光残骸云竟呈一种奇怪的形状。有些理论家提出这些恒星肯定以某种方式发射形成行星状星云的物质喷流。如今,这类喷流已被观测到。  相似文献   

9.
“哈勃”给我们带来的惊喜行星状星云是银河系中一种数量较多、外形美丽的气体星云。18世纪末期,英国著名的天文学家威廉·赫歇尔首先发现了这类天体,并把它们命名为行星状星云。后来,随着大望远镜的相继问世,人们陆陆续续又发现了许多行星状星云,并且通过观测和研...  相似文献   

10.
对于恒星的死亡过程,天文学家们已基本弄清楚了。但哈勃空间望远镜(HST)拍摄的许多行星状星云的照片所显示出的一些细节却给理论工作者带来了新的研究课题。当一颗几个太阳质量的类似于太阳的恒星到达其演化的晚期时,它便胀大成为一颗较冷(约2500K)的红巨星。这时,以太阳为例,其体积可扩大到将火星绕日轨道包括在它的边界以内,并以星风的形式失去质量,紧跟着就以超级星风(Superwind)的形式更快地丢失质量。这些被抛射出去的星体总质量相当大的部分的物质便形成了行星状星云。与此同时,恒星的核心部分紧缩成一颗地球般大小、密…  相似文献   

11.
行星状星云的形状似乎越来越古怪,天文学家曾以为它们大部分是球形的,但现代望远镜却发现有许多是透明沙漏或以各种角度倾斜的桶形,两边的细节明显对称。最近发现至少行星状星云在演化的某个阶段上是球对称的。1/3以上的行星状星云有许多非  相似文献   

12.
深邃的太空中,隐藏着一类非常美丽的星云。它们有的呈圆环状,有的呈椭圆状,有的呈哑铃状,还有的呈蝴蝶状,每一个都是那么妩媚动人,它们被天文学家称作太空蝴蝶。这些太空蝴蝶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天体?天文学家为什么这样称呼它们?太空蝴蝶又是怎样形成的呢?太空蝴蝶舞翩翩被天文学家称作太空蝴蝶的星云正式名称叫行星状星云。行星状星云是一种外形异常美丽的气体星云。1779年英国著名天文学家威廉·赫歇尔首先发现了这类星云。在当时分辨率不高的望远镜中它们看起来具有像木星或土星那  相似文献   

13.
渐近巨星分支恒星 (AGB星 )是一种晚期演化恒星 ,它是恒星作为以核反应释能为发光能源的天体的最后演化阶段。AGB星阶段的恒星具有许多有趣的性质 ,如很大的质量损失率 (因此形成很厚的拱星尘埃气体包层 ) ,光变 ,热脉动 (或He闪耀 ) ,强的红外超量发射 ,分子脉泽发射等 ,弄清AGB星的演化规律是研究恒星演化理论的重要任务。目前人们所知道的AGB星的演化图景是 ,恒星经过漫长的主序演化之后 ,将经过红巨星 (RGB)阶段 ,然后才进入AGB阶段 ,在其演化过程中AGB星的光度和质量损失率要逐渐增大 ,它的光变周期也逐渐变长 ,在其中心星经历了一系列的由He核反应不稳定性引起的热脉动之后 ,它的质量损失很快停止 ,恒星开始向行星状星云 (PN)演化 ,最后行星状星云将会变成一个白矮星 ,这将是许多初始质量不很大的恒星的最终结局。OH/IR星阶段是AGB星演化的一个阶段 ,OH/IR星是那些质量稍大的恒星在AGB阶段后期演化而成的天体。现阶段人们对OH/IR星的具体演化过程还知道得很少。我们利用了球对称包层中的尘埃辐射转移模型来研究OH/IR星的演化性质 ,并且收集了尽量多的具有可靠距离的OH/IR星来研究他们的光度和质量损失率的演化性质。在本文的研究工作中 ,我们主要讨论了OH/IR星在远红外双色图中的分布规律 ,还发现  相似文献   

14.
星系世界的景观 为了解决宇宙中天体的距离测定问题,天文学家首先寻求的自然是恒星级的标距天体,如造父变星、天琴RR型变星、亮星、新星、超新星、行星状星云系统等;或者是恒星集团,如星团和球状星团系统等。对标距天体的基本要求是,除了能用来测定它们的距离外,这类天体应该具有很高的光度,在很远的距离上都能观测到——观测不到一切免谈。  相似文献   

15.
2010年7月,美国宇航局的“斯皮策”空间望远镜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发现。当时它对行星状星云TC-1——垂死恒星抛射出的温暖气体、尘埃云——进行了详尽地观测,侦测到了其中“巴基球”分子准确无误的信号。巴基球是由60个碳原子组成的大型分子,具有足球形的三维结构。就在几个月后“斯皮策”又发现,它们的红外信号正在从这个星云向冰冷的星际空间转移。  相似文献   

16.
用紫金山天文台青海站的137m射电望远镜,对10个行星状星云给出了新的CO(1-0)谱线观测结果.其中4个行星状星云:NGC6445,M159,M49和M251,已有过CO(21)的观测,本文第一次给出了它们的CO(10)的测量结果;对2个别人曾经观测过但未测到CO的行星状星云:Sh271和M418,本文第一次证认了它们的CO发射;对4个别人从未进行过CO搜寻的行星状星云:VV18,M252,He2459和K331,本文第一次进行了观测,并得到了它们的CO(10)谱.由CO的发射谱征可见,VV18可能是一个误分类的行星状星云  相似文献   

17.
对从IRAS点源表中选择出来的原行星状星云的光学证认和有缝光谱、CCD直接成像观测表明,其中三个与致密的反射星云成协,即PPN No.34=IRAS16559—2957、PPN No.35=IRAS16552—3050和PPN No.38=IRAS17150—3224。本文根据球对称尘埃壳层模型,计算了中心星光度和颜色的变化,反射星云的可见期等。认为近距的原行星状星云在早中期阶段将有致密的反射星云与它成协。  相似文献   

18.
恒星起源于一团充斥着气体和尘埃的星云,随着时间的流逝,当星云本身的引力大于气体产生的压力时,引力收缩使星云不断地快速旋转、坍缩、加热升温,于是便形成了恒星最初的模样——原恒星。在恒星演化中,恒星的初始质量和化学丰度决定了它生命周期的长度.  相似文献   

19.
建在夏威夷莫纳克亚山顶的8米双子座北面的望远镜获得了第一批图象,分辨率之高可以分辨3200千米远的汽车前灯。这些图象显示了一个遥远的恒星形成区,一个美丽的行星状星云和一个星团。该望远镜的分辨率(红外图象0″.083,可见光图象0″.09)与24米哈勃空间望远镜的分辨率相?..  相似文献   

20.
利用紫金山天文台青海观测站13.7m射电望远镜,对5个行星状星云给出了新的谱线观测结果。其中行星状星云M1-8和M3-3已探测到CO(2-1)的发射,给出了它们的CO(1-0)观测结果;为曾进行过CO观测,但未探测到CO发射的行星状星云M1-12、M2-43和NGC6537,第一次证认了它们的CO(1-0)发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