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分析了传统模拟记录采用地动位移测定的震级与数字化记录采用地动速度测定的震级,通过分析对比,结果表明两存在差异,找出数字化记录测定震级的影响因素,利用大量观测资料的对比,计算出台基的改正值(S)。  相似文献   

2.
根据峰值加速度、速度、位移对构造环境剪应力场和地震矩的依赖关系,导出了直接计算矩震级的公式.用北京怀来小台网(速度记录)、唐山强震观测台网(加速度记录)和北京地区台网(速度记录)的地震记录资料,检验了这些公式的可用性.结果表明,利用加速度或速度记录测定的矩震级与常规方法(根据位移谱高度)测定的矩震级十分接近.证明了这些公式的正确性,从而拓宽了用于测定震级的资料类型,即不仅限于位移记录,速度和加速度记录都可用于测定震级.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近震速度震级公式的理论分析与实测结果的检测表明,用最大地动速度与相应周期乘积的1/2π倍,即TVmax/2π来替最大动位移测定近震震级是不合适的,其所定震级普遍比模拟位称震级偏小,而且两种震级之间也没有一种较简单的关系。用地动速度与相应周期乘积最大值的1/2π倍,即(TV/2π)max代替最大地动位移测定近震级是正确的,但实际操作不便,对速度型数字地震记录通过积分恢复地面移后所测震级位移震级相对比,实测结果表明,两种震级一致性较好。  相似文献   

4.
里克特——古登堡的地震震级标度是用特定震相指定频率或频段(地震仪)上的地动位移或速度最大值来表征地震大小的。后者能否反映地震强弱,这样的地震强度定量是否合理?它究竟有什么确切的物理含义?深入研究地震强度和地震震级的物理含义对于揭示目前震级测定中存在的问题,探讨震级与地震仪类型关系、产生震级饱和的原因以及认识与地震  相似文献   

5.
利用速度型数字地震仪记录测定面波震级   总被引:10,自引:11,他引:10  
根据LASPEI所推荐的面波震公式,本文发展了一种利用长周期速度型数字地震仪记录测定面波震级的新方法,由于长周期数字地震仪基于上都采用速度平坦型设计,周期从3s到280s范围内仪器的放大倍数(增益)是一个常数,用本文的方法可以非常方便,准确地测定面波震级,实际计算表明,测定的面波震级与美国NEIC公布的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时域实时方法,对辽宁省共同台基的数字宽频带加速度记录和地震仪速度型记录进行相互仿真,并做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可以由加速度记录仿真得到真实的速度与位移时程;同样,地震仪速度型记录通过仿真也能得到加速度时程。由此可见,强震观测和地震观测在一定范围内是可以相互替代的。  相似文献   

7.
共同台基的强震仪记录与地震仪记录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时域实时方法,对辽宁省共同台基的数字宽频带加速度记录和地震仪速度型记录进行相互仿真,并做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可以由加速度记录仿真得到真实的速度与位移时程;同样,地震仪速度型记录也能通过仿真得到加速度时程.由此可见,强震观测和地震观测在一定范围内是可以相互替代的.  相似文献   

8.
对山东数字化台网荣成,烟台,莱阳,潍坊,苍山和大山台记录的垂直向P波初动半振幅,S波与P波的振幅比,P波,S波的卓越周期及振动持续时间比等参数进行了测算。并将之与同台址相应的模拟记录进行了对比。得出分析结果为:1,数字记录的速度震级较模拟记录的位移震级平均偏小0.11,数字记录的仿真震级与模拟记录的位移震级基本一致。2,数字记录的地震波参数与模拟记录一致性较好,没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9.
地震震级是利用观测仪器记录地面质点运动参数来确定地震强弱的一种标度。震级标度除了随观测的地动参数(如位移、速度)而导外,还始终与地震波震相、频率及观测仪器联系在一起。即使对于特定的震相(例如体波),震级仍然依赖于使用的地震波频率与地震仪。由于长期以来,有人企图把测定震级的物理基础建立在把“震级”理解为地震波能量的  相似文献   

10.
本地震目录由中国地震台网中心(CENC)提供。中国地震台网中心使用全国90个测震台站的地震数据,记录了中国及邻区 M≥2.5的地震,各地震事件的记录台站均在5个以上。地震目录使用的走时表为 J-B表①,发震时刻为国际时,地名为按 Flinn、Engdahl 和 Hill②③划出的地震分区给出的大致的地理位置(仅作位置参考,不含任何政治意义)。其中:MS 是由数字地震记录仿真成中周期宽频带地震仪(SK 和 DK-1仪)测定的震级,MS7是由数字地震记录仿真成763长周期地震仪记录测定的震级,mB 是用宽频带中周期仪(SK 仪或 DK-1仪)或763长周期仪测定,mb 是用短周期地震仪测定。为便于使用和对比,报告中还给出了美国国家地震信息中心(NEIC)测定的短周期体波震级 mb 和面波震级 MSZ 。为避免混乱,各种震级之间概不换算。  相似文献   

11.
大量的观测资料表明我国大震速报台网与世界台网震级存在较大的偏差,而763面波震级与世界台网比较一致的事实,提出了将763面波震级用于大震速报的建议及其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陕西省数字遥测地震台网震级偏差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同一观测系统所测的速度型震级与地震波形仿真后的位移型震级进行了统计。求出了两者之间的偏差。并对二者之间的差异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陕西省数字遥测地震台网所记录的省内地震。仿真后的位移型震级与速度型震级差平均为0.2。  相似文献   

13.
By using orthogonal regression method, a systematic comparison is made between surface wave magnitudes determined by Institute of Geophysics of China Earthquake Administration (IGCEA) and National Earthquake Information Center of US Geological Survey (USGS/NEIC) on the basis of observation data collected by the two institutions between 1983 and 2004. A formula is obtained which reveal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urface wave magnitudes determined by China seismograph network and US seismograph network. The result shows that, as different calculation formulae and observational instruments are used, surface wave magnitude determined by IGCEA is generally greater by 0.2 than that determined by NEIC: for M=3.5~4.5 earthquakes, it is greater by 0.3;for M=5.0~6.5 earthquakes, it is greater by 0.2;and for M≥7.0 earthquakes, it is greater by no more than 0.1.  相似文献   

14.
利用测震台网记录获得加速度波形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从测震台网速度记录获得高质量加速度波形的方法,并以天津蓟县台安装的CTSI-EDAS24速度型甚宽带地震仪和EST-Q4128型强。震仪对同一地震记录的处理分析为例,对计算步骤和处理方法进行了详细论述。处理结果的对比分析表明,该方法简单有效,拓宽了数字测震台网波形记录的服务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5.
By using orthogonal regression method, a systematic comparison is made between surface wave magnitudes determined by Institute of Geophysics of China Earthquake Administration (IGCEA) and National Earthquake Information Center of US Geological Survey (USGS/NEIC) on the basis of observation data collected by the two institutions between 1983 and 2004. A formula is obtained which reveal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urface wave magnitudes determined by China seismograph network and US seismograph network. The result shows that, as different calculation formulae and observational instruments are used, surface wave magnitude determined by IGCEA is generally greater by 0.2 than that determined by NEIC: for M=3.5-4.5 earthquakes, it is greater by 0.3; for M=5.0-6.5 earthquakes, it is greater by 0.2; and for M≥7.0 earthquakes, it is greater by no more than 0.1.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利用区域数字地震台网CTS1-EDASC24速度型甚宽频带地震仪和FBS3-EDASC24速度型宽频带地震仪的速度记录仿真加速度时程的有关技术与应用问题,其中包括:仿真方法的选取,仪器性能和仿真参数的分析,仿真加速度时程与SLJ100-GDQJⅡ加速度型强震仪记录结果的比较,福建及邻近地区所选用地震的仿真加速度时程(1998-07-2008-07),仿真结果在合成场地设计地震波中的应用等方面,并提供了具体的应用算例。  相似文献   

17.
The authors proposed a method for obtaining high-quality acceleration seismograms from velocity type seismograms of digital Seismographic network, and took as an example the analysis and processing of the seismograms of a same earthquake that was simultaneously recorded by velocity seismograph CTS1-EDAS24 and strong motion seismograph EST-Q4128 installed in Jixian Station, Tianjin. The calculation steps and the processing method have been discussed in detail. From the analysis and the comparison of the obtained results,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is simple and effective, and it broadens the application of digital seismographic network.  相似文献   

18.
对2007年12月-2008年9月河南省数字地震台网资料自动量算的震级与人工量算的震级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由MSDP软件自动量算的震级与人工量算的震级偏差较小,且自动量算的震级可以满足地震定位精度的要求,在地震速报时可采用自动量算的震级。  相似文献   

19.
宽频带强震仪与地震仪同一台基上记录仿真对比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依据作者提出的由加速度记录实时仿真速度、位移时程和由速度记录实时仿真加速度时程及位移时程时域实时方法,对福建省和黑龙江省在同一台基上记录到的宽频带加速度记录与速度记录分别进行了仿真,并与仪器记录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可由宽频带加速度记录仿真得到真实的速度与位移时程;由宽频带速度记录也可得到加速度时程和位移时程,但对加速度时程高频成分会有一定的损失;应用此方法也可以仿真得到某一型号地震仪或者强震仪记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