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6 毫秒
1.
正第47个世界环境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向全世界发起了对"塑"阻击战,并发出了"塑战速决"的号令。海洋,是这场狙击战的一个重要战场。当下,海洋污染令各国忧虑,塑料又是海洋的最大污染源。据统计,全球流入海洋的垃圾中80%以上是塑料垃圾。其中,微塑料是让大家捉摸不透的新"敌人"。海洋微塑料是指海水中直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碎片、颗粒和小球,又被称为"海洋PM2.5"。它的危害不容小觑:由于其体积微小,极容  相似文献   

2.
【目的】提供海洋环境中微型塑料污染治理的研究思路,促进海洋微型塑料持续污染问题的改善。【方法】综述了目前海洋微型塑料的种类、调查方法、统计与鉴定方法、毒理研究。【结果】目前大部分研究只是针对其在海洋环境中的含量和分布进行调查,这不能从本质上解决目前已经存在的大量微型塑料带来的海洋生态危害问题,海洋微型塑料的分类和调查方法还需不断完善,海洋微型塑料污染的治理和生态危害估算方式还需不断创新。【结论】对现有的微型塑料对海洋生态的影响提出减少海洋微型塑料污染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媒体广场     
正//我国首次在南极发现"海洋PM2.5"日前,从国家海洋局了解到,正在执行我国第34次南极科考任务的科学家近日在南极海域首次发现微塑料的存在。目前微塑料通常被认为是粒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颗粒,因此被科学家形象地比作海洋中的"PM2.5"。微塑料是国际海洋生态学与环  相似文献   

4.
世界环境日     
<正>每年的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这是联合国促进全球环境意识、提高政府对环境问题的注意并采取行动的主要媒介之一。1972年6月5日,联合国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并提出将每年的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同年10月,第27届联合国大会接受了该建议并通过决议。  相似文献   

5.
<正>2010年6月8日是第2个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对应于联合国世界海洋日"我们的海洋:机遇与挑战"主题,我国确定的海洋日宣传主题为"关爱海洋──我们一起行动"。这个主题告诉我们:大家都应该关爱海洋,海洋的保护需要我们一起用行动来实现。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海南三大江入海河口区表层水体微塑料分布特征、污染现状和潜在影响因素。【方法】于2021年11月对海南南渡江、昌化江和万泉河入海河口区的微塑料污染状况进行研究分析。【结果与结论】南渡江、昌化江和万泉河河口表层水体微塑料丰度范围分别介于0.16~1.27、0.25~0.70、0.19~0.82 m-3之间,平均丰度在0.42~0.47 m-3之间,微塑料成分以聚丙烯(PP)、聚乙烯(PE)、聚酯纤维(PES)、聚苯乙烯(PS)占主导。其中,南渡江、昌化江河口区主要以粒径范围在0.5~3.0 mm的碎片状和纤维状的微塑料丰度居高,占比分别为73.3%和78.2%,而万泉河以粒径范围在2.0~5.0 mm的碎片状和纤维状微塑料为主,占比为54.8%。随入海河口区的岸线距离增加,微塑料丰度均呈现为从河口到近岸海域递减的趋势,各站位丰度有所降低并呈现明显差异。与国内外入海河口相比,本研究区域的微塑料丰度整体处于低污染水平。  相似文献   

7.
海洋和太空一样,是人类未来发展的希望。人口、资源和环境是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三大问题,每一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海洋。海洋科技进步和海洋产业的发展,必将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推动全球经济一体化。  相似文献   

8.
李响 《国土资源》2012,(11):5-7
在全球已进入资源、环境制约经济发展瓶颈在期的今天,沿海国家和地区正纷纷将竞争的视野转向海洋,并加快调整海洋战略,制定海洋发展政策,促进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被称为"海洋世纪"的21世纪,拥有300万平方公里管辖海域的中国,自然不能落后。自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海洋事业经历了积极的变革和发展:海洋战略地位日渐重要,民族的海洋意识不断增强;海洋管理立法实现突破,海洋法律体系基本建成;海洋战略研究初见成效,发展规划成果显现;海洋产业不断壮大,海洋经济发展迅  相似文献   

9.
正现代气候变化过去100年里,整个地球气候显著变暖,对人类生存的地球表层系统产生了巨大影响。根据国际气候变化研究权威组织"联合国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简称IPCC)"报道的数据显示:1850—2017年期间,全球陆地和海洋表面温度平均升高了约1°C;1901年以来,北半球中纬度陆地平均降水量增加;过去20年中,南极冰盖和格陵兰冰盖的冰  相似文献   

10.
一、海洋富钴结壳资源概述当今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面临的三大问题是人口、资源与环境。海洋是全球生命支持系统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也是一种有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在陆地资源日渐匮乏的今天,海洋将是提供人类食物、能源、矿产的巨大基地。向海洋进军,  相似文献   

11.
日本学术界已经注意到,各种环境问题中,海洋环境问题是最难解决的,棘手的原因有技术层面的问题,而更多的则是社会层面的问题。因此,将社会学引入海洋环境问题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目前阶段,日本海洋环境问题的社会学研究在海洋观教育的基本脉络之下,分成海岸带、"森林?河流?海洋的共生"、潮间带、海洋漂浮垃圾等专题研究动向,而这些研究动向之所以形成又是与日本海洋立国的需要有着必然的联系与规律。海洋环境问题的研究是21世纪一个热点领域,有必要引进海洋国家日本关于多元化海洋环境问题与社会问题的观念和研究模式,在国际比较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中国的海洋环境社会学学科建设。  相似文献   

12.
<正>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当今全球环境外交和谈判的热点问题,也对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影响。卫星可以对地球系统进行连续观测,并以观测资料提取有关大气、海洋和陆地等气候参数,为气候及其变化预测提供基本观测依据。从卫星数据提取出气候数据集已成为气候学研究的主要数据源。本刊特此围绕"全球卫星气候数据集"主题征稿,内容包括:?全球气候数据集生成算法;?气候数据集验证;  相似文献   

13.
在乎的是水     
今年是联合国确定的国际淡水年。 联合国对水的重视由来已久。早在1972年,联合国第一次环境与发展大会就指出:“石油危机之后,下一个危机是水。”1977年,联合国大会进一步强调:“水,不久将成为一个深刻的社会危机。”1997年,联合国再次呼吁:“目前地区性水危机可能预示着全球危机的到来。”  相似文献   

14.
<正>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当今全球环境外交和谈判的热点问题,也对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影响。卫星可以对地球系统进行连续观测,并以观测资料提取有关大气、海洋和陆地等气候参数,为气候及其变化预测提供基本观测依据。从卫星数据提取出气候数据集已成为气候学研究的主要数据源。本刊特此围绕"全球卫星气  相似文献   

15.
《国土资源》2012,(7):18-20
城市化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但城市在给社会创造财富和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贫民窟"现象,那里的居民被绝望、犯罪、污染和贫困包围。在一些发展中国家,50%以上的城市人口居住在贫民区中,住房条件极度匮乏。作为联合国协调人类住区问题的机构,联合国人居署对这种现象了解最多、感受最深,并且负有总结推广成功经验、协助有关国家改善居民住区状况之责。日前记者参加了中国社科院主办的"中国社科论坛",由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和联合国人居署专家联合课题组公布的题为"城市化进程中低  相似文献   

16.
涅地、海洋、森林被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其中湿地是自然界最富有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和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有鉴于湿地的多功能性和潜在利益,国际间对于湿地保护的问题越来越重视。联合国于1971年在伊朗拉姆萨(Ramsar)签订了特别是作为水乌栖息地之国际重要湿地公约(Convention on Wetlands of International Importance,  相似文献   

17.
海洋牧场建设如今已成为海洋经济新的增长点与重要战略。从文化逻辑来看,海洋牧场在我国的推广和建设首先缘于中国近海渔业资源的日渐枯竭,契合了二战后全球兴起的生态整体主义文化思潮,另一方面又顺应中国传统"以海为田"的农业型海洋观,二者合力推动海洋牧场成为我国传统渔业转型升级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正>有一种寄托,叫"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有一种宽容,叫"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有一种期盼,叫"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海洋,是可观可思的风景,更是孕育生命的希望。相比陆地生物,海洋生物种类更加繁多。据不完全统计,仅我国记录在册的海洋生物就达2万多种。今年6月8日是全球第11个世界海洋日,主题是"珍惜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多姿多彩、种类繁多的海洋生物,需要我们从源头出发,了解与之关系密切的海洋生态系统。珊瑚礁、海草床与红树林共称为三大典  相似文献   

19.
人们对海洋的探索以及对海洋经济的认识和研究,促使海洋经济(专业)教育的兴起。20世纪80年代初期,与"海洋经济"相近方向的研究生教育开始;新世纪以来,明确设立"海洋经济"研究方向的研究生教育得到较快发展。必须积极解决海洋经济的学科性质及其归属、发展定位等限制研究生教育的问题,有关海洋经济科研院所和高校必须大力合作,促进海洋经济学科及其研究生教育的大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正进入21世纪,"谁拥有海洋,谁就拥有未来"已成为全球各国共识。海洋被誉为"蓝色国土",是一个巨大宝库,不仅能够提供丰富的渔业资源,而且海底还蕴藏着极其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和天然气水合物等能源矿产资源。全球海洋油气资源潜力丰富,探明率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