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试论高原牧区雪冻灾害的致灾标准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西藏高原牧区的雪冻灾害是最主要的自然灾害,久我国畜牧业发展和当地经济兴衰的重要因素。但过去对雪冻灾害没有统一的客观标准,更缺乏系统地研究。本文针对高原牧区雪冻灾害的致灾标准进行探讨,并深入高原牧区实地调查,结合气象资料提出一套较客观较全面的高原牧区雪冻灾害的量化标准,为进一步做好牧业生产气象服务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以内蒙古51个牧业旗县为研究区域,选取牧区频繁发生的旱灾为研究对象,从旱灾的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敏感性、承灾体易损性和防灾减灾能力4个方面着手,利用自然灾害风险指数法、专家打分法、熵权系数法和层次分析法,确定风险评估的指标及其权重,建立牧业干旱灾害风险评估模型,借助GIS技术,完成内蒙古牧区干旱灾害风险分布特征分析及其区划。结果表明:内蒙古牧区干旱高风险区呈带状分布,主要集中在沿贺兰山—阴山—大兴安岭南段一带,包括鄂尔多斯中部和东北部、巴彦淖尔市北部的部分地区、包头中部、呼和浩特市中部、乌兰察布市中部、锡林郭勒盟偏南地区、赤峰市北部、通辽市西北部地区,以上地区海拔高,地形以中、低丘陵为主,干旱致灾因子危险性高、孕灾环境敏感性高且承灾体易损性也高。  相似文献   

3.
内蒙古草原畜牧业灾害风险辨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北方草地,由于自身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各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最常见的自然灾害有旱灾、雪灾和其它突发性自然灾害。牧业灾害风险辨识就是要对草原畜牧业生产过程中的各种自然灾害作进一步的认识和鉴定,判明草原畜牧业中存在的灾害风险、灾害的程度,找出引起这些风险的原因,对已经发生的灾害风险进行量化,真实掌握牧业生产实际情况,对未来环境发展可能出现的灾害风险进行预测,提出必要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4.
1 气候概况。2003年秋季我区气温忽高忽低,冷暖变幅较大,降水前多后少。季内有3次较强冷空气影响,秋末前期锡盟和我区东部偏北地区已形成坐冬雪。全区大部地区秋霜冻比历年同期偏晚,局部地区出现大风天气,秋季前期局部地区仍有洪涝、冰雹灾害。全区大部地区日照偏少。  相似文献   

5.
我州地处青藏高原东北边缘,春季大雪和低温连阴天是牧业生产的主要灾害性天气之一。为了提高春季大雪的预报准确率,我们州台和全州各牧业县站(夏河、碌曲、玛曲)的预报员一起,以会战的方式,试作了预报牧区春季大雪的 EMOS 方程。一、使用资料我们选用了1984年、1985年3—4月份的  相似文献   

6.
草原畜牧业的生产方式主要以游牧为主。这种生产方式决定了牧业生产的丰歉取决于当年的气候条件。本文以若尔盖、红原、阿坝、壤塘、松潘的牧区草原为研究对象,用牧业生产丰歉的特征数与气候因子进行回归分析。研究表明,气候条件与畜牧业生产有着十分密切的相关关系。在长期天气预报的基础之上,应用本文研究结果,可以得出准确的畜牧业生产年景预报。  相似文献   

7.
利用畜牧业统计资料及其气象资料,选择适用的灾害标准,分析了内蒙古牧区主要气象灾害时空分布特征,研究了不同气象灾害与家畜死亡率的关系。结果表明:(1)春旱、夏旱、黑灾主要出现在内蒙古中西部牧区,出现的概率多,影响范围大,持续时间长,危害程度重。白灾主要发生在内蒙古荒漠草原牧区、典型草原偏北牧区和草甸草原牧区,以中部偏北牧区发生概率较高,危害程度重。寒潮则是全区性灾害,但以中部牧区遭受寒潮侵害的次数最多,危害的程度最重,其次是东部牧区,西部牧区最少。(2)内蒙古牧区家畜死亡率随着时间推移具有十分明显的下降趋势,但各类气象灾害灾情指数的下降趋势并不明显,说明随着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草地畜牧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明显增强,家畜死亡率降低。  相似文献   

8.
1994年牧业年度牧业气象条件分析(1993.7.1-1994.6.30)郝璐(内蒙古农牧业气象中心)本牧业年度初期,中东部主要牧区降水较多,牧草长势较好,牲畜状况也好于往年,西部特别是伊盟牧区由于春夏秋连旱,牧草长势差,牲畜不能满膘入冬。中期全区大...  相似文献   

9.
郝璐 《内蒙古气象》1994,(4):30-30,28
1994年牧业年度牧业气象条件分析(1993.7.1-1994.6.30)郝璐(内蒙古农牧业气象中心)本牧业年度初期,中东部主要牧区降水较多,牧草长势较好,牲畜状况也好于往年,西部特别是伊盟牧区由于春夏秋连旱,牧草长势差,牲畜不能满膘入冬。中期全区大...  相似文献   

10.
冬季中到大雪的天气分析罗亚学(辽源市气象台)1前言冬半年强降雪天气,虽然不象夏季大~暴雨天气出现时产生的灾害那么严重,但由于强降雪天气来临时常伴有大风和强降温,对农、林、牧业生产,交通运输和人民生活等有重大影响。因此,较细致地分析这类天气,对今后的预...  相似文献   

11.
内蒙古大(暴)雪与白灾的气候学特征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宫德吉  李彰俊 《气象》2000,26(12):24-28
使用1961~1998年内蒙古118个地面测站的历史资料及同期亚欧500hPa高空资料,分析了内蒙古大(暴)雪及白灾的气候学特征。结果表明,发生大(暴)雪频率最高的地区是内蒙古的东部和南部,而白灾最重的地区却是内蒙古北部。指出产生“坐冬雪”是形成白灾的必要条件,给出了产生“坐冬雪”的气象指标,总结了内蒙古大(暴)雪的环流特征。  相似文献   

12.
吉木萨尔县是以农为主,农牧结合的县。本县草场面积较大,并且有较丰富的牧草资源,为畜牧业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各族人民对经营牧业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其生产特点,牧区以放牧为  相似文献   

13.
青藏高原东北边缘牧区雪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玉璧  余优森 《气象》1994,20(2):47-51
青藏高原东北边缘的甘南草原是我国五大牧区之一的青藏牧区的组成部分。雪灾是造成甘南牧区牲畜死亡的主要灾害。该文分析研究了雪灾害的气象指标,时空分布特征,气候预测及其防御对策。  相似文献   

14.
《气象科技》1977,(3):29-29
甘肃省气象局于1976年11月25—29日在天祝县召开了牧区气象台站寒潮预报服务座谈会。参加会议的有部分地区气象局、气象站和兰州中心气象台的代表共19人。会议认真交流了甘肃省牧区气象台、站在开展畜牧气象服务方面的主要经验。其中提到甘肃省草原辽阔,地形复杂,与畜牧业有关的气象问题很多,要突出重点。牧业生产的关键是牲畜安全越冬度春,特别是度过春乏期。搞好春季寒潮风雪天气的预报服务,  相似文献   

15.
李春云  戴玉杰 《内蒙古气象》1994,(2):F003-F003,F004,28
哲盟风沙状况分析李春云,戴玉杰(通辽市气象局)1前言大风和沙尘暴灾害在哲盟仅次于干旱灾害,居第二位。风沙灾害能给工农牧业生产造成严重的直接损失,是阻碍工农牧业发展的直接因素;而且还加剧了沙漠化程度,加快了沙漠化进程,因而成为严重影响国民经济发展的潜在...  相似文献   

16.
藏北牧区牲畜掉膘期温度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西藏那曲地区1971-2005年日平均气温≤-5℃的初终日、持续时间及期间的负积温、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等资料,采用气候倾向率等方法分析了近35 a来藏北牧区牲畜掉膘期及期间温度要素的变化趋势和异常年份。结果表明:藏北各牧区牲畜掉膘期开始日均呈现推迟趋势,平均推迟2.1~4.9 d/10 a;终日变化不显著;掉膘期持续时间均呈现缩短趋势。掉膘期间各牧区平均气温呈升高趋势,≤-5℃的负积温为减少趋势。掉膘期持续时间年代际变化呈明显的下降趋势,20世纪90年代掉膘持续时间短,有利于牧业生产。  相似文献   

17.
肃北县地处高寒气候区,有悠久的养畜历史。畜牧品种繁多,但主要以牧羊为主,羊只占总畜牧的90%以上。因此,羊只生产的丰欠,对全县的牧业发展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春季,由于经常受强冷空气侵袭,特别是强降温、寒潮、大风雪天气,给羊只生产带来严重灾害。如1976年4月20—22日的一  相似文献   

18.
利用西藏那曲地区1971-2005年日平均气温≤-5℃的初终日、持续时间及期间的负积温、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等资料,采用气候倾向率等方法分析了近35 a来藏北牧区牲畜掉膘期及期间温度要素的变化趋势和异常年份。结果表明:藏北各牧区牲畜掉膘期开始日均呈现推迟趋势,平均推迟2.1~4.9 d/10 a;终日变化不显著;掉膘期持续时间均呈现缩短趋势。掉膘期间各牧区平均气温呈升高趋势,≤-5℃的负积温为减少趋势。掉膘期持续时间年代际变化呈明显的下降趋势,20世纪90年代掉膘持续时间短,有利于牧业生产。  相似文献   

19.
1 气候概况 2003年秋季我区气温忽高忽低,冷暖变幅较大,降水前多后少.季内有3次较强冷空气影响,秋末前期锡盟和我区东部偏北地区已形成坐冬雪.  相似文献   

20.
我区1994年冬春羔生产期间牧业气象条件分析郝璐(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气象中心)1993年春季由于我区大部地区气温偏高,降水量偏少,造成大部牧区旱情严重、牧草返青推迟。西部地区由于春夏秋连旱,牧草长势较差,产量低,秋季又无打草场,致使多数牲畜不能满膘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