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期,为了配合做好申报"中国南方喀斯特"第二期世界自然遗产迎评冲刺阶段工作,广西环江县国土资源局迅速行动,加大排查力度,全力做好县委、县政府下达的申遗各项准备工作,力争为环江成功申报世界自然遗产,不断提高环江"喀斯特"知名度做出积极贡献。一是强化认识。该局组织召开专题会议,阐明申遗工作的意义,并将如何开展申遗工作进行部署,要求涉及申遗准备工作的矿管股、地环股及执法监察大队人员增强责任感  相似文献   

2.
广西乐业大石围天坑群位于乐业县城西部,以典型的喀斯特天坑群地质遗迹景观闻名于世,被岩溶地质专家称为世界第一天坑群,并荣获国际岩溶与洞穴科学考察探险基地。2004年初,乐业大石围天坑群人选国家地质公园,公园面积175平方公里,是我国目前唯一以天坑群为主体并具多种旅游功能的大型国家地质公园。公园处于云贵高原边缘地带的百  相似文献   

3.
正环江对于广西人来说,是个偏远的地区。然而酒香不怕巷子深,"中国南方喀斯特"被收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之中,环江和桂林都列入其中,慕名到环江的游客越来越多。我们来到环江时是11月份,时序已入冬,却因逢细雨刷刷,再加上南方气温偏高,却给我们初春的感觉。沿路的山峰被云雾遮挡,尖尖的山顶不时从白茫茫的云雾中冒出青黛的一角。这样  相似文献   

4.
2014年6月22至23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大运河、中国南方喀斯特二期、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联合申报是我国这次申遗的特色。其中大运河分布在我国2个直辖市和6个省;中国南方喀斯特原有重庆武隆、云南石林、贵州荔波3处,这次中国南方喀斯特二期又新增重庆金佛山、贵州施秉、广西桂林以及作为贵州荔波喀斯特遗产地拓展的广西环江。其实过去联合申报成功的还有:中国丹霞世界自然遗产(包括6省6处),明清皇家陵寝世界文化遗产(包括5省市6处)。这给我们一个启示:联合申报世界遗产是一项通向成功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5.
正广西地处祖国南疆,南临北部湾,处于云贵高原向东南沿海的过渡地带。境内喀斯特地貌星罗棋布,江河如青罗带一样蜿蜒曲折、柔曼迤逦,山川如碧玉簪一样翠绿峻秀。在南宁邕江之畔、青秀山下,一座博物馆拔地而起,它就是广西唯一以自然资源实物和档案资料为藏品的专题博物馆——广西自然资源博物馆。广西自然资源博物馆占地面积约1.67公顷,总建筑面积为1万平方米,展陈面积6000平方米。该博物馆由主大楼和科普广场组成,设地球厅、古生物厅、矿产资源厅、  相似文献   

6.
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总面积4624平方公里,其中山地占总面积的85.5%。地处云贵高原向湘桂低山丘陵过渡的地带,由北向南从中低山逐步过渡到丘陵和峰林谷地,山多林密,地形复杂,是典型的“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少数民族山区县。独特的自然环境一方面造就了秀美的大苗山,也使广袤的大苗山地质灾害频繁发生。  相似文献   

7.
广西地处云贵高原前沿斜坡地带,地质环境条件复杂,地层岩性和地质构造复杂,以致地质灾害易发区面积占广西面积的96.65%.据统计,广西有地质灾害隐患点9860处,地质灾害易发区(村)5339个,地质灾害隐患点和易发村威胁195.05万人生命和125亿元财产安全,地质灾害隐患点80%分布在农村.  相似文献   

8.
基于遥感数据处理得到的环江县两期石漠化分类结果,分析了石漠化变化的基本特征.研究表明,石漠化变化主要集中在研究区的东北部和西南部,最显著的变化是非石漠化转变成潜在石漠化区域.从整体上看,环江县喀斯特区域石漠化面积有所增加,但增加量不大,基本处于平稳变化状态.  相似文献   

9.
广西环江下石炭统罗城组具穿时性在桂北地区罗城组有关资料报道中属首次。文章概述了环江地区相关剖面罗城组岩性特征及古生物组合分布概况 ,并对该区上、下石炭统进行了划分和对比  相似文献   

10.
广西主要突发性地质灾害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西是一个山地多平原少,岩溶发育分布范围很大的省区,桂西北属于云贵高原至东南沿海丘陵过渡斜坡地带,桂北有南岭山脉,桂东南、桂西南分别有云开大山、六万大山山脉和十万大山山脉,桂西北、桂中和其它一些局部地方为岩溶石山、溶蚀平原和谷地,地势呈现出周围山地环绕、地形复杂、高差大、切割深、很大一部分地区岩溶发育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正>编者按:广西位于云贵高原前缘地带,地形切割强烈,地质环境复杂,山多平地少,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在多暴雨、多台风的影响下,区内地质灾害频发、多发、群发,是我国地质灾害较严重的省(区)之一。自治区党委、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近年来,广西各级国土资源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十二五"规划》等文件精神,不断完善地质灾害  相似文献   

12.
2006年,对广西地球物理勘察院来说,无疑是一个大丰收年. 这一年,他们在实施广西桂北地区1∶20万区域重力调查中,推断出一条北东向隐伏大断裂;这一重大发现,对桂北乃至广西的区域成矿构造划分具有突破性的战略意义.此外,他们在桂北融水大坡岭铜锡矿普查,桂中大瑶山西侧铅锌矿普详查,桂西河池、环江地区铅锌矿普查,南丹左家洞锌矿区普查,桂南武鸣长安三水铝异常普查中一路凯歌,捷报频传.该院全年共实施地质勘查项目28个,辛勤的物勘院地勘工作者在八桂的山山水水留下了深深的足迹,也奉献出令人惊喜的成果.  相似文献   

13.
七百[山弄],国家岩溶地质公园,一个上帝青睐的地方。云贵高原的余脉,在广西大化北部,陡然生出苍莽逶迤的峰丛洼地,形成一个天造地设的岩溶地质公园,这就是七百[山弄]。  相似文献   

14.
广西壮族自治区环江县是全国唯一的毛南族聚居县,土地广袤,但由于交通不便,迄今依然是全国贫困县之一.进入20世纪90年代末,广西确定实施广东帮扶异地安置后,这对于只有33万人口的小县来讲,难度可想而知.  相似文献   

15.
文章阐述了广西环江板同铅锌矿床的地质特征和成矿地质环境,初步探讨了矿床成因,认为该矿床成因类型为岩浆期后中-低温热液裂隙充填型铅锌矿床.  相似文献   

16.
文章分析了广西环江县明伦煤矿区主要煤层、煤质及其变化特征,从古构造、古地理沉积环境、后期构造变形及地质作用等方面探讨了影响煤层厚度及煤质变化的主要地质因素。  相似文献   

17.
贵州省喀斯特地区泥石流灾害易发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州省独特的喀斯特山地环境对地质灾害的孕育有其特有的作用机理。本文初选了10个相关因子进行GIS的方差分析及相关性分析,以筛选喀斯特山区泥石流灾害的主要影响因子及灾害易发性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土壤侵蚀因子对泥石流灾害的贡献作用最为显著,断层的影响作用不明显。土壤侵蚀、坡度、坡向、岩石性质、土地利用方式、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到沟谷的距离及>25 mm日数8个影响因子,具有良好的独立性和代表性,是研究区内泥石流易发性评价的最佳指标;泥石流主要分布在贵州西部云贵高原边境、北部大娄山、东北雾灵山及苗岭等地带,占全省面积的29.51%,贵州中部及东南部泥石流易发程度较低;极高易发区泥石流的分布密度是极低易发区的19倍,其主要的环境特征表现为坡度大、植被覆盖率较低,旱地与工矿用地分布多,土壤侵蚀严重;加强旱地、工矿用地及低植被覆盖区的合理利用及管理,是减少泥石流灾害发生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全区航磁数字处理结果,结合重力和人工地震测深资料,初步认为广西地壳具有四个分层-沉积岩层、变质岩层(浅磁源层)、花岗岩质层、玄武岩质层(深磁源层)。将磁场、地壳分层与历史地震资料对比,笔者总结了震源分布的若干规律:广西地震震源分布于浅磁源层内,震源分布有从桂东南向桂西北加深的趋势,与浅磁源层有类似的深度变化规律。在平面上震中集中分布于区域磁力高与磁力低的交接地带,或隆起区与拗陷区的交接地带。北西向断裂组是广西境内主要控震断裂组。笔者认为,重磁信息可为区域稳定性评价和地震预测提供依据,研究地震与磁场的关系有助于地震烈度小区划。  相似文献   

19.
广西环江县长美乡风光旖旎,山水秀丽。长美乡内同村上南屯附近有一溶洞,洞内景色更加迷人,洞内钟乳石遍布,形态各异,美不胜收。然而,最吸引人的是洞内的水冲石,在大山深处那暗无天日的地下溶洞,用灯光一照,我  相似文献   

20.
七百,国家岩溶地质公园,一个上帝青睐的地方。云贵高原的余脉,在广西大化北部,陡然生出苍莽逶迤的峰丛洼地,形成一个天造地设的岩溶地质公园,这就是七百。像神仙随意抛下的一根根银绳盘旋缠绕在悬崖峭壁间的进山公路,令不少外来的司机冒冷汗打哆嗦,甚至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