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日前,记者从辽宁省国土资源厅获悉,该厅对今后5年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作做出了全面部署。到2017年,全省将治理矿山3459个,资金投入230.1亿元,治理总面积456.3平方公里。2013年度重点要对高速公路和铁路两侧矿山及破损山体进行治理。"青山工程"是辽宁省委省政府2009年提出的一项重大生态工程和民生工程。主要是通过矿山生态治理等强有力的措施,对因开发建设活动造成的已破损山体进行植被恢复治理,对未破损山体实施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广西靖西锰矿新兴矿区福利矿段地质环境治理为实例,分析了该矿段开采造成的土地毁坏、边坡崩塌、水土流失等矿山地质环境破坏现状,并因地制宜地制订了治理方案,通过回填采坑整平造地、土壤改造、边坡治理、水源保护、种树绿化、恢复道路等治理工程的实施,成功恢复了该矿段的生态环境,为露天开采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3.
我国矿山地质环境污染与破坏十分严重,矿山开采不当造成地表塌陷、矿山崩塌、滑坡、泥石流、水体污染、矿震等多种地质环境问题,给国家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并危及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2001年财政部批准设立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专项资金,由国土资源部负责组织落实国家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作。2001~2009年,国土资源部共实施矿山地质...  相似文献   

4.
《山东国土资源》2005,21(5):54-55
济南近日,槐荫区国土资源局结合“世界地球日”活动,坚持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并重原则,对辖区高速公路两侧“三区一线”可视范围内的腊山、香山、卧牛山遗留破损山体和矿山地质环境情况进行了调查摸底,到现场进行实地测量,摸清辖区山体整治底数,积极创造条件,协调有关部门进行恢复治理。同时,要求矿山企业编制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方案,指导和督促矿山企业认真履行恢复治理责任,做到开采一片,整治一片,恢复一片。  相似文献   

5.
在了解矿山基本情况基础上,结合野外实地调查和地质条件,从采矿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地下含水层破坏、地形地貌景观和土地资源的破坏等4个方面进行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根据综合评估的结果,针对性地提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措施,有效避免和减少因矿山开采产生的地质灾害,恢复开采造成的地质环境破坏,维护矿区的生产生活及人身安全,为促进矿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蒙阴县汇泉峪地区石灰石资源开采历史悠久,过去粗放式开采造成山体及周边土地破损、占压严重,矿山废弃多年未得到有效治理。为消除破损山体视觉污染、地质灾害隐患,减少山体周边水土流失,实施了废弃矿山综合生态修复工程。通过矿区基础地质调查和现状测绘,综合分析了废弃矿山开采现状和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结合建筑边坡、结构设计等建筑方面的相关要求,深入分析矿区地质条件、采石立面岩体特性和周边基础设施情况,详细介绍了桩板式挡土墙后覆土绿化的采石面治理方式,分析了综合治理模式的成效和适用条件,为露天开采矿山综合治理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南四湖省级自然保护区内煤矿资源丰富,高强度的开采利用给矿山地质环境带来巨大挑战。本文对区内12个煤矿山进行了现状调查、样品采集及测试,分析了地面塌陷、土地资源破坏、地形地貌景观破坏、含水层结构破坏、水土污染等地质环境问题的类型、分布特征、危害程度等基本特征。采用模糊数学法进行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评价,综合划分评价单元及影响等级,提出治理建议,为开展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治理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烟台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历史悠久,历史遗留矿山数量众多,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重要物质保障的同时,也累积了不少地质环境问题,制约了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该文根据最新调查成果,介绍了烟台市历史遗留矿山共有1 187座,地域上主要分布于海阳市、牟平区、栖霞市、莱州市等地,开采矿种主要为建筑或饰面用石料、金、长石等,开采方式主要为露天开采;对存在的主要矿山地质环境问题进行了阐述,主要有地形地貌景观破坏、土地资源占用破坏、矿山地质灾害等;总结分析了前期治理工作存在的治理率低、资金保障程度低、社会力量参与少、治理模式单一等主要问题;根据现状结合上级有关要求提出了责任分解落实到位、建立健全考核机制、建立联动部门协作机制、提高资金保障水平、分门别类实施治理等有关对策建议,以期烟台市能探索出一条推动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的新路径,尽快解决历史遗留矿山开发造成的地质环境问题,为生态烟台美丽烟台建设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9.
《国土资源》2013,(1):13-14
本溪市地处辽东山区,地质复杂,气候多变,加之该地区矿产资源开采历史悠久,因而形成了地质灾害多发、频发的特点。多年来,省政府和市政府对矿山环境治理高度重视,先后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对矿山地质环境进行治理。目前,全市已经治理矿山25处,治理面积5916.45亩。经过多年的整合和整顿,全市1000多家小型及不规范不达标的矿山被关闭,目前沈本产业大道及沈丹高速求矿山企业编制矿山环境治理恢复方案,同时缴纳矿山环境  相似文献   

10.
矿山的开采对舟山当地的经济发展起了推动作用,但同时也破坏了原有山体的生态环境,使得原来完整的山体遍体鳞伤.在城市主要公路及大桥沿线的可视范围内积累了较多的废弃矿山,对周围的地表植被和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坏,闭矿后遗留大量的危石、险石,存在崩塌、失稳等地质隐患.  相似文献   

11.
论山东省矿山地质环境现状及存在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山东省是矿产资源大省,资源储量丰富,开采历史悠久,开发强度较大。矿产资源的开发在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引发了较多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破坏了局部生态环境,影响了人民生产生活。为推进生态山东、美丽山东建设步伐,谋划一个时期内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根据国土资源部等五部局的统一部署,2017年山东省率先在全国开展了山东省矿山地质环境详细调查工作,共完成高精度遥感解译157 900km~2,矿山地质环境调查34 290km~2,调查矿山9 672座,水土样测试各200余件,取得了大量翔实的矿山地质环境调查数据。该文在深入分析调查成果的基础上,高度概括了由于矿产资源开采引发的地形地貌景观破坏、采煤塌陷、非煤矿山采空区及废弃矿井、占压土地资源等主要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分布、规模、危害和治理工作开展等情况;客观剖析了山东省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科学预测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发展趋势,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地质勘探中的地质资料管理对于整个地质工程项目管理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地质资料管理工作对整个项目流程以及地质资料后期使用起着承前启后作用。通过对地质资料管理在项目全流程中意义和具体方法的梳理,探讨地质资料管理的安全性及地质资料大数据集成化的重要性。通过制度建设有效促进地质项目管理具体化,增强地质资料在地质勘探实践使用中的可操作性,最大限度利用好已有地质资料,更好地为地质勘探、矿业生产、生态环境建设、资源管理等领域服务。  相似文献   

13.
根据济宁市露天矿山开发利用现状,以及矿山开采引发的环境地质问题,按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原则,对其进行了现状评估,同时,结合济宁实际情况,针对新建矿山、生产矿山和闭坑矿山,提出相应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4.
矿产资源开发导致了地下水失衡,地下水失衡又给矿产开发造成了极大的安全隐患,近年来,矿产资源开发与地下水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愈发凸显。通过对内蒙古鲁新井田典型的水文地质条件进行分析研究,分析采矿导致地下水失衡机理,深入剖析矿井开采充水条件及矿山开发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合理提出了促进矿产开发与地下水保护相互协调的对策建议,为实现"采矿保水"协调统一提供了基础地质依据。为类似地区矿产开发过程中遵循自然规律,趋利避害,保障生产安全,保护地下水环境安全,实现资源绿色开发有较好的指导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山东省在矿产资源勘查开采秩序整顿工作中 ,突出重要交通沿线、海岸线和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规划区的地质环境保护工作 ,通过健全机制、强化措施、规范管理 ,促进了地质环境和社会效益的协调发展 ,同时分析了维护良好地质环境的治本之策  相似文献   

16.
随着矿产资源大规模的开发利用,加剧了地质环境的不断恶化,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迫在眉睫,传统的矿山地质环境调查技术已经显得乏力。该文以济南市矿山地质环境航测调查为例,提出了基于三维GIS的矿山地质环境调查方法,利用三维GIS的高性能空间数据引擎、直观的可视化技术和强大的空间分析能力,整合济南市高分辨率的航空影像数据、DEM数据、倾斜摄影数据和历年的监测图斑数据,重建航测调查区真实的三维地貌。结合矿山开采信息,进行航测调查区矿山开采现状图斑的提取及拓扑处理,查明矿山地质环境破坏、地质灾害隐患情况,有效监测矿山地质环境,加强重点矿山开采区的监测与管理,推动济南市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三维地震勘探资料的解释精度和利用率,以梁家煤矿六采区为例,通过探采对比的方法,对六采区原三维地震勘探存在的解释误差原因进行了分析,利用正反演相结合认识有效波,用地震相特征解释断层的切割关系,综合利用周边资料和区域地质规律进行分析,取得了显著的地质效果,为下一步采掘提供了更加准确的地质资料。该文论述了探采对比工作的重要性,说明了地震勘探在同类地区应当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山东是矿业大省,矿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基础作用。随着矿业经济的发展,矿产资源开发规模和强度不断增大,导致矿山地质灾害等一系列地质环境问题,严重地影响了矿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且危及社会稳定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该文在剖析山东省地质环境问题及管理现状的基础上,总结了以往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成效及项目安排情况,选取2个近年来实施的典型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对恢复治理效果情况进行了说明。对山东省地质环境管理发展趋势、地质环境问题发展控制能力进行了客观预测,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