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数字正射影像图质量的模糊综合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质量评定是地图产品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但是,传统的地图质量评价方法存在着许多固有的局限,而难以满足新的要求.本文以模糊数学的原理为基础,建立了DOM产品质量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研究表明,相对于传统的质量评价方法,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能够充分利用各种质量信息,并尊重质量的模糊属性,评价过程更细腻,结果也更可靠。  相似文献   

2.
质量评价模型是地理空间信息质量评价的核心。根据矢量地图数据质量的特点,以质量基本元素为研究的出发点,结合矢量地图数据生产的实际情况,提出了6种矢量地图数据质量评价模型,并对其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试图用一种模型来解决所有地图数据的质量评价问题是不现实的,需要加强模型的适应性研究。  相似文献   

3.
DLG产品质量的模糊综合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相对于过去的纸质模拟地图,现在的地理信息数字产品不仅在形式上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而且其产品的质量特点也发生了质的变化。如何科学进行数字测绘产品质量检查验收,目前还有大量工作要做。本文以模糊数学的原理为基础,建立了“4D”产品之一的DLG产品质量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4.
地图产品质量模糊评价模型的判据选择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研究利用模糊评价方法评价地图产品的质量,特别是4D产品的质量,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这些研究一般都没有具体讨论模糊评价模型的适用性问题。本文以目前地图产品质量检验评价实践中的一个通用做法为判据,讨论了正确选择评价模型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李安波  林冰仙  闾国年  洪璐 《测绘科学》2010,35(2):66-68,48
长期以来,地图工作者多专注于地图几何数据在精度、逻辑一致性、完整性方面的质量控制技术问题,而忽视了地图在美学、可视性等方面的理论与质量控制方法研究。基于进一步研究与应用需要,本文从地图美学及其可视性、地图质量测试方法、地图质量评价等三个方面综述了其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提供一种解决评定公开版纸质地图编校质量中,地图总字数计算方法缺乏适宜性和可操作性的量化指标。探讨在样本测试基础上,借助两种典型性基础地图的样本基数,确定以地图有效面积、要素表达率、城镇化率和质量因子为量化的正相关指标,使地图编校质量评价更加科学、严谨且便于实施。本方法已运用于省内出版相关的图书质量检查的地图编校质量评定,总体评价具有“适用性和便捷性”。近些年的实践,验证了本方法对于福建省域内的评定地图编校质量的差错率计算方法具科学性、实用性。  相似文献   

7.
地理国情数据具有精度高、数据量大、语义信息丰富的基本特征,是地图产品表达与服务应用的基础数据.为应对多层次服务、多领域应用、多粒度表达与分析的需求,在基础调查数据基础上,通过尺度变换获得多比例尺表达的数据版本很有必要.地理国情地图综合属于专题地图综合范畴,与以实现空间特征简化为目的的普通地图综合相比,其地图综合要更多地关注语义特征的概括,并强调综合结果语义特征的一致.因此,空间特征约束与语义特征约束联合控制将成为地理国情地图综合的主要特点.论文以现有地图综合理论及方法为基础,根据地理国情数据特点及综合需求,对专题地图综合理论和方法进行拓展,针对地理国情数据尺度变换的综合规则构建、综合操作算法设计、综合结果质量评价等问题进行研究,为工程化应用中快速、高效、准确地实施数据多尺度变换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本文针对互联网地图服务产品的特点与类型,分析了检验互联网地图服务产品需要考虑的各种质量元素以及检查项目,对互联网地图的质量检验方法和质量评定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针对目前矢量地图质量多级模糊综合评价中使用的传统模糊评价算子易失效且准确性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高影响力评价算子HEEO的矢量地图质量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方法。以包含国界要素的地图为例,制定了涉及国界要素的矢量地图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依据相关地图审核标准制定了地图质量等级,利用HEEO较好地解决了传统模糊评价算子失效以及评价不准确的问题,准确给出了包含国界要素的矢量地图质量评价;最后运用HEEO分析6组地图数据质量。评价结果显示,HEEO有优于传统算子的评价能力,验证了HEEO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地图生产技术正在向多渠道现代化方向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图》1995,(4)
地图生产技术正在向多渠道现代化方向发展吴忠性长期以来,地回生产方式是以符号图形表示地面物体的,这种表示方法现在还不失为主要手法,但当今地图生产技术有了各种各样方法,将来将有许多新的技术方法来取代现在出版的纸质地图。现在介绍几种已经出现和即将出现的地图...  相似文献   

11.
祝晓坤  庞国丰 《测绘科学》2011,36(4):136-138
影像融合在遥感影像分析和处理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而针对影像融合的质量评价亦已成为国内外的研究热点.在现有的融合评价算法中,大部分定量评价指标没有统一的评价基准,无法同时对融合影像的空间特性和光谱特性这一对矛盾特性进行综合评价.本文采用与传统方法不同的思路,在分析常用融合模型的基础上,经理论推导得到一种“基于IHS圆柱变换...  相似文献   

12.
基于极化变换的点群综合几何质量评估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钱海忠  武芳  张琳琳  陈波 《测绘学报》2005,34(4):361-369
分析圆特性及其运用到点群综合质量评估中来的可行性,提出一种基于极化变换的点群几何质量评估方法.阐述极化变换整个过程.在点群特征点保持、整体性保持两个方面提出了量化的质量评估指标,以及指标的量化方式.对实例中得出的指标值进一步进行动态综合分析,概括出特征点保持率、聚类数量保持率、聚类轮廓保持率、点目标删除率等综合评价指标,用于进一步的质量评估.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零散多边形综合的质量评价,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描述要素特征确定各要素特征的评价指标,然后整合各特征评价结果,得到地图综合的整体质量评价结果。以土地利用图中的农村居民点综合为例,介绍了其质量评价的过程,验证所提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地图注记质量评价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樊红  张祖勋  杜道生 《测绘学报》2004,33(4):362-366
抽象出冲突、压盖、位置优先级和关联性4个基本因素,通过建立评分体系,构造地图注记的4因素形式化质量评价模型.同时,介绍该质量评价模型在地图自动注记系统MapLabel中的应用情况和实验结果,说明此模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银力  文畅平 《测绘科学》2010,35(3):30-33
首先,通过构造单指标属性测度函数以计算单指标属性测度;其次,以相似数定义相似权的方法,按一种客观性标准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值以计算样本综合属性测度;最后,利用置信度准则进行属性识别。研究表明:属性识别模型评判结果与模糊综合评判法和物元分析法的评判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从而验证了属性识别模型应用于地图质量评价的可行性和可靠性。评价指标的权重不会影响属性识别结果,即认为评价指标的权重值相同,因而计算过程大大简化。新的地图质量综合评价与分类方法具有准确度高、易操作的优点。  相似文献   

16.
围绕专题地图的异质同构特点进行了分析与探讨,针对传统地图整饰方法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版式关联模型的地图整饰方法。其主要思想是:在地图模板模型的基础上,提炼专题图中辅助要素的共性和个性特征,参考面向对象设计原则,构建一套地理要素和辅助要素二次逻辑关联的地图整饰方法与流程,可以实现专题地图的快速批量制作。实践表明,该方法较传统整饰方法更为重用和高效。  相似文献   

17.
基于弹性力学思想的居民地点群目标位移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侯璇  武芳  刘芳  邓红艳 《测绘科学》2005,30(2):44-47
本文引入弹性力学思想对空间目标进行冲突探测及受力分析 ,用空间距离聚类及建立最小生成树的方法把空间关系较近的、相互独立的点状要素聚类组合成多个有机的整体 ,对每个整体用有限元的方法通过多次迭代。本算法的实验结果满足了诸多的制图约束条件 ,能够很方便地应用在制图综合中的位移操作中  相似文献   

18.
随着制图综合质量评价越来越受重视,对地图要素中所占比例最大的线要素的化简算法进行质量评估变得十分必要。结合线化简算法自身的特点,从几何和语义两方面总结了线要素在化简过程容易出现的问题,在分析线要素化简应满足的约束条件的基础上,提出对算法实施评估的评价指标,并选择水平中误差等三种评价指标对三种线化简算法具体实施质量评估。试验结果证明了本文提出的评估方法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9.
朱伟刚  马晶 《测绘科学》2010,35(6):90-91,49
针对目前的地图匹配算法普遍只能修正垂直道路方向的GPS定位误差,而对道路延伸方向的定位误差修正方法研究很少,仅有的研究成果应用又不理想的问题,本文通过定量分析GPS速度与定位误差的关系,设计了一种GPS位置修正基准的确定方法,据此设计了一种基于GPS独立定位的地图匹配算法,重点用于修正道路延伸方向的GPS定位误差。运用某大城市的实测GPS数据,进行了上述地图匹配算法的验证。结果表明,相比现有算法,利用文中设计的地图匹配算法获得的GPS定位精度明显有所提高,从而可为GPS数据用户提供更高质量的信息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